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奶山羊传染性脓疱病的诊治
1
作者 郭全永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5期103-104,共2页
奶山羊传染性脓疱病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人兽共患传染病。该疾病在畜禽中流行最为广泛,主要发生在东北和西北地区。奶山羊传染性脓疱病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可对羊群造成持续危害,常常给养羊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 奶山羊传染性脓疱病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人兽共患传染病。该疾病在畜禽中流行最为广泛,主要发生在东北和西北地区。奶山羊传染性脓疱病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可对羊群造成持续危害,常常给养羊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在内蒙古、新疆、吉林、青海等奶山羊主产区该病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准确诊断、治疗该病是奶山羊养殖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兽共患传染 山羊 传染性病毒 山羊传染性脓疱 养羊业 西北地区 抵抗力 准确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肌胞对山羊传染性脓疱皮炎治疗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余华 汪代华 +2 位作者 王正香 严玉宝 胡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15485-15485,15502,共2页
[目的]研究聚肌胞对山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的治疗效果。[方法]设试验组、药物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对自然感染传染性脓疱皮炎初期的羔羊进行治疗并观察。[结果]试验组羔羊与2个对照组比较,好转快,好转率高。[结论]聚肌胞用于山羊传染性脓疱... [目的]研究聚肌胞对山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的治疗效果。[方法]设试验组、药物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对自然感染传染性脓疱皮炎初期的羔羊进行治疗并观察。[结果]试验组羔羊与2个对照组比较,好转快,好转率高。[结论]聚肌胞用于山羊传染性脓疱皮炎治疗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传染性脓疱皮炎 聚肌胞 治疗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传染性脓疱病的防治 被引量:1
3
作者 龙远富 《养殖与饲料》 2015年第4期53-54,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山羊传染性脓疱病的发病原因、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等,为经常受该疾病影响的山羊饲养地区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 山羊传染性脓疱 症状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传染性脓疱病的防治措施
4
作者 岑琼英 《农技服务》 2011年第9期1334-1334,1336,共2页
山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以患羊口唇等部位皮肤、黏膜形成丘疹、脓胞、溃疡以及疣状厚痂为特征。介绍了山羊传染性脓疱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和防治措施。
关键词 山羊传染性脓疱 临床症状 鉴别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绒山羊暴发传染性脓疱病的诊治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化海 赵春海 郑成岩 《辽宁畜牧兽医》 2000年第2期23-24,共2页
羊传染性脓疱病又称羊口疮、羊传染性脓疱坏死性皮炎,是由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羔羊,其特征是口腔粘膜和口唇等处皮肤形成丘疹、水泡、脓疱、溃疡和疣状厚痂。现将笔者遇到的一起绒山羊暴发传染性脓疱病... 羊传染性脓疱病又称羊口疮、羊传染性脓疱坏死性皮炎,是由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羔羊,其特征是口腔粘膜和口唇等处皮肤形成丘疹、水泡、脓疱、溃疡和疣状厚痂。现将笔者遇到的一起绒山羊暴发传染性脓疱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某绒山羊场1997~1999年连续三年暴发本病,其中1997年春季产羔91只,5月20日起羔羊陆续发病,此时羔羊都在1~2月龄,发病羔羊72只,死亡5只;1998年春季,该羊场产羔150只,发病羔羊49只,死亡2只;1999年春季产羔142只,发病羔羊35只。上述病羔羊除少数死亡外,大多数经15~20天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传染性脓疱 症状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FV感染羔羊后的组织定位及其病毒载量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许国洋 高广亮 +5 位作者 余远迪 牟豪 付利芝 沈克飞 白运川 杨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93-2397,共5页
【目的】研究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的组织定位及病毒载量情况。【方法】选取健康断奶羔羊,通过口唇部和尾根部划线的方法接种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液,正常饲喂,观察记录其发病情况,待出现典型临床症状时,放血处死,采集不同组织,进行羊传染... 【目的】研究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的组织定位及病毒载量情况。【方法】选取健康断奶羔羊,通过口唇部和尾根部划线的方法接种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液,正常饲喂,观察记录其发病情况,待出现典型临床症状时,放血处死,采集不同组织,进行羊传染性脓疱常规PCR检测,并对阳性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同时,利用F1L基因片段与GAPDH内参基因建立相对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测定分析阳性组织的病毒载量;制备病毒载量较高的组织病毒悬液,分析其在OFTu中的增殖情况。【结果】断奶羔羊在攻毒后10 d出现典型疱疹症状;唇部、上颚、鼻甲骨、颈前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和尾根部组织经过PCR鉴定后,均扩增出大小为1023 bp的目的条带;病毒载量结果表明,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在鼻甲骨中的含量最高,其更易在鼻甲骨细胞中增殖。【结论】首次明确了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可在在患病羔羊的多个组织中定殖,且其在鼻甲骨中含量最高,为山羊传染性脓疱疫苗候选毒株的分离纯化及其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传染性脓疱 组织定位 病毒载量 免疫组化 相对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