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媒介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与传播路径研究——以老北京剪纸为例
1
作者 张何梓夷 张娜娜 《福建轻纺》 2025年第4期56-60,64,共6页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及数字媒介的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传统手工艺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更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在市场化转型发展过程中,许多手工艺失去了原有的文化价值...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及数字媒介的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传统手工艺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更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在市场化转型发展过程中,许多手工艺失去了原有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其文化内核不断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文章以老北京剪纸艺术为例,通过案例解析传统手工艺如何在新媒介的介入下,实现保护、传承及创新性发展,并积极探讨展示与传播的创新路径探索,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老北京剪纸 展示与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国家形象展示与传播设计的“日常生活化”转向研究
2
作者 邹锋 王梦瑶 《中国艺术》 2024年第4期82-85,共4页
传统的国家形象展示与传播主要是一种内容宏大、形式自上而下、路径单线宣传的设计表达,从微观日常生活角度出发的研究和应用较少。新时代数智技术带来的展示传播媒介革新,国家形象建设的表达形式逐渐融入了对人民日常生活的关怀。新时... 传统的国家形象展示与传播主要是一种内容宏大、形式自上而下、路径单线宣传的设计表达,从微观日常生活角度出发的研究和应用较少。新时代数智技术带来的展示传播媒介革新,国家形象建设的表达形式逐渐融入了对人民日常生活的关怀。新时代大众群体参与国家形象传播的程度越来越高,对文化信息体验呈现多维度视角,使得新时代国家形象展示与传播设计“日常生活化”转向的社会现象展现出独特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国家形象 展示与传播 日常生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族“非遗”数字化展示与传播的创新路径
3
作者 王紫怡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20期80-82,共3页
满族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这些“非遗”项目承载着满族人民的历史记忆、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如何更好地展示与传播满族“非遗”成为重要课题。通过创新路径,利... 满族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这些“非遗”项目承载着满族人民的历史记忆、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如何更好地展示与传播满族“非遗”成为重要课题。通过创新路径,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可以让满族“非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活力,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关注满族文化,进而促进其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文化 现代技术手段 创新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时代 展示与传播 历史记忆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发展现状及问题
4
作者 杨璇 《艺术科技》 2015年第6期26-27,共2页
在对广东目前的文化遗产数字化现状与水平调查的基础上,就场馆数字化信息展示手段和平台、网络展示平台、数字媒体传播平台来展示和传播文化遗产信息等方面获得的数据与信息,提出广东的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应树立为儿... 在对广东目前的文化遗产数字化现状与水平调查的基础上,就场馆数字化信息展示手段和平台、网络展示平台、数字媒体传播平台来展示和传播文化遗产信息等方面获得的数据与信息,提出广东的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应树立为儿童和青少年服务的意识、打造城市公共空间的数字展示平台等建议。同时提出应认识到文化遗产数字化是一把"双刃剑",需谨慎并科学地设计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数字化 数字化展示与传播 广东 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的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展示与传播
5
作者 朱芳 《黄河之声》 2017年第24期120-121,共2页
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是在客家地区广为流传且为人们所喜爱的一种音乐文化形式。随着近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越发重视,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也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受到了人们的广为关注,对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进行... 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是在客家地区广为流传且为人们所喜爱的一种音乐文化形式。随着近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越发重视,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也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受到了人们的广为关注,对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进行展示与传播已然成为对其传承与保护的重要形式之一。现阶段,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充分推动了我国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数字化技术所具备的存储性和开放性的优势给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对此,我国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也应重视对数字化的运用,确保通过其实现有效的展示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客家 传统民间音乐文化 展示与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数字化的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展示与传播 被引量:2
6
作者 付佳伟 《艺术评鉴》 2018年第6期180-181,共2页
