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以来《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学术建设述略 被引量:2
1
作者 翟德耀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121-156,共36页
创刊60年特别是新时期40年以来,《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立足本校,面向社会,传播人文社会科学,弘扬中外优秀文化,学术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社会影响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无论《新华文摘》还是《复印报刊资料》的转载摘引都... 创刊60年特别是新时期40年以来,《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立足本校,面向社会,传播人文社会科学,弘扬中外优秀文化,学术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社会影响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无论《新华文摘》还是《复印报刊资料》的转载摘引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反思历史,可知只要切切实实地实施主编负责制,持之以恒地坚守学术本位,坚定不移地实行开放办刊,千方百计地突出学报特色,就一定会打造出一个能够充分展示学校实力的窗口,以亮丽的风采自立于学报之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学术建设 开放办刊 学报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70周年刊文计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盛东方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24-232,共9页
为全面展示《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1951年创刊至今的发文特点、主题脉络、办刊质量等特征,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20年》的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期刊描述性指标、核心作者... 为全面展示《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1951年创刊至今的发文特点、主题脉络、办刊质量等特征,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20年》的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期刊描述性指标、核心作者与机构、知识演进、影响力评价等指标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学报》涵盖学科门类较为广泛,基金论文与基金种类逐年增多,专栏设置注重与重大历史事件、国内国际重大现实问题相结合,校外作者机构多元,地域跨度较大。主题脉络大致经历了由对历史事件的关注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由对法治问题的探讨再到对文化及科技话题的聚焦。被引用群体范围逐渐扩大,期刊质量与学术影响日益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计量 期刊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选2004年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被引量:1
3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0-160,共1页
关键词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文核心期刊 质量意识 学术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近十年发文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蒙 孙飒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2-156,共15页
发文特征与发展趋势的研究对期刊进行自身发展定位和研究者明确期刊特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至2017年的发文数据,运用Citespace 5.0文献计量分析工具,对该刊的发文转载... 发文特征与发展趋势的研究对期刊进行自身发展定位和研究者明确期刊特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至2017年的发文数据,运用Citespace 5.0文献计量分析工具,对该刊的发文转载量及时间分布、基金分布、作者合作、发文机构、学科分布等外部特征进行分析;通过研究近10年的关键词热点和研究主题演化对其发文的内部特征进行总结。可以发现,该刊刊文的基金来源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为主,机构发文呈现明显地域特征,研究点较为分散,核心主题逐渐由中国政治和国际政治转向中国文学和教育理论。同时,学报近10年发文呈现引文量大、被引频次逐年升高的趋势,载文质量有了大幅提高,影响力不断增强,应该保持自身特点,抓住机遇,推动学报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共现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 机构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总目录
5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I0001-I0005,共5页
关键词 文化与经济 优秀传统文化 公共服务满意度 国际区域合作 政府规章 挑战与应对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法律与政策 税收优惠 机动车限行 企业并购 智慧化 新中国成立 民用无人驾驶飞机 系统重构 文化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叙”于“器”--文学叙事与人工智能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斯琦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56,共9页
叙事方式不仅仅是文学的一种形式元素,事实上也是由政治环境、科学技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途径等多种因素促成、能够体现一个时代整体文化氛围的话语共同体,也是透视人文精神与工具理性的一把钥匙。人类无可置疑地已经步入人工智能... 叙事方式不仅仅是文学的一种形式元素,事实上也是由政治环境、科学技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途径等多种因素促成、能够体现一个时代整体文化氛围的话语共同体,也是透视人文精神与工具理性的一把钥匙。人类无可置疑地已经步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与数字人文变得炙手可热,颠覆和革新了我们对于艺术时空的理解。(1)在人工智能时代,大数据是原动力,计算能力是支柱,这两个特征不断融入叙事学中,形成人工智能时代独特的叙事学研究生态。当前人工智能写作的本意并非创造出供人娱乐的艺术品,其初衷是解决机器自然语言理解、视觉识别和情感计算等技术问题。(2)而人工智能技术与文学叙事现在常常被认为是相互竞争的关系,甚至让文学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意识。本文试图阐释人工智能文学叙事并非简单的"暴力结合"与"拼贴",而是在复杂生态下形成的交叉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叙事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理解 数字人文 话语共同体 山东社会科学 情感计算 视觉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期名家郑中
7
作者 李小戈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F0002-F0002,I0001,I0002,F0003,共4页
郑中,1970年生,无党派人士,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音乐分析学,Ph.D.),我国首批音乐学博士后研究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优秀人才、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 郑中,1970年生,无党派人士,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音乐分析学,Ph.D.),我国首批音乐学博士后研究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优秀人才、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曾先后入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山东社会科学名家、山东省首批智库高端人才入库专家、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高级访问学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留学基金 阿尔伯塔大学 哲学博士 领军人才 山东社会科学 博士研究生导师 高级访问学者 高端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