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提取方式对山楂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结构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祖齐欣 王勇 +4 位作者 刘素稳 徐永平 李淑英 王淑玉 常学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4-173,共10页
山楂提取多酚后剩余果渣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为了有效利用山楂资源,该文采用微波辅助酶解法(microwave-enzymatic extraction of soluble dietary fiber,MSDF),酶解法(enzymatic extraction of soluble dietary fiber,ESDF),碱法(alk... 山楂提取多酚后剩余果渣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为了有效利用山楂资源,该文采用微波辅助酶解法(microwave-enzymatic extraction of soluble dietary fiber,MSDF),酶解法(enzymatic extraction of soluble dietary fiber,ESDF),碱法(alkaline extraction of soluble dietary fiber,NSDF)提取山楂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water-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并比较3种提取方式对SDF的理化、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SDF与ESDF单糖成分以半乳糖醛酸和阿拉伯糖为主,NSDF葡萄糖含量最高,其次是半乳糖醛酸。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发现,3种方法获得的SDF结构都符合天然纤维素Ⅰ型结晶结构,糖类特征官能团。MSDF质地疏松,呈雪花状,更有利于膳食纤维的保水性、吸附性。MSDF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半抑制浓度为0.07 mg/mL,持水力和持油力分别为2.69 g/g和0.51 g/g,优于ESDF和NSDF。体外降糖降脂实验表明,3种方法提取的山楂SDF都具有较好的α-淀粉酶的抑制能力,胆固醇吸收能力和牛磺胆酸钠结合能力等,其中MSDF降血糖、降血脂效果优于其他2种方法制备的SDF。因此,微波辅助酶法与酶法和碱法相比,具有SDF提取率高,DPPH抗氧化性高,功能特性好等优点。该研究结果可为阐明山楂果渣膳食纤维理化特征及功能特性提供数据支撑,对山楂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 微波辅助酶解法 结构 理化性质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瓯柑果渣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理化和功能特性的差异
2
作者 刘洵 夏其乐 +2 位作者 李彦坡 王阳光 陆胜民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9-202,共14页
为进一步提高瓯柑果渣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功能价值,以榨汁后的瓯柑鲜果渣为原料,采用超声协同纤维素酶法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 为进一步提高瓯柑果渣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功能价值,以榨汁后的瓯柑鲜果渣为原料,采用超声协同纤维素酶法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工艺参数,并探究二者的体外功能特性。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20(g·mL^(-1))、超声功率450 W、纤维素酶添加量0.97%、酶解时间1 h工艺条件下,SDF和IDF的提取率分别为(10.42±0.31)%和(51.28±0.97)%。SDF表面多褶皱,而IDF表面较光滑但孔洞较多,由此造成二者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存在显著性差异。SDF相较于IDF,其持水力和膨胀力显著(P<0.05)升高,但持油力显著(P<0.05)降低。SDF在吸附葡萄糖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方面显著(P<0.05)优于IDF;在30 min内,SDF和IDF对葡萄糖透析延迟效果最佳,其中SDF的葡萄粮透析延迟指数(GDRI)峰值可达(32.73±0.89)%。SDF和IDF在模拟小肠环境中可有效吸附胆固醇和胆酸盐,其中SDF表现出更高的吸附胆固醇和甘氨胆酸盐能力。在模拟胃环境中,SDF对亚硝酸盐离子的吸附能力显著(P<0.05)优于IDF。综上表明,瓯柑果渣膳食纤维体外功能活性强,尤其是SDF的降糖降脂和吸附亚硝酸盐离子功能特性显著优于IDF,可用于后续体内功能验证和功能性食品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柑果 可溶性膳食纤维 不溶性膳食纤维 超声协同酶法提取 理化性质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渣膳食纤维的提取与功能性分析
3
作者 石秀花 李珊 +2 位作者 金天佑 陈垚垚 康雨虹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2期107-109,共3页
为提高甜菜渣的利用率,本研究以甜菜渣为原料,分析了其可溶性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等主要成分,并利用化学法和酶解法(单一和复合)提取其中的膳食纤维,比较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率,并测定其膨胀力和持水力。结果显示,甜菜渣中总膳食纤... 为提高甜菜渣的利用率,本研究以甜菜渣为原料,分析了其可溶性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等主要成分,并利用化学法和酶解法(单一和复合)提取其中的膳食纤维,比较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率,并测定其膨胀力和持水力。结果显示,甜菜渣中总膳食纤维含量较高,为43.57 g/100 g,采用添加α-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两种复合酶的膳食纤维提取率较高,为65.27%,复合酶解法提取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膨胀力和持水力分别为4.8 mL/g和4.125 g/g,高于不溶性膳食纤维。研究结果为甜菜渣的有效利用和生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纤维 甜菜 可溶性膳食纤维 不溶性膳食纤维 持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梨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优化及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启红 任平国 娄楠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20-126,共7页
