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区半山区保护性耕作模式的创新完善与发展
1
作者 赵庆 陈亚东 《农业与技术》 2010年第6期34-35,共2页
本文根据本地区的气候特点,论述了做好山区、半山区保护性耕作模式的创新,完善与发展方法与措施,对于山区、半山区水土保持防止流失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对山区农民粮食生产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山区 半山区 保护性耕作模式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技术类型及农机具选配
2
作者 孙爱国 陈庆发 王振忠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3期88-90,共3页
丘陵山区的农业生产区面临着地理环境复杂、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质量和肥力下降等多重挑战,在丘陵山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有助于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并逐渐提升农业经济效益。该文结合保护性耕作特点,介绍... 丘陵山区的农业生产区面临着地理环境复杂、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质量和肥力下降等多重挑战,在丘陵山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有助于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并逐渐提升农业经济效益。该文结合保护性耕作特点,介绍关键技术特征,分析了应用保护性耕作的适用性和经济效益,分析了适用机具选配原则,总结了典型农机的选型特点和部分应用较多的适用机型,并对技术应用和推广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保护性耕作 技术类型 农机具 选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半山区玉米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集宏 罗平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9年第12期113-113,共1页
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绿色、生态、环保现代化农业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农业科技发展带来的新的农耕制度模式,正积极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对促进农业绿色、生态、环保及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绿色、生态、环保现代化农业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农业科技发展带来的新的农耕制度模式,正积极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对促进农业绿色、生态、环保及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总结山区半山区玉米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方法应用、实现路径及机具配备环节上进行了应用策略指导,以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播种 山区半山区保护性耕作 技术应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对喀斯特山区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何腾兵 樊博 +5 位作者 李博 张丽敏 邓冬冬 杨柳 张佩 李官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3-167,共5页
为揭示保护性耕作对喀斯特山区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常规耕作(CGGZ)为对照,在贵州省大方县典型喀斯特山区进行连续4年的对比试验,研究机械化保护性耕作(BHGZ)对喀斯特山区旱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40cm土层,2种耕作... 为揭示保护性耕作对喀斯特山区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常规耕作(CGGZ)为对照,在贵州省大方县典型喀斯特山区进行连续4年的对比试验,研究机械化保护性耕作(BHGZ)对喀斯特山区旱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40cm土层,2种耕作方式的土壤孔隙度、毛管持水量、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均是耕层(0-20cm)高于下层,并随耕作年限的增加,这些指标逐渐增加,但土壤容重则相反。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土壤孔隙度、毛管持水量、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明显高于常规耕作的土壤,而容重和碱解氮的含量则略低于常规耕作土壤。4年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常规耕作提高6.97%,9.13%,4.16%,9.16%,2.10%和3.09%,碱解氮降低4.46%;连续4年机械化保护性耕作20-40cm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的含量分别比常规耕作提高12.58%,12.70%,7.71%,13.00%,2.90%和6.60%,碱解氮降低4.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常规耕作 旱地 土壤理化性质 喀斯特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山区保护性耕作推广宣传到位是关键
5
作者 王立涛 李欣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2年第6期68-68,共1页
保护性耕作在半山区推广有难度,宣传到位就能使临近地块的农民联合作业。深入、广泛地宣传是推广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所在,利用农村集市、春风工程、阳光工程、现场展示会、媒体等宣传方法有效推进了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实现整屯、整村推进... 保护性耕作在半山区推广有难度,宣传到位就能使临近地块的农民联合作业。深入、广泛地宣传是推广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所在,利用农村集市、春风工程、阳光工程、现场展示会、媒体等宣传方法有效推进了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实现整屯、整村推进保护性耕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宣传 推广 半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洛山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6
作者 李军富 郭琳 张孝存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61,共3页
分析了商洛山区的经济、自然条件和农民历史种植习惯。提出了应加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示范与宣传力度,制定适合当地生产实际情况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对治理贫困山区的水土流失、提高旱作农业区水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 分析了商洛山区的经济、自然条件和农民历史种植习惯。提出了应加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示范与宣传力度,制定适合当地生产实际情况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方案。对治理贫困山区的水土流失、提高旱作农业区水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田地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 障碍 对策研究 商洛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山区与半山区保护性耕作模式
7
作者 高云凤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2年第4期143-143,共1页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其中平原区仅占12%,而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到了近三分之二面积。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力度,特别是把“粮袋子”、“菜篮子”等工程提上重要日程,因此,要加快粮食生产基础...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其中平原区仅占12%,而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到了近三分之二面积。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力度,特别是把“粮袋子”、“菜篮子”等工程提上重要日程,因此,要加快粮食生产基础建设就变得尤为重要。黑龙江省山区、半山区作物生长期短,气温冷凉,雨量充沛,日照较足,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漫长寒冷,且江河结冰,大地封冻,四周山地降水较多,中间平原降水较少。多年来,这些自然状况使耕地质量逐年下降,从而导致粮食生产能力降低,产量减少。有效治理山区与半山区水土流失、耕层变浅、风力侵蚀等的最好方法就是实施科学的耕作,推广新型的耕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模式 半山区 保护性 粮食生产能力 作物生长期 农业生产 基础建设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西部丘陵山区保护性耕作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巍 冯军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期256-257,共2页
