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葡萄果实酿酒发酵技术及工艺分析
1
作者 王腾浩 《中国食品》 2025年第4期136-138,共3页
山葡萄为葡萄属中的东亚瑰宝,在我国尤以东北、华北地区的产品为佳,这些地区纬度适中、积温充足、降水丰沛、土壤肥沃、光照强烈,尤其是林区土壤富含腐植矿质,赋予了山葡萄独特的营养价值。作为一种独特的野生果实,山葡萄不仅具有抗严... 山葡萄为葡萄属中的东亚瑰宝,在我国尤以东北、华北地区的产品为佳,这些地区纬度适中、积温充足、降水丰沛、土壤肥沃、光照强烈,尤其是林区土壤富含腐植矿质,赋予了山葡萄独特的营养价值。作为一种独特的野生果实,山葡萄不仅具有抗严寒、结果能力强等特点,其酿酒价值更是不可忽视,山葡萄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深受消费者喜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葡萄果实 营养价值 葡萄 华北地区 积温 技术及工艺 酿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葡萄砧木提高葡萄耐寒性的转录调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徐美隆 王毅 +3 位作者 牛锐敏 许泽华 黄小晶 陈卫平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29,共8页
以山葡萄为砧木可提高葡萄的耐寒性,但其分子调控机制还不明确。本研究以山葡萄为砧木的‘黑比诺’异嫁接苗(Vv_Va)和‘黑比诺’自嫁接苗(Vv_Vv)为材料,利用转录组数据分析两者在低温胁迫下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与自接... 以山葡萄为砧木可提高葡萄的耐寒性,但其分子调控机制还不明确。本研究以山葡萄为砧木的‘黑比诺’异嫁接苗(Vv_Va)和‘黑比诺’自嫁接苗(Vv_Vv)为材料,利用转录组数据分析两者在低温胁迫下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与自接相比,异接中显著上调的基因数330个,显著下调的基因数190个;对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表明,自接和异接的差异表达基因与非生物胁迫相关,尤其是应答温度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产生了显著差异;在所有差异表达的基因中,有27个热激蛋白基因、3个渗透调节物质合成关键酶基因和6个活性氧清除关键基因的表达显著上调,且有WRKY、NAC、MYB、HSF、AP2/ERF、Zinc Finger和MYC 7个家族共23个转录因子发生了差异表达,这可能是Vv_Va在遭遇低温胁迫时,抗寒砧木嫁接对接穗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对低温胁迫下自接苗和异接苗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差异分析,为阐释山葡萄嫁接提高葡萄耐寒性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嫁接 低温胁迫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葡萄不同代际间杂交群体抗寒性差异调查分析
3
作者 梅羽佳 王毅 +2 位作者 段伟 梁振昌 范培格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80,共5页
于2021—2023年以山葡萄F1~F3代共14个杂交群体为材料,通过调查不同代间及代内群体越冬后的抗冻等级差异,探讨山葡萄抗冻性遗传特性。结果表明,抗冻性随山葡萄血统稀释而减弱,F1代抗冻性最强,有87%以上的后代可以免埋土越冬,且无明显母... 于2021—2023年以山葡萄F1~F3代共14个杂交群体为材料,通过调查不同代间及代内群体越冬后的抗冻等级差异,探讨山葡萄抗冻性遗传特性。结果表明,抗冻性随山葡萄血统稀释而减弱,F1代抗冻性最强,有87%以上的后代可以免埋土越冬,且无明显母系遗传特点;F2代抗冻性减弱,F2代中正反交组合的抗冻性表现出母系遗传特点,以抗冻的F1代做母本可以获得更多抗冻后代;F2代与欧亚种杂交的F3代抗冻性较F2代更弱,但与美洲种或其他含有抗寒基因的亲本杂交后提升了F3代的抗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杂交群体 抗冻等级 遗传特点 母系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山葡萄品种区域化的研究 被引量:38
4
作者 宋润刚 路文鹏 +2 位作者 王军 沈玉杰 郭太君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1999年第2期12-16,共5页
1994~1998年,在干旱、中等湿度和高温、高湿地区,对目前主栽的山葡萄品种左山一、左山二、双丰、双优和双红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地区生产栽培的山葡萄产量、抗病力和品质明显高于中等湿度和高温、高湿地区。其中:果... 1994~1998年,在干旱、中等湿度和高温、高湿地区,对目前主栽的山葡萄品种左山一、左山二、双丰、双优和双红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地区生产栽培的山葡萄产量、抗病力和品质明显高于中等湿度和高温、高湿地区。其中:果穗重平均提高4.8%~13.05%,果粒重提高7.8%~19.1%,座果率提高4.28%~11.20%,含糖量提高2.72~3.69度,结果枝率提高4.04%~4.78%,总酸降低0.22%~0.39%,霜霉病害、病情指数降低10.29%和39.11%。两性花品种双红、双优、双丰分别增产7.79%~26.44%,但雌能花品种左山一和左山二在高温、高湿地区表现座果率低,并大幅度减产。酿酒山葡萄在我国最佳栽培生态区是:气候干燥少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山葡萄 山葡萄 品种 气候 区域试验 葡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山葡萄产业的发展及对策 被引量:54
5
