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能老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利用类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高秀文 唐咏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2-618,共7页
目的:通过探究由家庭成员主要照顾的失能老年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利用类型及影响因素,促进服务精准供给、提升服务利用水平。方法:基于2018年北京市“精准帮扶”需求调查数据,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探索失能老年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利用类型,... 目的:通过探究由家庭成员主要照顾的失能老年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利用类型及影响因素,促进服务精准供给、提升服务利用水平。方法:基于2018年北京市“精准帮扶”需求调查数据,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探索失能老年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利用类型,利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从失能老年人及其主要家庭照顾者两方面分析影响服务利用类型的因素。结果:由家庭成员主要照顾的失能老年人使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可分为全面利用型(6.8%)、偏重身心健康管理型(13.8%)、偏重医疗健康型(49.0%)和低利用型(30.4%);不同服务利用类型下影响因素不尽相同,但均受失能老年人及其主要家庭照顾者双方特征的共同影响。结论:由家庭成员主要照顾的失能老年人家庭对居家社区专业医疗健康服务有明显的利用偏好,这种利用偏好显著受失能老年人健康需求的影响,且这种利用偏好在低收入失能老年人群中更为显著;失能老年人失能程度越高其全面利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可能性越小,但失能老年人主要家庭照顾者的支持需求则显著促进失能老年人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全面利用。建议深入推进居家社区医养结合,着重提升居家社区医疗健康服务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推动以失能老年人及其主要家庭照顾者为核心的整体服务需求评估;将主要家庭照顾者列为养老福利、服务信息传递的重点对象,增加老年人家庭全面获取相关信息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能老年人 家庭照顾者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服务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对老年人群健康不平等影响的实证研究
2
作者 罗文骏 刘松毅 王莉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0-255,共6页
目的:分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对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影响,为改善老年人群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基于CHARLS2018年调查数据,运用OLS回归、倾向得分匹配和工具变量法评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对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影响。结果:享受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目的:分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对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影响,为改善老年人群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基于CHARLS2018年调查数据,运用OLS回归、倾向得分匹配和工具变量法评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对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影响。结果:享受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够显著降低老年人的健康相对剥夺指数(P<0.05);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对低龄老年人、城镇老年人和女性老年人存在更显著的健康不平等缓解效应。结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降低老年人群的健康不平等,应当持续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精准性和优质性、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可及性和多样性等手段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不平等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老年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及其生态系统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赵曼 邢怡青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5,共10页
伴随人工智能技术在养老领域的应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呈现协同演化的发展趋势。这既为人口老龄化下破解养老服务供给不足难题带来重大机遇,也给传统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转型升级提出新的挑战。基于人工智能的技术特征,从“技术创新—要素... 伴随人工智能技术在养老领域的应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呈现协同演化的发展趋势。这既为人口老龄化下破解养老服务供给不足难题带来重大机遇,也给传统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转型升级提出新的挑战。基于人工智能的技术特征,从“技术创新—要素整合—系统优化”过程维度揭示人工智能赋能的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路径,并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分析框架,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剖析人工智能赋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面临规范性与引领性政策缺位、参与主体协作网络不紧密、养老服务供给和需求结构性失衡三个障碍。据此,应从宏观层面完善配套政策,加大对人工智能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从中观层面推进数据汇聚与整合,促进多主体协同联动;从微观层面精准识别老年人需求,提升养老服务供给效率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赋能机制 服务生态系统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如何可持续运营?——基于A市多案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尹艳红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73,共11页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满足老年人养老不离家、不离社区“安老”“享老”美好需求的服务支撑。但现实中很多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经营困难,举步维艰。如何破解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困局,让居家社区...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满足老年人养老不离家、不离社区“安老”“享老”美好需求的服务支撑。但现实中很多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经营困难,举步维艰。如何破解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困局,让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活下去?本文基于A市三个典型运营模式进行案例分析和审视,发现当前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存在协同共治难、供需结构性失衡、政策制度联动保障不足等多重困境,提出应通过推动多元主体共治,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匹配需求与供给,促进政策与制度联动,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可持续运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可持续运营 供需平衡 协同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的政策分析及治理模式重构 被引量:72
