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安全屏障模型的海上钻完井作业风险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武胜男 樊建春 张来斌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3-100,共8页
海上钻完井作业面临海洋环境恶劣、浅层地质灾害等复杂工况,极易发生油气泄漏、井喷等事故。为有效预防海上钻完井作业事故,提出基于瑞士奶酪模型的安全屏障模型。采用事故树和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作业过程风险。该模... 海上钻完井作业面临海洋环境恶劣、浅层地质灾害等复杂工况,极易发生油气泄漏、井喷等事故。为有效预防海上钻完井作业事故,提出基于瑞士奶酪模型的安全屏障模型。采用事故树和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作业过程风险。该模型根据挪威标准D-010,建立完井作业关井阶段的物理安全屏障和安全屏障控制原理图,在此基础上构建油气泄漏事故树和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表,找出关井阶段可能的油气泄漏途径。通过对重要度计算和风险优先度值排序确定作业过程中最薄弱的安全屏障和关键故障模式。结果表明,作业过程中最薄弱的安全屏障是采油树、油管和地面控制井下安全阀(SCSSV),采油树腐蚀、密封失效、油管接头密封失效和SCSSV开关故障是影响作业过程的关键故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屏障模型 海上钻完井作业 安全屏障 事故树 关键故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对小鼠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家雄 徐显鑫 +4 位作者 康志文 邱金涛 俞泽然 许金明 龙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9-184,共6页
目的: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模型(blood-brain barrier model,BBBM),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A549细胞对BBBM功能的影响。方法:早上将周细胞(pericytes,PC)接种到Transwell膜的外侧面,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 目的: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模型(blood-brain barrier model,BBBM),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A549细胞对BBBM功能的影响。方法:早上将周细胞(pericytes,PC)接种到Transwell膜的外侧面,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接种到12孔板内,8 h后将Transwell置入12孔板内,再将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接种到transwell膜的内侧面,建立血脑屏障模型。模型建立后每天进行试漏试验及跨内皮电阻(transendo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测定,鉴定是否成模。成模后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将A549细胞接种到实验组BBBM内室,共培养体系置于培养箱,于24 h、48 h、72 h后进行电阻测定及辣根过氧化物酶渗透试验,以评估BBBM的功能。分别于渗透试验进行至2 h、6 h时取样,根据样本中辣根过氧化物酶浓度计算表观渗透系数(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cient,Papp)。结果:(1)部分血脑屏障模型在建立后3 d成模,4 d可全部成模。(2)A549细胞加入BBBM内室共培养。(a)实验组TEER值与对照组比较:1 d后无显著变化(P>0.05);2 d后降低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3 d后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b)渗透试验与对照组比较:1 d后2 h及6 h渗透试验实验组Papp均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 d后实验组Papp升高,2 h渗透试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 h渗透试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d后实验组Papp升高,2 h及6 h渗透试验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小鼠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功能可被人类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影响。体外共培养体系可用于研究肺癌脑转移过程中肿瘤细胞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模型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屏障模型和故障树我国油气管道风险体系构建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霞 段庆全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82,共7页
为保障油气管道的安全高效输送,在对油气管道系统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概述了油气管道事故的致因机理,并归纳了油气管道系统中存在的风险因素,结合屏障模型和故障树分析,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的油气管道风险体系。首先,改进传统... 为保障油气管道的安全高效输送,在对油气管道系统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概述了油气管道事故的致因机理,并归纳了油气管道系统中存在的风险因素,结合屏障模型和故障树分析,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的油气管道风险体系。首先,改进传统的屏障模型仅考虑人为因素分析的局限性,将环境因素、技术因素等纳入到油气管道事故的致因分析中,构建更加全面的油气管道作业过程的屏障集;然后,采用故障树确定屏障中的风险因素,并分析屏障失效对油气管道事故产生的影响;最后,根据屏障模型和故障树分析结果,构建了我国油气管道风险体系。该研究结果可为管道公司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提供决策支撑,对预防油气管道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风险体系 屏障模型 故障树 致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sin2基因沉默对小鼠内皮细胞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影响
4
作者 於晓东 柴文英 +2 位作者 王永刚 曹奕强 龙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7-662,共6页
