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日美多层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动力抗震性能比较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付曌宇
黄美玲
包恩和
-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矿冶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
中建六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出处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7-102,115,共7页
-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回国基金项目(2011GXNSFC018004)
桂林理工大学科研项目(2401003307)
-
文摘
根据中日美抗震设计规范建立典型多层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研究模型,通过结构形式、屈曲约束支撑的水平力分担率β和屈曲约束支撑框架首层剪重比CB为模型主要研究参数;并且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层反应值与屈曲约束支撑需求性能,进而比较中国、日本及美国钢框架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结果如下:(1)各模型各层层间位移角反应值R,多遇地震时R<0.75%、设防烈度地震时R<1.0%以及罕遇地震时R<1.5%,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结构具有很强的减震性能。(2)最大层剪力反应值分布形式,多遇地震时跟中日美规范静力推倒分析设计层剪力分布形式比较无明显差异。设防烈度地震、罕遇地震时,β=30%的CJ模型,日本规范Ai分布形式各层剪力计算值,能够较准确的评价强震作用下层剪力分布形式;中国和美国规范计算的各层剪力值分布形式接近强震作用下层剪力分布形式。Β=80%的US模型,最大层剪力地震反应值分布形式跟中日美规范计算的各层剪力值分布形式比较,4层以下无明显差异;4层以上地震反应值远大于静力计算层剪力值。
-
关键词
钢框架结构形式
屈曲约束支撑水平力分担率β
抗震设计规范
弹塑性时程分析
-
Keywords
steel frame structure,horizontal force sharing ratio of brb(β)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elastic-plastic time-history analysis
-
分类号
TU97
[建筑科学]
TU39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中日美多层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抗震性能比较分析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庾东
杨玉红
黄美玲
-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南宁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
出处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9年第2期200-205,共6页
-
基金
桂林理工大学科研项目(2401003307)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GXNSFBA13805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68013)
-
文摘
为研究屈曲约束钢框架与屈曲约束铰接钢框架两类不同结构形式钢框架的破坏机制和经济指标,通过对中、日、美框架结构设计规范的研究,以屈曲约束支撑水平力分担率β和结构首层剪重比C_b为主要研究参量,建立中国和美国结构形式多层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研究模型(CJ、US);通过弹塑性静力推覆分析,研究模型的层间位移与层剪力关系、塑性铰的形成规律、模型主体的用钢量与主要研究参量之间关系。研究发现:各中美结构形式模型的破坏机制均为整体结构破坏;CJ模型损伤向结构各层分布,而US模型有底部损伤集中趋势;框架用钢量与框架强度有关,但是与框架结构形式无关。
-
关键词
钢框架
屈曲约束支撑水平力分担率
弹塑性静力推覆分析
-
Keywords
steel frame
buckling restrained brace participation ratio
elastic-plastic static pushover analysis
-
分类号
TU352.1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