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议程设置与公众导向需求的融合框架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安定 李巨尧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66,共3页
本文以网络属性议程与公众导向需求关系的建构为切入点,探寻网络时代议程设置的融合框架。其属性显著性主要表现为弱势群体与公权力的对峙,公众导向需求则表现为独白型集体记忆之回响,二者在互联网空间中凸显出以"封建化的集体记忆... 本文以网络属性议程与公众导向需求关系的建构为切入点,探寻网络时代议程设置的融合框架。其属性显著性主要表现为弱势群体与公权力的对峙,公众导向需求则表现为独白型集体记忆之回响,二者在互联网空间中凸显出以"封建化的集体记忆"为特质的融合框架,最终固化的框架又循环进入到新的媒体事件中,激发下一轮议程设置。针对这种趋势,恢复公权力的德行更有利于长期应对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议程设置 导向需求 集体记忆 融合框架 公权力德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民既有认知对媒体议程设置的调节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雯 余红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0-82,共3页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介议题会向公众议题转移。互联网时代网络议程设置模型概念认为新闻事件及其属性的转移并非独立,而是相互联系、打包传递给公众的。但是,在媒体议程对公众议程影响的研究中,并没有完全考虑到公众头脑中既有认知对议...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介议题会向公众议题转移。互联网时代网络议程设置模型概念认为新闻事件及其属性的转移并非独立,而是相互联系、打包传递给公众的。但是,在媒体议程对公众议程影响的研究中,并没有完全考虑到公众头脑中既有认知对议程设置效果的影响。本文抽取2014年人民网涉腐新闻53篇,与其对应的网民在线评论265篇进行分析,并对181名网民进行调查,结果证明网民既有认知对议程设置效果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议程设置 网络议程设置 网民既有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议题多元话语主体多层次议程设置效果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韩晓宁 郭玮琪 巴亚岭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47,共7页
本文聚焦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健康信息传播,研究通过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检验了党媒、市场化媒体、社交媒体意见领袖与公众等多元话语主体间的多层次议程互动情况。研究发现,在第二层属性议程设置方面,公众的属性议程相对独立... 本文聚焦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健康信息传播,研究通过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检验了党媒、市场化媒体、社交媒体意见领袖与公众等多元话语主体间的多层次议程互动情况。研究发现,在第二层属性议程设置方面,公众的属性议程相对独立,党媒和市场化媒体主要影响到社交媒体意见领袖层面;在第三层网络议程设置方面,党媒对社交媒体舆论场影响显著,公众和社交媒体意见领袖的网络议程均与党媒相关。基于上述发现,研究还为新冠肺炎疫情为代表的公共健康危机背景下,如何优化媒体信息传播效果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议程设置 网络议程设置 健康信息 新冠疫情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环境议题建构及议程互动关系分析--以“PM2.5”议题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高卫华 周乾宪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7-50,共4页
本研究以环境议题"PM2.5"为研究对象,以议程设置为理论框架,着重于属性议程设置,分析2012年5月1日至2013年5月1日期间"PM2.5"议题在中国的议程设置过程,考察真实世界指标、政策议程、媒体议程、网民议程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以环境议题"PM2.5"为研究对象,以议程设置为理论框架,着重于属性议程设置,分析2012年5月1日至2013年5月1日期间"PM2.5"议题在中国的议程设置过程,考察真实世界指标、政策议程、媒体议程、网民议程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舆论与真实世界并非完全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媒体报道与网民议程相关,但相互间设置关系较复杂;媒体和网民议程的信源及对象选取差异较大;两者议程属性皆偏重"现在-问题"型,停留在"浅绿色"环境观念阶段;媒体议程情感偏中性,网民议程多负面。本研究改良了传统议程设置过程模型,提出我国环境议题建构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议题 属性议程设置 议程互动“PM2 5”议题 内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权的假象——媒体“剩女”形象建构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雯 余红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65,46,共7页
近年来"剩女"现象不断被放大。媒体在此建构过程中担当重要角色,厘清隐藏在媒体背后的权力尤为重要。本文选取2007—2014年《中国妇女报》的92篇报道作为样本,基于框架理论及属性议程设置理论,分析媒介建构的变化,揭示其背后... 近年来"剩女"现象不断被放大。媒体在此建构过程中担当重要角色,厘清隐藏在媒体背后的权力尤为重要。本文选取2007—2014年《中国妇女报》的92篇报道作为样本,基于框架理论及属性议程设置理论,分析媒介建构的变化,揭示其背后价值观以及意识形态的对抗。结果发现,媒体对于"剩女"的总体上认知上升,似乎女性主义站稳了脚跟。但从属性和归因框架细致分析发现,媒介背后男性权力和根深蒂固的男性视角一直在腐蚀和摧毁走向平权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女议题 媒介建构 属性议程设置 框架分析 权力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