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土石山区山坡壤中流汇流界面研究——以太行山崇陵流域为研究区
被引量:
2
1
作者
苏辉东
贾仰文
+3 位作者
龚家国
赵思远
牛存稳
甘永德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2-58,共7页
为促进山坡产汇流过程的精细化模拟,以河北省易县崇陵流域典型的土石山区不同坡位点(坡顶、坡中上、坡中、坡中下、坡脚)以及不同植被(油松和侧柏)为研究对象,采用亮蓝染色剂开展了野外双环入渗染色剂示踪试验,研究了山坡壤中流汇流界...
为促进山坡产汇流过程的精细化模拟,以河北省易县崇陵流域典型的土石山区不同坡位点(坡顶、坡中上、坡中、坡中下、坡脚)以及不同植被(油松和侧柏)为研究对象,采用亮蓝染色剂开展了野外双环入渗染色剂示踪试验,研究了山坡壤中流汇流界面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山坡壤中流汇流界面埋深介于0. 6~1. 5 m之间,从坡顶到坡脚,汇流界面厚度逐渐减小;(2)植被覆盖对壤中流汇流界面的影响很大,在相同的坡位处,侧柏的壤中流汇流界面厚度大于油松的壤中流汇流界面厚度;(3)汇流界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土壤的结构和孔隙性、岩石风化层的层次结构,植被通过改变土壤的孔隙性引起汇流界面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示踪法
汇流
界面
亮蓝染色剂
山坡产汇流
崇陵流域
河北省易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崇陵流域土石山区坡面优先流发育路径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苏辉东
赵思远
+4 位作者
贾仰文
龚家国
牛存稳
甘永德
赵翠平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共6页
大孔隙优先流对山坡产汇流过程有重要影响。为摸清太行山土石山坡不同坡位点(坡顶、坡中上、坡中、坡中下、坡脚)的大孔隙优先流发育路径规律,以崇陵流域的典型山坡为研究对象,采用亮蓝染色剂开展了野外双环入渗染色剂示踪试验,并从水...
大孔隙优先流对山坡产汇流过程有重要影响。为摸清太行山土石山坡不同坡位点(坡顶、坡中上、坡中、坡中下、坡脚)的大孔隙优先流发育路径规律,以崇陵流域的典型山坡为研究对象,采用亮蓝染色剂开展了野外双环入渗染色剂示踪试验,并从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对比分析大孔隙优先流发育路径。结果表明:(1)从坡顶到坡脚,垂直方向优先流发育减弱,水平方向优先流增强。(2)坡中以下,大孔隙优先流水平发育明显;而坡中以上,垂直方向优先流发育明显,水平方向大孔隙优先流鲜有发育。(3)崇陵流域土山区坡面表层深度20 cm以上很少出现水平方向的优先流侧向补给,为垂直向下的活塞式下渗方式。20 cm以下开始出现水平方向的大孔隙优先流,30~70 cm为优先流发育显著区。以上结论可以为基于优先流的山坡产汇流模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隙优先流
染色示踪
发育路径
亮蓝染色剂
山坡产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石山区山坡壤中流汇流界面研究——以太行山崇陵流域为研究区
被引量:
2
1
作者
苏辉东
贾仰文
龚家国
赵思远
牛存稳
甘永德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
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2-58,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15CB452701)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2016ZY03)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9215
51779272)
文摘
为促进山坡产汇流过程的精细化模拟,以河北省易县崇陵流域典型的土石山区不同坡位点(坡顶、坡中上、坡中、坡中下、坡脚)以及不同植被(油松和侧柏)为研究对象,采用亮蓝染色剂开展了野外双环入渗染色剂示踪试验,研究了山坡壤中流汇流界面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山坡壤中流汇流界面埋深介于0. 6~1. 5 m之间,从坡顶到坡脚,汇流界面厚度逐渐减小;(2)植被覆盖对壤中流汇流界面的影响很大,在相同的坡位处,侧柏的壤中流汇流界面厚度大于油松的壤中流汇流界面厚度;(3)汇流界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土壤的结构和孔隙性、岩石风化层的层次结构,植被通过改变土壤的孔隙性引起汇流界面的变化。
关键词
染色示踪法
汇流
界面
亮蓝染色剂
山坡产汇流
崇陵流域
河北省易县
Keywords
dye tracing method
confluence interface
brilliant blue coloring agent
hillslope runoff yield and confluence
Chongling Watershed
Yixian County of Herbei Province
分类号
TV139.14222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崇陵流域土石山区坡面优先流发育路径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苏辉东
赵思远
贾仰文
龚家国
牛存稳
甘永德
赵翠平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
出处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15CB4527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9272)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2016ZY03)
文摘
大孔隙优先流对山坡产汇流过程有重要影响。为摸清太行山土石山坡不同坡位点(坡顶、坡中上、坡中、坡中下、坡脚)的大孔隙优先流发育路径规律,以崇陵流域的典型山坡为研究对象,采用亮蓝染色剂开展了野外双环入渗染色剂示踪试验,并从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对比分析大孔隙优先流发育路径。结果表明:(1)从坡顶到坡脚,垂直方向优先流发育减弱,水平方向优先流增强。(2)坡中以下,大孔隙优先流水平发育明显;而坡中以上,垂直方向优先流发育明显,水平方向大孔隙优先流鲜有发育。(3)崇陵流域土山区坡面表层深度20 cm以上很少出现水平方向的优先流侧向补给,为垂直向下的活塞式下渗方式。20 cm以下开始出现水平方向的大孔隙优先流,30~70 cm为优先流发育显著区。以上结论可以为基于优先流的山坡产汇流模拟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孔隙优先流
染色示踪
发育路径
亮蓝染色剂
山坡产汇流
Keywords
marcopore preferential flow
dye tracer
development path
bright blue stain
hillslope runoff yield and concentration
分类号
TV139.14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土石山区山坡壤中流汇流界面研究——以太行山崇陵流域为研究区
苏辉东
贾仰文
龚家国
赵思远
牛存稳
甘永德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崇陵流域土石山区坡面优先流发育路径研究
苏辉东
赵思远
贾仰文
龚家国
牛存稳
甘永德
赵翠平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