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屋盖MR智能隔震系统对升船结构顶部厂房地震鞭梢效应的模糊控制 被引量:6
1
作者 瞿伟廉 吕明云 李学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9-137,共9页
基于抑制升船结构顶部厂房地震鞭梢效应的目的 ,本文提出了升船结构顶部厂房屋盖MR智能隔震模糊控制的思想。文中 ,在建立屋盖智能隔震升船结构计算力学模型的基础上 ,建立了屋盖MR智能隔震系统对升船结构顶部厂房地震反应模糊控制的设... 基于抑制升船结构顶部厂房地震鞭梢效应的目的 ,本文提出了升船结构顶部厂房屋盖MR智能隔震模糊控制的思想。文中 ,在建立屋盖智能隔震升船结构计算力学模型的基础上 ,建立了屋盖MR智能隔震系统对升船结构顶部厂房地震反应模糊控制的设计计算方法。文中并以中国某大坝巨型升船结构为背景 ,设计了屋盖MR智能隔震系统对升船结构顶部厂房地震反应模糊控制的控制系统。仿真分析和对MR阻尼器的参数研究表明 ,安装合适的屋盖MR智能隔震系统并采用模糊控制策略能有效地抑制具有不确定参数升船结构顶部厂房地震反应的鞭梢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船结构顶部厂房 鞭梢效应 屋盖mr智能隔震系统 模糊控制 水土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屋盖结构隔震分析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江宜城 刘朝强 李黎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2-57,共6页
以某体育馆为工程背景,研究了隔震技术在大跨度屋盖结构中的应用,同时对该隔震结构进行了多点激励下的地震响应研究,讨论了空间非一致激励情况,用模拟的地震波对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隔震技术可以减少结构的地震响应,当考虑行... 以某体育馆为工程背景,研究了隔震技术在大跨度屋盖结构中的应用,同时对该隔震结构进行了多点激励下的地震响应研究,讨论了空间非一致激励情况,用模拟的地震波对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隔震技术可以减少结构的地震响应,当考虑行波效应后,地震效应有较显著的减小。基于本文研究结果,建议在进行跨度比较大的结构地震响应分析时应考虑行波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 空间非一致激励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智能基础隔震系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焕定 付伟庆 +1 位作者 张永山 刘文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80-885,共6页
橡胶垫隔震结构在遭遇大的罕遇地震时,由于隔震层的位移过大,会引起隔震层的破坏.在加入常规被动阻尼器后,隔震层位移得到减小,但上部结构层间位移和加速度将要放大.这个过大的绝对加速度将使结构内部的物品遭到破坏.为此,采用磁流变(MR... 橡胶垫隔震结构在遭遇大的罕遇地震时,由于隔震层的位移过大,会引起隔震层的破坏.在加入常规被动阻尼器后,隔震层位移得到减小,但上部结构层间位移和加速度将要放大.这个过大的绝对加速度将使结构内部的物品遭到破坏.为此,采用磁流变(MR)阻尼器与普通橡胶隔震支座相结合,采用不同算法和控制策略对结构进行振动控制.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智能隔震系统相对一般被动隔震装置,能同时减小上部结构加速度和隔震层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系统 磁流变阻尼器 振动台试验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屋盖MRD隔震升船机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吕明云 武哲 瞿伟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8-292,共5页
升船机结构塔柱平台处的刚度突变会引起升船机顶部厂房强烈的地震鞭梢效应 ,在升船机结构模型上设置屋盖磁流变阻尼器MRD (MagnetorhelogicalDamper)隔震系统并进行振动台试验 ,以验证该系统对控制升船机结构顶部厂房地震鞭梢效应的有效... 升船机结构塔柱平台处的刚度突变会引起升船机顶部厂房强烈的地震鞭梢效应 ,在升船机结构模型上设置屋盖磁流变阻尼器MRD (MagnetorhelogicalDamper)隔震系统并进行振动台试验 ,以验证该系统对控制升船机结构顶部厂房地震鞭梢效应的有效性 .设计制作了升船机结构模型和磁流变阻尼器隔震系统 ,分别进行了原结构模型和屋盖MRD隔震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 ,并对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和振动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 :MRD隔震系统改变了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 ,有效地减小了升船机结构模型顶部排架层的层间侧移反应 .最后进行了数值分析 ,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验证了屋盖MRD隔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分析 升船机结构 鞭梢效应 盖mrD系统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隔震支座在网格屋盖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唐柏鉴 张建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4-141,共8页
