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楂叶总黄酮磷脂复合物的表征与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敏 石森林 +1 位作者 王鑫波 童丽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7期1704-1707,共4页
目的:对山楂叶总黄酮磷脂复合物进行表征,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法与溶解度法,表征山楂叶总黄酮磷脂复合物;动态透析法评价山楂叶总黄酮磷脂复合物的体外释放特性。结果:与原辅料及其物理... 目的:对山楂叶总黄酮磷脂复合物进行表征,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法与溶解度法,表征山楂叶总黄酮磷脂复合物;动态透析法评价山楂叶总黄酮磷脂复合物的体外释放特性。结果:与原辅料及其物理混合物比较,山楂叶总黄酮磷脂复合物的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图均有一定改变;山楂叶总黄酮磷脂复合物在磷酸盐缓冲液(pH 7.4)溶液中的释放遵循Higuchi方程。结论:山楂叶总黄酮磷脂复合物的体外释放以被动扩散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磷脂复合物 体外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叶总黄酮干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海杰 陈振东 +4 位作者 张宗博 杨红娟 马吾生 梁建慧 田旭东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37-1942,共6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由脂肪在肝脏内过度积累而引起的肝脏疾病,是目前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经济负担。近年研究表明,山楂叶主要活性成分山楂叶总黄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具有干预作用。本文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由脂肪在肝脏内过度积累而引起的肝脏疾病,是目前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经济负担。近年研究表明,山楂叶主要活性成分山楂叶总黄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具有干预作用。本文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并归纳分析发现,山楂叶总黄酮从5个方面干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分别为保护胰岛细胞、提高脂联素表达以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核因子E2相关因子2通路、提高抗氧化物质活性以减轻氧化应激反应;调节血脂、脂蛋白脂肪酶的分布及法尼醇X受体以改善脂质代谢紊乱;改善肠道菌群比例失调;抑制肝脏炎症反应及改善肝脏病理损害等。这些途径共同干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和发展,为山楂叶总黄酮临床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提供基础研究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胰岛素抵抗 氧化应激 脂质代谢紊乱 肠道微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叶总黄酮中不同极性成分磷脂复合物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熊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75-1078,共4页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磷脂复合物提高总黄酮有效部位中不同极性成分的油水分配系数,从而改善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摇瓶法,运用HPLC测定山楂叶总黄酮中牡荆素鼠李糖苷、芦丁、槲皮素的含量,并计算山楂叶总黄酮、山楂叶总黄酮与磷...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磷脂复合物提高总黄酮有效部位中不同极性成分的油水分配系数,从而改善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摇瓶法,运用HPLC测定山楂叶总黄酮中牡荆素鼠李糖苷、芦丁、槲皮素的含量,并计算山楂叶总黄酮、山楂叶总黄酮与磷脂的物理混合物以及山楂叶总黄酮磷脂复合物中此3种成分在正辛醇/水系统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山楂叶总黄酮磷脂复合物中牡荆素鼠李糖苷、芦丁、槲皮素3种成分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均高于山楂叶总黄酮、山楂叶总黄酮与磷脂的物理混合物中相应的成分。结论:对于含有不同极性成分的中药总黄酮有效部位,制备磷脂复合物可能是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磷脂复合物 牡荆素鼠李糖苷 芦丁 槲皮素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产柿叶总黄酮磷脂复合物制备工艺研究
4
作者 陈吼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49-52,共4页
目的:优选出最佳的陕产柿叶总黄酮磷脂复合物制备工艺。方法:将总黄酮与磷脂的复合率的大小当作评判工艺优良与否的指标,分别考察反应所使用的溶剂、选取的总黄酮的浓度、反应时所需的温度、进行投料时的比例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目的:优选出最佳的陕产柿叶总黄酮磷脂复合物制备工艺。方法:将总黄酮与磷脂的复合率的大小当作评判工艺优良与否的指标,分别考察反应所使用的溶剂、选取的总黄酮的浓度、反应时所需的温度、进行投料时的比例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文章研究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结合了正交设计试验,确定了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制备方法。结果:陕产柿叶总黄酮磷脂复合物的较好的制备方法为取总黄酮适量,磷脂投料比为1∶3,5.0 mg·mL^-1的总黄酮浓度,选取的反应溶剂是四氢呋喃,于60℃下反应1h即得。结论:溶剂类型、反应物浓度和反应温度对形成总黄酮磷脂复合物的影响较大,通过筛选这些影响因素,可以获得更加稳定的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产柿 正交实验 磷脂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总黄酮磷脂复合物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黎迎 宋轶群 +1 位作者 张运 朱春燕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5期919-924,共6页
