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汾河上游自然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研究
1
作者 赵晓芳 《山西林业》 2024年第5期40-41,56,共3页
汾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多样且独特的植被类型。分析了保护区内植被分布规律,从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草丛、草甸6个方面介绍了区内主要植被类型。
关键词 山西汾河上游自然保护区 植被类型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汾河上游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调查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建武 《山西林业》 2021年第S02期28-29,48,共3页
山西汾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率高,环境优良,鸟类资源丰富。通过保护区鸟类调查,了解保护区及周边区域鸟类的组成、数量、分布、生境类型及分布区系,为鸟类的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山西汾河上游自然保护区 鸟类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山西汾河上游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调整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跃文 《山西林业》 2014年第6期8-10,共3页
介绍了山西汾河上游省级自然保护区现状,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有关专家意见和相关文献资料,对山西汾河上游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调整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山西汾河上游 自然保护区 范围 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在山西汾河上游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应用研究
4
作者 王跃文 《山西林业》 2021年第5期20-21,共2页
介绍了GIS技术在山西汾河上游省级自然保护区信息与数据管理、整合优化组合、规划图制作、动植物研究和动态监测4个方面应用成果,有效提高了保护区管理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 GIS技术 山西汾河上游省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汾河水库上游水土流失的治理途径
5
作者 袁嘉祖 苏人琼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1987年第3期255-260,共6页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1958年修建的山西省汾河水库,到1984年已被泥沙淤积3.06亿m^3,占总库容42.5%。本文根据水文资料,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汾河水库泥沙淤积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按目前水库上游水土保持进展速度及水库调度...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1958年修建的山西省汾河水库,到1984年已被泥沙淤积3.06亿m^3,占总库容42.5%。本文根据水文资料,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汾河水库泥沙淤积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按目前水库上游水土保持进展速度及水库调度运用方式,到2000年水库库容将被泥沙淤积63.1%;到2020年汾河水库将完全失去效益。为了延长水库寿命,确保太原市人民生活及工农业用水,提出了改变水库调度运用方式及治理水库上游水土保持的八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水库上游 水土流失 治理途径 灰色系统 预测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住“治汾”机遇 加快岚县治理开发
6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18-20,共3页
山西省岚县属汾河水库上游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区,其中汾河流域面积1131km^2,占全县总面积的74.4%,水土流失面积占岚县汾河流域面积的74.2%,年侵蚀总量596.4万t,占全县侵蚀总量的89.4%。严重的水土流失,落后的自然经济观念,低层次的平... 山西省岚县属汾河水库上游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区,其中汾河流域面积1131km^2,占全县总面积的74.4%,水土流失面积占岚县汾河流域面积的74.2%,年侵蚀总量596.4万t,占全县侵蚀总量的89.4%。严重的水土流失,落后的自然经济观念,低层次的平面垦殖,形成历史性的生态、经济、社会相互交织的恶性循环。在推行农村大包干形势下,应运而生于80年代初的户包小流域治理,给全县水土保持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岚县 治理开发 山西 汾河水库上游 重点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穷致富 拦沙保库
7
作者 The Office of Shanxi Province Leading Group for Harnessing the Fen River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12-16,共5页
汾河水库是担负着太原市供水、防洪和晋中盆地灌溉用水的大型水库,对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水库建成三十多年来,淤积泥沙3.1亿m^3,占总库容的43%。为缓解水库淤积,促进其上游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省政府决定,从1988年开始,每年投... 汾河水库是担负着太原市供水、防洪和晋中盆地灌溉用水的大型水库,对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水库建成三十多年来,淤积泥沙3.1亿m^3,占总库容的43%。为缓解水库淤积,促进其上游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省政府决定,从1988年开始,每年投资2000万元,十年基本完成水库上游的水土流失治理。经过五年的综合治理,已完成综合治理措施面积751km^2,新增基本农田1.8万hm^2,新建拦泥淤地坝62座,引洪淤滩造地工程119处,营造、封育水保林草5.26万hm^2,治理度提高了20.4%,减少入库泥沙22.4%,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总结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后五年的治理方略和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淤积 综合防治 治理经验 汾河水库上游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