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属性区间识别模型在溃坝后果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
作者 邹强 周建中 +2 位作者 杨小玲 何耀耀 张勇传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5-50,共6页
溃坝后果严重程度综合评价是大坝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溃坝后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以属性区间识别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溃坝后果综合评价的属性区间识别模型,采用均化系数将属性测度区间转化为综合属... 溃坝后果严重程度综合评价是大坝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溃坝后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以属性区间识别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溃坝后果综合评价的属性区间识别模型,采用均化系数将属性测度区间转化为综合属性测度;然后对熵权计算公式进行合理改进,并有效选择偏好系数将主客观权重有机结合得到了理想的组合权重;最后分别根据置信度准则、灰色接近度和样本评分准则进行溃坝后果等级识别和比较排序分析。实例研究表明,该模型简单方便、合理有效,为溃坝后果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区间识别理论 均化系数 改进熵权 组合权重 灰色接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赋权-属性区间识别模型法优选采矿方法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洋 叶义成 +2 位作者 刘晓云 王其虎 姚囝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5-30,共6页
针对采矿方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根据矿山生产实际经验与评价指标选取原则,选取损失率、贫化率、生产能力、采切比、采矿工效、采矿成本、安全性、通风条件、工艺复杂性、适应性、炸药单耗、施工难易性、机械化程度、... 针对采矿方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根据矿山生产实际经验与评价指标选取原则,选取损失率、贫化率、生产能力、采切比、采矿工效、采矿成本、安全性、通风条件、工艺复杂性、适应性、炸药单耗、施工难易性、机械化程度、劳动强度等14项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以属性区间识别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采矿方法综合评价的属性区间识别模型,采用均化系数将属性测度区间转化为综合属性测度;然后采用乘法合成法将主客观权有机结合得到了理想的组合权重;最后分别根据置信度准则、灰色接近度和评分准则进行采矿方法等级识别和比较排序分析。将该方法应用于某矿采矿方法选择中,应用案例计算的各采矿方案的采矿方法综合优越度分别为1.766 3、2.125 9、2.506 1、1.662 8、1.503 0,确定多层条带开采嗣后充填法为最优的开采方案实例。研究表明,该模型简单方便、合理有效,为采矿方法优选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区间识别理论 组合赋权 采矿方法优选 均化系数 灰色接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岩稳定性评价的投影寻踪权重-属性区间识别模型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飞 王珂 刘造保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587-2591,2598,共6页
围岩的稳定性评价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系统问题。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投影寻踪方法,并结合属性区间识别理论,建立了围岩稳定性评价的投影寻踪权重-属性区间识别模型。选取5个围岩稳定性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构造属性测度区间函数计... 围岩的稳定性评价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系统问题。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投影寻踪方法,并结合属性区间识别理论,建立了围岩稳定性评价的投影寻踪权重-属性区间识别模型。选取5个围岩稳定性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构造属性测度区间函数计算单指标属性测度区间,利用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投影寻踪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计算综合属性测度区间,应用置信度准则和评分准则对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属性识别。实例研究表明,该模型能有效的解决围岩稳定性评价问题,且评价结果科学可靠;评价模型采用投影寻踪确定权重,避免了权重确定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保证了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稳定性 投影寻踪 属性区间识别理论 粒子群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属性区间识别的隧道塌方风险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秦胜伍 吕江峰 +5 位作者 陈剑平 陈骏骏 马中骏 曹荣国 刘绪 翟健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91-96,共6页
