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谢灵运和山水游览赋的关系──以《山居赋》为中心 被引量:5
1
作者 李雁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0-43,共4页
谢灵运的山水游览赋以《山居赋》为代表,其主要特点是在表现手法上具有写实性,在题材上则更侧重于描摹山林而非铺写水势。在细腻描绘山林的过程中,作者并未投入太多的人生感慨,也不让世俗的情感干扰自己的叙说,而是让心灵沉寂在大... 谢灵运的山水游览赋以《山居赋》为代表,其主要特点是在表现手法上具有写实性,在题材上则更侧重于描摹山林而非铺写水势。在细腻描绘山林的过程中,作者并未投入太多的人生感慨,也不让世俗的情感干扰自己的叙说,而是让心灵沉寂在大自然中,引导读者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精神的自由和灵魂的净化。这一特点对山水诗的产生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灵运 山水游览 山居赋 写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谢灵运《山居赋》植物之美 被引量:2
2
作者 傅志前 《风景园林》 2013年第3期121-124,共4页
谢灵运隐居在始宁庄园著《山居赋》以记载植物之美。他提出"贞观厥美"的观物方法,即以一种中立不倚的方法来观山水之"正",以体察万物之"真"。他在山居中长期细致地观察植物,极物之形、尽物之性、感物之情... 谢灵运隐居在始宁庄园著《山居赋》以记载植物之美。他提出"贞观厥美"的观物方法,即以一种中立不倚的方法来观山水之"正",以体察万物之"真"。他在山居中长期细致地观察植物,极物之形、尽物之性、感物之情,写出植物的美趣、生机。谢灵运将山中植物纳入审美欣趣之中,使其具有一种文人气息;另一方面谢灵运描摹植物的自然清新之美,以此体现植物的自然美,与两汉园林的植物之美有质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林植物 园林美学 中国园林 谢灵运 山居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山水审美中物我关系的重构——以谢灵运《山居赋》为中心
3
作者 袁济喜 刘睿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4-150,共7页
谢灵运《山居赋》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卓有建树,在中国古代山水审美理论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它拓展了中国古代山水审美中的物我关系,即改变了先秦两汉以来的单一静观方式,形成了居游享受与审美赏会相结合的物我关系,体现出对山水审美中身... 谢灵运《山居赋》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卓有建树,在中国古代山水审美理论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它拓展了中国古代山水审美中的物我关系,即改变了先秦两汉以来的单一静观方式,形成了居游享受与审美赏会相结合的物我关系,体现出对山水审美中身心关系、性理关系的思考。《山居赋》中不即不离的审美距离,不同于辞赋传统与以往的山水栖居传统,而是表达了以“意得”“赏心”为旨趣的观点,开拓出超世与现世的自得之场,影响着后世山水审美中对主体精神的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 山居赋 物我关系 审美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赋形骨 崇叙本实——论谢灵运《山居赋》的艺术成就
4
作者 魏一峰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3-146,共4页
《山居赋》是谢灵运倾注极大心力创作的一篇山水大赋,具有独到的艺术特色:结构上,一改汉魏以来抒情小赋的传统,以鸿篇巨幅为赋,复归汉大赋之形制;表现手法上,承续左思"美物本实"、"本实征信"思想,以平实的语言,描... 《山居赋》是谢灵运倾注极大心力创作的一篇山水大赋,具有独到的艺术特色:结构上,一改汉魏以来抒情小赋的传统,以鸿篇巨幅为赋,复归汉大赋之形制;表现手法上,承续左思"美物本实"、"本实征信"思想,以平实的语言,描绘其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之始宁墅山水;同时,此赋创始之自注形式,以超越正文的篇幅、丰富的资料,或补充赋文内容,或解释风土名物,或表达思想观念,与赋之正文互为表里、相互映衬,亦别具价值与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灵运 山居赋 山水大 艺术成就 始宁墅 自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山居赋》看佛教对谢客山水诗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陈道贵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8-92,共5页
