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羊源绵羊肺炎支原体的耐药谱型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朝喜 王华 +1 位作者 朱晓霞 汤承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9-182,共4页
采用微量稀释法对从四川自贡、简阳、乐至等地分离的33株山羊源性绵羊肺炎支原体进行19种抗菌药物MIC值测定,试验数据利用WHONET5.4软件处理并分析其耐药谱型。试验结果表明,33株绵羊肺炎支原体对19种抗菌药物表现出多重耐药性,其耐药... 采用微量稀释法对从四川自贡、简阳、乐至等地分离的33株山羊源性绵羊肺炎支原体进行19种抗菌药物MIC值测定,试验数据利用WHONET5.4软件处理并分析其耐药谱型。试验结果表明,33株绵羊肺炎支原体对19种抗菌药物表现出多重耐药性,其耐药谱型以耐氯霉素、链霉素、红霉素、头孢噻呋、阿米卡星、利福平为主,约占78.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源绵羊肺炎支原体 耐药谱型 多重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肺炎支原体EF-Tu蛋白原核表达及ELISA方法建立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思宇 张梦洁 +12 位作者 田睿 陈益 刘镝钺 李文良 毛立 程子龙 杨蕾蕾 孙敏 张纹纹 杜改梅 储岳峰 王金泉 刘茂军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5,共9页
绵羊肺炎支原体(Mo)是引起规模化羊场呼吸道病的主要病原,危害严重;快速特异诊断是防控该病的保障。本文旨在建立一种检测Mo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利用大肠杆菌的密码子偏好性优化Mo EF-Tu基因序列进行原核表达,纯化出高纯度重组rEF... 绵羊肺炎支原体(Mo)是引起规模化羊场呼吸道病的主要病原,危害严重;快速特异诊断是防控该病的保障。本文旨在建立一种检测Mo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利用大肠杆菌的密码子偏好性优化Mo EF-Tu基因序列进行原核表达,纯化出高纯度重组rEF-Tu蛋白,以纯化的rEF-Tu为包被抗原,建立Mo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原核表达的EF-Tu蛋白分子质量约为45.4 kDa,与预期相符;Western blot证实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最佳优化条件显示,包被抗原浓度为1.25 mg/L,37℃孵育2 h;封闭条件为30 g/L BSA,37℃孵育1 h;待检血清1∶100稀释,37℃孵育45 min;酶标二抗1∶20000稀释,37℃孵育30 min;底物TMB 37℃避光反应15 min;样品OD450值≥0.296时判定为阳性,OD450值≤0.265时判定为阴性,OD 450值0.265~0.296则判为可疑;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低于10%;用该方法与实验室所建Mo全菌蛋白间接ELISA检测方法对233份血清进行检测,两者特异性为90.70%,敏感性为82.69%,符合率约为87.12%。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重复性及特异性,为Mo的临床诊断、抗体监测等提供简单快速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也为Mo抗体检测试剂盒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炎原体 EF-Tu蛋白 原核表达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北麻山羊肺炎支原体病的发生、诊断与防控
3
作者 王明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10期116-117,共2页
山羊肺炎支原体病是由丝状支原体亚种引发的山羊、绵羊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易在养殖周期性流行。该文根据贵州习水县黔北麻山羊养殖情况,描述了山羊肺炎支原体病的流行特点及急性型与慢性型的临床症状,总结了针对性的治疗与预防方法,以... 山羊肺炎支原体病是由丝状支原体亚种引发的山羊、绵羊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易在养殖周期性流行。该文根据贵州习水县黔北麻山羊养殖情况,描述了山羊肺炎支原体病的流行特点及急性型与慢性型的临床症状,总结了针对性的治疗与预防方法,以期保障养殖效益,确保当地麻山羊养殖业持续良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北麻山羊 肺炎原体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实验室诊断 治疗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肺炎支原体小鼠感染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4
作者 杜改梅 王月 +3 位作者 茅慧华 雷卫强 储岳峰 刘茂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8-1737,共10页
旨在探索小鼠作为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实验室感染模型的可行性,筛选建立Mo感染小鼠模型的最佳方法。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o感染组1、感染组2、感染组3和感染组4(n=12)。Mo感染组1小鼠分别滴鼻30μ... 旨在探索小鼠作为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实验室感染模型的可行性,筛选建立Mo感染小鼠模型的最佳方法。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o感染组1、感染组2、感染组3和感染组4(n=12)。Mo感染组1小鼠分别滴鼻30μL和腹腔注射25μL 10^(8 )CCU·mL^(-1) Mo NJ01株菌液各1次,Mo感染组2和3小鼠分别滴鼻2和3次30μL 10^(8 )CCU·mL^(-1) Mo NJ01株菌液,Mo感染组4小鼠喉头喷雾50μL 10^(8 )CCU·mL^(-1) Mo NJ01株菌液2次,对照组用正常培养基处理。分别于感染后第0、7和14天称量小鼠体重。感染后第14天处死所有小鼠,采集血液和肺组织。通过HE染色法进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剖检进行肺组织病理评分、q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Mo的载荷量和ELISA检测血清Mo IgG水平,确定小鼠感染模型是否建立成功及最佳建立方法。