作者 宋润刚 艾军 +2 位作者 李晓红 杨义明 沈育杰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9年第6期64-69,共6页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山葡萄研究现状和取得的研究成果,统计目前我国山葡萄生产栽培的面积、品种布局、产量和效益,重点总结了山葡萄生产栽培和山葡萄酒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山葡萄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山葡萄 山葡萄 现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葡萄与山葡萄酒 被引量:23
6
作者 方志 《酿酒科技》 2003年第6期93-94,共2页
山葡萄具有酸高、单宁多酚高、干浸物多、营养成分高和糖低、出汁率低的特点,主要产于东北、西北、西南地区。通过杂交培育出优良品系,再返植到森林,以保证山葡萄生产所需及山葡萄酒质量。山葡萄酒是中国独有的葡萄酒种,其历史可追溯到... 山葡萄具有酸高、单宁多酚高、干浸物多、营养成分高和糖低、出汁率低的特点,主要产于东北、西北、西南地区。通过杂交培育出优良品系,再返植到森林,以保证山葡萄生产所需及山葡萄酒质量。山葡萄酒是中国独有的葡萄酒种,其历史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实现工业化生产是20世纪30年代,由日本人在吉林省吉林市和通化市建了两家山葡萄酒厂,即现在的长白山酒业集团公司和通化葡萄酒公司,产品获国家优质奖,畅销国内外。山葡萄酒是天然的绿色食品,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藜芦醇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含量是栽培葡萄酿制葡萄酒的2~3倍。(庞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文化 山葡萄 山葡萄 藜芦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葡萄双红干红葡萄酒研制试验初报 被引量:4
7
作者 宋润刚 路文鹏 +8 位作者 王军 郭太君 沈育杰 李伟 马玉坤 李继明 武智胜 刘卫东 郭延令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1年第5期18-20,共3页
1997~2000年,取自干旱地区糖高、酸低“双红”浆果,采用改良三段发酵新工艺和添加活性干酵母,下胶处理研制的单品种全汁酒(干红葡萄酒)初步获得成功。成品酒果香、酒香明显,干红山葡萄酒典型性强,酒度11.36%(V/V),残糖49.11g/L,总酸11.... 1997~2000年,取自干旱地区糖高、酸低“双红”浆果,采用改良三段发酵新工艺和添加活性干酵母,下胶处理研制的单品种全汁酒(干红葡萄酒)初步获得成功。成品酒果香、酒香明显,干红山葡萄酒典型性强,酒度11.36%(V/V),残糖49.11g/L,总酸11.79g/L。总酸高于国家标准(GB/T15037-94)5.0~7.5g/L,感观和卫生指标符合国家标准。采用CaCO3、KHCO3和K2C4H4O6降酸效果明显,但带走香气。为酿制优质干红山葡萄酒,待进一步进行增糖、降酸的栽培技术调节和生物降酸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单品种 三段发酵 新工艺 干红山葡萄 降酸 质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针山葡萄酒的研制
8
作者 胡忠 《酿酒科技》 1996年第6期90-90,共1页
松针和山葡萄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及各种微量元素,其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逐步被认识。本研究对松针山葡萄酒的酿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求开发高档的营养保健果酒新产品。
关键词 松针 山葡萄 果酒 松针山葡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葡萄果单宁含量与酒质的关系 被引量:22
9
作者 董万超 宋润刚 +2 位作者 李昌禹 赵伟刚 赵景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7-102,共6页
以野生山葡萄83个株系及种内、种间杂交37个组合146个后代株系,共229个株系的浆果为实验材料,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浆果单宁含量。单宁含量(mg/100ml)总趋势为:野生山葡萄(90.30±0.36)>山葡萄×山葡萄(69.18±0.3... 以野生山葡萄83个株系及种内、种间杂交37个组合146个后代株系,共229个株系的浆果为实验材料,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浆果单宁含量。单宁含量(mg/100ml)总趋势为:野生山葡萄(90.30±0.36)>山葡萄×山葡萄(69.18±0.32)>(山葡萄×欧亚种葡萄)×山葡萄(46.07±0.30)>(山葡萄×欧亚种葡萄)×欧亚种葡萄(34.54±0.23)>山葡萄×欧亚种葡萄(26.02±0.26)。确定了山葡萄种内和种间种杂交育种亲本浆果单宁含量指标,为选育优良酿酒葡萄新品种提供了实验参数,保证了酿造具有独特风格和品质的山葡萄酒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欧亚种葡萄 杂交 单宁含量 酒质 葡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山葡萄籽油粉末油脂 被引量:53
10
作者 赵巍 王军 +1 位作者 段长青 王秀君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7-83,共7页