通过对碱法提取开封黄河故道产刺梨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SDF)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获得刺梨果渣SDF提取工艺优化参数。在单因素影响刺梨果渣SDF提取率试验基础上,选择液料比、提取温度和碱液浓度,作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佳提... 通过对碱法提取开封黄河故道产刺梨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SDF)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获得刺梨果渣SDF提取工艺优化参数。在单因素影响刺梨果渣SDF提取率试验基础上,选择液料比、提取温度和碱液浓度,作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mL∶g)为30∶1、提取温度为77℃、碱液浓度为9.7 g/L。以此条件进行刺梨果渣SDF提取验证试验,测得实际提取率平均值为16.843%,基本与预测值相合,表明优化后的参数可靠。所得刺梨果渣SDF的持水力为(13.41±0.09)g/g、持油力为(4.72±0.17)g/g、膨胀力为(11.95±0.05)m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果 可溶性膳食纤维 响应面 碱法提取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梨果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及功能性质研究
5
作者 王岩 翟硕莉 +2 位作者 朱冰清 吴荣荣 高越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9期13-17,共5页
探究液料比、微波功率、超声功率和纤维素酶添加量对鸭梨果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并进行功能性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是液料比20∶1,微波功率300W,加入纤维... 探究液料比、微波功率、超声功率和纤维素酶添加量对鸭梨果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并进行功能性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是液料比20∶1,微波功率300W,加入纤维素酶2%,得率为7.93%。持水力3.865 g·g^(-1),溶胀力4.145mL·g^(-1),持油力2.795g·g^(-1),胆固醇吸附性在pH=7时达到9.24mg·g^(-1),同时具有优良的羟自由基清除效果,研究结果助于减少传统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梨果 可溶性膳食纤维 功能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酶-化学法提取玫瑰花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
6
作者 陈创业 安比芳 +3 位作者 冯作山 刘天志 乔燕 陶永霞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94,共4页
以玫瑰花渣为原料,通过酶-化学法提取膳食纤维,并以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得率为评判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35(g/mL)、纤维素酶添加量4%(以玫瑰花渣质量为基准)、碱液... 以玫瑰花渣为原料,通过酶-化学法提取膳食纤维,并以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得率为评判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35(g/mL)、纤维素酶添加量4%(以玫瑰花渣质量为基准)、碱液质量浓度0.045 g/mL、碱解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玫瑰花渣SDF得率为43.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花 响应面法 可溶性膳食纤维 酶-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孙艳 房玉林 +3 位作者 张昂 代玲敏 刘树文 来疆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5-151,158,共8页
【目的】探讨酸法与酶法提取葡萄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组合,并比较8种酿酒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差异。【方法】(1)用HCl提取葡萄皮渣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以HCl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4因素设计四因素三水... 【目的】探讨酸法与酶法提取葡萄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组合,并比较8种酿酒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差异。【方法】(1)用HCl提取葡萄皮渣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以HCl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4因素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酸法提取葡萄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2)以纤维素酶液提取葡萄皮渣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4因素包括纤维素酶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确定酶法提取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3)采用酸法和酶法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比较8种酿酒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结果】(1)酸法提取葡萄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组合为:HCl浓度0.389mol/L,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75min,料液比1∶20;纤维素酶液提取葡萄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组合为:纤维素酶用量2.0%,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210min,料液比1∶20。(2)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酸法提取8种酿酒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占葡萄皮渣干质量的27%~45%;纤维素酶液提取8种酿酒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占葡萄皮渣干质量的24%~42%。佳美葡萄所得的SDF含量最高,分别为455.2和421.0mg/g,其次为霞多丽(438.6和401.8mg/g),而西拉最低,分别为277.2和242.8mg/g。【结论】HCl与纤维素酶液提取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是可行的,且HCl提取的可溶性膳食纤维的产量普遍高于纤维素酶液,但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皮 可溶性膳食纤维 酸法 酶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碱法提取枣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8