Mo感染组2和组4中小鼠体重第14天时分别比对照组显著降低17.2%(P<0.05)和21.6%(P<0.05);感染第13天,感染组2和组4小鼠出现死亡;感染后第14天剖检,Mo感染组2和组4小鼠肺部有炎症,肺病变平均评分分别为3.5和3.3,均显著高于Mo感染组1(P<0.05)和组3(P<0.05),而对照组小鼠无病变;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Mo感染组小鼠肺可见不同程度的间质性肺炎,肺泡腔内有炎细胞浸润;对照组小鼠肺组织结构正常、完整,肺泡内未见明显细胞浸润。小鼠肺组织中Mo DNA拷贝数在Mo感染组1和组3中分别为10^(2.56)和10^(3.21)拷贝·g^(-1);感染组2和组4分别为10^(3.84)和10^(3.77)拷贝·g^(-1),且显著高于Mo感染组1(P<0.05)和组3(P<0.05),对照组为阴性。小鼠血清Mo抗体OD_(450 nm)值在Mo感染组1、组2、组3和组4分别为0.63、1.05、0.81和0.9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组2和组4均显著高于1组(P<0.05)。本研究通过1×10^(8 )CCU·mL^(-1)的Mo NJ01株菌液滴鼻2次或喉头喷雾2次均可成功建立Mo感染小鼠模型。为绵羊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机制及防治策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炎原体 小鼠 感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支原体肺炎病原巢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华 周华倩 +5 位作者 黄新 齐宇 余乾 张文喆 杨永林 侯扶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74-77,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诊断绵羊支原体肺炎病原的巢式PCR方法,确定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靶器官。[方法]根据GenBank网站上登录的绵羊支原体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2对引物,以肺炎支原体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经过PCR反应条件的优化,通过测序验... [目的]建立一种诊断绵羊支原体肺炎病原的巢式PCR方法,确定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靶器官。[方法]根据GenBank网站上登录的绵羊支原体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2对引物,以肺炎支原体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经过PCR反应条件的优化,通过测序验证扩增产物的正确性,建立了绵羊支原体肺炎病原的巢式PCR检测方法,进而应用建立的方法完成临床阳性病料肺脏、肺淋巴、心脏、肾脏、肝脏、脾脏、皮肤、小肠和外周血检测以及疑似样本肺脏组织的检测。[结果]建立的巢式PCR方法可扩增出864 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肺脏和肺淋巴为绵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靶器官,临床样本巢式PCR检出率与支原体培养鉴定结果的符合率为100%。[结论]建立的绵羊支原体肺炎病原巢式PCR检测方法可用于临床样本的实验室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炎原体 巢式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肺炎支原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魏婕 张妤 +2 位作者 米晓云 魏玉荣 郑文新 《草食家畜》 2024年第1期19-24,共6页
【现状】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是引起绵羊和山羊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病羊以咳嗽、气喘、流鼻液、消瘦等为主要临床症状。【问题】由于该病原具有广泛的寄主范围,病程长,体外培养困难,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难... 【现状】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是引起绵羊和山羊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病羊以咳嗽、气喘、流鼻液、消瘦等为主要临床症状。【问题】由于该病原具有广泛的寄主范围,病程长,体外培养困难,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难以测定,致使临床选药困难,用药依从性差。因此,目前该病防控缺乏便捷且行之有效的措施,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一旦发病对羊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对策】目前有效防控措施为疫苗免疫,但缺乏针对性强的商业化市售疫苗。根据目前抗病育种研究,可以针对绵羊肺炎支原体培育新抗病绵羊品种。【结论】疫苗防控是快速有效的防控措施之一,但由于流行病原无交叉保护性,且成本较高,无法满足新疆羊产业发展需要,因此,培育抗绵羊肺炎支原体的绵羊新品种十分必要且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炎原体 流行病学 毒力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sp70基因的绵羊肺炎支原体TaqMan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遗传演化分析
7
作者 江锦秀 张靖鹏 +3 位作者 林裕胜 刘维巍 胡奇林 万春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84-1695,共12页