研究了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山葡萄籽油粉末油脂的工艺,评价了微胶囊产品的质量,并预测了其保质期。研究结果表明:(1)微胶囊化山葡萄籽油的最佳乳化条件为:阿拉伯胶为壁材,麦芽糊精为壁材填充物;复合乳化剂配比(单甘酯∶蔗糖酯)... 研究了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山葡萄籽油粉末油脂的工艺,评价了微胶囊产品的质量,并预测了其保质期。研究结果表明:(1)微胶囊化山葡萄籽油的最佳乳化条件为:阿拉伯胶为壁材,麦芽糊精为壁材填充物;复合乳化剂配比(单甘酯∶蔗糖酯)为1∶9;乳化温度为80℃;乳化剂用量0.75%;壁材用量20%;壁材比(阿拉伯胶∶麦芽糊精)为1∶5;油/壁材为0.5。喷雾干燥法制备山葡萄籽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进料温度50~60℃、均质压力40 MPa、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喷雾压力180 kPa。在此工艺条件下微胶囊化效率可达77.36%。(2)喷雾干燥法制取的微胶囊化山葡萄籽油粉末油脂为乳白色粉末,密度0.7312 g/cm3,含水量2.76%,溶解度94.0%。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微胶囊颗粒较圆整,基本接近球形,平均颗粒直径(3.6±0.75)μm。(3)贮藏稳定性试验表明,经微胶囊化的山葡萄籽油,其贮藏稳定性要明显优于未微胶囊化的山葡萄籽油以及添加了抗氧化剂VE的山葡萄籽油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籽油 微胶囊技术 喷雾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山葡萄酒自然发酵酵母菌群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苏龙 刘树文 +3 位作者 何玲 于江深 梁新红 徐艳文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0-115,共6页
从东北山葡萄酒产区山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中共分离到132株葡萄酒相关酵母,通过WL培养基(Wallerstein Laboratory Nutrient Agar)培养得到5种不同类型的菌落。对其中的44株进行5.8S-ITS rRNA基因的RFLP分析,得到19种酶切图谱,表现了东北... 从东北山葡萄酒产区山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中共分离到132株葡萄酒相关酵母,通过WL培养基(Wallerstein Laboratory Nutrient Agar)培养得到5种不同类型的菌落。对其中的44株进行5.8S-ITS rRNA基因的RFLP分析,得到19种酶切图谱,表现了东北山葡萄酒产区葡萄酒相关酵母的多样性。其中以酶切类型6为代表的菌株为Dekkera anomala,是山葡萄浆果表面的主要种,以酶切类型19为代表的菌株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聚类分析共得到了5个遗传聚类群且与WL培养基初步分类有较高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自然发酵 葡萄酒酵母 WL培养基 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葡萄酒发酵动力学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吴树坤 邓杰 +2 位作者 范勇 卫春会 黄治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48,共7页
为了研究山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发酵动力学、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针对发酵过程中酵母生长、酒精生成及还原糖消耗情况,应用SGompertz模型、DoseResp模型和Boltzmanm模型对其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并测定了其在不同发酵时间... 为了研究山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发酵动力学、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针对发酵过程中酵母生长、酒精生成及还原糖消耗情况,应用SGompertz模型、DoseResp模型和Boltzmanm模型对其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并测定了其在不同发酵时间总酚和黄酮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了解其变化规律,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所选模型对试验数据的拟合优度均大于0.995,能较好地描述发酵中的动力学特征;总酚含量呈先增加后平稳的趋势,而黄酮含量呈先增加后缓慢降低的趋势,抗氧化活性总体保持上升;山葡萄酒(发酵180 h)的Fe3+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比葡萄浆(浸渍前)高出260.4%、200.0%、198.8%;总酚、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极显著相关(p<0.01),表明总酚及黄酮类物质对于抗氧化能力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发酵动力学 抗氧化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葡萄及其种间杂种结冰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南海龙 李华 蒋志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8-171,共4页