谢灵运的山水诗分为出任永嘉郡守期间和隐居始宁期间两个不同的时期,对这两个时期的山水诗不能笼统看待。出任永嘉郡守期间,由于谢灵运对政治颇感兴趣,以宣泄政治郁闷为创作动机,因此此期的山水诗多表现出与东晋玄言诗相近似的山水... 谢灵运的山水诗分为出任永嘉郡守期间和隐居始宁期间两个不同的时期,对这两个时期的山水诗不能笼统看待。出任永嘉郡守期间,由于谢灵运对政治颇感兴趣,以宣泄政治郁闷为创作动机,因此此期的山水诗多表现出与东晋玄言诗相近似的山水加玄言的一般特征。隐居始宁期间则不同,从作于此期的《山居赋》及自注看,佛教信仰已在谢灵运思想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他思想中已形成了颇具佛教特色的观物态度和文体观念。受佛教观物态度的影响,此期的山水诗多注重对景物所蕴含的以佛教为主之灵趣的感悟,很少以至不再出现玄理之句;受佛教经典诗文互通的文体观念的影响,此期的山水诗多以赋体为之,为千变万化的山水景物觅得了新的描写手法,并为元嘉诗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当然,用“寓目辄书”的赋体手法描写景物,也导致了谢灵运山水诗的“繁芜之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居赋 佛教 谢客 山水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谢灵运《山居赋》的艺术特征及其赋史意义
6
作者 胡武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3-46,共4页
《山居赋》是谢灵运退居会稽始宁墅期间所作的山水大赋。其内容上借赋体状山水之美,写山居之乐,抒自适之情;体式上采用汉大赋结构,又为之自注;手法上写实与铺排兼备,而以写实为主。《山居赋》在艺术上的诸多创造代表了山水赋之极高成就... 《山居赋》是谢灵运退居会稽始宁墅期间所作的山水大赋。其内容上借赋体状山水之美,写山居之乐,抒自适之情;体式上采用汉大赋结构,又为之自注;手法上写实与铺排兼备,而以写实为主。《山居赋》在艺术上的诸多创造代表了山水赋之极高成就,影响了古代山水诗的发展,引领了南北朝山水小品文,一赋而牵动山水赋、山水诗、山水文,其在赋史和山水文学史上的独特贡献及特殊地位可见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居赋 艺术特征 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谢灵运的辞赋和散文 被引量:1
7
作者 丁福林 《高校教育管理》 1997年第1期14-18,44,共6页
关键词 谢灵运 山水诗 山居赋 创作 文学创作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表现手法 散文 《楚辞》 汉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借鉴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孙晓春 郑曦 刘晓明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03-405,共3页
本文对《山居赋》———这一不可多得的完整描述早期文人山水园林的文章进行了解读 ,梳理出其整体结构、内容及其反映出的造园思想和艺术手法 ,旨在增加对山水园林精神的理解 ,并就其延续中国古典园林生命力和指导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这两... 本文对《山居赋》———这一不可多得的完整描述早期文人山水园林的文章进行了解读 ,梳理出其整体结构、内容及其反映出的造园思想和艺术手法 ,旨在增加对山水园林精神的理解 ,并就其延续中国古典园林生命力和指导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这两方面的重要意义以及其适用性作简单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园林 现代园林 景观设计 山居赋 人文山水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谢灵运美学思想钩玄 被引量:1
9
作者 皮朝纲 詹杭伦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20-26,40,共8页
在我国美学思想发展史上,魏晋六朝是一个大转折时期,一些哲学家、文学艺术家、文艺理论批评家提出了许多超越前人的、重要的美学观点,对后世美学和文艺创作发生过深远影响。文学家谢灵运是将东晋玄理诗转到宋初山水诗的主导人物,他没有... 在我国美学思想发展史上,魏晋六朝是一个大转折时期,一些哲学家、文学艺术家、文艺理论批评家提出了许多超越前人的、重要的美学观点,对后世美学和文艺创作发生过深远影响。文学家谢灵运是将东晋玄理诗转到宋初山水诗的主导人物,他没有专门的美学或文论著作,他的美学见解散见于其所创作的诗、文、赋中。但吉光片羽,独特而新颖,闪耀着时代的光辉,值得我们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灵运 美学思想 钩玄 情用赏为美 山居赋 “理” 王弼 谢康 美学观点 黄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谢文章意不同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言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135-135,共1页
关键词 陶渊明 谢灵运 大庄园主 思想资料 《归去来兮辞》 山居赋 《桃花源记》 生活的自由 现实生活 审美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