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语言模型驱动的跨领域属性级情感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诗晨 王中卿 周国栋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4-659,共16页
属性级情感分析作为一种细粒度情感分析方法,目前在许多应用场景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交媒体和在线评论的日益广泛以及各类新兴领域的出现,使得跨领域属性级情感分析面临着标签数据不足以及源领域与目标领域文本分布差异等挑战... 属性级情感分析作为一种细粒度情感分析方法,目前在许多应用场景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交媒体和在线评论的日益广泛以及各类新兴领域的出现,使得跨领域属性级情感分析面临着标签数据不足以及源领域与目标领域文本分布差异等挑战.目前已有许多数据增强方法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但现有方法生成的文本仍存在语义不连贯、结构单一以及特征与源领域过于趋同等问题.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数据增强的跨领域属性级情感分析方法.所提方法利用大模型丰富的语言知识,合理构建针对跨领域属性级别情感分析任务的引导语句,挖掘目标领域与源领域相似文本,通过上下文学习的方式,使用领域关联关键词引导LLM生成目标领域有标签文本数据,用以解决目标领域数据缺乏以及领域特异性问题,从而有效提高跨领域属性级情感分析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所提方法在多个真实数据集中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基线模型在跨领域属性级情感分析中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级情感分析 大语言模型(LLM) 迁移学习 数据增强 领域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属性建模与课程学习相结合的属性级情感分类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叶静 向露 宗成庆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377-4389,共13页
属性级情感分类任务旨在判断句子针对给定属性的情感极性,因其广泛应用而备受关注.该任务的关键在于识别给定属性相关的上下文描述,并根据上下文内容判断发文者针对相应属性的情感倾向.统计发现,大约30%的评论中并不包含关于给定属性的... 属性级情感分类任务旨在判断句子针对给定属性的情感极性,因其广泛应用而备受关注.该任务的关键在于识别给定属性相关的上下文描述,并根据上下文内容判断发文者针对相应属性的情感倾向.统计发现,大约30%的评论中并不包含关于给定属性的明确情感描述,但仍然传达了清晰的情感倾向,这被称为隐式情感表达.近年来,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神经网络方法在情感分析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但该类方法只能捕捉属性相关的显式情感描述,而缺乏对隐含情感的有效分析和挖掘,且往往将属性词与句子上下文分别建模,使得属性词的表示缺乏上下文语义.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提出一种交叉融合属性局部和句子全局上下文信息的属性级情感分类方法,并根据隐式和显式情感表达句子不同的分类难度采用课程学习提高模型的分类性能.实验表明,所提方法不仅对显式情感表达句子的属性情感倾向识别准确率高,而且能够有效学习隐式情感表达句子的情感类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级情感分析 隐式情感分析 注意力机制 课程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针对对话文本属性级情感信息抽取的词对关系建模方法
3
作者 曾涛 王晶晶 +1 位作者 张涵 刘一丁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39-2251,共13页
属性级情感分析旨在获取文本中包含的细粒度情感信息,因其应用广泛而备受关注。然而传统的属性级情感分析研究大多基于非交互场景下的普通评价文本,针对对话文本的交互式场景下属性级情感分析的研究工作则非常稀缺。基于此现状,提出了... 属性级情感分析旨在获取文本中包含的细粒度情感信息,因其应用广泛而备受关注。然而传统的属性级情感分析研究大多基于非交互场景下的普通评价文本,针对对话文本的交互式场景下属性级情感分析的研究工作则非常稀缺。基于此现状,提出了针对对话文本交互式场景下的属性级情感信息联合抽取任务,获取由目标属性、意见表达以及意见对应的情感极性构成的完整的细粒度情感信息三元组,旨在通过一个任务获取交互式对话中最后一条发言包含的完整细粒度情感信息。针对该任务设计了一种端到端的基于词对关系建模的抽取方法,对词对间关系进行建模后将对话文本映射成一个有向图,将解码过程转换为在有向图中寻找特定环结构的过程。为了提升词对关系建模的准确率,设计了一种新颖的模型结构,在构建词对关系表征时融合词对相对距离信息与对话轮次信息,并通过多粒度二维卷积加强词对间的信息交互。此外,设计了一种动态损失权重方法,有效缓解了对话文本中词对关系类别分布不平衡问题。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方法与选用的强基线方法对比,F 1分数平均提升了7.70%,最高提升了15.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级情感分析 细粒度情感信息抽取 对话文本 词对关系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语言图神经网络模型的属性级情感分类 被引量:7
