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云计算的居民用电行为分析模型研究 被引量:135
1
作者 张素香 刘建明 +1 位作者 赵丙镇 曹津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42-1546,共5页
对智能小区的居民用电行为展开研究,基于云计算平台和并行k-means聚类算法,建立了峰时耗电率、负荷率、谷电系数等时间序列特征,并采用熵权法计算各类特征权重,实验数据来自已建的智能小区中的600名用户。实验结果表明,智能小区的居民... 对智能小区的居民用电行为展开研究,基于云计算平台和并行k-means聚类算法,建立了峰时耗电率、负荷率、谷电系数等时间序列特征,并采用熵权法计算各类特征权重,实验数据来自已建的智能小区中的600名用户。实验结果表明,智能小区的居民用户被分成空置房、上班族、上班族+老人、老人家庭、商业用户等5类用户,聚类的准确率达到了91.2%,证明文中基于云计算平台和并行k_means聚类算法的居民用电行为分析模型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聚类 居民用电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表决集成聚类的居民用电行为回归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严强 李扬 +2 位作者 樊友杰 陈逸涵 郭吉群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435-4443,共9页
居民用电行为分析是深度挖掘居民需求响应潜力,提升精准电力服务水平的基础。针对居民用户电力日负荷曲线数据,提出一种基于加权表决的集成聚类方法。将4种常用聚类算法视作选民成员进行投票表决,并根据聚类有效性指标赋权从而集成成员... 居民用电行为分析是深度挖掘居民需求响应潜力,提升精准电力服务水平的基础。针对居民用户电力日负荷曲线数据,提出一种基于加权表决的集成聚类方法。将4种常用聚类算法视作选民成员进行投票表决,并根据聚类有效性指标赋权从而集成成员算法的聚类结果,以结合不同算法的性能优势。提取负荷曲线特性指标对居民负荷曲线加权表决聚类得到6种典型用电模式,采用多元逻辑回归方法分析居民用电模式与其家庭特征之间的驱动联系。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提高了负荷曲线聚类效果,鲁棒性更优,且用电模式与多项家庭特征间表现出显著的正或负相关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聚类 加权表决 聚类有效性 居民用电行为 多元逻辑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用电行为和粒子群算法的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丁屹峰 杨烁 +4 位作者 赵乐 焦然 马龙飞 许仪勋 王洪安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6-72,共7页
居民用电行为是影响负荷识别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研究居民用电行为,结合粒子群算法,提出一种负荷识别方法。以负荷的有功功率和电流谐波作为负荷特征,引入正态分布的度量函数将2种负荷特征相结合作为目标函数,即粒子群算法的适应度函数... 居民用电行为是影响负荷识别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研究居民用电行为,结合粒子群算法,提出一种负荷识别方法。以负荷的有功功率和电流谐波作为负荷特征,引入正态分布的度量函数将2种负荷特征相结合作为目标函数,即粒子群算法的适应度函数。通过粒子群算法得到局部最优与次优的状态组合和适应度值,并将适应度值与居民用电行为相结合,得到最优电力负荷分解结果。基于REDD数据的实例仿真结果表明,居民用电行为与粒子群寻优算法相结合可以提高电力负荷分解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用电行为 力负荷分解 粒子群算法 适应度函数 有功功率 流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熵权法的非侵入式家电识别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许仪勋 王洪安 +1 位作者 李旺 陆青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9-124,136,共7页
单一特征所得到的识别结果可能会与实际用电情况不一致,并且居民用电行为是影响负荷识别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更可靠地提升非侵入式电力负荷的分解能力,提出将居民用电行为作为负荷识别的特征之一,并通过结构熵权法将居民用电行为与有功... 单一特征所得到的识别结果可能会与实际用电情况不一致,并且居民用电行为是影响负荷识别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更可靠地提升非侵入式电力负荷的分解能力,提出将居民用电行为作为负荷识别的特征之一,并通过结构熵权法将居民用电行为与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电流谐波特征相结合的多特征识别算法,即将定量分析的熵值法和定性分析的主观赋值法相结合,确定最终权值,获得负荷识别结果。最后,采用案例分析,对采用结构熵权法的多特征识别算法与单一特征以及未考虑居民用电行为的负荷识别方式进行对比。结果证明,考虑居民用电行为的多特征识别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负荷识别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熵权法 多特征识别 非侵入式 居民用电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