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山河故人》对白特征及表意探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孙宏吉
路金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1-83,共3页
贾樟柯的电影是中国当代方言电影的代表,但不能被忽略的是其多数主人公不仅只会说方言,还会讲普通话,个别还会说英语,他们都是语言学意义上的“双语人”“双言人”。《山河故人》延续了贾樟柯一贯的电影语言风格,并且在不同语境中的同...
贾樟柯的电影是中国当代方言电影的代表,但不能被忽略的是其多数主人公不仅只会说方言,还会讲普通话,个别还会说英语,他们都是语言学意义上的“双语人”“双言人”。《山河故人》延续了贾樟柯一贯的电影语言风格,并且在不同语境中的同一次会话中进行了方言与普通话、英语与汉语的转换。本文以《山河故人》由于各种动机产生的语言转码为研究对象并进行解读,探讨语码转换者的心理动机及其对塑造人物形象和电影主题表达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山河故人
》
语码
语码转换
社会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山河故人》看贾樟柯的变化与坚守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一洲
叶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9-141,共3页
作为中国内地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贾樟柯导演的作品有着一以贯之的影像风格和导演印记。《山河故人》是贾樟柯导演2015年的电影作品。从《山河故人》中我们能看到贾樟柯电影创作中的变化与坚守。变化的是形式——是导演的眼界视野,是...
作为中国内地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贾樟柯导演的作品有着一以贯之的影像风格和导演印记。《山河故人》是贾樟柯导演2015年的电影作品。从《山河故人》中我们能看到贾樟柯电影创作中的变化与坚守。变化的是形式——是导演的眼界视野,是电影的叙事结构,是拍摄的画面风格;坚守的是内容——是贾氏电影骨子里的平民视角和人文关怀。而不论是这种变化还是坚守,都带给我们欣慰和惊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樟柯
《
山河故人
》
错位
孤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河故人》的情感构建与文化特征
被引量:
2
3
作者
何春耕
王亚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91-93,共3页
与贾樟柯的其他影片相比,新作《山河故人》审美情感构建的独特之处在于:一是巧妙地运用了怀旧情绪与科幻元素,将叙事时空由以往的封闭构建为开放,将从1999年至2025年跨越26年的时空情感链接在一起;二是通过时空转换中的情感衍变和极具...
与贾樟柯的其他影片相比,新作《山河故人》审美情感构建的独特之处在于:一是巧妙地运用了怀旧情绪与科幻元素,将叙事时空由以往的封闭构建为开放,将从1999年至2025年跨越26年的时空情感链接在一起;二是通过时空转换中的情感衍变和极具贾式风格的意象符号,折射了现代人的孤独落寞、无比焦虑和精神缺失等社会现象;三是探讨了人在物质充盈年代的情感疏离、文化割裂与怀乡愁绪等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山河故人
》
审美情感
文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河故人》的小人物视角与命运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东
郑艳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89-91,共3页
贾樟柯的电影《山河故人》是一部展现小人物的作品。影片以饱含深情的热爱叙述着时代激流中迷茫、脆弱、孤独又执著的普通人性,映射出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影片以山西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为中心,表现小人物的生活以及他们在时代变革中的命运...
贾樟柯的电影《山河故人》是一部展现小人物的作品。影片以饱含深情的热爱叙述着时代激流中迷茫、脆弱、孤独又执著的普通人性,映射出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影片以山西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为中心,表现小人物的生活以及他们在时代变革中的命运。在大时代之中,这些小人物在变革的波涛中呈现出不同的人生,有的执著,有的无奈。无论怎样,这些小人物通过自己的选择,表现了一种个性的存在。影片在冷静的叙述中,描述这些个体,也从他们各自的命运中探讨今天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山河故人
》
小人物
命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空间、身体与性别话语:《山河故人》多重叙事空间表述
被引量:
4
5
作者
赵晓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93,共3页
贾樟柯的《山河故人》借用汾阳典型的地理景观和典型人物的情感变迁,折射现实中国一代人的命运截面,以25年的时间跨度展现中国社会底层家庭几代人之间扭曲的关系,更深一层地挖掘当代中国人内心的欲望、执着与守望。本文拟选取《山河故...
