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逻辑与路径
1
作者 李玉红 《行政管理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4,共9页
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体现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科学理念,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要求。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生态屏障,“山、水、林、田、湖、草、沙”各要素全部具备,对系统治理具有天然的内在要求。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 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体现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科学理念,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要求。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生态屏障,“山、水、林、田、湖、草、沙”各要素全部具备,对系统治理具有天然的内在要求。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和国家生态环境治理水平的提升,黄河流域在增强水土保持和水污染治理能力的同时,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重心向防风固沙扩展、从“林”向“草”递进,不断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应与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有机结合。坚持“四水四定”,以水资源作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刚性约束;以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辅相成;统筹治田和治沙,避免出现各自为战;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与改善民生相结合,通过产业绿色转型提升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 系统治理 水资源 防风固沙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逻辑与路径
2
作者 殷瑞敏 王占岐 +1 位作者 高云霄 柴季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研究目的:阐述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要求、特征与逻辑,为构建新时期全要素自然资源统一管理新方案提供路径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理论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新质生产力发展在技术、生... 研究目的:阐述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要求、特征与逻辑,为构建新时期全要素自然资源统一管理新方案提供路径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理论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新质生产力发展在技术、生产要素、产业发展、管理机制的深刻性变革中与全要素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关联性与动态性、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之间密切关联。(2)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之间遵循科技创新、要素保障、统一管理、环境供给的四大逻辑。(3)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全要素系统保护治理的总体目标和关键环节,需从强化动力机制、优化要素组合、深化交互机制、提高配置效率等治理路径多管齐下。研究结论:新质生产力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必然经历双向互促的动态演进过程,应持续发挥新质生产力对生命共同体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引导作用,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管理 系统 新质生产力 山水林田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措施
3
作者 刘永德 张万刚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3期40-42,共3页
祁连山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屏障,横跨青海与甘肃两省。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祁连山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正遭受着日益严重的破坏,面临诸多生态挑战,包括水土流失、草原退化、森林覆盖率下降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祁连山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屏障,横跨青海与甘肃两省。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祁连山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正遭受着日益严重的破坏,面临诸多生态挑战,包括水土流失、草原退化、森林覆盖率下降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基于此,对祁连山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进行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显得尤为关键。该文分析了祁连山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现状,探讨了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措施,以期恢复祁连山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山水林田湖 一体化保护 系统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林 邢国栋 +3 位作者 李正 孙祥余 李艳婷 袁金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7,80,共9页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主要为封闭、半封闭型湖泊,且滇池、程海、杞麓湖、星云湖、异龙湖被列为治理型湖泊。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由于受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生态环境主要存在山地林草退化、农业农村面源污染严重、入湖河流水生态环...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主要为封闭、半封闭型湖泊,且滇池、程海、杞麓湖、星云湖、异龙湖被列为治理型湖泊。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由于受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生态环境主要存在山地林草退化、农业农村面源污染严重、入湖河流水生态环境退化、湖滨带和湖体水环境整体不稳定、流域综合监管能力和系统治理能力水平亟待提高等突出问题。针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导,以提升九湖流域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为导向,以恢复九湖流域水质为核心,从山地林草保护修复、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入湖河流水生态修复、湖滨带和湖体水环境治理修复、综合监管能力提升五大方面、23个方向出发,梳理集成现有成熟有效的修复技术及整治措施,形成九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框架,以期为九湖流域统筹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湖泊 水生态保护 山水林田湖 系统修复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与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3
5
作者 胡春宏 张晓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1-447,共7页
[目的]中国水土流失治理已由“全面治理,重点治理”迈向“系统治理,攻坚克难”的新阶段。分析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内涵、准则及其与水土保持的关系,旨在丰富新时代水土保持理论体系,引领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方法]在长期理论探索... [目的]中国水土流失治理已由“全面治理,重点治理”迈向“系统治理,攻坚克难”的新阶段。分析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内涵、准则及其与水土保持的关系,旨在丰富新时代水土保持理论体系,引领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方法]在长期理论探索和实践验证的基础上,梳理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理念的发展过程,阐明其内涵、目标与实践准则。[结果]水土流失长期治理实践总结提升形成的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技术路线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系统思想最朴素的实践体现。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系统性主要体现为治理对象的系统协调,总体布局的系统统筹,治理措施的系统考量,治理成效的多效益兼顾,实施和管理的多部门协同和多主体参与的共治共享6个方面。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实践需要遵循的基于系统治理理念的具体举措包括:利用系统思维理解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要求,精准诊断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短板及其控制性要素,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防控体系,构筑完备的水土保持管理与技术保障体系。[结论]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完整准确理解并全面贯彻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理念,探索整体提升水土保持学术研究水平和治理效能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同时应结合区域或流域实际,对农田、水利、牧业、林业及生产建设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系统的规划和治理,推动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 系统治理 生命共同体 水土保持 理论体系 小流域综合治理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影像的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多要素综合评价