8
作者 陶永霞 周建中 +1 位作者 武运 于小会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18-121,共4页
以枣渣为原料,采用酶法水解淀粉,碱法水解蛋白质、脂肪的提取方法提取枣渣可溶性膳食纤维,探讨加酶量、酶解时间、碱解pH值、碱解时间、碱解温度等因素对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酶碱法制备枣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 以枣渣为原料,采用酶法水解淀粉,碱法水解蛋白质、脂肪的提取方法提取枣渣可溶性膳食纤维,探讨加酶量、酶解时间、碱解pH值、碱解时间、碱解温度等因素对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酶碱法制备枣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糖化酶加酶量为0.4%,纤维素酶加酶量为0.5%、酶解时间60min、碱解pH值为12、碱解温度70℃、碱解时间90min,在此条件下枣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达11.32%,持水力和溶胀性分别达到848.68%和9.26m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膳食纤维 酶碱法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法制备马铃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理化及功能性质 被引量:17
9
作者 程力 张献梅 +3 位作者 顾正彪 洪雁 李兆丰 李才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1-46,共6页
采用纤维素酶处理湿马铃薯渣,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C-SDF),对其理化性质及功能性质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它的单糖组成、傅里叶红外光谱图和分子质量分布,确定C-SDF的主要组成成分为果胶和β-葡聚糖。理化及功能性质研究表明:C-SDF具有相对... 采用纤维素酶处理湿马铃薯渣,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C-SDF),对其理化性质及功能性质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它的单糖组成、傅里叶红外光谱图和分子质量分布,确定C-SDF的主要组成成分为果胶和β-葡聚糖。理化及功能性质研究表明:C-SDF具有相对较的高分子质量和黏度,其葡萄糖延迟扩散能力、α-淀粉酶活力抑制力、胆酸钠的吸附能力和胰脂肪酶活力抑制力均高于马铃薯渣膳食纤维(PDF)和市售可溶性膳食纤维(S-SD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马铃薯 纤维素酶 可溶性膳食纤维 理化性质 功能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半纤维素酶提取梨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工艺 被引量:35
10
作者 陈小举 吴学凤 +1 位作者 姜绍通 李兴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23,共6页
以砀山梨渣为原料,采用半纤维素酶水解法从梨渣中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其提取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液料比、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利用Box... 以砀山梨渣为原料,采用半纤维素酶水解法从梨渣中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其提取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液料比、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酶解工艺中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半纤维素酶水解法提取梨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适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3∶1(m L/g)、酶解温度58℃、酶解时间5 h、酶添加量35 U/g。在该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15.21%,与理论值相差1.1%,表明实测值与理论值之间具有良好的拟合度。梨渣可作为一种优质膳食纤维的原料,半纤维素酶能有效用于梨渣中膳食纤维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膳食纤维 纤维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何玉凤 张侠 +2 位作者 张玲 刘世磊 王荣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9-193,共5页
采用L-抗坏血酸结合六偏磷酸钠浸提法制备马铃薯渣水溶性膳食纤维,通过考察液料比、六偏磷酸钠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助剂L-抗坏血酸用量对提取率的影响,获得了马铃薯渣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即在质量分数为0.5%的六偏磷... 采用L-抗坏血酸结合六偏磷酸钠浸提法制备马铃薯渣水溶性膳食纤维,通过考察液料比、六偏磷酸钠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助剂L-抗坏血酸用量对提取率的影响,获得了马铃薯渣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即在质量分数为0.5%的六偏磷酸钠溶液150 mL中加入5.0 g马铃薯淀粉渣和75 mg助剂;沸水浴条件下处理2.5 h;乙醇用量为150 mL时,SDF产率最高可达43.4%,比未加L-抗坏血酸的SDF产率35.0%高。所得产品在pH=7,37℃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持水力和膨胀力,分别为56.15%、7.72 g/g和7.56 mL/g。制得的SDF具有口感细腻、微咸的特点,乳白色,可广泛应用于焙烤、馅料、汤料、果酱等食品工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可溶性膳食纤维 提取工艺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渣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史红兵 宋纪蓉 +1 位作者 黄洁 邓红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8-150,156,共4页
