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VDI的山地平原过渡带土壤水分反演——以绵竹市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娟 张优 +2 位作者 张杰 彭文甫 张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1-156,161,共7页
为了对生态脆弱的西部山地平原过渡带进行土壤水分监测研究。以绵竹市为例,利用Landsat8OLI/TIRS影像,获取了陆地表面温度(TS)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通过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建立了土壤水分回归模型进行遥感水分反演,并通过野外采... 为了对生态脆弱的西部山地平原过渡带进行土壤水分监测研究。以绵竹市为例,利用Landsat8OLI/TIRS影像,获取了陆地表面温度(TS)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通过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建立了土壤水分回归模型进行遥感水分反演,并通过野外采样数据对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TVDI和土壤水分存在较强相关性(R=0.6553),能较好反映表层土壤湿度;土壤水分整体分布状况表现为西北山地地区高于东南平原地区,过渡带上山地向平原逐渐降低。因此,TVDI能较好反映过渡带土壤水分时空差异,对监测过渡带土壤干湿状况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土壤水分反演 山地平原过渡带 遥感与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平原过渡带资源节约型生态农业技术开发原理与对策——以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西岭底试区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金铜 毕绪岱 蔡虹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6年第1期29-32,共4页
本文在分析山地平原过渡带代表区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西岭底试区农业资源条件和所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指出该区发展资源节约型生态农业的主要技术开发原理是发展以节水为主的集约型生态种植业、以生态保护为主的经济型林果业、以节粮为... 本文在分析山地平原过渡带代表区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西岭底试区农业资源条件和所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指出该区发展资源节约型生态农业的主要技术开发原理是发展以节水为主的集约型生态种植业、以生态保护为主的经济型林果业、以节粮为主的小规模型畜牧业和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非土地资源开发,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平原过渡带 生态农业 资源 节约型 技术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平原-山地过渡带不同高程下耕地土壤养分变异特征分析——以彭州市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钟文挺 李浩 +3 位作者 谢丽红 孙娟 何玉亭 王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75-583,共9页
【目的】本文探索了成都平原-山地过渡带不同高程影响下耕地土壤养分变异特征。【方法】选择彭州市为研究区,在不同高程下采集1142个耕层土样,运用传统统计、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半变异函数模型优化以及协同克里格插值等方法对其养... 【目的】本文探索了成都平原-山地过渡带不同高程影响下耕地土壤养分变异特征。【方法】选择彭州市为研究区,在不同高程下采集1142个耕层土样,运用传统统计、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半变异函数模型优化以及协同克里格插值等方法对其养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高程与速效钾、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并与碱解氮、有效磷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碱解氮、有效磷含量随高程的升高而降低,再在>913 m的区域明显回升;速效钾、有机质含量随高程升高而增加。碱解氮、有效磷、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低的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地带过渡性最大的高程范围内。【结论】研究结果有助于为成都平原-山地过渡带的耕地地力提升、土壤利用与保护提供一定参考,对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障我国西南地区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程 耕地土壤养分 变异 成都平原-山地过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