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北大别的多期深熔作用及山根垮塌的新证据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刘贻灿
杨阳
李洋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64-677,共14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编号:2015CB8561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273036, 41773020)资助。
-
文摘
大别山是由华南板块在245~ 210 Ma向华北板块之下俯冲并发生陆陆碰撞形成的.随着南、北板块的汇聚继续,地壳持续加厚.然而,加厚的下地壳岩石(特别是镁铁质下地壳岩石)在重力作用下密度增大、稳定性降低,在145~ 130 Ma时发生深熔作用;130 Ma左右加厚下地壳拆沉,引发软流圈上涌,产生了130 ~ 110 Ma的大规模镁铁质和花岗质岩浆作用以及北大别发生强烈的混合岩化作用.其中,北大别混合岩中不同类型浅色体(至少可以分为4种)和碰撞后变质闪长岩的甄别及其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方面系统研究为大别山印支期深俯冲陆壳的折返以及燕山期镁铁质下地壳岩石拆沉和山根垮塌所引发的多期深熔作用提供了新的关键证据.山根垮塌诱发的地幔对流导致~ 145 Ma时岩石圈开始减薄,进而导致加厚镁铁质下地壳温度和地壳中下部地热增温率升高,并使其发生部分熔融;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导致造山带下地壳持续弱化,加剧其重力不平衡,从而引发深部俯冲的镁铁质下地壳岩石的大规模拆沉和山根垮塌.
-
关键词
北大别
大陆碰撞造山带
下地壳
山根垮塌
深熔作用
-
Keywords
North Dabie complex zone
Continental collision orogen
Lower crust
Mountain-root collapse
Anatexis
-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