目的:优选葛根总黄酮磷脂复合物最佳成型工艺。方法:以磷脂复合物的复合率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正交试验优化葛根总黄酮磷脂复合物处方。结果:优选出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葛根总黄酮和大豆卵磷脂质量比为1:4,反应溶剂为甲... 目的:优选葛根总黄酮磷脂复合物最佳成型工艺。方法:以磷脂复合物的复合率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正交试验优化葛根总黄酮磷脂复合物处方。结果:优选出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葛根总黄酮和大豆卵磷脂质量比为1:4,反应溶剂为甲醇,葛根总黄酮的浓度为4 mg·m L-1,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2 h。按得到的优化条件制备的磷脂复合物的复合率为102.98%;p H=3时,Papp=0.392;p H=6.8时,Papp=0.323;综合得分为95.11分。结论:优化所得葛根总黄酮磷脂复合物处方合理,复合率高,油水分配系数增高,脂溶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磷脂复合物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叶总黄酮的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侯桂兰 高敏 +2 位作者 童丽姣 王鑫波 石森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8期1766-1768,共3页
目的:考察山楂叶总黄酮的平衡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等理化常数,研究温度、pH值等对其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测定山楂叶总黄酮在不同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与不同pH条件下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app),以10h后的药物含量变化率为指标考察... 目的:考察山楂叶总黄酮的平衡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等理化常数,研究温度、pH值等对其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测定山楂叶总黄酮在不同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与不同pH条件下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app),以10h后的药物含量变化率为指标考察介质、温度、pH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山楂叶总黄酮在蒸馏水、肠溶液、0.1%盐酸溶液、甲醇、乙醇、pH5.0 PBS、pH 6.5 PBS、pH 7.0 PBS、pH 7.4 PBS、pH 9.0 PBS中的平衡溶解度分别为2.81、5.07、1.62、60.76、31.57、3.78、4.54、8.74、9.24、9.15mg/mL;山楂叶总黄酮在pH 3.0、4.0、5.0、6.0、7.0、8.0条件下的油/水分配系数,分别为0.256、0.332、0.371、0.385、0.235、0.234。结论:山楂叶总黄酮的Papp值均随着pH增大而增大,在pH 6.0与pH 7.0间发生突变,pH 6.0时达最大值,之后随着pH增大而减小;较高pH条件对山楂叶总黄酮水溶液稳定性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叶总黄酮磷脂复合物 平衡溶解度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提取山楂叶中总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112
7
作者 王晓 李林波 +2 位作者 马小来 张红侠 王其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39,共3页
采用酶法提取工艺提取山楂叶中的总黄酮,与传统工艺相比,提取率提高了16.9%,提取条件温和。实验确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酶浓度为0.2mg/ml的纤维素酶和0.1mg/ml的果胶酶,酶解温度为50℃,提取温度为90℃,提取pH4.5,提取时间为90min。
关键词 山楂 酶活浸提 有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叶总黄酮防治大鼠胰岛素抵抗及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刘江 童智 +2 位作者 张再超 翁宇静 叶希韵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7-132,共6页
观察山楂叶总黄酮(FHB)对胰岛素抵抗大鼠高血脂、氧化损伤及脂肪肝的防治作用,并对山楂叶总黄酮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和防治脂肪肝的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高糖高脂饲料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FHB组和阳性药物对照文... 观察山楂叶总黄酮(FHB)对胰岛素抵抗大鼠高血脂、氧化损伤及脂肪肝的防治作用,并对山楂叶总黄酮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和防治脂肪肝的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高糖高脂饲料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FHB组和阳性药物对照文迪雅组.12周末观察FHB对血清血糖、血脂、血清胰岛素含量、脂质过氧化和肝功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FHB组和模型组比较可以显著降低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FFA和TG水平,提高HDL-C水平;降低ALT和AST活性,降低肝指数,防止肝脏组织脂肪性病变,同时,明显提高总抗氧化能力和肝脏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由此得出结论,FHB对胰岛素抵抗大鼠高血脂和氧化损伤起到了良好的防治作用,能够改善病鼠胰岛素抵抗状态,增强其胰岛素敏感性,并具有良好的防治脂肪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胰岛素抵抗 血脂 游离脂肪酸 脂肪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叶总黄酮防治鹌鹑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17
9
作者 叶希韵 程容懿 +2 位作者 徐敏华 康惠珠 王耀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6-109,共4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通常血脂升高,特别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是发生AS的物质基础[1~3].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山楂 药理作用 血脂代谢 鹌鹑模型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叶总黄酮降血脂防治鹌鹑脂肪肝形成的实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19
10