将铅芯橡胶隔震垫与碟簧组合形成复合隔震垫,并应用于网格屋盖结构,利用串联弹簧模型预估铅芯橡胶隔震垫参数,利用单质点弹簧模型预估碟簧参数,结合实际工程,进行了模态分析、水平地震动时程分析及竖向地震动时程分析,表明复合隔震技术... 将铅芯橡胶隔震垫与碟簧组合形成复合隔震垫,并应用于网格屋盖结构,利用串联弹簧模型预估铅芯橡胶隔震垫参数,利用单质点弹簧模型预估碟簧参数,结合实际工程,进行了模态分析、水平地震动时程分析及竖向地震动时程分析,表明复合隔震技术降低屋盖、下部结构加速度反应60%左右,降低由于地震引起的基顶反力约30%,但水平地震下隔震屋盖的侧移增大显著,应引起注意;文中提出的隔震垫参数预估模型得到了地震动时程分析的验证,可为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网格 铅芯橡胶 碟簧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弦支穹顶屋盖地震响应的三维隔震控制 被引量:5
6
作者 马涌泉 邱洪兴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30,共10页
以潍坊鸢都体育馆屋盖为弦支穹顶结构的工程背景,分别采用研发的SRB和PCDSB作为屋盖的水平向和竖向隔震设备,以此设计了屋盖的S-P三维隔震层,利用子空间迭代法对隔震屋盖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运用Newmark逐步积分法和四阶显式RungeKutta... 以潍坊鸢都体育馆屋盖为弦支穹顶结构的工程背景,分别采用研发的SRB和PCDSB作为屋盖的水平向和竖向隔震设备,以此设计了屋盖的S-P三维隔震层,利用子空间迭代法对隔震屋盖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运用Newmark逐步积分法和四阶显式RungeKutta迭代法编制了求解隔震屋盖地震响应的非线性时程分析程序X,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验证了自编程序X的正确性,并利用程序X对Ⅷ度和Ⅸ度地震波作用下的未隔震和隔震屋盖的地震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隔震屋盖的前四阶振型表现为水平向和竖向振动相耦联的特点;相同烈度同条地震波作用下,隔震屋盖的地震响应较未隔震的有了明显降低;同条地震波作用下,Ⅸ度的隔震屋盖地震响应比Ⅷ度的要大;本文设计的隔震屋盖在低频脉冲型地震波作用下,仍能保持较低的地震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弦支穹顶 形状记忆合金 锥盘弹簧 三维 非线性时程分析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智能基础隔震系统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付伟庆 王焕定 祁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7-171,共5页
本文将磁流变(MR)阻尼器与普通橡胶隔震支座相结合,组成智能基础隔震系统应用到结构控制中。在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各部分与整体运行情况后,采用LQR经典线性最优控制算法对结构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由MR阻尼器提供可调阻尼... 本文将磁流变(MR)阻尼器与普通橡胶隔震支座相结合,组成智能基础隔震系统应用到结构控制中。在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各部分与整体运行情况后,采用LQR经典线性最优控制算法对结构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由MR阻尼器提供可调阻尼力的智能隔震控制系统,能有效克服被动隔震最优控制频带窄的缺点,对较宽频域范围地震激励能进行有效的振动控制。其相对一般被动隔震装置,能同时减小上部结构加速度和隔震层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系统 磁流变阻尼器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智能隔震系统研究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1
8
作者 付伟庆 于德湖 +3 位作者 柳颖秋 赵文军 王莉 李岩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磁流变智能隔震系统作为一种新型隔震减震系统,克服了传统被动隔震结构的隔震层一经确定其性能参数将无法改变的缺点,可以同时对上部结构加速度和隔震层位移反应进行有效控制,因而适用于城市中大量重要建筑的地震反应控制。文中对其进... 磁流变智能隔震系统作为一种新型隔震减震系统,克服了传统被动隔震结构的隔震层一经确定其性能参数将无法改变的缺点,可以同时对上部结构加速度和隔震层位移反应进行有效控制,因而适用于城市中大量重要建筑的地震反应控制。文中对其进行了研究与应用现状的介绍,具体包括磁流变阻尼器的研制、智能控制算法的编制和振动台试验研究等几部分,其中包括国内外取得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还对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系统 控制算法 试验研究 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阶单步法控制MR智能隔震系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永山 付伟庆 王焕定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5-140,共6页