目的:研究使用小干扰RNA(siRNA)特异性沉默体外血脑屏障模型中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b. End3细胞中Epsin2的表达后对血脑屏障模型的功能及VEGFR2、ZO1、occludin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化学合成的siRNA特异性干扰b. End3细胞Epsin2的表... 目的:研究使用小干扰RNA(siRNA)特异性沉默体外血脑屏障模型中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b. End3细胞中Epsin2的表达后对血脑屏障模型的功能及VEGFR2、ZO1、occludin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化学合成的siRNA特异性干扰b. End3细胞Epsin2的表达,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Epsin2、VEGFR2、ZO1、occludin的表达。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Epsin2-siRNA干扰组(Epsin2-siRNA),Control组使用正常b. End3细胞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模型,Epsin2-siRNA组使用Epsin2-siRNA转染后b. End3细胞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分别于建模24、48、72 h后进行跨内皮电阻测定,48 h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渗透试验测定血脑屏障模型功能。结果:转染后b. End3细胞Epsin2免疫荧光和Western Bolt结果均提示表达下降(P <0. 05)。随着Epsin2的表达下降,VEGFR2表达随之下降,ZO1、occludin表达上升(P <0. 05)。Epsin2-siRNA组TEER值与Control组比,48 h后Control组与Epsin2-siRNA组TEER均升高,但Epsin2-siRNA组升高幅度高于Contr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72 h后Epsin2-siRNA干扰组TEER进一步升高且与Control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共培养48 h后Epsin2-siRNA干扰组通透性明显低于Control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Epsin2的表达能够影响血脑屏障相关分子的表达,从而影响血脑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in2 VEGFR2 SIRNA 血脑屏障模型 b.End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安全屏障模型的试验操作风险管控 被引量:4
5
作者 高鹏 张小涛 +1 位作者 刘延鑫 靳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32-37,共6页
为预防催化剂微反评价试验安全事故的发生,基于瑞士奶酪模型构建包含设备、人员和环境多因素防御屏障的立体安全屏障模型,该模型具有耗散结构特征和突变特征;探讨典型催化剂微反评价试验操作过程中设备、人员和环境3类防御屏障的缺陷和... 为预防催化剂微反评价试验安全事故的发生,基于瑞士奶酪模型构建包含设备、人员和环境多因素防御屏障的立体安全屏障模型,该模型具有耗散结构特征和突变特征;探讨典型催化剂微反评价试验操作过程中设备、人员和环境3类防御屏障的缺陷和漏洞,分析催化剂评价试验操作失误的原因,发现设备取样口设计不合理,安全操作规程不完善、人员操作执行不到位,取样环境狭窄等缺陷为主要因素。结合管理类因素给出减少3类防御屏障缺陷和提升屏障质量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多因素立体安全屏障模型可以用于催化剂微反评价试验操作过程的安全风险识别和管控,利用该模型分析安全事故和安全事件,可以识别评价试验操作过程的安全风险,提升催化剂评价试验运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屏障模型 微反评价装置 试验操作 风险管控 瑞士奶酪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诱导血脑屏障体外模型中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信号调控 被引量:4
6
作者 徐焰 车红磊 +4 位作者 刘明朝 柯涛 马越云 陈景元 郝晓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41-1146,共6页
目的研究铅损伤体外血脑屏障(BBB)模型的紧密连接过程中,MAPK、AKT通路的改变,并观察相关通路的抑制剂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TranswellTM小室培养系统将ECV304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与C6大鼠胶质瘤细胞共培养建立体外BBB模型。共培养实验组... 目的研究铅损伤体外血脑屏障(BBB)模型的紧密连接过程中,MAPK、AKT通路的改变,并观察相关通路的抑制剂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TranswellTM小室培养系统将ECV304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与C6大鼠胶质瘤细胞共培养建立体外BBB模型。共培养实验组按照加入醋酸铅(PbC4H6O4)浓度的不同分组。测量跨内皮阻抗(TEER)和FITC-葡聚糖通过量,以动态TEER峰值和FITC-葡聚糖通过量作为判断ECV304细胞紧密连接形成的标准。Western blot法检测铅暴露对细胞紧密连接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利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细胞定位;染铅细胞MAPK、PI3K/AKT通路抑制作用。结果铅对ECV304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具有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P<0.05);随着培养时间延长,TEER的测定值不断下降,而FITC-葡聚糖通过量显著上升(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在2.5μmol/L铅作用条件下,ECV304细胞和C6细胞共培养体系中ECV304细胞中的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occludin和claudin-5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p38、ERK、AKT的磷酸化水平逐渐增强;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发现ECV304细胞紧密连接相关蛋白表达减弱,信号通路抑制剂抑制铅诱导的信号通路活化,ERK1/2抑制剂PD98059和PI3K抑制剂LY2940021可抑制铅诱导的紧密连接相关蛋白表达降低。