为了确定山葡萄及其杂种结冰果实中的香气种类与相对含量,为山葡萄冰酒的开发与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实验以柳河地区的2个山葡萄品种双优(通化一号×双庆)、左山一和1个种间杂种公酿一号(玫瑰香×山葡萄)为材料,分别对其结冰果实... 为了确定山葡萄及其杂种结冰果实中的香气种类与相对含量,为山葡萄冰酒的开发与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实验以柳河地区的2个山葡萄品种双优(通化一号×双庆)、左山一和1个种间杂种公酿一号(玫瑰香×山葡萄)为材料,分别对其结冰果实进行香气成分及相对含量的分析。采用溶剂萃取法对各供试品种结冰果实的香气成分进行提取,经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双优共检出44个峰,鉴定出38种香气化合物,占总含量的83.15%;左山一共检出40个峰,鉴定出37种香气化合物,占总含量的92.56%,公酿一号共检出32个峰,鉴定出24种香气化合物,占总含量的68.2%。3个品种结冰果实中的主要香气成分为:3-甲基-1-丁醇、己醇、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2-甲基-1-丙醇等。由于山葡萄正常成熟浆果含糖量低,不适于酿造一般干酒。但山葡萄抗寒能力极强,其浆果可在冬季低温条件下结冰浓缩,不仅可提高含糖量,而且能提高香气的浓度和馥郁度,所以可酿造出风格独特的优质山葡萄冰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结冰果实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新伟 赵滢 沈育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24,共4页
目的: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研究不同的提取温度、料液比、时间、溶剂体积分数等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山葡萄籽为原料,乙醇作为提取剂,通过香草醛-HPLC法测定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提取率,香草醛法测... 目的: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研究不同的提取温度、料液比、时间、溶剂体积分数等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山葡萄籽为原料,乙醇作为提取剂,通过香草醛-HPLC法测定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提取率,香草醛法测定黄烷—3—醇单体与原花青素的总含量,HPLC法测定黄烷—3—醇单体的含量,二者之差为原花青素总含量。结果: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时间120min、提取温度60℃、料液比1:5(g/mL)。结论:在此工艺参数下,原花青素提取率为3.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原花青素 提取 香草醛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提取的山葡萄籽油理化指标和营养成分的对比 被引量:13
15
作者 赵巍 王军 +1 位作者 沈育杰 路文鹏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7-130,共4页
以同一批次的山葡萄籽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与有机溶剂浸提后精炼两种方法制取山葡萄籽油,对二者的理化及卫生指标、脂肪酸的组分、VE含量和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各项理化及卫生指标方面,SCF-CO2萃取得到的葡萄籽油... 以同一批次的山葡萄籽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与有机溶剂浸提后精炼两种方法制取山葡萄籽油,对二者的理化及卫生指标、脂肪酸的组分、VE含量和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各项理化及卫生指标方面,SCF-CO2萃取得到的葡萄籽油与溶剂法浸提后精炼得到的葡萄籽油均能达到或优于国际标准,而在主要指标方面前者要明显优于后者;SCF-CO2萃取油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的含量要高于精炼油,而亚麻酸的含量则要明显低于精炼油中的含量;SCF-CO2萃取油中VE的含量要高于精炼油中VE的含量;SCF-CO2萃取油中K和Fe的含量高于浸提精炼油中的含量,而Ca和Cr的含量要低于浸提精炼油中的含量,P的含量二者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籽油 超临界CO2萃取 理化性质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葡萄‘双红’和‘双优’的试管快繁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戴彩虹 马绍英 +4 位作者 李胜 苏李维 时振振 苏利荣 胡翠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68,72,共7页
试验选用抗寒山葡萄‘双红’和‘双优’2个品种的茎段为外植体,分别从外植体的选择、消毒时间、不同激素配比等对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效应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确定驯化移栽的最适宜基质.结果表明:山葡萄‘双红’和‘双优’2... 试验选用抗寒山葡萄‘双红’和‘双优’2个品种的茎段为外植体,分别从外植体的选择、消毒时间、不同激素配比等对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效应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确定驯化移栽的最适宜基质.结果表明:山葡萄‘双红’和‘双优’2个品种的外植体茎段,先用75%的酒精消毒30s、再用0.1%的HgCl2溶液消毒8min获得的外植体消毒效果最佳,成活率分别为86.67%和90.00%;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GS+NAA 0.1mg/L,增殖倍数可达到4.00;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GS+IAA 0.05mg/L,可使单株平均根条数达9条以上,平均根长度达5cm以上,最适宜的移栽基质为细沙∶珍珠岩∶蛭石=1∶1∶2,移栽试管苗成活率达70.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外植体 快速繁育 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葡萄冰酒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长武 彭欣莉 +1 位作者 张利财 张培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81-383,共3页