高阶单步法已成功地应用于结构非线性分析及考虑时滞的主动控制等,显示了它的稳定、精度高和计算迅速等特点。磁流变阻尼器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智能阻尼器,它具有阻尼力可调范围宽、响应迅速且所需能量很少的特点。本文将磁流变(MR)阻尼器... 高阶单步法已成功地应用于结构非线性分析及考虑时滞的主动控制等,显示了它的稳定、精度高和计算迅速等特点。磁流变阻尼器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智能阻尼器,它具有阻尼力可调范围宽、响应迅速且所需能量很少的特点。本文将磁流变(MR)阻尼器与普通橡胶隔震支座相结合,采用高阶单步算法和两种控制策略对结构进行振动控制。数值模拟分析与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由MR阻尼器提供可调阻尼力的智能隔震控制系统能有效克服被动隔震最优控制频带窄的缺点,对较宽频域范围不同大小的地震激励均能提供最优控制。同时也表明该控制算法是一种能用于结构实际控制的变阻尼有效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系统 磁流变阻尼器 振动台试验 振动控制 高阶单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型隔震系统和电流变体阻尼器设计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黎 唐家祥 熊雷生 《工程抗震》 1999年第1期30-32,共3页
电流变体(Electro-RheologicalFluid,简称ERF)的屈服应力τy能随电流强度变化而变化,利用它的这个独特性能,可以制成智能型阻尼器,其阻尼力的大小也可根据需要随时改变。若把它用于隔震结构中,与其... 电流变体(Electro-RheologicalFluid,简称ERF)的屈服应力τy能随电流强度变化而变化,利用它的这个独特性能,可以制成智能型阻尼器,其阻尼力的大小也可根据需要随时改变。若把它用于隔震结构中,与其它隔震装置一起就可形成智能型的隔震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电流变体 智能型阻尼器 屈服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建筑结构水平剪扭-竖向地震反应的智能复合隔震控制 被引量:29
11
作者 瞿伟廉 周强 +2 位作者 苏经宇 苏幼坡 陈波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87-195,共9页
本文在提出了"碟形弹簧-橡胶隔震垫"和MR阻尼器组合而成的智能复合隔震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智能复合隔震系统对多层建筑结构"水平剪扭-竖向"地震反应控制的设计计算方法。提出了智能复合隔震系统对建筑结构水平地... 本文在提出了"碟形弹簧-橡胶隔震垫"和MR阻尼器组合而成的智能复合隔震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智能复合隔震系统对多层建筑结构"水平剪扭-竖向"地震反应控制的设计计算方法。提出了智能复合隔震系统对建筑结构水平地震反应的模糊半主动控制策略和对建筑结构竖向地震反应的被动控制方法。以一个五层框架结构为例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智能复合隔震系统是一种十分简单和有效的隔震系统。它可克服建筑结构常规隔震系统的两个主要缺点,有效地抑制多层建筑结构的多维地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碟形弹簧 橡胶 MR阻尼器 智能复合系统 水平剪扭-竖向 反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结构地震反应智能基础隔震的半主动控制
12
作者 沈少波 吴文剑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84-386,共3页
研究磁流变液阻尼器和隔震垫组成的智能隔震系统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半主动控制方法。磁流变液阻尼器能够有效地改善被动隔震系统的性能,可保护隔震系统因过大的水平变形而产生失效破坏。根据智能基础隔震的特点,建立了基于模糊控制的半主... 研究磁流变液阻尼器和隔震垫组成的智能隔震系统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半主动控制方法。磁流变液阻尼器能够有效地改善被动隔震系统的性能,可保护隔震系统因过大的水平变形而产生失效破坏。根据智能基础隔震的特点,建立了基于模糊控制的半主动控制策略。数值计算表明,组合基础隔震的模糊控制系统不仅能够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而且能够有效地保护隔震系统的变形,是一种性能非常优秀的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系统 半主动控制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航站楼隔震结构屈重比影响规律 被引量:8
13