结论铅可诱导BBB通透性增强,MAPK、AKT通路抑制剂可抑制BBB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血脑屏障体外模型 紧密连接 信号转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对皮肤屏障障碍模型小鼠表皮厚度及丝聚合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晓菲 杨皓然 +1 位作者 柳弯 解宇环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索性别对小鼠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用丙酮-乙醚法和胶带粘贴法复制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模型、观察性别对皮肤屏障障碍模型小鼠的表皮厚度和丝聚合蛋白(FLG)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丙酮-乙醚组和胶带粘贴组小鼠表皮厚... 目的探索性别对小鼠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用丙酮-乙醚法和胶带粘贴法复制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模型、观察性别对皮肤屏障障碍模型小鼠的表皮厚度和丝聚合蛋白(FLG)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丙酮-乙醚组和胶带粘贴组小鼠表皮厚度增宽(P<0.05);正常对照组雄鼠与雌鼠相比,表皮厚度无差异;而丙酮-乙醚组和胶带粘贴组雌鼠表皮厚度均较同组雄鼠增加(P<0.05)。丙酮-乙醚组和胶带粘贴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FLG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同组雄鼠表达水平均低于雌鼠(P<0.05)。结论皮肤机械屏障功能被破坏后,小鼠的表皮厚度变化存在性别差异,而FLG蛋白表达在正常或是皮肤屏障障碍小鼠中的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研究小鼠皮肤屏障障碍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时应重视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皮肤屏障障碍模型 表皮厚度 丝聚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1表型的小胶质细胞外泌体对血脑屏障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蒋雯 邓琼花 梅松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研究M1表型的小胶质细胞外泌体(M1 microglia-derived exosome,M1-exo)对体外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功能及血管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小鼠小胶质细胞来源的... 目的:研究M1表型的小胶质细胞外泌体(M1 microglia-derived exosome,M1-exo)对体外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功能及血管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小鼠小胶质细胞来源的细胞系BV2细胞,流式技术检测其向M1型极化情况,分离提取外泌体。用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b.End3细胞与原代培养的小鼠星形胶质细胞构建体外BBB模型,随机分为3组:b.End3细胞正常培养组(b.End3组)、b.End3细胞+25µg/mL正常BV2细胞来源外泌体(BV2-derived exosome,BV2-exo)组(b.End3+BV2-exo组)、b.End3细胞+25µg/mL M1表型的小胶质细胞来源外泌体组(b.End3+M1-exo组)。按实验分组将不同来源外泌体与BBB模型共培养,检测各组的跨膜电阻(transendo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荧光黄通过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紧密连接复合物蛋白Claudin-1、Occludin、ZO-1及JAM蛋白的表达。结果:①小胶质细胞向M1型极化成功,其细胞标志物CD16/32阳性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23);②与M1-exo共培养后,体外BBB模型的TEER明显下降(P=0.000),对荧光黄的透过率明显增加(P=0.000);③与b.End3组和b.End3+BV2-exo组相比,b.End3+M1-exo组的Claudin-1、Occludin及ZO-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M1-exo可以破坏BBB的完整性,影响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1表型的小胶质细胞 外泌体 体外血脑屏障模型 缺血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次屏障的化工装置事故根因分析及“双预”机制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海清 张玉倩 +1 位作者 郑威 马佳雯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7,共7页
双重预防机制(“双预”)是当前国内危化品领域正在广泛推行的一种风险管控系统,但目前缺乏底层和运行层面的理论架构,更缺乏以根因分析(RCA)结果来指导实施“双预”的方法工具,为此,提出“主-次”屏障理论与事件与原因因素分析(ECF)相... 双重预防机制(“双预”)是当前国内危化品领域正在广泛推行的一种风险管控系统,但目前缺乏底层和运行层面的理论架构,更缺乏以根因分析(RCA)结果来指导实施“双预”的方法工具,为此,提出“主-次”屏障理论与事件与原因因素分析(ECF)相结合的可视化主-次屏障(VPSB)模型。ECF作为一种典型的RCA技术,由特定主/次屏障失效模式组成灾害事件的致因路径,为VPSB建模提供可视化框图。应用该模型对英国石油BP公司的Texas爆炸中的典型事故场景进行隐患识别和RCA,获得“双预”相关管理措施的具体失效模式,通过与美国化学品安全委员会(CSB)和英国石油(BP)公司对该事件的调查结果对比,发现CSB和BP公司将人的不安全动作作为直接原因开展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将关注点放在了人的管理上,并将根本原因宏观地总结为安全主管失职和操作工违规作业,而VPSB模型则关注的是对重大事故隐患本身和工艺过程的管理,用描述具体的次屏障失效模式来突出管理系统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其中,在机械完整性管理上的问题最多,且主要是由于管理措施未被合规执行。这为企业优化“双预”的相关工作内容提供了重点整改方向和可操作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主-次屏障(VPSB)模型 化工装置 根因分析(RCA) 双重预防机制 事件与原因因素分析(ECF) 事故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毒素促进金黄色葡萄球菌破坏血脑屏障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王哲芬 尹靓 +2 位作者 陈韬 吴静琳 郑颖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8-586,共9页