热休克蛋白70 (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是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 Movi)的重要膜蛋白,是机体内高度保守的生物分子,但在种间差异大,可作为分子生物学检测的候选靶区。为建立基于Hsp70基因的Movi通用型TaqMan实... 热休克蛋白70 (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是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 Movi)的重要膜蛋白,是机体内高度保守的生物分子,但在种间差异大,可作为分子生物学检测的候选靶区。为建立基于Hsp70基因的Movi通用型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方法,并进一步了解其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基于GenBank中Movi的Hsp70基因特征,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及探针,建立了基于Hsp70基因的绵羊肺炎支原体qPCR检测方法。应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对88份山羊鼻拭子样品及43份疑似羊支原体性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 of sheep and goats, MPSG)病料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为Movi阳性的肺组织样品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株Hsp70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qPCR检测方法其相关系数为1.00,扩增效率为96.0%,斜率为-3.411,Y轴截距为37.29。特异性强,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ycoplasma mycoides subsp.capri, Mmc)、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ycoplasma capricolum subsp.capripneumoniae, Mccp)、莱氏无胆甾原体(Acholeplasmalaidlawii, AL)、无乳支原体(Mycoplasma agalactiae, Maga)、伪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seudotuberculosis, CP)、羊口疮病毒(orf virus, ORFV)、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 Mb)等牛羊常见病原均无交叉反应;敏感性高,最低检测限为5.72 copies·μL^(-1);重复性优,组内变异系数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0%。6株Movi分离株Hsp70基因全长均为1 818 bp,与其它Movi参考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0%~99.4%和98.0%~100.0%;进一步分析发现,山羊源Movi均比绵羊源多1个N-糖基化位点。遗传演化分析表明,其均处于ClusterⅠA亚分支(均为山羊源)。综上,本研究建立了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优的基于Hsp70基因的Movi的qPCR检测方法。序列分析发现,不同来源Movi的Hsp70基因核苷酸同源性高;遗传演化分析证实,Movi福建株与山羊源分离株遗传关系较近。本研究不仅为Movi临床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持,更为进一步了解Movi遗传演化规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炎原体 HSP70基因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咽拭子中牛生殖支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8
作者 安嘉琛 贺乾 +2 位作者 马利 王彬 耿建军 《山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21-127,共7页
为确认绵羊肺炎的病原体中是否存在支原体(Mycoplasma)及其类型,采用分子生物学鉴定和支原体分离培养的方法,对疑似患病绵羊的鼻拭子和咽拭子样本进行检测。在分子生物学检测中,利用支原体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证... 为确认绵羊肺炎的病原体中是否存在支原体(Mycoplasma)及其类型,采用分子生物学鉴定和支原体分离培养的方法,对疑似患病绵羊的鼻拭子和咽拭子样本进行检测。在分子生物学检测中,利用支原体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证实样本中存在支原体感染。同时,利用改良的Thiaucourt's培养基开展支原体分离培养工作,通过连续传代获得纯化培养物。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物菌落呈现出典型的“煎蛋”形态,经Dienes染色后呈现蓝色,符合支原体形态学特征。为进一步明确菌株类型,通过PCR特异性扩增菌株的16S rRNA序列,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将所得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知的支原体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及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该菌株与牛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bovigenitalium,GenBank:AP017902.1)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一致性高达99.7%,且在进化树上与多株牛生殖支原体聚于同一分支,确认该菌株属于牛生殖支原体。综上所述,该研究从绵羊的咽拭子中成功分离出1株牛生殖支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肺炎 原体 分子生物学 PCR 牛生殖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肺炎支原体GH3-3株全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田彤彤 葛家振 +4 位作者 高鹏程 李学瑞 宋国栋 郑福英 储岳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23-334,共12页