6
作者 郑凯恺 王继华 +3 位作者 莫德国 李华 关健 向中林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1,共9页
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理论,分层次构建黄河流域济源段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NDVI、NDWI、TGSI、SWI等多指数和地形Slope参数合成影像,应用随机森林机器学习分类算法提取研究区主要生态参数,采用熵值法多要... 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理论,分层次构建黄河流域济源段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NDVI、NDWI、TGSI、SWI等多指数和地形Slope参数合成影像,应用随机森林机器学习分类算法提取研究区主要生态参数,采用熵值法多要素综合评价研究区的生态健康状态。结果表明,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综合健康指数分别为0.313、0.540、0.575、0.557,研究区处于不健康、亚健康、健康、健康状态,整体呈变好趋势,指标权重贡献表现为灌木及草地指标>乔木林地指标>不透水面指标>植被覆盖度指标>种植耕地指标>裸地指标>水体指标,建议开展林草地绿化以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生态系统 GF影像 熵值法 机器学习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工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权衡协同关系时空演变的影响——以赣州市为例
7
作者 潘丹 陈佳 孔凡斌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758-4773,共16页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简称“山水工程”)是国家为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然而,山水工程的实施能否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一直缺乏应有的系统证据。以全国首批山水工...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简称“山水工程”)是国家为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然而,山水工程的实施能否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一直缺乏应有的系统证据。以全国首批山水工程试点地区江西省赣州市为例,基于2010—2022年的7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当量因子、相关系数及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分析了山水工程实施前后赣州市ESV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的时空变化规律,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转化对ESV时空演化影响的差异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山水工程的实施能有效扭转赣州市ESV下降的趋势。13年间赣州市ESV共下降了47.72亿元,但是ESV在工程实施后比实施前少下降了4.8亿元。下降减缓主要源于山水工程减少了林地和草地流失面积,但是耕地、建设用地的持续扩张与水域遭到破坏仍然阻碍了赣州市ESV的提升。(2)山水工程的实施对赣州市不同区域ESV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受山水工程的影响,工程实施前的ESV低值区域赣东和赣南地区的ESV扭降为升,但是工程实施前的ESV中值区域赣西和赣中地区的ESV出现了小幅下降态势。(3)协同关系是赣州市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间的主要关系,山水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了赣州市大部分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协同关系,尤其是水文调节、原料生产与其他服务之间的协同关系增益明显,但是由于山水工程对水域保护不足而降低了水资源供给与其他服务之间的协同关系。研究从ESV的角度量化了山水工程的实施绩效,为国家优化山水工程实施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山水工程后续工作的科学性和空间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权衡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被引量:4
8
作者 宋昌素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4-71,共8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建设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这其中所体现的系统观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建设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这其中所体现的系统观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在梳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提出系统把握“社会—经济—自然”的本质规律。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实践路径,包括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工程,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大江大河流域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以系统观念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 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复合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论与方法综述 被引量:2
9
作者 段继琪 段青松 +3 位作者 保锐琴 黄广杰 罗鹏彪 王建文 《农业工程》 2024年第1期119-126,共8页
针对不同区域山水林田湖草存在问题,寻求适宜的系统治理方法至关重要。国内外运用最为广泛的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理论与方法主要有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法(NbS)、再野化、景感生态学、生态安全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5种,但目前对这些理论与... 针对不同区域山水林田湖草存在问题,寻求适宜的系统治理方法至关重要。国内外运用最为广泛的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理论与方法主要有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法(NbS)、再野化、景感生态学、生态安全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5种,但目前对这些理论与方法的相互联系和区别尚不清晰。从定义及发展、准则、实施方法和典型案例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5种理论与方法并进行比较,结果可知,5种理论与方法运用生态系统的恢复力和适应性,通过自然恢复和人为干预等手段,使退化或者破坏的生态系统回归到一种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状态,但它们在人为干预程度、适用范围、与人类关系的密切程度及农业应用等方面有差异。认识到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不同理论与方法的特点、适用性和局限性,结合治理区域的特点和问题,针对性地选择治理方法,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论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 系统治理 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与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以江西省为例
10
作者 查骏雄 杨玉琼 赵建民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年第6期65-68,共4页