作者 叶希韵 徐敏华 +1 位作者 李晓峰 王耀发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2-148,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山楂叶总黄酮对鹌鹑血脂和脂肪肝形成的防治作用。方法将60只雌、雄各半的鹌鹑分成6组:正常组(N)喂以普通饲料;高脂饮食模型组(M)喂以高胆固醇脂饲料,诱发形成脂肪肝模型;脂必妥药物对照组(ZBT)、山楂叶总黄酮低、中...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山楂叶总黄酮对鹌鹑血脂和脂肪肝形成的防治作用。方法将60只雌、雄各半的鹌鹑分成6组:正常组(N)喂以普通饲料;高脂饮食模型组(M)喂以高胆固醇脂饲料,诱发形成脂肪肝模型;脂必妥药物对照组(ZBT)、山楂叶总黄酮低、中、高浓度实验组(HLF1、HLF2、HLF3)在喂高脂饲料的同时分别喂1g/kg体重ZBT、20mg/kg、40mg/kg、80mg/kg体重山楂叶总黄酮溶液各1mL。实验6个月后取动物血清、肝脏,检测动物血清、肝脏组织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T)的含量,制备鹌鹑肝脏组织石蜡切片和电镜切片观察其病理学变化。结果山楂叶总黄酮实验各组与模型组相比,其血清和肝脏匀浆液的TC、TG、LDL-C、MDA、AST、ALT等含量均显著下降(P<0.001),而HDL-C、GSH、SOD含量则明显上升(P<0.001),且山楂叶总黄酮的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石蜡切片和电镜切片也显示山楂叶总黄酮实验组动物肝脏中的脂质积累和脂肪肝病理学变化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山楂叶总黄酮具有明显降低血脂、减轻动物肝脏内各类脂质沉积的作用,还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能显著地保护肝脏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对由高脂饮食引起的高血脂和脂肪肝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鹌鹑 血脂 脂肪肝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叶总黄酮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9
11
作者 纪影实 张晓丹 +1 位作者 李红 杨世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79-882,共4页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FMCL)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并对其进行行为指标评分,检测其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采用血瘀法制...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FMCL)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并对其进行行为指标评分,检测其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采用血瘀法制作大鼠血瘀模型并检测其全血黏度(ηB)、血浆黏度(ηP)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G),观察FMCL对血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FMCL 60和30 mg.kg-1可明显升高MCAO大鼠血清中SOD活性,降低血清中CK、LDH活性及MDA含量(P<0.05);FMCL 60和30 mg.kg-1可明显降低血瘀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P<0.01,P<0.05)。结论:山楂叶总黄酮可减轻脑缺血损伤,对脑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全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脑缺血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山楂叶总黄酮对黄羽肉鸡脂肪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莉 朱晓彤 +3 位作者 束刚 高萍 江青艳 陈阳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0-615,共6页
试验初步探讨了不同剂量的山楂叶总黄酮对黄羽肉鸡脂肪代谢的影响。480只21日龄雄性黄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B、C、D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10和20 mg/kg的山楂叶总黄酮。试验期... 试验初步探讨了不同剂量的山楂叶总黄酮对黄羽肉鸡脂肪代谢的影响。480只21日龄雄性黄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B、C、D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10和20 mg/kg的山楂叶总黄酮。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山楂叶总黄酮对黄羽肉鸡脂肪的沉积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49日龄时,添加山楂叶总黄酮提高了鸡的脂肪沉积量,其中20 mg/kg剂量组肉鸡腹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3日龄时,添加山楂叶总黄酮降低了鸡的脂肪沉积,其中20 mg/kg剂量组皮下脂肪率与腹脂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20.1%(P<0.05)与26.6%(P<0.05),血清TG、TC水平也显著降低。(2)添加山楂叶总黄酮对49日龄黄羽肉鸡肝脏MD的活性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脂肪组织中脂肪分解关键酶-HSL的活性(P<0.05);63日龄时,随着添加剂量的升高,肝脏MD的活性有降低的趋势,其中20 mg/kg剂量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脂肪组织HSL的活性也有升高的趋势(P>0.05)。表明试验后期脂肪合成减少,而脂肪分解增强。(3)日粮中添加山楂叶总黄酮显著降低了黄羽肉鸡49日龄及63日龄时血清insulin的水平;对血清Leptin水平呈现阶段性变化:在黄羽肉鸡49日龄时,显著升高了血清Leptin水平;63日龄时,降低了血清Leptin水平,其中10 mg/kg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羽肉鸡 脂肪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红 关凤英 +2 位作者 刘亚东 石卓 杨世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4-639,F0002,共7页
