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徽州茶商与地方善举——清末民初屯溪公济局个案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张佩国
-
机构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6-162,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明清至民国时期地方善举的历史人类学研究”(17BSH001)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徽州茶商的所谓“封建性”,体现为依附的群体性格,这同时蕴含着追求商业利益的考量,那就是通过兴办地方善举,官府为其“义行”赋予某种正统性,这也为其行商提供了“护身符”。清末新政时期至民国初年,因兴办新式学堂、开办警政、加强地方防务等所谓“新办地方公益”,徽州茶商们的捐税负担较前大幅增加,从而导致所谓的“国家政权内卷化”。而帝国的贡赋制传统仍得以延续,茶叶经济仍不脱传统农业经济之窠臼,无法为国家财政广开税源提供新的商业税,商人们此前的那种矛盾性格也很难发生根本的改变。
-
关键词
徽州茶商
屯溪公济局
地方善举
-
分类号
F812.9
[经济管理—财政学]
F4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