贾樟柯的《山河故人》借用汾阳典型的地理景观和典型人物的情感变迁,折射现实中国一代人的命运截面,以25年的时间跨度展现中国社会底层家庭几代人之间扭曲的关系,更深一层地挖掘当代中国人内心的欲望、执着与守望。本文拟选取《山河故人》的典型影像作为研究对象,用文本分析和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城市空间、身体空间和性别权力空间等几个语义相贯通的方面,来诠释和思考影像叙事空间的多重释义与真实所指,从而重新解读时代更迭下普通人的情感疏离、身份错位与怀乡愁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山河故人
》
城市空间
身体空间
性别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河故人》中的现代性断裂反思
被引量:
4
6
作者
蔡景界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5-57,共3页
贾樟柯的《山河故人》上映以来引发了诸多讨论,虽然这部影片与导演的早期影片展现出了不同的叙事脉络,但其核心内涵仍是对社会变迁的关注和对国人命运的体察。《山河故人》通过三段时空的跨越来讲述一个山河流转故人远去的故事,试图通...
贾樟柯的《山河故人》上映以来引发了诸多讨论,虽然这部影片与导演的早期影片展现出了不同的叙事脉络,但其核心内涵仍是对社会变迁的关注和对国人命运的体察。《山河故人》通过三段时空的跨越来讲述一个山河流转故人远去的故事,试图通过岁月与人的变迁勾勒出时代变迁、社会转型的巨大脉络。影片的关键实际上是对"几何问题"与"代数问题"的解答,其背后隐含着对现代性的审视,通过断裂的人际关系、伦理关系来揭示一种国人可能面临的未来生存境遇,引发诸多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山河故人
》
现代性
问题
时空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贾樟柯《山河故人》的空间审美特征
被引量:
2
7
作者
李博一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5-117,共3页
作为一名具有实验精神的"第六代"导演,贾樟柯在电影空间审美上的构思设计可谓用心良苦。对有关其电影的研究稍作梳理便不难发现,人们已经注意到了其电影中城镇空间、城市空间中反映出来的政治生态以及人们的精神世界,空间对...
作为一名具有实验精神的"第六代"导演,贾樟柯在电影空间审美上的构思设计可谓用心良苦。对有关其电影的研究稍作梳理便不难发现,人们已经注意到了其电影中城镇空间、城市空间中反映出来的政治生态以及人们的精神世界,空间对于贾樟柯来说并不仅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而是具有各种流变的意识形态,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的复杂结合体。文章从空间的对比性、暗示性、时代性出发,分析贾樟柯新片《山河故人》的空间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樟柯
《
山河故人
》
空间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河故人》的美学创作及艺术风格
8
作者
张纪尧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16-117,共2页
贾樟柯是风格化电影美学的践行者,他的电影作品具有始终如一的真诚坦荡,以浓烈质朴的纪实风格、深沉温厚的平民意识展露对整个时代的追怀与感伤,对现实处境中的平民生活投以真诚的尊重与关怀。《山河故人》的创作风格是贾樟柯对过往创...
贾樟柯是风格化电影美学的践行者,他的电影作品具有始终如一的真诚坦荡,以浓烈质朴的纪实风格、深沉温厚的平民意识展露对整个时代的追怀与感伤,对现实处境中的平民生活投以真诚的尊重与关怀。《山河故人》的创作风格是贾樟柯对过往创作理念的延续,其中不乏其对社会现实高度敏感的解读,然而,从电影叙事角度而言,该电影虽聚焦于对历史文本的描绘和阐释,但其对超现实叙事的应用实为贾樟柯在美学创作与艺术风格上的突破,可谓其电影创作迈入崭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山河故人
》
美学创作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由《山河故人》看贾樟柯电影中的流浪者
被引量:
1
9
作者
朱洪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01-103,共3页
在对《山河故人》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将注意力放在其与各国艺术片导演在形式上的对话关系上,如对不同画幅比例、素材的运用等。但《山河故人》的最高价值,依然在于它充满了导演的人文情怀。电影讲述的是一群人与其故乡之间的经历,除沈涛...