目的:研究山楂叶总黄酮(FMCL)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假手术组、再灌注模型组、阳性药血塞通(20mg·kg-1)组及FMCL高、中、低(30.0、15.0和7.5mg·kg-1)剂... 目的:研究山楂叶总黄酮(FMCL)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假手术组、再灌注模型组、阳性药血塞通(20mg·kg-1)组及FMCL高、中、低(30.0、15.0和7.5mg·kg-1)剂量组,每组8只,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松扎再灌注120min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FMCL作用下大鼠心电图ST段的改变;大鼠TTC染色测量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检测大鼠血清CK、LDH、AST、SOD、MDA及NO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FMCL30.0、15.0mg·kg-1组及阳性药血塞通组(20mg·kg-1)在缺血10、30min和再灌注10、30、60、120min时ST段抬高明显降低(P<0.01),FMCL7.5mg·kg-1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FMCL30.0、15.0、7.5mg·kg-1组及阳性药血塞通20mg·kg-1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P<0.05或P<0.01);FMCL可改善心肌组织病理损害;与模型组比较,FMCL30.0、15.0、7.5mg·kg-1组及阳性药血塞通组大鼠血清中AST、CK和LDH含量明显降低(P<0.01或P<0.05);FMCL30.0、15.0mg·kg-1组及阳性药血塞通组大鼠血清中SOD活性及NO含量明显升高(P<0.01),MDA含量降低(P<0.01)。结论:FMCL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心肌缺血 缺血再灌注 脂质过氧化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电图、一氧化氮及丙二醛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4
14
作者 闵清 白育庭 +1 位作者 张志 史璐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7期800-803,共4页
目的:观察山楂叶总黄酮(hawthorn leaves flavonoids,HLF)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电图、NO及丙二醛(MDA)变化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使心肌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制备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前10min,... 目的:观察山楂叶总黄酮(hawthorn leaves flavonoids,HLF)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电图、NO及丙二醛(MDA)变化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使心肌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制备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前10min,腹腔注射HLF(12.5、25.0、50.0mg/kg)。动态观察心电图,同时监测心电图ST段的变化,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NO浓度,采用硫代巴比妥钠(TAB)比色法测定组织内MDA含量。结果:HLF(12.5、25.0、50.0mg/kg)能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心电图ST段变化,提高血清NO的浓度,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组织MDA含量。结论:HLF能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电图变化,对损伤心肌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加NO浓度、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电图 一氧化氮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叶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_1/Smad4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齐淑芳 赵晓莲 +3 位作者 王跃新 栾海艳 隋洪玉 王显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95-1797,共3页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4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加高脂高糖饲养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4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加高脂高糖饲养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山楂叶总黄酮组。结果山楂叶总黄酮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血糖,减少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相对面积,改善肾功能;下调肾组织中TGF-β1、Smad4 mRNA的表达。结论山楂叶总黄酮可通过干预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减少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沉积,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糖尿病大鼠 TGF-Β1 SMAD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叶总黄酮对STZ-DN大鼠肾组织TGF-β_1,BMP-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齐淑芳 欧芹 +7 位作者 赵晓莲 孙睿 邵红 栾海艳 隋洪玉 杨利敏 孟德欣 贾秀月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14-1416,共3页
目的:本实验以山楂叶总黄酮干预STZ-DN模型大鼠,观察山楂叶总黄酮对STZ-DN模型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成蛋白-7(BMP-7)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加高脂高糖喂养制作2型糖尿病大鼠模... 目的:本实验以山楂叶总黄酮干预STZ-DN模型大鼠,观察山楂叶总黄酮对STZ-DN模型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成蛋白-7(BMP-7)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加高脂高糖喂养制作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TZ-DN模型对照组、山楂叶总黄酮组(FHL组)。结果:STZ-DN组大鼠血糖、BUN、BCr和尿蛋白明显增高;山楂叶总黄酮能够显著降低STZ-DN大鼠的血糖、尿蛋白并改善肾脏功能;STZ-DN组大鼠肾组织TGF-β1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而FHL组则显著低于STZ-DN对照组;STZ-DN组大鼠肾组织BMP-7的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FHL组较STZ-DN组显著增多。