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对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
尹琛
聂艳
于婧
徐张洋
许悦
于雷
齐睿
|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青海祁连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生态成效评估 |
刘晓曼
王超
王燕
邹长新
侯鹏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1
|
|
3
|
平行岭谷生态区生态保护修复的思路、模式及配套措施研究——基于重庆市“两江四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 |
杨庆媛
毕国华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21
|
|
4
|
浙江省丽水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规划与实践 |
苏海磊
王凡凡
陈海燕
刘雪松
魏源
罗艳
陈灵敏
白敏冬
|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0
|
|
5
|
区域生态保护修复碳汇潜力评估方法与应用——基于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研究 |
梁森
张建军
王柯
刘时栋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5
|
|
6
|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多目标综合审计模式研究 |
李兆东
何静雅
|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7
|
组织申报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开始 |
|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8
|
基于PMO模式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管理探索 |
赵文强
黄舒城
|
《南方农业》
|
2020 |
3
|
|
9
|
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工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权衡协同关系时空演变的影响——以赣州市为例 |
潘丹
陈佳
孔凡斌
|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湖北长江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实践 |
朱振亚
雷晓琴
李红清
|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对荆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稀缺价值的影响 |
史明珠
张佳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24 |
0 |
|
12
|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研究 |
赵林
邢国栋
李正
孙祥余
李艳婷
袁金蕊
|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13
|
“双碳”目标下洛河上游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技术模式研究 |
曹优明
杨扬
|
《中国水土保持》
|
2025 |
0 |
|
14
|
“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对农户经济福利的影响--以浙江省钱江源头为例 |
杨俊
王丹婷
孔凡斌
朱臻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5
|
融合生态安全格局和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山水林田坝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
王腾雯
程俊豪
熊航
刘允瑄
谢苗苗
|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16
|
基于山水林田湖草塬生态保护修复的实践与探索--以平凉市为例 |
张鹤
王安民
赵建龙
蒲玉宏
丁爱强
赵强
|
《中国水土保持》
|
2024 |
2
|
|
17
|
山水林田湖草思想的理论内涵及生态保护修复实践——以广西左右江流域工程试点为例 |
李春华
叶春
刘燕
谢华
张振华
于赐刚
杨瑞刚
王亚空
吕美婷
戴婉晴
|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
2019 |
31
|
|
18
|
科学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
张进德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6
|
|
19
|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探析 |
张琪
|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
2024 |
0 |
|
20
|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后期管护机制探究——以广东省韶关和梅州为例 |
利一文
陆倩莹
邹小娟
曹烁阳
张子健
|
《现代园艺》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