目的 探讨β-毒素(Hlb)在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血琼脂平板划线筛选金葡菌MW2的Hlb高产菌株,验证其对hCMEC/D3模拟BBB细胞模型通透性的影响。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hlb基因完整的... 目的 探讨β-毒素(Hlb)在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血琼脂平板划线筛选金葡菌MW2的Hlb高产菌株,验证其对hCMEC/D3模拟BBB细胞模型通透性的影响。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hlb基因完整的金葡菌菌株,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hlb敲除株,血琼脂平板法检测溶血活性改变。利用BBB细胞模型比较不同菌株对其通透性的影响,再将野生株与hlb敲除株经尾静脉注射构建小鼠血源性脑膜炎/脑微脓肿模型并比较感染72 h脑组织中菌载量。结果 金葡菌MW2的Hlb高产菌株对BBB细胞模型破坏导致BBB细胞模型通透性增加的能力较野生株明显增强。NCTC8325-4、COL和RN4220菌株hlb基因无噬菌体插入。成功构建NCTC8325-4Δhlb株,血平板证实敲除株的β-溶血缺失。NCTC8325-4Δhlb株对BBB模型细胞破坏导致BBB细胞模型通透性增加的作用较野生株下降,在小鼠血源性脑膜炎/脑微脓肿模型脑组织中菌载量也较野生株明显降低。结论 β-毒素具有促进金葡菌破坏BBB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β-毒素 血脑屏障 血源性脑膜炎/脑微脓肿模型 血脑屏障细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激肽诱发胶质瘤细胞释放的肿瘤坏死因子-α对体外血瘤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秦丽娟 薛一雪 +6 位作者 张田 谷艳婷 张文丽 孙娜 王建军 贾永森 郭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22-825,共4页
目的:探讨缓激肽(bradykinin,BK)诱发胶质瘤细胞释放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体外血瘤屏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缓激肽和生理盐水作用于C6胶质瘤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后,放射免疫法检测0、5、10、15、30和60 min时培养液内... 目的:探讨缓激肽(bradykinin,BK)诱发胶质瘤细胞释放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体外血瘤屏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缓激肽和生理盐水作用于C6胶质瘤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后,放射免疫法检测0、5、10、15、30和60 min时培养液内TNF-α的浓度。用原代培养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和C6细胞共培养构建血瘤屏障模型。将缓激肽处理C6细胞不同时间点的条件培养液(C6CM)作用于屏障模型后,动态观察屏障的通透性及跨内皮阻抗(TER)的改变,并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RT-PCR法检测屏障模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的变化。结果:缓激肽作用于C6细胞后,培养液内TNF-α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而神经胶质细胞无明显变化。C6CM作用于血瘤屏障模型后,血瘤屏障通透性增加,跨内皮阻抗减小,而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和核因子-κB的转录水平降低,直至30 min后NF-κB转录水平逐渐增强。结论:缓激肽诱发了胶质瘤细胞释放TNF-α,释放的TNF-α可通过NF-KB影响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而影响血瘤屏障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激肽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瘤屏障模型 紧密连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防漏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京海 徐小峰 +2 位作者 吴晓亮 靳鹏菠 崔海弟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0年第6期76-79,共4页
介绍了挪威斯塔万格(stavanger)大学开展的一项针对使用水基钻井液出现井漏问题的研究成果。该成果利用新提出的裂缝力学模型——"弹塑性屏障模型"描述了裂缝产生的过程,指出泥饼作为防漏屏障对提高破裂压力具有重要作用。防... 介绍了挪威斯塔万格(stavanger)大学开展的一项针对使用水基钻井液出现井漏问题的研究成果。该成果利用新提出的裂缝力学模型——"弹塑性屏障模型"描述了裂缝产生的过程,指出泥饼作为防漏屏障对提高破裂压力具有重要作用。防漏配方的实验结果表明:防漏剂类型、颗粒强度以及添加剂之间的不同组合,对井眼抗压裂能力都有很大影响。这项研究为新型井壁加固防漏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漏 弹塑性屏障模型 应力桥 破裂压力 泥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the effect of four kinds of raw materials in hypertonic dehydration cell model
13
作者 Yuanyuan Gao Qidan Tan +3 位作者 Chencan Cao Haifeng Chen Yuying Jia Lei Liu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18-1226,共9页
It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sodium hyaluronate,panthenol,Portulaca oleracea L.and Calendula officinalis L.on hyperosmotic dehydration-induced injury of human immortalized keratinocytes(HaCaT).The ... It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sodium hyaluronate,panthenol,Portulaca oleracea L.and Calendula officinalis L.on hyperosmotic dehydration-induced injury of human immortalized keratinocytes(HaCaT).The safety mass concentrations of four raw materials were screened by detecting cell viability,and the secretion of hyaluronic acid(HA)was determined using the ELISA method.The expression of HaCaT barrier function related genes(OVOL1,EREG,TGM1,TGM2,IVL,IRF6,THBS1,CASP14)was detected at the mRNA level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effect of four raw materials on these genes.