随着我国音乐文化的日益发展和繁荣,对各地区的音乐文化发展给予更高的关注度。以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为例,其在客家地区广为流传,是人们所喜爱的音乐文化形式之一,对客家人民的影响是深远的。当前,要进一步丰富国家音乐文化系统,有必... 随着我国音乐文化的日益发展和繁荣,对各地区的音乐文化发展给予更高的关注度。以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为例,其在客家地区广为流传,是人们所喜爱的音乐文化形式之一,对客家人民的影响是深远的。当前,要进一步丰富国家音乐文化系统,有必要积极借助数字化技术,为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提供展示与传播的有利途径,进而扩大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影响力,这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发挥积极的作用。对此,本文主要对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进行概述简介,并提出有效的展示与传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 展示与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雕版印刷技艺在博物馆中的展示与传播(下)
7
作者 雷心瑶 《中国印刷》 2020年第3期72-74,共3页
本文力求通过梳理雕版印刷技艺与博物馆的关系,结合中国印刷博物馆关于雕版印刷技艺的展示与传播实践,探究在现代社会的博物馆空间中,如何进行雕版印刷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本文分上、下两篇,本期刊登下篇。
关键词 中国印刷博物馆 雕版印刷技艺 展示与传播 博物馆空间 保护与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媒体技术在传统手工技艺展示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申捷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9年第12期61-61,63,共2页
由于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效率低下,面对多样化、个性化的社会需求无力应和,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销声匿迹。但我们无可否认,传统手工技艺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它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承载了历史的记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本文我们引入数字... 由于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效率低下,面对多样化、个性化的社会需求无力应和,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销声匿迹。但我们无可否认,传统手工技艺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它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承载了历史的记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本文我们引入数字媒体技术,浅谈数字媒体技术在传统手工技艺展示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体技术 传统手工技艺 文化展示与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民间剪纸艺术的创新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柳旭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I0035-I0035,共1页
剪纸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数千年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剪纸艺术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元素,并在各个历史时期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社交平台、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的新媒体技术兴起,为... 剪纸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数千年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剪纸艺术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元素,并在各个历史时期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社交平台、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的新媒体技术兴起,为剪纸艺术提供了新的展示与传播途径,同时也对艺术家的创作方法和观众的接受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以下3方面就新媒体时代下民间剪纸艺术的创新发展路径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社交平台 民间剪纸艺术 新媒体技术 创新发展路径 信息时代 互联网 展示与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现状 被引量:31
10
作者 王建华 栗帅东 《湖南包装》 2021年第5期1-6,37,共7页
数字化技术手段应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过程中,对非遗的资源档案保护、多元化展现传播、创新性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文化价值影响和经济价值增收的重要意义。因此,以中国知网(CNKI)的非遗数字化研究领域文献作为基础数据来源,... 数字化技术手段应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过程中,对非遗的资源档案保护、多元化展现传播、创新性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文化价值影响和经济价值增收的重要意义。因此,以中国知网(CNKI)的非遗数字化研究领域文献作为基础数据来源,时间跨度为2001-2021年,结合可视化计量软件VOSviewer进行关键词聚类,最终生成可视化图谱分析国内非遗数字化研究现状和热点方向。通过梳理数字化技术在非遗传承过程中相关研究,阐述建筑学、社会学、传播学、艺术学等不同学科研究成果,为非遗传承与开发提供创新性思路。研究表明非遗数字化发展不仅体现在保护机制之中,更是在非遗内容展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数字资源版权保护、非遗活态传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非遗的文化价值实现提供了可行方案,让非遗项目的生产端和消费市场特征都发生重要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数字化保护 数字非遗模式 展示与传播 传承与创新 可视化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瓷数字博物馆的创建研究
11
作者 万长林 肖宇强 周君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5年第4期40-43,共4页
湘瓷是中国陶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面临分布零散、文化谱系待梳理、知名度不高、古法技艺缺乏创新利用等现实问题。文章基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理念,整合数字采集、知识图谱、虚拟现实等多维前沿技术,提出湘瓷数字博物馆系统性构... 湘瓷是中国陶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面临分布零散、文化谱系待梳理、知名度不高、古法技艺缺乏创新利用等现实问题。文章基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理念,整合数字采集、知识图谱、虚拟现实等多维前沿技术,提出湘瓷数字博物馆系统性构建方案。通过利用高精度3D建模与数字孪生技术整合散佚文物数据;运用知识图谱解析工艺基因谱系;依托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古法烧制技艺的沉浸式传承,并创新开发纹饰符号智能解码系统。研究旨在为湘瓷文化遗产提供全息化保存方案的同时,激活湘瓷文化生命力。通过数字开发与教育平台创建,实现文化基因的当代转译与价值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陶瓷 湖南地域文化 数字博物馆 数字化技术 展示与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