在对《山河故人》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将注意力放在其与各国艺术片导演在形式上的对话关系上,如对不同画幅比例、素材的运用等。但《山河故人》的最高价值,依然在于它充满了导演的人文情怀。电影讲述的是一群人与其故乡之间的经历,除沈涛外,其余人则在不同程度上成为"流浪者"。文章即以此为切入点,从地理意义上的"在路上"、精神世界的分离、传统内在价值观的撕裂三方面,由《山河故人》看贾樟柯电影中的流浪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山河故人
》
贾樟柯
流浪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影《山河故人》的文化传播与叙事解析
被引量:
2
10
作者
程奇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66,共3页
电影是文化的产物,文化是连接电影每个部分的黏合剂。文化不仅可以成为电影的艺术表征,更可以成为电影的叙事工具,同时电影也承载着文化传播的重要功能。贾樟柯的电影创作始终根植于山西文化,他的故乡山西成为他观察世界、书写影像故事...
电影是文化的产物,文化是连接电影每个部分的黏合剂。文化不仅可以成为电影的艺术表征,更可以成为电影的叙事工具,同时电影也承载着文化传播的重要功能。贾樟柯的电影创作始终根植于山西文化,他的故乡山西成为他观察世界、书写影像故事的窗口与基点。电影《山河故人》是贾樟柯近期较为优秀的作品,影片从深层次上讲述了一场文化选择的故事,中西文化的传播与融合在影片叙事中逐渐铺展开来,贾樟柯用文化的冲撞再次描摹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山河故人
》
贾樟柯
文化传播
叙事
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山河故人》的地域文化叙事
被引量:
1
11
作者
杨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07-109,共3页
贾樟柯电影艺术创作以山西为中心向外辐射,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山西早已不仅仅是生养他的家乡,在岁月的流逝与文化的变迁中,成为他艺术创作的精神原乡。贾樟柯企图利用电影守住自己的文化血脉,用山西地域文化参与电影叙事,一次又...
贾樟柯电影艺术创作以山西为中心向外辐射,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山西早已不仅仅是生养他的家乡,在岁月的流逝与文化的变迁中,成为他艺术创作的精神原乡。贾樟柯企图利用电影守住自己的文化血脉,用山西地域文化参与电影叙事,一次又一次地将山西指代为当代中国的缩影和代表。地域文化叙事在贾樟柯的最新电影《山河故人》中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借此宣告了贾樟柯的文化坚守,以及对于正处于文化危机的中国社会的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樟柯
《
山河故人
》
地域文化
叙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山河故人》中男性角色弱化现象
12
作者
吴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4-66,共3页
贾樟柯导演的《山河故人》自上映以来一直备受关注,无论影片的内容还是形式都被大家拿来热烈讨论。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影片中的男性角色弱化现象及其原因。通过对影片的视角以及男性角色的性别角色进行分析,发现影片淡化了男性视角,突出...
贾樟柯导演的《山河故人》自上映以来一直备受关注,无论影片的内容还是形式都被大家拿来热烈讨论。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影片中的男性角色弱化现象及其原因。通过对影片的视角以及男性角色的性别角色进行分析,发现影片淡化了男性视角,突出了女性视角;影片塑造的男性性别角色趋向女性化、男性特征被淡化,这两个现象分别从外部、内部说明了影片男性角色弱化现象的存在。究其原因,这与当今的社会现实和导演贾樟柯本人的思想观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山河故人
》
贾樟柯
男性弱化
性别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河故人》对白特征及表意探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孙宏吉
路金辉
机构
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1-83,共3页
基金
2016年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传播学视域下提升三晋文化影响力研究”(项目编号:2015259)
文摘
贾樟柯的电影是中国当代方言电影的代表,但不能被忽略的是其多数主人公不仅只会说方言,还会讲普通话,个别还会说英语,他们都是语言学意义上的“双语人”“双言人”。《山河故人》延续了贾樟柯一贯的电影语言风格,并且在不同语境中的同一次会话中进行了方言与普通话、英语与汉语的转换。本文以《山河故人》由于各种动机产生的语言转码为研究对象并进行解读,探讨语码转换者的心理动机及其对塑造人物形象和电影主题表达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
《
山河故人
》
语码
语码转换
社会语言学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山河故人》看贾樟柯的变化与坚守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一洲
叶兰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9-141,共3页
文摘
