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地历史城镇景观基因"双系统"解译及其特征保护与气韵传承 被引量:23
1
作者 肖竞 张晴晴 +1 位作者 杨亚林 曹珂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3-48,共6页
立足当前城乡遗产保护从"资源保控"向"文化传承"的观念导向转变,聚焦山地历史城镇地域景观基因的保护传承问题.针对传统历史城镇形态保护方法"依形套式、附形失韵"的问题瓶颈,提出基于景观基因"双系... 立足当前城乡遗产保护从"资源保控"向"文化传承"的观念导向转变,聚焦山地历史城镇地域景观基因的保护传承问题.针对传统历史城镇形态保护方法"依形套式、附形失韵"的问题瓶颈,提出基于景观基因"双系统"识别解译的历史城镇空间特征保护与文化气韵传承关联操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城镇景观的格局关系、簇群形态、街巷空间、建筑风貌和地域文化的哲学基础、发展观念、实践思维、气质品性等方面,系统识别、解译了山地历史城镇的"空间基因"和"文化基因";并据此提出山地历史城镇景观基因配对关联的保护传承措施,以拓展既有遗产保护研究的理论认知,为山地历史城镇地域景观、文化的特征识别与保护传承提供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山地历史城镇 景观基因 特征保护 气韵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形态基因解析:历史城镇保护的空间图谱方法认知与实践 被引量:23
2
作者 赵万民 廖心治 王华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0-57,共8页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和景观生态格局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山地历史城镇在与山水环境、地域文化的适应过程中逐渐生长出山水相依、紧凑立体及多元丰富的形态肌理,其背后反映的是“自然与人文”“历史与景观”“生态与形态”的良好逻辑关系。为...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和景观生态格局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山地历史城镇在与山水环境、地域文化的适应过程中逐渐生长出山水相依、紧凑立体及多元丰富的形态肌理,其背后反映的是“自然与人文”“历史与景观”“生态与形态”的良好逻辑关系。为更好地传承与保护山地历史城镇的空间形态,文章通过探析形态理论的进化变迁与山地历史城镇的演变规律,借鉴生命学研究方法,提出“形态基因”的概念,以空间图谱的方式,从外部物质性状和内在信息因子两个角度入手,将山地历史城镇形态的基因构成要素分解为生态因子、形态因子和文态因子,建立“三态融合”的形态基因保护与更新方法,并对走马古镇、寸滩古镇、中山古镇、松溉古镇4个典型山地历史城镇的空间图谱进行测绘与解读,试图为山地历史城镇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历史城镇 形态基因 空间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历史小城镇的消防事故致因及其适应性对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周红 李百浩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6-80,共5页
山地历史小城镇因区位偏远、地形地貌复杂、文物建筑密度大、居民文化水平偏低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消防工作难度大于其他小城镇。基于当前我国山地历史小城镇的消防建设工作处于被忽视的现状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的背景,指出山地历史小城... 山地历史小城镇因区位偏远、地形地貌复杂、文物建筑密度大、居民文化水平偏低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消防工作难度大于其他小城镇。基于当前我国山地历史小城镇的消防建设工作处于被忽视的现状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的背景,指出山地历史小城镇消防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以湖南洪江古城为例,针对山地历史小城镇的火灾特点,对其消防事故原因及其扑救障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山地历史小城镇消防工作的适应性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山地历史小城镇的消防工作必须与保护不可再生文物建筑相结合,同时尊重山地生态环境,采用分区消防规划,结合科学的管理方法,做到消防方案的适应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历史城镇 消防事故 历史文化保护 适应性对策 文物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