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山葵墨入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张富丽
宁红
张敏
何万兴
李刚
何天江
-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四川省农业厅植物检疫站
四川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48,共4页
-
文摘
对山葵墨入病病株进行分离鉴定,明确其病原菌为山葵茎点霉菌(Phoma wasabiae Yokogi)。对该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适宜该菌生长的培养基为PDA培养基,不同的温度、pH、光照等条件对山葵茎点霉菌的菌丝生长和产孢有显著的影响。该菌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9-25℃,最适温度为22℃;适宜生长的pH为6.0-9.0,最适pH7-8;该菌在黑暗条件下比在光照和光暗交替处理下生长快,且产孢的能力相对强;致死温度为55℃。10min。
-
关键词
植物病理学
山葵墨入病
山葵茎点霉
生物学特性
-
Keywords
phytopathology
wasabi black rot disease
Phoma wasabiae
biological character
-
分类号
S436.3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山葵墨入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杨祚斌
郑家文
-
机构
云南保山市山葵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专家组
保山市山葵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专家组
-
出处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10,共2页
-
文摘
山葵墨入病,又称黑斑病、黑胫病、黑腐病、黑心病、叶墨斑病等,病原体为山葵茎点霉(Phoma wasabiae Yokogi),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部越冬,翌年相对湿度大于97%和适宜的气温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飞溅的雨水和风夹雨滴或灌溉溅起的水传播。调查发现,保山山葵墨入病大田田间叶发病率25%-70%,病株率90%~100%,损失达30%-70%,发病田块率100%,严重时可毁园。该病是制约山葵发展的重要因素。
-
关键词
山葵茎点霉
综合防治技术
分生孢子器
相对湿度
黑斑病
发病率
黑胫病
黑腐病
-
分类号
S436.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山葵黑心病诊断和防治试验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魏美玉
张时兴
周桂珍
严成灼
-
机构
霞浦县植保植检站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2年第5期33-34,共2页
-
文摘
对山葵黑心病病害症状和病原进行鉴定研究 ,观察结果与有关文献核对 ,确认该病害的病原菌为山葵茎点霉 (Phoma wasabiae Yokog)。田间病害消长情况观察显示 ,该病田间发生普遍且严重。一般株发病率 93 %~ 1 0 0 % ,叶发病率 2 8%~ 66% ,一年中的 5~ 6月和 1 1~ 1 2月为发病流行高峰期。药剂防治试验表明 ,施宝功 5 0 %可湿性粉剂和特克多 45
-
关键词
诊断
防治
山葵
黑心病
山葵茎点霉
症状
-
分类号
S435.65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