5
作者 王震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6-126,共11页
基于第四次全国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以及实地调研资料的分析发现,当前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仍然存在供需失衡、利用率不足的问题。为此,政府出台了诸多政策措施,各地也进行了各种模式创新,但效果并不明显。这背后的原因在于当前居家... 基于第四次全国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以及实地调研资料的分析发现,当前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仍然存在供需失衡、利用率不足的问题。为此,政府出台了诸多政策措施,各地也进行了各种模式创新,但效果并不明显。这背后的原因在于当前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底层治理结构与其供给特征存在冲突。要解决这一问题,从根本上还是要重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底层治理结构,改革当前过度行政化的治理模式,构建社会化的治理模式。这一社会化治理模式的特征有:一是社会化的服务供给结构;二是在政府与居民、政府与市场之间搭建社区组织平台;三是形成政府、社会、市场有机合作的治理模式;四是要有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供需失衡 政策分析 治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配偶照料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6
作者 朱克毓 郑楠 梁昌勇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9-505,共7页
基于2015和2018年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配偶照料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其潜在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配偶照料者心理健康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替... 基于2015和2018年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配偶照料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其潜在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配偶照料者心理健康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替换被解释变量、安慰剂检验和更换多种倾向得分匹配方式的估计结果依然稳健。(2)异质性分析方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女性、农村居住、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配偶照料者益处更大。(3)机制分析表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通过减少配偶照料强度来提高配偶照料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心理健康 配偶照料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恒伯 黄锡金 吴海波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8,共10页
开展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绩效评价,是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内生动力,亦是保障老年人享受优质高效养老服务的坚实基础,更是发挥政府激励与监督功能的关键抓手。在明确评价原则与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德尔菲法,从服务设施、... 开展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绩效评价,是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内生动力,亦是保障老年人享受优质高效养老服务的坚实基础,更是发挥政府激励与监督功能的关键抓手。在明确评价原则与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德尔菲法,从服务设施、服务人员、服务内容、服务管理、服务效果等五个评价维度,构建出包含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及60个三级指标的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专家访谈意见,借助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开展一致性检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措施,即拓宽服务评价参与维度、打造绩效考核质量防线、构建指标体系反馈通道、推动指标体系实现动态调整,以此确保指标体系的可行性、科学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指标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缺口轨迹对老年人心理福利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惠 刘慧君 海伦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99,共16页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策略,基于供需匹配视角,识别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缺口的演变历程及其效果具有重要政策与社会意义。基于2005~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分析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策略,基于供需匹配视角,识别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缺口的演变历程及其效果具有重要政策与社会意义。基于2005~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分析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缺口轨迹对老年人心理福利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其群体异质性。研究发现,第一,近十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缺口总体缩小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而且在个体层面逐渐分化成三类轨迹:“缩小型”“扩大型”和“维持型”;第二,缩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缺口能显著提升老年人的心理福利,具体表现为需求缺口轨迹呈“缩小型”的老年人表现出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和更低的抑郁倾向;第三,中介检验结果表明,缩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缺口不仅能直接改善老年人心理福利,还会通过提高自评健康状况间接提升老年人心理福利;第四,异质性分析发现,缩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缺口对改善农村、男性和非独居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更显著的效果,能显著抑制城市、女性和非独居和8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抑郁风险。据此,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增质提效亟须推动服务的精准化供给以及城乡、区域的服务均等化,以缩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缺口,促进居家老年人的心理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需求缺口 心理福利 异质性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脱嵌与再嵌:社会企业嵌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梗阻与调适