结论:山楂叶总黄酮可通过上调BMP-7的表达,下调TGF-β1的表达从而对STZ-DN起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STZ-DN模型大鼠 TGF-β1 BMP-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纪影实 曲极冰 +2 位作者 李红 赵中华 杨世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0-593,共4页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FMCL)对脑缺血再灌注(C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舒血宁1.8mg·kg-1)及山楂叶总黄酮高、中、低(100、30和10mg·kg-1)剂量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FMCL)对脑缺血再灌注(C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舒血宁1.8mg·kg-1)及山楂叶总黄酮高、中、低(100、30和10mg·kg-1)剂量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率;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凋亡相关蛋白Fas、细胞色素C(CytC)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山楂叶总黄酮高剂量组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凋亡率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山楂叶总黄酮高和中剂量组CytC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或P<0.01),Fas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山楂叶总黄酮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线粒体CytC通路的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脑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山楂叶总黄酮工艺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郭永学 李楠 +1 位作者 仉燕崃 郝长全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研究HPD-600大孔树脂纯化山楂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固形物中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黄酮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在实验设计的影响因素中,上柱粗提液浓度和洗脱液组成对纯化效果有显著... 目的:研究HPD-600大孔树脂纯化山楂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固形物中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黄酮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在实验设计的影响因素中,上柱粗提液浓度和洗脱液组成对纯化效果有显著影响。结论:经微波辅助提取并通过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山楂叶产品中总黄酮含量可达80.75,芦丁含量达1.38,说明本法纯化山楂黄酮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D-600大孔树脂 山楂 分离纯化 正变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叶总黄酮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2
19
作者 纪影实 李红 杨世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0-762,共3页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FMCL)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H2O2刺激PC12细胞使其发生凋亡,MTT法检测PC12细胞活性,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和形态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梯状图谱,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亚...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FMCL)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H2O2刺激PC12细胞使其发生凋亡,MTT法检测PC12细胞活性,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和形态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梯状图谱,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亚二倍体比率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FMCL 100、30mg.L-1两组PC12细胞活性增强,贴壁生长数量增多,而圆缩脱落者减少,未见典型DNA梯状图谱,凋亡比率下降,线粒体膜电位回升,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山楂叶总黄酮可抑制H2O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线粒体途径的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PC12细胞 H2O2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叶中总黄酮的浸提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曹乐民 周志强 +1 位作者 崔俊林 石明生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2期75-77,共3页
以水提法研究山楂叶中总黄酮的含量,选取A、B、C这3种山楂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山楂叶中总黄酮含量,以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其提取条件,并比较不同时期山楂叶中黄酮的总含量。样品B中黄酮含量最高,并通过正交试... 以水提法研究山楂叶中总黄酮的含量,选取A、B、C这3种山楂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山楂叶中总黄酮含量,以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其提取条件,并比较不同时期山楂叶中黄酮的总含量。样品B中黄酮含量最高,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析得出最优浸提条件为90℃提取3h,pH8.5,料液比为1∶20。山楂叶中总黄酮物质提取率为10.375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提取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