为了准确地对山岭隧道建设工程中的塌方进行风险评估,基于最大熵原理和属性区间识别理论建立了山岭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模型。具体工作流程是:选取围岩级别、地下水状况、岩体完整程度等7个主要因素作为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指标,制定相应的属... 为了准确地对山岭隧道建设工程中的塌方进行风险评估,基于最大熵原理和属性区间识别理论建立了山岭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模型。具体工作流程是:选取围岩级别、地下水状况、岩体完整程度等7个主要因素作为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指标,制定相应的属性区间评价指标分级标准;采用综合赋权法进行隧道塌方风险指标的权重分析;利用均化系数和基于最大熵原理的属性区间识别理论来确定属性测度区间;应用置信度准则对隧道塌方风险性进行属性识别,确定塌方风险性等级;运用评分准则对塌方风险进行评分,根据分值对两次或多次所属相同级别的风险进行比较排序。利用建立的评价模型与属性识别模型以及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对比,结果吻合性较好。将该模型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对塌方风险进行评估,并与现场情况作对比,证明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塌方风险 最大熵原理 属性区间识别理论 组合权重 评分准则 山岭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属性区间识别理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被引量:8
5
作者 任政 郝振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24,96,共4页
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区间等级标准信息引入均化系数转化为标准的属性识别模型,根据等级属性值的变权系数实现指标的客观赋权获得各个评价样本的评价等级和评价分数。以黑龙江省14个地区为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与模糊识别和群决策识... 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区间等级标准信息引入均化系数转化为标准的属性识别模型,根据等级属性值的变权系数实现指标的客观赋权获得各个评价样本的评价等级和评价分数。以黑龙江省14个地区为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与模糊识别和群决策识别结果相比,该模型可行有效,评价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区间识别 均化系数 变异系数 可持续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属性区间识别理论的地下水开采评价模型 被引量:4
6
作者 阮万清 《煤炭技术》 CAS 2008年第2期76-78,共3页
从属性区间识别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地下水开采安全评价方法。并通过对哈尔滨市地下水开采的安全评价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为地下水开采的安全评价提供了一种科学、实用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 地下水开采 安全评价体系 属性区间识别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和属性区间识别理论的岩爆烈度分级预测模型 被引量:21
7
作者 殷欣 刘泉声 +1 位作者 王心语 黄兴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772-3780,共9页
岩爆是一种极易发生在深埋地下工程岩体开挖过程中的一种动力失稳现象,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和强破坏性等特征,开展岩爆烈度分级预测研究已成为一项需要迫切解决的世界性难题。岩爆烈度分级预测是一个典型的多属性有序分割问题,采用属... 岩爆是一种极易发生在深埋地下工程岩体开挖过程中的一种动力失稳现象,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和强破坏性等特征,开展岩爆烈度分级预测研究已成为一项需要迫切解决的世界性难题。岩爆烈度分级预测是一个典型的多属性有序分割问题,采用属性区间识别理论建立预测模型。根据岩爆的成因及特点,从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岩体完整性和地应力3个方面选取围岩最大切向应力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比、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比、弹性变形能指数和岩体完整性系数作为岩爆烈度分级预测的评价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反熵权法分别确定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克服了传统熵权法在确定评价指标客观权重时对指标差异度敏感性较大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离差平方和的最优组合赋权规则,建立了岩爆烈度分级预测的最优组合赋权-属性区间识别模型。以国内外12组典型岩爆工程实例对所建模型进行检验,由于均化系数对模型的预测性能影响较大,为了选取最优的均化系数,使其在区间[0.05,0.95]内变化,步长为0.1,经分析,当均化系数取0.05和0.15时模型的预测准确率最高,达91.7%。将均化系数取0.15时模型的预测结果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灰评估模型的预测结果以及实际情况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 属性区间识别模型 最优组合赋权 层次分析法 反熵权法 均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属性区间识别模型的边坡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艳 李绍红 +1 位作者 尹维大 高延超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9-43,共5页
为快速准确地识别边坡的稳定性,从多因素综合评价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区间识别的边坡稳定性评价的新模型。在建立边坡稳定性评价体系的基础之上,采用AHP法和熵权法分别计算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采用最优离差组合赋权法计算各... 为快速准确地识别边坡的稳定性,从多因素综合评价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区间识别的边坡稳定性评价的新模型。在建立边坡稳定性评价体系的基础之上,采用AHP法和熵权法分别计算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采用最优离差组合赋权法计算各因素指标权重,并通过属性区间识别技术判别边坡的稳定性。算例表明,该模型能够获得与可拓方法、灰色理论一致的评价结果,可作为边坡稳定性评价的补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稳定性评价 属性区间识别 熵权法 最优组合赋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属性区间识别方法及其在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周宗青 孔军 +4 位作者 杨为民 陈元培 张琦 李利平 石少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03-1711,共9页