【目的】全面了解绵羊肺炎支原体GH3-3株的基因序列,研究其潜在的致病机制及其复制、转录、翻译过程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利用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绵羊肺炎支原体GH3-3株基因组DNA,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绵... 【目的】全面了解绵羊肺炎支原体GH3-3株的基因序列,研究其潜在的致病机制及其复制、转录、翻译过程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利用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绵羊肺炎支原体GH3-3株基因组DNA,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绵羊肺炎支原体GH3-3株基因组大小为1060772 bp,GC含量为29.66%,基因组组分分析后发现,GH3-3株的基因组含有730个编码基因,总长度为914379 bp,平均长度为1252.57 bp,占基因组全长的86.2%。串联重复序列共149个,总长为20926 bp,占基因组全长的1.97%。微卫星DNA序列102个,tRNA 30个,rRNA 3个。在NR、SwissProt、GOG、KEGG、GO、CARD、CAZy、PHI、TCDB、RMS数据库中,分别有719、459、473、394、449、33、5、180、113、59个基因被注释;在VFDB数据库中,共注释到了76个毒力因子相关的基因。将基因组序列提交至NCBI网站,获得登录号为:PRJNA1051969。【结论】获得了绵羊肺炎支原体GH3-3株完整的基因组信息,预测和注释了其基因的功能,明确了GH3-3株以及与国内外其他绵羊肺炎支原体菌株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炎原体 GH3-3株 全基因组测序 毒力因子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肺炎支原体EF-Tu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永飞 邓博文 +5 位作者 刘晓艳 哈尔勒哈·阿曼太 郭嘉栋 周正国 蔡江 李有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9-699,共11页
[目的]克隆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EF-Tu基因,原核表达获得EF-Tu蛋白,制备抗EF-Tu蛋白的兔源多克隆抗体,为研究肺炎支原体EF-Tu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重叠延伸PCR方法将pET-28a-EF-Tu质粒中EF-Tu... [目的]克隆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EF-Tu基因,原核表达获得EF-Tu蛋白,制备抗EF-Tu蛋白的兔源多克隆抗体,为研究肺炎支原体EF-Tu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重叠延伸PCR方法将pET-28a-EF-Tu质粒中EF-Tu基因中间的TGA密码子突变为TGG,并对测序结果与其他支原体参考株进行相似性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利用在线软件对其推测的蛋白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将突变后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进行原核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利用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以纯化的EF-Tu融合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多克隆抗体效价及免疫反应性。[结果]试验成功突变了EF-Tu基因中TGA位点,并构建了融合表达His标签pET-28a-EF-Tu′原核表达载体。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克隆的EF-Tu基因与绵羊肺炎支原体MoGH3-3菌株相似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编码387个氨基酸,无N-糖基化位点和跨膜区域,存在10个丝氨酸、20个苏氨酸、4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由无规则卷曲(35.14%)、α-螺旋(26.87%)、延伸链(26.87%)及β-转角(11.11%)构成。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目的蛋白大小约为43 ku,蛋白纯化浓度为0.615 g/L。ELISA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可达1∶128 000,能够特异性识别EF-Tu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结论]本研究成功突变了EF-Tu基因的TGA密码子,原核表达并纯化获得EF-Tu融合蛋白,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128 000,为后续研究肺炎支原体EF-Tu蛋白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及其疫苗研发提供了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炎原体 重叠延伸PCR EF-Tu基因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地区绵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情况调查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红燕 王建东 +1 位作者 何生虎 郭亚男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9-144,共6页
