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文化形象的三大建构模式及其现代传承与嬗变 被引量:2
1
作者 房福贤 马征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17,共7页
地域文化的认同凭借地域文化形象这一媒介,文学想象和叙事是建构形象的重要方式。山东文化形象有庙堂与民间两种形态。民间山东文化形象有三大建构模式:《水浒传》式的"好汉山东"模式,《金瓶梅》式的"世俗山东"模式... 地域文化的认同凭借地域文化形象这一媒介,文学想象和叙事是建构形象的重要方式。山东文化形象有庙堂与民间两种形态。民间山东文化形象有三大建构模式:《水浒传》式的"好汉山东"模式,《金瓶梅》式的"世俗山东"模式,《聊斋志异》式的"灵异山东"模式。20世纪文学中的山东书写,正是循着这三大建构模式发展起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想象 山东文化形象 好汉山东 世俗山东 灵异山东 现代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山东文化“走向世界”的对策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文珍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5-108,共4页
齐鲁文化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推动齐鲁文化"走向世界",需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立足本地文化资源,做大孔子文化品牌,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二是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发展对外文化贸易;三是充分发挥政府... 齐鲁文化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推动齐鲁文化"走向世界",需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立足本地文化资源,做大孔子文化品牌,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二是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发展对外文化贸易;三是充分发挥政府的政治影响力和政策、法规及财政支持作用;四是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五是注重培养专业人才,为文化"走出去"提供人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文化 走向世界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觉意识基础上的山东文化“走出去” 被引量:2
3
作者 孔繁轲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2-117,128,共6页
独具特色的山东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山东文化资源众多、底蕴丰厚,包括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现代文化等,为山东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得天... 独具特色的山东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山东文化资源众多、底蕴丰厚,包括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现代文化等,为山东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我们要进一步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壮大文化自身实力的同时,采取切实措施:明确一个目标、处理两大关系、推进三个计划、实施四大战略、整合五项资源、提升六大品牌,下力气做好山东文化"走出去"这篇大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意识 山东文化 “走出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乡村文化建设
4
作者 徐海霞 韩述源 +4 位作者 杨威 李亭 李沛喆 宋玉芬 周彩霞 《农业知识》 2025年第4期21-22,24,共3页
近年来,山东多措并举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呈现出遍地开花、如火如荼的良好局面,展现出繁荣发展的蓬勃气象,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与保障。然而,部分基础薄弱的乡镇和村庄文化建设仍较为落后,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本文基于山东乡村文化建... 近年来,山东多措并举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呈现出遍地开花、如火如荼的良好局面,展现出繁荣发展的蓬勃气象,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与保障。然而,部分基础薄弱的乡镇和村庄文化建设仍较为落后,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本文基于山东乡村文化建设现状,旨在探讨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推进文旅融合、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等建设路径,强化文化赋能,激发乡村全面振兴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山东乡村文化建设 文化资源 文旅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山东商业文化核心价值阐释及其启示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斐斐 王兴元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6-119,共4页