经过多次研究,利用丰富的长白山山葡萄资源,研制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山葡萄酒品种。确定了采收、榨汁、发酵等工艺,并解决了发酵酵母的筛选、发酵育种、低温发酵的技术关键。
关键词 山葡萄 葡萄 发酵菌种选育 低温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葡萄皮红色素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邹宇 魏红云 +2 位作者 王伟君 李延华 夏光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0-192,共3页
对山葡萄皮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确定山葡萄皮红色素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剂(乙醇)浓度为70%,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70 min,所得山葡萄皮红色素提取液OD值在0.8左右;山葡萄皮红色素抗光分解、耐热性较好,加热和光... 对山葡萄皮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确定山葡萄皮红色素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剂(乙醇)浓度为70%,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70 min,所得山葡萄皮红色素提取液OD值在0.8左右;山葡萄皮红色素抗光分解、耐热性较好,加热和光照对色素稳定性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红色素 提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野生山葡萄中的金属元素 被引量:8
19
作者 肖振林 刘玉静 王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3-155,共3页
对野生山葡萄样品采用HNO3-H2O2消解体系进行微波消解处理制样,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CIP-AES)同时测定野生山葡萄样品中Pb、Ni、Cu、Zn、Cd、As、Mo、Se、Ca、Mg、Al、Mn、Fe和K共14种金属元素的含量,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5%~102.8%... 对野生山葡萄样品采用HNO3-H2O2消解体系进行微波消解处理制样,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CIP-AES)同时测定野生山葡萄样品中Pb、Ni、Cu、Zn、Cd、As、Mo、Se、Ca、Mg、Al、Mn、Fe和K共14种金属元素的含量,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5%~102.8%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8%~1.88%(小于2%),结果可靠,此方法消解样品快速、简便、完全。检测方法省时、准确可靠、精密度高,适用于同类样品金属元素含量的准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山葡萄 微波消解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金属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采收及不同酿造工艺对北国红山葡萄干红酒单宁含量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舒楠 谢苏燕 +1 位作者 路文鹏 肖家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3-176,共4页
采用Folin-Denis法测定延迟采收及3种酿造工艺对北国红山葡萄干红酒单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3种酿造工艺均能有效浸出正常采收和延迟采收的北国红山葡萄中的单宁,延迟采收北国红酿制的干红酒单宁含量显著高于正常采收(P<0.05)... 采用Folin-Denis法测定延迟采收及3种酿造工艺对北国红山葡萄干红酒单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3种酿造工艺均能有效浸出正常采收和延迟采收的北国红山葡萄中的单宁,延迟采收北国红酿制的干红酒单宁含量显著高于正常采收(P<0.05),采用工艺二酿制的北国红干红酒单宁含量显著高于工艺一和工艺三(P<0.05),且随着陈酿的进行,北国红干红酒的单宁含量显著低于发酵刚结束(P<0.05)。正常采收和延迟采收的北国红利用3种酿造工艺酿制的干红酒单宁含量分别为0.92 g/L、1.17 g/L、1.10 g/L、1.46 g/L、1.52 g/L、1.45 g/L,其中延迟采收的北国红采用工艺二酿制的干酒单宁含量为1.52 g/L,柔顺指数为5.3,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北国红 干红酒 酿造工艺 延迟采收 单宁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