为初步掌握宁夏回族自治区绵羊(滩羊)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的流行情况,采用建立的Taq Man-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2022-2023年间采集自宁夏地区不同县(区)的400份绵羊鼻拭子样本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 为初步掌握宁夏回族自治区绵羊(滩羊)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的流行情况,采用建立的Taq Man-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2022-2023年间采集自宁夏地区不同县(区)的400份绵羊鼻拭子样本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宁夏地区的7个县(区),包括同心县、灵武县、平罗县、永宁县、贺兰县、利通区和盐池县等地的绵羊Mo的检测结果均有阳性。随机采集的绵羊鼻拭子400份中,检测出Mo阳性有329份,平均阳性检出率为82.25%。不同县(区)之间比较,同心县、灵武县、平罗县、永宁县、贺兰县、利通区和盐池县Mo阳性率分别为80.32%、93.42%、79.59%、78.18%、82.25%、80.43%和76.47%,其中灵武县的Mo阳性率最高,与其他几个县(区)的Mo检出率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1),盐池县最低。不同月龄之间比较,3~5月龄Mo检出率最高(100.00%),与1~2月龄和2~3岁羊检出率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1);6~8月龄Mo检出率次之,与1~2月龄和2~3岁羊检出率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1);1月龄以内Mo感染率最低(10.00%),与3~5月龄和2~3岁羊检出率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所调查的宁夏地区7个羊养殖主要县(区)均有Mo感染,并且流行范围较广且阳性率高,其中滩羊在3~5月龄是Mo感染的高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羊 绵羊肺炎原体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中绵羊肺炎支原体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22
12
作者 杨发龙 王华 +1 位作者 岳华 王永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7-180,共4页
从四川省乐至县发生胸膜肺炎性传染病的山羊群中采集12个鼻拭子及4个肺组织病料,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和特异性PCR检测。结果从9个鼻拭子和4个肺组织中分离到支原体,经鉴定均为绵羊肺炎支原体,未发现丝状支原体簇成员及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 从四川省乐至县发生胸膜肺炎性传染病的山羊群中采集12个鼻拭子及4个肺组织病料,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和特异性PCR检测。结果从9个鼻拭子和4个肺组织中分离到支原体,经鉴定均为绵羊肺炎支原体,未发现丝状支原体簇成员及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性曼氏杆菌。结果表明,绵羊肺炎支原体是引起该山羊群发生胸膜肺炎的病原,同时说明绵羊肺炎支原体也是山羊支原体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绵羊肺炎原体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羊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综合防治
13
作者 许夏澎 张会芳 刘培玉 《河北农业》 2025年第7期123-124,共2页
羊支原体肺炎是由羊支原体引起的,是一种在绵羊及山羊中传播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羊以胸膜纤维素性炎、肺黏连胸膜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高热稽留、咳嗽、精神沉郁等症状。本病传播范围广,是当前常见羊病中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严重影... 羊支原体肺炎是由羊支原体引起的,是一种在绵羊及山羊中传播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羊以胸膜纤维素性炎、肺黏连胸膜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高热稽留、咳嗽、精神沉郁等症状。本病传播范围广,是当前常见羊病中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经济效益。文章在深入探讨羊支原体肺炎病原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加强饲养管理、疫苗免疫等措施,提出了一套科学的羊支原体肺炎防治措施,旨在应对羊支原体肺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原体肺炎 绵羊原体肺炎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的绵羊肺炎支原体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12
14
作者 侯宏艳 惠文巧 +3 位作者 张丹俊 赵瑞宏 戴银 胡晓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8期159-160,共2页
[目的]了解安徽省某山羊场肺炎症状的发生原因。[方法]从安徽省某山羊场采集病料样品,从山羊肺脏组织中分离致病菌并进行纯化,并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PCR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成功从患有肺炎的山羊肺脏组织中分离出致病菌,通过形... [目的]了解安徽省某山羊场肺炎症状的发生原因。[方法]从安徽省某山羊场采集病料样品,从山羊肺脏组织中分离致病菌并进行纯化,并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PCR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成功从患有肺炎的山羊肺脏组织中分离出致病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和PCR鉴定为绵羊肺炎支原体。[结论]该研究可为安徽省山羊支原体肺炎的防控及病原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绵羊肺炎原体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组P113蛋白的山羊抗绵羊肺炎支原体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焕容 张贤宇 杨发龙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44-1249,共6页