以苹果渣为原料 ,采取化学方法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 ,研究了反应液浓度、液料比、反应温度及时间等对产品质量和收率的影响 ,制备了质量高、性能稳定的可溶性膳食纤维 ,获得最佳的工艺条件。
关键词 可溶性膳食纤维 苹果 工艺条件 制备工艺 化学方法 反应液浓度 液料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酸法提取工艺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杜彬 李凤英 +1 位作者 范长军 朱凤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28-134,共7页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对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酸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素,以可溶性膳食...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对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酸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素,以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图。结果:在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后,得出葡萄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的最佳工艺为盐酸的浓度0.40mol/L、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90min、料液比1:12(g/mL),在此工艺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47.56mg/g。结论:响应面回归方程与实验结果拟合性好,此模型合理可靠,可用于实际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皮 可溶性膳食纤维 酸法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及抗氧化特性 被引量:35
14
作者 唐孝青 焦凌霞 +1 位作者 樊明涛 张培培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3-98,共6页
用NaOH对梨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进行提取,探讨提取时间、温度、液料比等对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并测定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NaOH质量浓度30.0 mg/mL,提取时间2.38 h,液料比9.58∶1,温度89.63℃... 用NaOH对梨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进行提取,探讨提取时间、温度、液料比等对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并测定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NaOH质量浓度30.0 mg/mL,提取时间2.38 h,液料比9.58∶1,温度89.63℃,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14.12%;梨渣膳食纤维对O2-.和DPPH.的最高清除率分别为41.32%和60.28%,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膳食纤维 碱法提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膨化提高甘薯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单成俊 周剑忠 +2 位作者 黄开红 王英 李莹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90-91,99,共3页
采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处理甘薯渣,通过高温、碾磨和剪切作用,使甘薯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转化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并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最适的挤压膨化工艺参数。试验表明:在物料水分含量18.75%、挤压膨化机桶壁温度159.7℃、转筒转速91 r/... 采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处理甘薯渣,通过高温、碾磨和剪切作用,使甘薯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转化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并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最适的挤压膨化工艺参数。试验表明:在物料水分含量18.75%、挤压膨化机桶壁温度159.7℃、转筒转速91 r/min条件下处理甘薯渣,物料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9.64%,比未处理的提高了6.3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膨化 可溶性膳食纤维 甘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法提取刺梨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丽 张想 +5 位作者 李全力 李立郎 王瑜 葛丽娟 杨娟 杨小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5-128,共4页
为合理利用刺梨加工副产物,进一步提高刺梨果渣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改善其理化特性,以经食用菌发酵后的刺梨果渣为原料,采用碱法提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制取刺梨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 为合理利用刺梨加工副产物,进一步提高刺梨果渣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改善其理化特性,以经食用菌发酵后的刺梨果渣为原料,采用碱法提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制取刺梨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5(g/mL),氢氧化钠浓度10 g/L,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70 min,此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17.36%±0.74%。碱法提取后的刺梨果渣膨胀力、持水力和持油力均比原果渣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果 碱法提取 可溶性膳食纤维 正交试验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法制取沙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肖盾 牛广财 +1 位作者 朱丹 刘远洋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6-170,共5页