作为中国内地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贾樟柯导演的作品有着一以贯之的影像风格和导演印记。《山河故人》是贾樟柯导演2015年的电影作品。从《山河故人》中我们能看到贾樟柯电影创作中的变化与坚守。变化的是形式——是导演的眼界视野,是电影的叙事结构,是拍摄的画面风格;坚守的是内容——是贾氏电影骨子里的平民视角和人文关怀。而不论是这种变化还是坚守,都带给我们欣慰和惊喜。
关键词
贾樟柯
《
山河故人
》
错位
孤独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河故人》的情感构建与文化特征
被引量:
2
3
作者
何春耕
王亚丽
机构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91-93,共3页
文摘
与贾樟柯的其他影片相比,新作《山河故人》审美情感构建的独特之处在于:一是巧妙地运用了怀旧情绪与科幻元素,将叙事时空由以往的封闭构建为开放,将从1999年至2025年跨越26年的时空情感链接在一起;二是通过时空转换中的情感衍变和极具贾式风格的意象符号,折射了现代人的孤独落寞、无比焦虑和精神缺失等社会现象;三是探讨了人在物质充盈年代的情感疏离、文化割裂与怀乡愁绪等文化特征。
关键词
《
山河故人
》
审美情感
文化特征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河故人》的小人物视角与命运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东
郑艳玲
机构
燕山大学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89-91,共3页
基金
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编号:SD161088)
文摘
贾樟柯的电影《山河故人》是一部展现小人物的作品。影片以饱含深情的热爱叙述着时代激流中迷茫、脆弱、孤独又执著的普通人性,映射出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影片以山西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为中心,表现小人物的生活以及他们在时代变革中的命运。在大时代之中,这些小人物在变革的波涛中呈现出不同的人生,有的执著,有的无奈。无论怎样,这些小人物通过自己的选择,表现了一种个性的存在。影片在冷静的叙述中,描述这些个体,也从他们各自的命运中探讨今天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
山河故人
》
小人物
命运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空间、身体与性别话语:《山河故人》多重叙事空间表述
被引量:
4
5
作者
赵晓芳
机构
河南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93,共3页
文摘
贾樟柯的《山河故人》借用汾阳典型的地理景观和典型人物的情感变迁,折射现实中国一代人的命运截面,以25年的时间跨度展现中国社会底层家庭几代人之间扭曲的关系,更深一层地挖掘当代中国人内心的欲望、执着与守望。本文拟选取《山河故人》的典型影像作为研究对象,用文本分析和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城市空间、身体空间和性别权力空间等几个语义相贯通的方面,来诠释和思考影像叙事空间的多重释义与真实所指,从而重新解读时代更迭下普通人的情感疏离、身份错位与怀乡愁绪。
关键词
《
山河故人
》
城市空间
身体空间
性别空间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河故人》中的现代性断裂反思
被引量:
4
6
作者
蔡景界
机构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5-57,共3页
文摘
贾樟柯的《山河故人》上映以来引发了诸多讨论,虽然这部影片与导演的早期影片展现出了不同的叙事脉络,但其核心内涵仍是对社会变迁的关注和对国人命运的体察。《山河故人》通过三段时空的跨越来讲述一个山河流转故人远去的故事,试图通过岁月与人的变迁勾勒出时代变迁、社会转型的巨大脉络。影片的关键实际上是对"几何问题"与"代数问题"的解答,其背后隐含着对现代性的审视,通过断裂的人际关系、伦理关系来揭示一种国人可能面临的未来生存境遇,引发诸多反思。
关键词
《
山河故人
》
现代性
问题
时空
反思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贾樟柯《山河故人》的空间审美特征
被引量:
2
7
作者
李博一
机构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5-117,共3页
文摘
作为一名具有实验精神的"第六代"导演,贾樟柯在电影空间审美上的构思设计可谓用心良苦。对有关其电影的研究稍作梳理便不难发现,人们已经注意到了其电影中城镇空间、城市空间中反映出来的政治生态以及人们的精神世界,空间对于贾樟柯来说并不仅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而是具有各种流变的意识形态,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的复杂结合体。文章从空间的对比性、暗示性、时代性出发,分析贾樟柯新片《山河故人》的空间审美特征。
关键词
贾樟柯
《
山河故人
》
空间审美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河故人》的美学创作及艺术风格
8
作者
张纪尧
机构
长春建筑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16-117,共2页
文摘
贾樟柯是风格化电影美学的践行者,他的电影作品具有始终如一的真诚坦荡,以浓烈质朴的纪实风格、深沉温厚的平民意识展露对整个时代的追怀与感伤,对现实处境中的平民生活投以真诚的尊重与关怀。《山河故人》的创作风格是贾樟柯对过往创作理念的延续,其中不乏其对社会现实高度敏感的解读,然而,从电影叙事角度而言,该电影虽聚焦于对历史文本的描绘和阐释,但其对超现实叙事的应用实为贾樟柯在美学创作与艺术风格上的突破,可谓其电影创作迈入崭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
《
山河故人
》
美学创作
艺术风格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由《山河故人》看贾樟柯电影中的流浪者