绵羊肺炎支原体(MO)是引起绵羊、山羊等小反刍动物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为建立基于黏附素P113蛋白的检测MO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本研究采用原核表达并纯化的MO重组P113蛋白(rP113)作为包被抗原,经优化条件后建立了间接ELISA方法(rP113-ELI... 绵羊肺炎支原体(MO)是引起绵羊、山羊等小反刍动物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为建立基于黏附素P113蛋白的检测MO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本研究采用原核表达并纯化的MO重组P113蛋白(rP113)作为包被抗原,经优化条件后建立了间接ELISA方法(rP113-ELISA),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价。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MO之外的常见支原体和其他病原的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特异性较强。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13200稀释的阳性血清仍能检出,敏感性高。该方法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重复性较好。利用rP113-ELISA和间接血凝方法(IHA)对MO疫苗免疫山羊的抗体和8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检测MO疫苗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结果与IHA检测结果一致;对80份临床山羊血清样品检测结果与IHA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为87.5%,阴性符合率为82.1%,rP113-ELISA敏感性高于IHA。本研究为MO抗体检测提供了一种特异、灵敏和稳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炎原体 重组P113蛋白 间接ELISA 特异性 敏感性 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和绵羊肺炎支原体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林密 柴静 +1 位作者 孙继国 王爱华 《中国兽药杂志》 2004年第5期29-32,共4页
 测定了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单诺沙星、红霉素、罗红霉素、泰乐菌素、泰妙菌素、四环素等8种药物对羊肺炎支原体两个标准株Y 98和Y goat的体外抑菌浓度以及红霉素与氧氟沙星、泰乐菌素对Y goat和四环素与氧氟沙星、泰乐菌素对Y 98的...  测定了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单诺沙星、红霉素、罗红霉素、泰乐菌素、泰妙菌素、四环素等8种药物对羊肺炎支原体两个标准株Y 98和Y goat的体外抑菌浓度以及红霉素与氧氟沙星、泰乐菌素对Y goat和四环素与氧氟沙星、泰乐菌素对Y 98的联合药敏作用。结果表明,这8种抗菌药物对Y goat和Y 98的MIC(μg/mL)分别为:环丙沙星0.223、0.00223,氧氟沙星0.281、0.0140,单诺沙星0.136、0.0140,红霉素0.0218、无效,罗红霉素0.0327、无效,泰乐菌素0.0422、0.0390,泰妙菌素0.0217、0.0520,四环素0.195、0.0520。红霉素与氧氟沙星的联合药敏指数为1,是相加作用;红霉素与泰乐菌素对Y goat的联合药敏指数为1.5,是无关作用;四环素与氧氟沙星、泰乐菌素对Y 98的联合药敏试验指数均为0.375,是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传染性胸膜肺炎 原体 绵羊 肺炎 抗菌药物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CR技术检测波杂肉山羊中的绵羊肺炎支原体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新岗 黄银云 +3 位作者 郭广富 朱止南 田亚军 许余良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71-273,共3页
在江苏省泰州市某波杂肉山羊场开展了疑似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contagious caprine pleuropneumonia,CCPP)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并以疑似病例肺病变组织、胸腔渗出液、心包液为病料,采用PCR技术检测,证实泰州地区山羊传染性胸... 在江苏省泰州市某波杂肉山羊场开展了疑似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contagious caprine pleuropneumonia,CCPP)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并以疑似病例肺病变组织、胸腔渗出液、心包液为病料,采用PCR技术检测,证实泰州地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中存在绵羊肺炎支原体,同时为当地临床诊断该病提供了分子生物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杂肉山羊 传染性胸膜肺炎 绵羊肺炎原体 PCR 病理剖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吉林省数个未免疫羊场绵羊布鲁氏杆菌和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测报告
18
作者 董云威 焦国财 +5 位作者 吕智超 梁欣雨 吕礼良 张芳毓 马俊 王永志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第12期133-135,共3页
应吉林省数个肉羊(绵羊)养殖场的检测需求,对吉林省中西部地区6个疾病高发并且未免疫羊场的布鲁氏杆菌和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未免疫羊场的布鲁氏杆菌抗体平均阳性率是19.8%、肺炎支原体抗体平均阳性率是56.8%,说... 应吉林省数个肉羊(绵羊)养殖场的检测需求,对吉林省中西部地区6个疾病高发并且未免疫羊场的布鲁氏杆菌和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未免疫羊场的布鲁氏杆菌抗体平均阳性率是19.8%、肺炎支原体抗体平均阳性率是56.8%,说明这6个未免疫羊场的绵羊布鲁氏杆菌病和支原体肺炎发生率较高,应该实施严格淘汰处理和免疫预防,控制疫病的流行,以提高肉羊养殖水平和生产效率,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杆菌 肺炎原体 绵羊原体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肺炎支原体、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和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6