近代山东商业的鼎盛与当时的商业文化紧密相关。商业文化的核心是从事商业行为的主体们共同拥有的核心价值理念,在近代主要包括义利协同、诚信为本、创新为径、和合为策和近官为助等方面。建设当代山东商业文化要深入借鉴近代商业文化... 近代山东商业的鼎盛与当时的商业文化紧密相关。商业文化的核心是从事商业行为的主体们共同拥有的核心价值理念,在近代主要包括义利协同、诚信为本、创新为径、和合为策和近官为助等方面。建设当代山东商业文化要深入借鉴近代商业文化的核心价值,着力于创业意识和诚信意识的培养、文化记忆的挖掘、抱团精神的倡导以及整合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山东商业文化 核心价值理念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文化生态环境的优化与创建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棣 孙金荣 康维波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5-117,共3页
深厚广博的文化积蓄是山东省文化生态的“区位优势”,而其中“人的优势”是我省跻身国内外经济竞争行列并制胜的最重要的“文化底牌”。在中国“入世”的新形势下,我省要实现经济快速和持续发展,就必须借力于这种文化优势,确立文化生态... 深厚广博的文化积蓄是山东省文化生态的“区位优势”,而其中“人的优势”是我省跻身国内外经济竞争行列并制胜的最重要的“文化底牌”。在中国“入世”的新形势下,我省要实现经济快速和持续发展,就必须借力于这种文化优势,确立文化生态自觉意识,正视并研究解决当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实现我省文化生态环境的优化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 先秦齐鲁文化 山东革命传统文化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竹文化挖掘与北方竹林风景线建设 被引量:4
7
作者 任敬军 方伟 《竹子学报》 2022年第1期85-92,共8页
山东竹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北方竹文化特色。基于山东竹文化,打造以文化为魂、“三线合一”(文化线、风景线、产业线)、特色鲜明的北方美丽竹林风景线,发挥其融文化呈现、生态保护、景观美化、乡村振兴为一体的综合功能。
关键词 山东文化 北方特色 竹林风景线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耦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建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8期132-134,共3页
山东省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生态环境破坏、生态旅游精品少等问题,制约着山东省旅游形象和旅游发展,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生态环保观念不强,生态旅游文化内涵欠缺,山东省既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也拥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将山东... 山东省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生态环境破坏、生态旅游精品少等问题,制约着山东省旅游形象和旅游发展,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生态环保观念不强,生态旅游文化内涵欠缺,山东省既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也拥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将山东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生态旅游开展中,找出二者的耦合关系,建立二者的耦合发展路径,以文化促进生态旅游文明,用文化塑造生态旅游精品,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山东省生态旅游快速发展和山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传统文化 生态旅游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元时期山东区域文化的地位和影响
9
作者 仝晰纲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95-99,共5页
在辉煌灿烂的宋元文化中 ,山东区域文化以其鲜明的特点和活力 ,占据着显领风骚的地位。它在宋元新儒学思想体系的构建、三教并立局面的出现、文风的演变以及科技、教育、艺术的繁荣等重大文化现象的形成中 ,都占有重要地位 。
关键词 宋元 山东区域文化 新儒学 三教并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文化研究的现代经验——以山东近现代文化研究为例
10
作者 魏建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55,共5页
论文第一次对山东近现代文化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首先分析了山东革命史、帝国主义侵略山东、山东义和团等热点问题研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分别考察了历史、人物、文学、民俗、艺术、教育、民间宗教等专题研究的得与失,最后... 论文第一次对山东近现代文化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首先分析了山东革命史、帝国主义侵略山东、山东义和团等热点问题研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分别考察了历史、人物、文学、民俗、艺术、教育、民间宗教等专题研究的得与失,最后提出山东近现代文化的资料整理工作存在“旱涝不均”和伪史料等严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近现代文化 研究 齐鲁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龙山文化“去脉”之推论 被引量:7
11
作者 蔡凤书 《文史哲》 1982年第2期75-80,共6页