考虑隧道与地下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将评价指标的取值扩展为一个概率区间,提出一种改进的属性区间识别方法,从单指标属性测度分析、多指标属性测度分析和属性识别分析3个方面,对该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多指标属性测度计算方... 考虑隧道与地下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将评价指标的取值扩展为一个概率区间,提出一种改进的属性区间识别方法,从单指标属性测度分析、多指标属性测度分析和属性识别分析3个方面,对该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多指标属性测度计算方法及其对应的属性识别分析方法。以湖北省三峡翻坝高速鸡公岭隧道、宜巴高速公路峡口隧道为例,运用本文方法对其突水风险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突水风险评估结果与工程实际情况较吻合,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模糊数学、属性数学等其他方法相比,本文方法所得的风险等级更明确,可为隧道与地下工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突涌水 属性区间识别方法 风险评估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属性区间识别模型的跨线公路桥施工风险评估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景春 吴雨航 +1 位作者 王利军 刘伟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7,共7页
采用属性区间识别模型进行多指标分级评估时,常运用置信度准则对结果进行评判,该准则中置信度的取值由人为确定,不同的取值往往会导致结果出现差异,运用距离判别思想将属性区间识别模型的置信度准则进行改进,并应用到跨线公路桥施工风... 采用属性区间识别模型进行多指标分级评估时,常运用置信度准则对结果进行评判,该准则中置信度的取值由人为确定,不同的取值往往会导致结果出现差异,运用距离判别思想将属性区间识别模型的置信度准则进行改进,并应用到跨线公路桥施工风险评估中。首先,从桥梁自身条件、桥梁下方线路情况、施工因素、管理因素4个层面确定11项指标,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制定指标分级标准;其次,应用C-OWA算子计算各指标权重,利用属性识别理论对评价指标进行属性测度分析,通过构建指标的测度函数计算单指标属性测度和综合属性测度;最后,运用欧式距离对跨线公路桥施工进行风险等级评定。以阳左大桥为例,运用本文方法对其施工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阳左大桥施工系统风险等级为Ⅱ级,风险可接受。评估结果与工程实际一致,可为跨线公路桥施工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风险评估 公路桥施工 属性区间识别模型 欧式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寻踪-属性区间识别的管道施工风险评价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费纪纲 刘中河 +5 位作者 刘和益 马洪英 魏强强 乔晓亮 姜波 胡兴乔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2年第4期91-96,共6页
为了准确评价油气管道的施工风险水平,从人员、机械设备、材料、方法、环境5个方面构建了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同类型管道施工经验,采用粒子群算法和投影寻踪法,并结合最佳投影方向计算指标权重;利用属性区间识别,从逻辑关系角度... 为了准确评价油气管道的施工风险水平,从人员、机械设备、材料、方法、环境5个方面构建了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同类型管道施工经验,采用粒子群算法和投影寻踪法,并结合最佳投影方向计算指标权重;利用属性区间识别,从逻辑关系角度计算多层次指标的综合属性测度,参照置信度准则对施工风险进行评价,并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避免了权重计算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与模糊综合评价法、集对分析法和突变理论法相比,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合理;但其中人员误操作、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办法的权重比例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应引起足够重视。研究结果对控制管道项目施工质量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施工风险 投影寻踪 属性区间识别 置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属性数学理论的煤矿应急预案评估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马恒 韩宝华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8-122,共5页
结合煤矿实际情况和煤矿应急预案评估要求,建立煤矿应急预案评估体系。基于属性数学区间识别理论建立评估体系模型与分级的属性识别模型,对应急预案中二级指标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中的3个次级指标进行评估分析。通过确定矿井应急预案评... 结合煤矿实际情况和煤矿应急预案评估要求,建立煤矿应急预案评估体系。基于属性数学区间识别理论建立评估体系模型与分级的属性识别模型,对应急预案中二级指标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中的3个次级指标进行评估分析。通过确定矿井应急预案评估指标与分级标准,给出矿井应急预案评估的属性空间矩阵;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判别指标的权重,通过构造属性测度函数来计算单指标属性测度,将单指标属性测度转化成综合属性测度;利用置信度识别准则对应急预案评估体系进行属性识别。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属性数学理论应用于煤矿应急预案评估是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 应急预案评估 属性区间识别 层次分析法 属性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