4
作者 鲍小异 姜晓彤 +1 位作者 王中卿 周国栋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76-689,共14页
目前,在属性级情感分类任务上较为成熟的有标注数据集均为英文数据集,而有标注的中文数据集较少.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规模庞大但却缺乏成熟标注数据的中文语言数据集,针对跨语言属性级情感分类任务进行了研究.在跨语言属性级情感分类中,... 目前,在属性级情感分类任务上较为成熟的有标注数据集均为英文数据集,而有标注的中文数据集较少.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规模庞大但却缺乏成熟标注数据的中文语言数据集,针对跨语言属性级情感分类任务进行了研究.在跨语言属性级情感分类中,一个核心问题为如何构建不同语言的文本之间的联系.针对该问题,在传统的单语言情感分类模型的基础上,使用图神经网络模型对跨语言词-词、词-句之间的关系信息进行建模,从而有效地刻画两种语言数据集之间的联系.通过构建单语词-句之间的联系和双语词-句之间的联系,将不同语言的文本关联起来,并利用图神经网络进行建模,从而实现利用英文数据集预测中文数据集的跨语言神经网络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基线模型,所提出的模型在F1值指标上有着较大的提升,从而说明使用图神经网络建立的模型能够有效地应用于跨语言的应用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神经网络 属性级情感分析 跨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注意力机制和情感词位置的情感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晓雯 王晓晔 +1 位作者 孙嘉琪 于青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0-186,194,共8页
现有属性级情感分析方法主要是基于注意力模型,但都缺少情感词位置的提取,甚至忽略了情感目标在情感分类中的作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编码机制和情感词位置的交互感知网络。通过预训练的BERT模型训练词向量;利用注意力编... 现有属性级情感分析方法主要是基于注意力模型,但都缺少情感词位置的提取,甚至忽略了情感目标在情感分类中的作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编码机制和情感词位置的交互感知网络。通过预训练的BERT模型训练词向量;利用注意力编码机制对情感目标与上下文进行交互性学习,通过计算情感目标与全局文本的相关性来更新整体的权重分配。在情感词提取和分类中,通过扩展的情感词典对情感词进行提取,结合情感词和情感目标的位置信息生成<情感目标,情感词>,并通过Softmax层获得情感极性的预测。在AIChallenge2018的中文数据集上进行实验,该模型取得了比其他模型更好的分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级情感分析 注意力机制 情感位置感知 情感词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不同评论平台的图书综合影响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章成志 童甜甜 周清清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61-873,共13页
目前电商网站、社交媒体网站上包含大量的图书评论数据。挖掘在线图书评论,对于图书的全面评价、用户购买决策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基于图书评论的图书评价研究主要依据单一的评论平台,尚未利用多个平台的评论数据,在一定程度... 目前电商网站、社交媒体网站上包含大量的图书评论数据。挖掘在线图书评论,对于图书的全面评价、用户购买决策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基于图书评论的图书评价研究主要依据单一的评论平台,尚未利用多个平台的评论数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图书评价结果的片面性。为此,本文量化不同平台图书评论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整合不同平台的图书综合影响力评价方法,即通过对社交平台、电子商务网站等数据源图书评论的采集与整合,进行图书综合影响力的评价。本文以4个学科的348本图书为例,从图书属性层面整合多源数据,分析不同整合策略所得图书评价结果的差异及原因。与基于单一平台的图书评价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整合不同平台数据的评价方法能够更加全面地评价图书影响力,降低传统方法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评价 多源数据 在线图书评论 属性级情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