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低空急流与贺兰山东麓暴雨过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 1
-
-
作者
苏洋
陈豫英
杨侃
张一星
杨银
-
机构
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
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宁夏气象台
宁夏石嘴山市气象局
-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71-1186,共1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65001)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工程项目(2021GKLRLX05)
+1 种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AAC03788)
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BEG03021、2022BBF02014)共同资助。
-
文摘
利用2006—2021年逐时降水、常规气象探测、银川CA雷达和ERA5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研究了低空急流与贺兰山东麓暴雨过程的时间和空间的相关性,并初步探讨了低空急流影响暴雨过程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影响贺兰山东麓暴雨过程的低空急流有三个关键区,分别为河套南部、宁夏东南部和山西西南部,对应700 hPa南风急流、775 hPa偏南急流和850 hPa东南急流;宁夏东南部作为三支低空急流汇合后继续北上西进的关键区域,对贺兰山东麓暴雨过程的发生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依据低空急流核所在高度,将影响贺兰山东麓暴雨过程的低空急流分为七类,其中三层急流型出现频率最高,占总过程的54.5%,其次是700和775 hPa急流同时出现的过程,占36.5%。暴雨过程与低空急流在时间上存在一致性:700、775、850 hPa急流建立较暴雨开始平均提前了18、10、7 h,700、775 hPa急流最大风速较暴雨过程最大雨强平均提前了54、18 min,而850 hPa急流最大风速较暴雨最大雨强平均滞后了12 min;850 hPa的1级急流与775 hPa的2级急流频率分别对20~40、40~60 mm·h~(-1)的短时暴雨频率指示性更强,而河套南部关键区的700 hPa平均风速对暴雨过程的最大雨强量级指示性更强。暴雨过程与低空急流在空间上也存在一致性:随着低空急流建立、加强北抬或西进、减弱东退或南压,贺兰山东麓暴雨开始、增强、减弱;暴雨落区位于急流轴的左前方。低空急流北上西进与贺兰山地形结合,在东坡山前触发多个对流单体、合并加强形成移动缓慢、发展强盛、组织化程度高、列车效应明显的带状线性回波,易在贺兰山区形成局地性强对流暴雨。
-
关键词
低空急流
贺兰山东麓暴雨过程
时空相关性
影响机制
-
Keywords
low-level jet
rainstorm process in the eastern foot of Helan Mountains
temporal and spatial correlation
impact mechanism
-
分类号
P44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非地转湿Q矢量分解在暴雨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 2
-
-
作者
杨晓霞
沈桐立
刘还珠
薛德强
万丰
-
机构
山东省气象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4-475,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075023)
山东省气象局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引发山洪和地质灾害的气象预报预警方法研究"资助
-
文摘
利用非地转湿Q矢量对山东省春秋季两次罕见的暴雨天气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暴雨期间都有较强的非地转湿Q矢量辐合,产生上升运动,形成暴雨。这一结果也表明凝结潜热加热对暴雨的产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进一步把非地转湿Q矢量分解为平行于等位温线和垂直于等位温线两部分。揭示在这两场暴雨过程中,虽然都有中尺度和大尺度辐合上升运动作用的叠加,但在春季暴雨的个例中,垂直于等位温线的非地转湿Q矢量的辐合与总的非地转湿Q矢量的辐合相接近,暴雨以中尺度上升运动为主。而在秋季暴雨的个例中,平行于等位温线的非地转湿Q矢量的辐合与总的非地转湿Q矢量的辐合在形状上相似,在强度上偏强,暴雨的上升运动以大尺度为主,中间夹杂着中小尺度的上升运动,降水以混合型为主。
-
关键词
山东暴雨
非地转湿Q矢量
分解
诊断分析
-
Keywords
Shandong heavy rain storm
Ageostrophic wet Q vector
Partitioning
Diagnosis analyses
-
分类号
P458.121.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