基于江西省“山江湖”治理工程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践,探讨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与新时代水土保持的关系,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是新时代水土保持的重要原则与实现形式,首先要加强山地森林植被的保护与恢复,提高森林质量与生态服务功... 基于江西省“山江湖”治理工程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践,探讨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与新时代水土保持的关系,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是新时代水土保持的重要原则与实现形式,首先要加强山地森林植被的保护与恢复,提高森林质量与生态服务功能,将对河流(水)的治理和基本农田建设作为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确保水资源安全与粮食安全,在流域治理中重视对湿地(湖)和草本植物的生态服务功能,特别是净化水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 流域综合治理 “山江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之水土保持要义 被引量:17
11
作者 姜德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47,共6页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治理观是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修复的重要指导思想。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有其自身规律,水土保持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学科,有其科学性与不可替代性,防治水土流失应...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治理观是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修复的重要指导思想。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有其自身规律,水土保持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学科,有其科学性与不可替代性,防治水土流失应坚持系统思维,整体施策,系统和综合是水土保持学科建立和事业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水土流失在中国广泛分布并长期存在,而且治理程度及年治理进度较低,极不适应生态文明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要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辅助于重点治理,以小促大,大面积、快速恢复植被,降低水土流失强度。将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整治、面源污染防治、农村污水及垃圾处理、村容村貌人居环境整治等融为一体,以系统治理观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采取系统、全面的措施,重视山地经果林开发土地的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保护。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人为扰动破坏区,全过程、全方位落实水土保持措施,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 系统治理 水土保持 整体防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对荆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稀缺价值的影响
12
作者 史明珠 张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8期53-57,共5页
以荆州市为研究区域,利用荆州市2021年相关数据计算和分析了荆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和生态系统服务稀缺价值(ESSV)指标,并运用地理信息图谱、景观格局指数、冷热点分析法、供给和需求弹性指数等方法评估和揭示ESV和ESSV的时空异质... 以荆州市为研究区域,利用荆州市2021年相关数据计算和分析了荆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和生态系统服务稀缺价值(ESSV)指标,并运用地理信息图谱、景观格局指数、冷热点分析法、供给和需求弹性指数等方法评估和揭示ESV和ESSV的时空异质性变化及其原因和机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主要集中于耕地转变为林地或草地,未利用地转变为水域或其他类型,林地或草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各类型土地的多样性和均衡性均提高,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SLCP)的综合治理和协调发展等措施的效果取得一定成效。ESSV在空间上呈现出由东部向西部递增的分布特征,且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聚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SLCP)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系统服务稀缺价值 土地利用 荆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在铁路工程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13
作者 殷树强 张薇 +1 位作者 曾小英 史东梅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3年第3期30-33,共4页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是新时期铁路建设工程生态修复的重要指导方向。在分析铁路建设工程生态环境破坏特征基础上,从铁路建设工程路域范围的土壤、植被和水体3个系统要素角度,结合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破坏评估指标,提出铁路建设工程山水...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是新时期铁路建设工程生态修复的重要指导方向。在分析铁路建设工程生态环境破坏特征基础上,从铁路建设工程路域范围的土壤、植被和水体3个系统要素角度,结合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破坏评估指标,提出铁路建设工程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理念和生态修复系统,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模式。今后应加强铁路建设工程地表变形远程监测预警系统研发,完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模式,建立生态修复效果评价体系。研究结果可为铁路建设及类似线性工程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系统 生态修复 系统治理 生态破坏 铁路建设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原理与生态保护修复研究 被引量:131
14
作者 邹长新 王燕 +3 位作者 王文林 徐德琳 林乃峰 李文静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61-967,共7页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原理是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理念和指导思想。从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原理内涵出发,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生态保护修复进行初步探讨,并从生态系统完整性、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方面进行阐述。结合我国生态环境现状、...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原理是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理念和指导思想。从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原理内涵出发,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生态保护修复进行初步探讨,并从生态系统完整性、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方面进行阐述。结合我国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系统特征和生态保护修复的战略需求,总结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生态保护修复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状况调查与评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效巩固、退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优化、生态移民与产业升级的有序推动、生态保护与修复典型示范以及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建设7个方面。同时,对目前我国在陕西、河北、甘肃、江西、青海等省开展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区情况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系统 生态保护修复 原理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迁市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生态修复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贵芳 郭斌 +3 位作者 章奕忠 刘强 张松伟 张頔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6,84,共7页