山东龙山文化亦称典型龙山文化。它的分布区域不止限于今日的山东省境内,从北面的辽东半岛到南面的苏北、皖北都可以找到它的踪迹。山东龙山文化的名称是五十年代末期在我国考古学界中被提出来的,无论从它的分布区域上或者是文化面貌上... 山东龙山文化亦称典型龙山文化。它的分布区域不止限于今日的山东省境内,从北面的辽东半岛到南面的苏北、皖北都可以找到它的踪迹。山东龙山文化的名称是五十年代末期在我国考古学界中被提出来的,无论从它的分布区域上或者是文化面貌上看,都与陕西龙山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有所不同。有些同志认为只有山东龙山文化才配得上称为龙山文化。这个提法有一定的道理。不过,现在考古学界既然已约定俗成地把龙山文化分为陕西、河南、山东等类型,那就暂且从众说为好,以免因名词或概念不同而引起混乱。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对这几种文化(或文化类型)会赋予更加科学的名称。最近二十多年以来,许多地层学材料和器物形制学研究都证明山东龙山文化与河南龙山文化和陕西龙山文化的来源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龙山文化 二期文化 考古学 文化类型 分布区域 河南 五十年代 文化面貌 岳石文化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龙山文化与其周围同时期诸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蔡凤书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64-76,123,共14页
自从1928年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发现龙山文化起,经过了六十年间的调查,发掘和综合研究,分布于黄河流域下游的这一支晚期新石器文化的面貌已基本上被了解,这就为进一步探讨我国的古代历史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新中国建立之后,... 自从1928年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发现龙山文化起,经过了六十年间的调查,发掘和综合研究,分布于黄河流域下游的这一支晚期新石器文化的面貌已基本上被了解,这就为进一步探讨我国的古代历史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新中国建立之后,关于山东龙山文化的研究最初是集中在考古文化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龙山文化 辽东半岛 原始文化 新石器文化 考古学 城子崖 豫东地区 二期文化 遗址 公元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龙山文化房屋建筑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海广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88-92,共5页
山东龙山文化是山东地区古代文化发展索链上的重要一环。自从1928年首先在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遗址被发现以来,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文物考古工作者几十年的辛勤工作,现已发现六百多处山东龙山文化或含有山东龙山文化堆积的遗址。
关键词 山东龙山文化 遗址 山东地区 文化发展 文物考古工作 房屋建筑 基槽 城子崖 社会性质 新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山东龙山文化的社会性质 被引量:1
14
作者 栾丰实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51-58,共8页
在中国上古史上,包含着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若干支文化的龙山时代,处在一个氏族公社解体、阶级与国家产生的重要变革时期,从而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王朝的诞生铺平了道路。分布于黄淮下游地区的山东龙山文化,是龙山时代众多... 在中国上古史上,包含着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若干支文化的龙山时代,处在一个氏族公社解体、阶级与国家产生的重要变革时期,从而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王朝的诞生铺平了道路。分布于黄淮下游地区的山东龙山文化,是龙山时代众多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因有着无与伦比的制陶术而著称于世的龙山先民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龙山文化 社会性质 龙山时代 中国上古史 岳石文化 贫富分化 氏族公社 中原地区 中国历史 原始社会末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東地区史前文化概論
15
作者 高广仁 《齐鲁学刊》 1982年第3期36-41,共6页
山东地区有准确可靠文字记载的历史,始自周初大封建,齐、鲁立国。齐、鲁之前的历史虽也见于先秦史籍,但多系根据世代相袭的口头传说整理记录而成,既不系统,又多矛盾,若明若暗。因此,研究山东地区齐鲁以前的历史的任务,不得不主要由考古... 山东地区有准确可靠文字记载的历史,始自周初大封建,齐、鲁立国。齐、鲁之前的历史虽也见于先秦史籍,但多系根据世代相袭的口头传说整理记录而成,既不系统,又多矛盾,若明若暗。因此,研究山东地区齐鲁以前的历史的任务,不得不主要由考古学来承担。近三十年来这一地区的考古工作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初步确立了史前文化发展的大致序列。对商王朝时期山东地区的情况也有了粗略的了解。本文将简要论述一下山东史前文化的概况及与之相关的问题。一、大汶口——龙山文化系统的确立及其社会发展概况的研究。山东地区史前考古工作,以一九二八年调查发现了历城县龙山镇城子崖古文化遗址为起点,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一九三○年正式发掘了城子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地区 史前文化 考古学 考古工作 文化系统 城子崖 文化遗址 山东龙山文化 商王朝 公元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述山东史前文化发展序列
16
作者 蔡培桂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29-33,共5页
简述山东史前文化发展序列蔡培桂山东地区有文字记载的准确历史,是始于西周初年封邦建国时齐国和鲁国的建立。齐鲁之前的文字记载也见于先秦史籍,但多是传说,既不系统,又多矛盾。因此,山东史前史的研究只能依靠考古资料。山东地区... 简述山东史前文化发展序列蔡培桂山东地区有文字记载的准确历史,是始于西周初年封邦建国时齐国和鲁国的建立。齐鲁之前的文字记载也见于先秦史籍,但多是传说,既不系统,又多矛盾。因此,山东史前史的研究只能依靠考古资料。山东地区的考古工作者经过艰苦努力,首要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石文化 史前文化 山东地区 城子崖 大汶口文化 考古研究所 文化遗址 山东龙山文化 北辛文化 旧石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夏文化的上限问题——与李伯谦先生商讨 被引量:13