19
作者 林裕胜 江锦秀 +2 位作者 江斌 游伟 胡奇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12-817,共6页
为同时快速检测绵羊肺炎支原体(Mo)、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c)和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ccp),本研究根据Mo的P80基因,Mmc的MLC_1760和Mccp的arc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3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同时检测Mo、Mmc和Mccp的多重PCR方法。该方法... 为同时快速检测绵羊肺炎支原体(Mo)、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c)和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ccp),本研究根据Mo的P80基因,Mmc的MLC_1760和Mccp的arc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3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同时检测Mo、Mmc和Mccp的多重PCR方法。该方法可以同时扩增出Mo、Mmc和Mccp的特异性片段,而对大肠杆菌、巴氏杆菌、羊传染性脓疱病毒等常见羊病病原无交叉反应,对Mo、Mmc和Mccp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3.62×10~4拷贝/μL、4.03×10~5拷贝/μL和6.78×10~5拷贝/μL。应用该方法对75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单一PCR检测结果一致。对32份临床样品同时用该多重PCR方法与分离鉴定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对Mo、Mmc、Mccp的检测符合率分别为87.5%、100%、100%。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较高,适用于Mo、Mmc和Mccp临床快速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炎原体 丝状原体山羊亚种 山羊原体山羊肺炎亚种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肺炎支原体P113蛋白和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LppA蛋白共表达质粒对小鼠免疫应答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鹏 吴燕 +6 位作者 岳筠 陈静 李梅 王慧 张双翔 文明 程振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9-186,共8页
为研究绵羊肺炎支原体(Mo)P113基因和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c)LppA基因的共表达质粒免疫小鼠后对其免疫系统的影响,本研究构建了真核重组质粒pVAX1-P113-LppA,并经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转染MDBK细胞,利用PCR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 为研究绵羊肺炎支原体(Mo)P113基因和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c)LppA基因的共表达质粒免疫小鼠后对其免疫系统的影响,本研究构建了真核重组质粒pVAX1-P113-LppA,并经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转染MDBK细胞,利用PCR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分别检测P113蛋白和LppA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正确构建了含Mo P113基因及Mmc LppA基因的重组质粒pVAX1-P113-LppA;且该重组质粒在MDBK细胞中能有效转录并表达目的蛋白。分别在0、7 d、14 d时以100μg/只pVAX1-P113-LppA腿部肌肉注射免疫BABL/c小鼠,并设Elution Buffer对照组和空载体pVAX1(100μg)对照组,通过MTT法检测小鼠脾细胞增殖情况,并在初次免疫后28 d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小鼠脾细胞中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所占总淋巴细胞数的变化,同时采用的ELISA方法检测小鼠免疫后血清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因子(IL-2、IL-4和IFN-γ)的分泌情况。结果显示,重组质粒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P<0.01),且该组小鼠脾CD4^(+)、CD8^(+)T淋巴细胞在免疫28 d时较Elution Buffer对照组和空载体pVAX1(100μg)对照组均极显著上升(P<0.01);该组小鼠免疫后7 d的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在初次免疫后第49 d特异性抗体仍为阳性;血清中IL-2、IL-4和IFN-γ的分泌水平较Elution Buffer对照组和空载体pVAX1(100μg)对照组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且在首次免疫后28 d时分泌量最高,而后缓慢下降。攻毒试验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VAX1-P113-LppA对小鼠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能力,小鼠肺部病理损伤明显减轻,发病数量减少。本实验首次表明重组质粒pVAX1-P113-LppA能诱导小鼠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Mo P113基因和Mmc LppA基因可以作为羊支原体肺炎(MPSG)DNA疫苗的候选基因,该结果为MPSG核酸疫苗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炎原体 P113 丝状原体山羊亚种 LppA 共表达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