被引量:
1
9
作者
朱洪波
机构
通化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01-103,共3页
文摘
在对《山河故人》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将注意力放在其与各国艺术片导演在形式上的对话关系上,如对不同画幅比例、素材的运用等。但《山河故人》的最高价值,依然在于它充满了导演的人文情怀。电影讲述的是一群人与其故乡之间的经历,除沈涛外,其余人则在不同程度上成为"流浪者"。文章即以此为切入点,从地理意义上的"在路上"、精神世界的分离、传统内在价值观的撕裂三方面,由《山河故人》看贾樟柯电影中的流浪者。
关键词
《
山河故人
》
贾樟柯
流浪者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影《山河故人》的文化传播与叙事解析
被引量:
2
10
作者
程奇芳
机构
山西传媒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66,共3页
基金
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规划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表演专业(戏剧与影视)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课题编号:GH-18108)
文摘
电影是文化的产物,文化是连接电影每个部分的黏合剂。文化不仅可以成为电影的艺术表征,更可以成为电影的叙事工具,同时电影也承载着文化传播的重要功能。贾樟柯的电影创作始终根植于山西文化,他的故乡山西成为他观察世界、书写影像故事的窗口与基点。电影《山河故人》是贾樟柯近期较为优秀的作品,影片从深层次上讲述了一场文化选择的故事,中西文化的传播与融合在影片叙事中逐渐铺展开来,贾樟柯用文化的冲撞再次描摹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困境。
关键词
《
山河故人
》
贾樟柯
文化传播
叙事
解析
分类号
J91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山河故人》的地域文化叙事
被引量:
1
11
作者
杨震
机构
贵州省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07-109,共3页
基金
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2014年度科研项目(项目批准号:YB125-112)
文摘
贾樟柯电影艺术创作以山西为中心向外辐射,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山西早已不仅仅是生养他的家乡,在岁月的流逝与文化的变迁中,成为他艺术创作的精神原乡。贾樟柯企图利用电影守住自己的文化血脉,用山西地域文化参与电影叙事,一次又一次地将山西指代为当代中国的缩影和代表。地域文化叙事在贾樟柯的最新电影《山河故人》中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借此宣告了贾樟柯的文化坚守,以及对于正处于文化危机的中国社会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
贾樟柯
《
山河故人
》
地域文化
叙事学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山河故人》中男性角色弱化现象
12
作者
吴婷
机构
上海大学电影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4-66,共3页
文摘
贾樟柯导演的《山河故人》自上映以来一直备受关注,无论影片的内容还是形式都被大家拿来热烈讨论。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影片中的男性角色弱化现象及其原因。通过对影片的视角以及男性角色的性别角色进行分析,发现影片淡化了男性视角,突出了女性视角;影片塑造的男性性别角色趋向女性化、男性特征被淡化,这两个现象分别从外部、内部说明了影片男性角色弱化现象的存在。究其原因,这与当今的社会现实和导演贾樟柯本人的思想观念密切相关。
关键词
《
山河故人
》
贾樟柯
男性弱化
性别角色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山河故人》对白特征及表意探析
孙宏吉
路金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山河故人》看贾樟柯的变化与坚守
李一洲
叶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山河故人》的情感构建与文化特征
何春耕
王亚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山河故人》的小人物视角与命运
王东
郑艳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空间、身体与性别话语:《山河故人》多重叙事空间表述
赵晓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山河故人》中的现代性断裂反思
蔡景界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贾樟柯《山河故人》的空间审美特征
李博一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山河故人》的美学创作及艺术风格
张纪尧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由《山河故人》看贾樟柯电影中的流浪者
朱洪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电影《山河故人》的文化传播与叙事解析
程奇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山河故人》的地域文化叙事
杨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浅谈《山河故人》中男性角色弱化现象
吴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