通过对宿迁市生态系统实际综合分析,确定宿迁市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生态保护修复的总体思路,以及解决宿迁山水林田湖草问题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宿迁市可构建“两湖、两道、三片”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即构建形成骆马湖洪泽湖湿地保护区、... 通过对宿迁市生态系统实际综合分析,确定宿迁市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生态保护修复的总体思路,以及解决宿迁山水林田湖草问题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宿迁市可构建“两湖、两道、三片”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即构建形成骆马湖洪泽湖湿地保护区、中运河古黄河生态廊道、花木之乡绿色发展区、环骆马湖绿色发展区、环洪泽湖水源涵养区等七个区域,确定解决宿迁山水林田湖草问题的模式,为宿迁市生态修复相关规划方案编制及生态修复项目立项、落实以及实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 生态系统现状 工程推进思路 治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系统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被引量:31
16
作者 姜霞 王坤 +2 位作者 郑朔方 胡小贞 储昭升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475-481,共7页
我国地域广阔,但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可利用国土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在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的当今,如何在有限的国土资源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发展难题。习近... 我国地域广阔,但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可利用国土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在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的当今,如何在有限的国土资源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发展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和系统治理思路为解决这一发展难题指明了方向。解析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战略背景;阐释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系统设计思路;提出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重点任务,包括编制修复方案,科学确定空间布局,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与人口布局,因地制宜地开展生态修复,多部门联动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等,并明确了其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 生命共同体 系统治理 生态功能 绿水青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系统性认知 被引量:146
17
作者 彭建 吕丹娜 +2 位作者 张甜 刘前媛 林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8755-8762,共8页
系统治理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核心,然而在工程实施和评估中如何有效落实和考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系统性仍是目前一大难题。通过厘清系统性与整体性的逻辑关系,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对象、主体及其耦合联系入... 系统治理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核心,然而在工程实施和评估中如何有效落实和考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系统性仍是目前一大难题。通过厘清系统性与整体性的逻辑关系,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对象、主体及其耦合联系入手,明晰系统治理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必然选择,进而提出关键要素控制与全要素耦合相结合的治理思路,并以云南抚仙湖项目区为例阐明系统治理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中的实践路径。最后,依据结构-功能复杂度、要素关联紧密度及其认知,将山水林田湖草治理系统分为形态系统、级联系统、过程-响应系统、控制系统等四级递进系统,从流域内和流域外的空间视角出发,提出基于"目标-约束-成本"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系统性评估方法,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实施与考核提供核心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 生态保护修复 系统治理 抚仙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隆德县渝河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成效及做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孟醒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第8期35-36,共2页
宁夏隆德县全面贯彻中央"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统筹流域、区域、城乡、山川系统治理,以"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河库共治、高效节... 宁夏隆德县全面贯彻中央"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统筹流域、区域、城乡、山川系统治理,以"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河库共治、高效节灌"为抓手,整合水利、环保、林业、农牧等项目资金,实施了一大批生态建设项目,促进了渝河流域水资源的综合配置和高效利用、水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系统 综合治理 渝河 隆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问题系统诊断与保护修复综合分区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47
19
作者 宋伟 韩赜 刘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8975-8989,共15页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分区的划定,是科学合理的分区域提出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的基础。但是,目前生态保护修复分区的划定,对于生态系统问题诊断的综合性考虑不足,未能很好的体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因此,选取了8个指标综合...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分区的划定,是科学合理的分区域提出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的基础。但是,目前生态保护修复分区的划定,对于生态系统问题诊断的综合性考虑不足,未能很好的体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因此,选取了8个指标综合考察了陕西省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问题,并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划定了陕西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综合分区。研究表明:(1)2015年陕西省生态修复指数平均值为0.39(该值越小表明山水林田湖草人的综合问题越严重),各流域生态修复指数在0.23-0.60之间。总体来看,陕西省生态修复指数的空间分异较为明显,呈现自南向北逐渐递减的格局。(2)划分了8个生态保护修复分区,包括陕南秦岭东部地区、关中平原中部的城镇地区、汉江河谷盆地、陕北黄土高原中南部地区、陕南秦岭山区、陕北黄土高原北部地区、关中平原地区和陕南大巴山地区。在生态系统问题综合诊断方面,水土流失、植被退化、降水资源不足是陕北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生态问题;南部秦巴山区的生态系统则易受到极端降水和土壤侵蚀的影响;关中平原主要存在林草植被退化、矿产资源开采强度大和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 生态问题系统诊断 生态保护与修复分区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被引量:1
20
作者 《内蒙古林业》 2022年第12期4-7,共4页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把准“稳中求进”这个总基调,坚决扛起“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把准“稳中求进”这个总基调,坚决扛起“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这个政治责任,锚定“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这个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既谋长远,又抓当前,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真抓实干,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较好地完成了各项重点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屏障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山水林田湖 生态环境质量 系统治理 问题导向 党的十九大 目标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