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儿童及青少年静态生活方式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冉敏 王宏 +2 位作者 彭林丽 何芳 杨静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5-100,共6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儿童、青少年静态生活方式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6~18岁儿童及青少年9 596名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组间差异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秩... 目的·了解重庆市儿童、青少年静态生活方式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6~18岁儿童及青少年9 596名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组间差异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同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书面作业时间>2 h/d和屏前娱乐时间>2 h/d的影响因素。结果·重庆市儿童、青少年上学日静态行为时间平均值为2.82 h/d,静态行为总时间>2 h/d的报告率为74.1%,男生(2.88 h/d,75.3%)高于女生(2.75 h/d,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33,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段为初中和高中是学生书面作业时间>2 h/d和屏前娱乐时间>2 h/d的共同危险因素,教学活动从不占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是其共同保护因素。此外,女生(OR=1.187,95%CI:1.048~1.299)、家长静态行为时间>2 h/d(OR=1.529,95%CI:1.303~1.794)是学生书面作业时间>2 h/d的危险因素;非独生子女(OR=1.194,95%CI:1.066~1.320)、家长不限制屏前娱乐时间(OR=1.193,95%CI:1.062~1.388)和家庭装有电视机(OR=1.330,95%CI:1.147~1.472)是学生屏前娱乐时间>2 h/d的危险因素。结论·重庆市儿童及青少年静态生活方式现状不容乐观,学校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和家庭屏前环境建设是其主要可改变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生活方式 娱乐时间 儿童 青少年 家庭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