介绍郑州西部丘陵山区旱作农业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性耕作,总结其具体措施及效益,以促进当地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
关键词 丘陵山区 保护性耕作 措施 效益 河南郑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模式探讨
9
作者 宋巍然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0年第1期109-109,共1页
关键词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半山区 技术推广模式 土壤有机质含量 农业生态环境 坡耕地 试验示范 生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南山区苹果园土壤保护性耕作技术
10
作者 杨英华 朱美霞 王兰明 《果农之友》 2012年第1期24-24,29,共2页
土壤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指彻底取消铧式犁耕翻,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深松或浅耙),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 果园土壤 山区 农业耕作技术 土壤耕作 秸秆覆盖 抗旱能力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南山区苹果园土壤保护性耕作技术
11
作者 杨英华 朱美霞 王兰明 《山西果树》 2012年第2期19-20,共2页
土壤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指彻底取消铧式犁耕翻,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深松或浅耙),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近年来,冀南太行山区红富士苹果发展迅猛,... 土壤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指彻底取消铧式犁耕翻,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深松或浅耙),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近年来,冀南太行山区红富士苹果发展迅猛,在武安、涉县、永年、曲周等地一些重点村,苹果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70%以上,但长期以来,由于果园采用传统的清耕制土壤管理模式,导致果园土壤性状退化,果实产量下降,品质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 果园土壤 山区 红富士苹果 农业耕作技术 冀南太行山区 土壤管理模式 土壤耕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南山区苹果园土壤保护性耕作技术
12
作者 王秀锦 杨英华 +1 位作者 王晓敏 王俊英 《河北农业》 2011年第12期40-41,共2页
土壤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指彻底取消铧式犁耕翻,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深松或浅耙),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近年来,冀南太行山区红富士苹果发展... 土壤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指彻底取消铧式犁耕翻,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深松或浅耙),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近年来,冀南太行山区红富士苹果发展迅猛,在武安、涉县、永年、曲周等地一些重点村,苹果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70%以上,但长期以来,由于果园采用传统的清耕制土壤管理模式,导致果园土壤性状退化,果实产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 果园土壤 山区 红富士苹果 农业耕作技术 冀南太行山区 土壤管理模式 土壤耕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山区保护性耕作模式探讨
13
作者 李立新 陈英心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8年第1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 耕作模式 辽东山区 整地技术 观测记录 耕作 生长期 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峰市松山区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进实施现状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凌波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8期181-183,共3页
保护性耕作是指通过少耕、免耕、地表微地形改造技术及地表覆盖、合理种植等综合配套措施,减少农田土壤侵蚀,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并获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农业技术。以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为例,论述保护性耕作... 保护性耕作是指通过少耕、免耕、地表微地形改造技术及地表覆盖、合理种植等综合配套措施,减少农田土壤侵蚀,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并获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农业技术。以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为例,论述保护性耕作具体采用的作业方式、保护性耕作应用情况和应用效果,分析当前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并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技术指导、加强宣传发动等技术推广的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技术推广 综合效益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效益浅析
15
作者 秦恩发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3年第2期46-48,共3页
针对抚顺县山区的半丘陵地和丘陵地气候特点及其危害,分析了当地具有山区特色保护性耕作模式效益的计算方法,其中包括基本数据的采集、直接经济效益的计算,以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山区 保护性耕作模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16
作者 宋瑛 《农机推广与安全》 2004年第4期22-23,共2页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它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主要用化学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它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主要用化学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机械化 保护性耕作技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与试验
17
作者 冯占怀 张文清 王明才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2年第6期9-10,共2页
从保德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践入手,阐述保护性耕作的意义、方法。并提出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建议,以及手杖式免耕点播器的试验与研究。
关键词 山区保护性耕作 免耕播种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宁南山区应用效果探讨
18
作者 王保蓉 《宁夏农林科技》 2009年第6期110-111,共2页
从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工艺,机具的选型与配套,作业质量,技术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宁南山区 技术模式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南部山区旱地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
19
作者 肖学祥 王利 +1 位作者 魏效宏 王永会 《新疆农机化》 2009年第3期34-35,共2页
2006年,为了探索宁夏南部山区旱地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我们结合宁夏南部山区自然条件和冬小麦生长的农艺要求,在彭阳县开展了冬小麦一个生育周期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 宁夏南部山区 旱地冬小麦 技术试验 农艺要求 小麦生长 生育周期 彭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配套局部旋耕施肥播种机具的研究
20
作者 王毓华 《山西农机》 2005年第1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丘陵山区 播种机具 旋耕 保护性耕作技术 施肥 农业机械化 配套 农村经济结构 发展 实施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