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pretreatment with the four kinds of raw materials could increase the cell viability after hyperosmotic dehydration,promote the secretion of HA,and improve the expression of barrier function related genes after hyperosmotic dehydration,among which panthenol and Calendula officinalis L.are bette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ur raw materials have a certain protective effect on the hyperosmotic dehydration cell model,which provides data support for its application in cosme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tonic dehydration cell model protective effect barrier repair efficacy evaluation of cosmetics soothing ingredie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聚糖硫酸钠诱导体外溃疡性结肠炎的细胞损伤及细胞焦亡机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康 邓牧文 +3 位作者 唐立 张军 陆岩 欧阳满照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3-381,共9页
目的:研究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体外溃疡性结肠炎的细胞损伤及细胞焦亡的机制。方法:取Caco-2细胞、NCM460细胞,用不同质量浓度(0、10、20、30、40、50、60、70 mg/mL)DSS处理0、24、48 h,通过CCK-8分别筛选两种细胞的IC50质量浓度,建... 目的:研究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体外溃疡性结肠炎的细胞损伤及细胞焦亡的机制。方法:取Caco-2细胞、NCM460细胞,用不同质量浓度(0、10、20、30、40、50、60、70 mg/mL)DSS处理0、24、48 h,通过CCK-8分别筛选两种细胞的IC50质量浓度,建立DSS诱导的体外溃疡性结肠炎细胞损伤模型;设置对照组、24 h组(DSS干预24 h)和48 h组(DSS干预48 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膜完整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活力,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细胞焦亡相关蛋白GSDMD和GSDME的表达水平。结果:CCK-8实验结果表明:DSS对Caco-2细胞、NCM460细胞的IC50质量浓度分别为10、40 mg/mL,分别以此质量浓度构建体外溃疡性结肠炎细胞损伤模型;与对照组相比,24 h组和48 h组的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细胞凋亡增加(P<0.05),活化的GSDMD-N、GSDME-N蛋白表达增加(P<0.05),而GSDMD-Full、GSDME-Full表达减少(P<0.05)。结论:DSS可诱导体外溃疡性结肠炎细胞发生损伤,损伤的肠上皮细胞中可发现细胞焦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聚糖硫酸钠(DSS) 细胞焦亡 溃疡性结肠炎 肠上皮细胞 屏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tical parameters of horizontal well influenced by semi-permeable barrier in bottom water reservoir 被引量:6
15
作者 乐平 杜志敏 +2 位作者 陈小凡 朱苏阳 贾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448-1455,共8页
It is well-known that barrier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horizontal wells developed in a bottom water drive reservoir. In most cases, reservoir barriers are semi-permeable. Based on pr... It is well-known that barrier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horizontal wells developed in a bottom water drive reservoir. In most cases, reservoir barriers are semi-permeable.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 on impermeable reservoir barrier, a mathematical flow model was derived for a horizontal well of a bottom water drive reservoir with a semi-permeable barrier. Besides, analytical equations were also presented to calculate critical parameters, such as production rate,pressure and potential difference. The effects of barrier, well and reservoir parameters on our model results were further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rger the barrier size is or the higher the barrier location is, the higher the critical production rate and potential difference of a horizontal well are. When the barrier permeability equals the formation permeability or the barrier width equals zero, the critical production rates converge to the values same to that of the case with no barrier. When the barrier permeability equals zero, the problem is regarded as a case of impermeable barrier. This model can be applied to predicting horizontal wells' critical production parameters in reservoirs with semi-permeable barri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rizontal well bottom water reservoir semi-permeable barrier critical rate cres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