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作用下非等长筋材加筋土挡墙稳定性研究
1
作者 胡超 梁训美 +2 位作者 徐鹏 杨广庆 李婷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6-50,58,共6页
目前工程中出现大量筋材沿墙高非等长布置的加筋支挡结构,可以在增加结构抗震稳定性的同时减少造价。例如,加筋桥台、在既有边坡上新建加筋土挡墙等。由于当前设计方法主要针对筋材长度等长工况,因而导致对非等长筋材验算分析较少见。为... 目前工程中出现大量筋材沿墙高非等长布置的加筋支挡结构,可以在增加结构抗震稳定性的同时减少造价。例如,加筋桥台、在既有边坡上新建加筋土挡墙等。由于当前设计方法主要针对筋材长度等长工况,因而导致对非等长筋材验算分析较少见。为此,采用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对地震作用下非等长筋材加筋土挡墙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对比显示,相较于极限平衡法计算值,有限元极限分析法计算得到的屈服加速度接近振动台模型测试值。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筋材长度>0.7H时,长度自下而上增大、自上而下增大的筋材布置将使屈服加速度系数分别增大、减小,其中前者可使屈服加速度系数增大约30%;(2)筋材竖向间距sv/H由0.015增大到0.1时,屈服加速度系数近似线性减小,尤其是当筋材长度自下而上增大时;(3)当筋材布置较疏松(s_(v)/H=0.1)并且填土摩擦角>44°时,应尽量采用筋材长度自下而上增大的方式来提高墙体抗震稳定性;(4)随着填土强度的增大,不同布筋方式时的屈服加速度系数均线性增大,其中当填土摩擦角增大70%时对应的屈服加速度系数平均增大约3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挡墙 稳定性 极限分析 筋材 地震 屈服加速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锚固土质边坡稳定性解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年廷凯 刘凯 +2 位作者 黄润秋 张彦君 王亮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09-2016,共8页
极限分析上限方法在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价中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已有研究成果均针对某一类具体边坡,获得的解析解往往不具有普遍适用性。以上限定理为基础,基于组合对数螺线的旋转破坏机制,采用拟静力法,推导了具有任意坡面几何特征、任意... 极限分析上限方法在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价中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已有研究成果均针对某一类具体边坡,获得的解析解往往不具有普遍适用性。以上限定理为基础,基于组合对数螺线的旋转破坏机制,采用拟静力法,推导了具有任意坡面几何特征、任意土层分布和多排锚加固的复杂边坡外功率与内能耗散率平衡方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强度折减技术和最优化方法,提出了地震作用下多排锚加固复杂边坡的稳定性安全系数和屈服加速度系数解析式,并结合Newmark法求解了边坡的永久位移,发展了锚固土质边坡地震稳定性的通用极限分析上限方法。通过典型算例验证与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广泛的适用性,最后将这一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固边坡 复杂土坡 屈服加速度系数 地震永久位移 极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型挡土墙滑裂面确定方法与地震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晓曦 何思明 樊晓一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011-4020,共10页
提出了L型挡土墙两种破坏模式,即长踵板式和短踵板式,且破坏模式受几何参数和物理力学参数影响。研究了两种破坏模式下L型挡土墙滑裂面确定方法和地震稳定性问题,界定了两种破坏模式的临界条件。考虑第二、第三滑裂面产生条件,应用极限... 提出了L型挡土墙两种破坏模式,即长踵板式和短踵板式,且破坏模式受几何参数和物理力学参数影响。研究了两种破坏模式下L型挡土墙滑裂面确定方法和地震稳定性问题,界定了两种破坏模式的临界条件。考虑第二、第三滑裂面产生条件,应用极限分析运动学原理,建立地震荷载作用下L型挡土墙临界状态方程,推导出地震加速度系数表达式。根据极值原理,给出最优解,从而计算得到临界屈服加速度系数及其对应的滑裂面倾角。通过算例分析可知:临界屈服加速度系数小于M-O公式法,长踵板式L型挡土墙滑裂面倾角与坦墙判别公式结果相同,且滑裂面之间的夹角等于90°-φ,即与滑移线场的结论相同。短踵板式L型挡土墙滑裂面夹角近似等于90°-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型挡土墙 临界屈服加速度系数 第二、第三滑裂面 上限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啸作用下滨水挡土墙抗震转动稳定性上限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志宏 郭督 +1 位作者 杨轶博 刘杰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0-238,共9页
地震诱发的海啸对沿海围护结构的破坏具有强度大的特点。滨水挡土墙作为重要的围护结构,海啸与地震的联合作用极易造成其发生绕墙踵的被动破坏。采用条分法,将土楔体分割成无数平行于破裂面的刚性土条,并建立绕墙踵转动的挡墙与刚性土... 地震诱发的海啸对沿海围护结构的破坏具有强度大的特点。滨水挡土墙作为重要的围护结构,海啸与地震的联合作用极易造成其发生绕墙踵的被动破坏。采用条分法,将土楔体分割成无数平行于破裂面的刚性土条,并建立绕墙踵转动的挡墙与刚性土条之间的速度容许场。基于极限上限理论,依据外力做功功率等于其内能耗散功率,推导了地震加速度系数的表达式。与经典极限平衡理论相比,该方法考虑了挡墙的位移模式,且无需假设地震土压力的作用位置。分析了浪高与海平面高度之比,内摩擦角φ及墙土摩擦角δ对滨水挡土墙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挡墙 极限分析上限法 转动稳定性 地震屈服加速度系数 海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