17
作者 邹衡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0-55,共6页
Professor Li Boqian proposes that the Erlitou culture,emerging as a hybrid of theLongshan culture in the Shandong area and the Central Plain,was the Xia culture after Houyi’s usurpation.The Xia culture before that da... Professor Li Boqian proposes that the Erlitou culture,emerging as a hybrid of theLongshan culture in the Shandong area and the Central Plain,was the Xia culture after Houyi’s usurpation.The Xia culture before that date was perhaps included in the third phase of the Wangwan culture.A further earlier period,represented by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Meishan culture,stood for the transition period,and it was the earliest Xia culture.I wish to indicate that the date for Houyi,a mythic role,should not be limited to the Xia,and his area is not necessarily identified as Qufu.Moreover, Houyi’s credibility as a historical role should receive further check.In fact,Longshan culture in the Shandong area had extremely limited influence on ancient cultures in the Central Plain ,and in the Erlitou culture,few elements were proved originated in the Shandong Longshan culture.The second phase of the Longshan culture at Meishan,Lingru did not transfer into the Erlitou culture.A fundamental differenceexisted between them.Therefore,the former should not be interpreted as the earliest Xia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里头文化 山东龙山文化 文化 后羿代夏 二里头一期 河南 《左传》 中原文化 王湾 煤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矫健:在两种文化的边缘开拓
18
作者 房赋闲 《当代文坛》 1987年第2期34-38,共5页
在以描写农村生活见长的山东青年作家中,矫健无疑是令人瞩目的一个。让人感兴趣的是,这个半拉子山东人,既没有王润滋那样深厚的生活经验,似乎也不及张炜那样敏感的艺术才情,但却在短短的几年里,写出了《老霜的苦闷》、《老人仓》、《河... 在以描写农村生活见长的山东青年作家中,矫健无疑是令人瞩目的一个。让人感兴趣的是,这个半拉子山东人,既没有王润滋那样深厚的生活经验,似乎也不及张炜那样敏感的艺术才情,但却在短短的几年里,写出了《老霜的苦闷》、《老人仓》、《河魂》、《天良》等有影响的中长篇小说,两次获得全国优秀短、中篇小说奖。矫健成功的秘密何在?本文试做一个新的解释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良 磕巴 两种文化 作家 边缘优势 山东文化 作品 江东 文化心理结构 生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广饶西杜疃遗址调查 被引量:5
19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7,共7页
山东广饶西杜疃遗址调查广饶县博物馆西杜疃遗址位于广饶县城北约7.5公里处,东去500米为西杜疃村,西去300米为张庄村,北距小清河约4公里。东营至辛店公路从遗址中部偏西处南北穿过(图一)。遗址中部高,四周低,东西长约... 山东广饶西杜疃遗址调查广饶县博物馆西杜疃遗址位于广饶县城北约7.5公里处,东去500米为西杜疃村,西去300米为张庄村,北距小清河约4公里。东营至辛店公路从遗址中部偏西处南北穿过(图一)。遗址中部高,四周低,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300米,总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石文化 文化遗物 夹砂 遗址 山东龙山文化 广饶县 盔形 商周时期 文化因素 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泗水尹家城遗址第三次发掘简介 被引量:11
20
作者 于海广 《文史哲》 1982年第2期81-81,共1页
泗水县尹家城遗址,自1963年考古研究所山东工作队发现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于1973年春和1979年秋两次在这里进行了发掘,1981年秋,结合78级考古班毕业实习,在这个遗址又进行了第三次发掘。第三次发掘从9月17日开始,到11月22日工地... 泗水县尹家城遗址,自1963年考古研究所山东工作队发现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于1973年春和1979年秋两次在这里进行了发掘,1981年秋,结合78级考古班毕业实习,在这个遗址又进行了第三次发掘。第三次发掘从9月17日开始,到11月22日工地全部结束。发掘总面积近五百平方米。共清理各时期的灰坑和窖穴66个,房屋基址5座,墓葬8座。出土物也较为丰富,其中可复原的各时期的陶器近300件,完整和残破的石、骨、蚌器以及后世的铸币可达700件之多。(一)尹家城第一期文化层,即山东龙山文化层,直接迭压在生土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发掘 山东泗水 山东龙山文化 遗址 考古研究 文化 考古文化 陶器 墓葬 工作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