以沙果渣为原料,采用混合菌种发酵法制取沙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研究料液比、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可溶性膳食纤维制取率的影响,并优化了制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发酵法制取沙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 以沙果渣为原料,采用混合菌种发酵法制取沙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研究料液比、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可溶性膳食纤维制取率的影响,并优化了制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发酵法制取沙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3(g∶mL)、接种量12%、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3d,在此条件下沙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平均制取率为13.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法 沙果 可溶性膳食纤维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法生产灵芝-蕨渣菌质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6
18
作者 余有贵 李忠海 +2 位作者 黄国华 李金 周军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7-191,共5页
为了获得发酵法制备灵芝-蕨渣菌质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适工艺参数,以基质蕨渣比例、基质含水量和培养温度为因子,以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可溶性膳食纤维最适制备条件为基质蕨渣质量分数84%... 为了获得发酵法制备灵芝-蕨渣菌质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适工艺参数,以基质蕨渣比例、基质含水量和培养温度为因子,以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可溶性膳食纤维最适制备条件为基质蕨渣质量分数84%、基质含水量为63%、培养温度27℃。在此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预测值为13.034%,验证实验所得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12.885%。回归方程的预测值和实验值差异不显著,所得回归模型拟合情况良好,达到设计要求。在本实验优化的条件下,以发酵法制备灵芝-蕨渣菌质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12.885%)显著高于蕨渣原料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1.7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发酵工艺 固体菌质 可溶性膳食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提高马铃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莎日娜 韩育梅 +1 位作者 周霞 杨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14-116,121,共4页
以马铃薯干渣为原料,采用α-淀粉酶和蛋白酶提取膳食纤维后,用纤维素酶对其进行改性,研究酶添加量、p H、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马铃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用正交实验优化酶反应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酶添加量25 U/g,... 以马铃薯干渣为原料,采用α-淀粉酶和蛋白酶提取膳食纤维后,用纤维素酶对其进行改性,研究酶添加量、p H、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马铃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用正交实验优化酶反应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酶添加量25 U/g,p H5,酶解温度45℃,酶解2.5 h为最佳反应条件。在此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28.78%,而未用纤维素酶处理的得率为16.18%。通过AOAC 993.19酶-重量法测定马铃薯干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由7.01%提高至13.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可溶性膳食纤维 纤维素酶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葚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10
20
作者 廖李 姚晶晶 +7 位作者 程薇 刘璐 梅新 陈学玲 汪兰 吴文锦 丁安子 乔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6086-6089,共4页
以加工废弃物桑葚(Fructus Mori)果渣为原料,比较5种不同提取方法对桑葚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桑葚果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并分析其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碱浸浓度0.25 mol/L、碱... 以加工废弃物桑葚(Fructus Mori)果渣为原料,比较5种不同提取方法对桑葚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桑葚果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并分析其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碱浸浓度0.25 mol/L、碱浸时间1.5 h、碱浸温度70℃、料液比1∶25(m/V,g∶m L)、水提时间2 h,在此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达到最大值,为31.62%,其吸水膨胀性为4.49 m L/g、持水性为5.53 g/g、持油性为1.48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Fructus Mori)果 可溶性膳食纤维 提取 理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