作者 解琳琳 黄曼婷 +4 位作者 李爱群 卜龙瑰 束伟农 王心宇 刘谦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3-200,共8页
为满足机场航站楼隔震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主体结构、钢屋盖及其支承钢柱的综合控制需求,以一个8度区机场航站楼隔震结构为原型,设计了屈重比分别为2.04%、2.47%、2.97%、3.52%、4.03%的5个分析案例,研究了屈重比对9个隔震设计关键指标... 为满足机场航站楼隔震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主体结构、钢屋盖及其支承钢柱的综合控制需求,以一个8度区机场航站楼隔震结构为原型,设计了屈重比分别为2.04%、2.47%、2.97%、3.52%、4.03%的5个分析案例,研究了屈重比对9个隔震设计关键指标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隔震层,大震下隔震层最大位移随屈重比的降低显著增加,当屈重比达到2.47%时隔震层位移达到规范上限值660 mm;对于上部结构,面积大、高度高的A1区钢结构的设计关键指标在整体结构抗震性能中起控制作用,中震减震系数、大震最大绝对加速度和大震最大位移角随屈重比的增加近似线性增加,当屈重比为3.52%时A1区的中震减震系数达到0.404,无法满足规范抗震设防烈度降一度的隔震目标.建议机场航站楼隔震设计过程中重点关注面积大、高度高的钢结构,并充分检验各结构区段的隔震控制效果能否满足预期性能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 机场航站楼 屈重比 设计关键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地震反应最优控制的目标函数和稳定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杜永峰 张丽娟 +3 位作者 吴永诚 李慧 党育 白莉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9-113,共5页
对一装有理想半主动阻尼器的智能隔震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了经典最优、瞬时最优和序列最优3种最优控制算法,分别从基于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的目标函数及稳定性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数值算例结果表明,提出的序列最优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优于... 对一装有理想半主动阻尼器的智能隔震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了经典最优、瞬时最优和序列最优3种最优控制算法,分别从基于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的目标函数及稳定性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数值算例结果表明,提出的序列最优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优于经典最优控制算法和瞬时最优控制算法,且稳定性良好;在同一控制能量下,基于输出反馈的控制效果优于状态反馈,说明了智能隔震结构采用输出反馈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控制 智能 最优控制 控制算法 控制系统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囊缓冲技术研究现状与应用启示 被引量:3
15
作者 沈超 杜建国 +2 位作者 李万华 吕学利 卫剑征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42,共9页
通过梳理气囊缓冲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成果,总结缓冲气囊的一般构造、工作原理和设计流程。分别从气囊静态起爆展开特性研究、气体发生器与药剂研制、气囊动态起爆展开特性研究三个方面,介绍气囊缓冲关键技术。通过分析气囊缓冲技术典... 通过梳理气囊缓冲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成果,总结缓冲气囊的一般构造、工作原理和设计流程。分别从气囊静态起爆展开特性研究、气体发生器与药剂研制、气囊动态起爆展开特性研究三个方面,介绍气囊缓冲关键技术。通过分析气囊缓冲技术典型特例——空气弹簧的研究现状,讨论既有气囊缓冲技术在工程结构隔震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能够同时适用于天然地震动和爆炸冲击震动的地下防护工程概念性气囊式智能隔震系统构想。研究旨在拓宽气囊缓冲技术的应用范围,促进隔震系统向智能化、功能多样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多类别地 气囊缓冲技术 空气弹簧 智能控制 智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学报》2007年第40卷分类总目录
16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5-109,共5页
关键词 抗剪承载力 轴压短柱 混凝土简支梁 抗弯加固 钢筋混凝土梁 组合梁 框架结构 低周反复荷载 结构 风致响应 平端板连接 受力性能 物理性能 弯矩作用 体外预应力 高强钢丝绳 性能 试验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