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性别: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纠葛 |
臧晴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2
|
拆解指涉性、反讽阅读与空间诗学——论美国华人学者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策略 |
李石
|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反思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范式”圆桌论坛 |
张福贵
朱国华
张法
沈杏培
周志强
李松
单小曦
段吉方
曾军
刘康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本色的呈现和坚持”——2016—2017年山东学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述 |
郭晓平
魏建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5
|
文学研究会成立70周年研讨会暨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第6届年会召开 |
鲁宪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1 |
0 |
|
6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的反思与展望———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综述 |
书生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0 |
0 |
|
7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网站之构思、建设与展望 |
马辉洪
陈智德
龙向洋
黄潘明珠
|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8
|
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海外中国现代文学译丛”总序 |
王德威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5
|
|
9
|
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再出发 |
郑家建
汪文顶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10
|
略谈“典型现象”的理论与运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的一个尝试 |
钱理群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2
|
|
11
|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建设与文学研究 |
石兴泽
石小寒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2
|
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研究与学派传承--以“山师学派”为例 |
魏建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7 |
8
|
|
13
|
从文学争论看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范式变迁 |
张英进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1
|
|
14
|
当异质性冲击成为历史——对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再认识 |
马睿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5
|
美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管窥 |
季进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6
|
实证学风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兴衰 |
刘卫国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7
|
略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经典化 |
王泽龙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4
|
|
18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范式危机 |
徐志伟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9
|
回眸与前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入场”与“水磨工夫” |
陆耀东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20
|
单演义先生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科的建立与发展 |
王富仁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