9
作者 刘振奋 刘晓昀 李运思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8-88,共11页
当前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总体上呈现出“高需求-低供给”的结构性难题,社会企业凭借自身在服务能力、使命价值与运营手段方面的显著优势,成为解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难题的重要主体。在借鉴嵌入理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社会企业... 当前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总体上呈现出“高需求-低供给”的结构性难题,社会企业凭借自身在服务能力、使命价值与运营手段方面的显著优势,成为解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难题的重要主体。在借鉴嵌入理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社会企业嵌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分析框架,从关系嵌入、制度嵌入、能力嵌入、资源嵌入四个维度阐释社会企业何以嵌入。当前我国社会企业尚处于探索阶段,自身以及外部支持环境的众多缺陷使其在嵌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中面临社会关系网络多重失衡的关系脱嵌困境、规制缺位与使命漂移的制度脱嵌困境、市场运作能力欠佳与服务水平有限的能力脱嵌困境、多元资源获取受限的资源脱嵌困境,这些脱嵌困境严重限制了社会企业应有的服务效能,社会企业的嵌入调适已经刻不容缓。针对这些脱嵌困境,社会企业应该坚持走关系再嵌、制度再嵌、能力再嵌、资源再嵌的调适性再嵌入之路,从重塑社会关系网络、完善规制与监督体系、提高市场运营与专业服务能力、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四个方面着手,实现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良性再嵌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企业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脱嵌困境 嵌入调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协同治理:内在机理、现实梗阻与实践进路
10
作者 李长远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7-134,共8页
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协同治理是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现实选择。从协同条件、协同过程和协同效果三个层面,阐述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协同治理的内在机理。基于TOES(技术-组织-环境-制度)分析框架,审视与分析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协同... 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协同治理是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现实选择。从协同条件、协同过程和协同效果三个层面,阐述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协同治理的内在机理。基于TOES(技术-组织-环境-制度)分析框架,审视与分析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协同治理的现实梗阻与实践进路。研究发现,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协同治理面临技术限度、组织掣肘、制度滞后、环境约束等困境。突破这些困境,需要加强智慧养老设施建设,促进服务更均衡可及;厘清复杂的主体关系,构建协同运行机制;健全法规、政策、标准相衔接的政策制度体系;共建数字包容性老龄社会,弥合数字鸿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 数字技术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嵌入到共生:社会力量持续赋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行动逻辑研究——以YY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实践为例
11
作者 谭晓婷 张艺昕 王洛忠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06,共8页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力量作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供给主体,其持续赋能对促进我国社会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融合嵌入理论与共生理论,构建“有机嵌入-融合共生”的分析框架,结合YY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实践案例,对社会力...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力量作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供给主体,其持续赋能对促进我国社会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融合嵌入理论与共生理论,构建“有机嵌入-融合共生”的分析框架,结合YY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实践案例,对社会力量可持续供给社区养老服务的行动逻辑和实践路径进行研究发现,社会力量实现可持续有效供给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遵循了从有机嵌入到融合共生的行动逻辑,一方面通过结构与关系上的双重嵌入,促进多重资源汇聚与多元主体联结,实现社会力量与社区居家养老系统的有机嵌入;另一方面,通过多方共赢发展,构建互嵌共生生态格局,实现社会力量与社区居家养老系统的融合共生,以推动社会力量可持续发挥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有机嵌入 融合共生 社会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的变迁:历程、逻辑与展望——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范逢春 邱铃惠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1,共11页
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既是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在“好好过日子”文化语境下实现“老有所养”的重要抓手。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分析发现,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经历了初步探索期、逐步成型期、快速发展期、提质增效... 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既是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在“好好过日子”文化语境下实现“老有所养”的重要抓手。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分析发现,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经历了初步探索期、逐步成型期、快速发展期、提质增效期的变迁历程。从演变逻辑来看,制度背景催生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设立,关键节点影响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变迁,路径依赖驱动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强化。未来需要通过政策迭代升级,彰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作为准公共产品的社会性、公共性与生活性,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历史制度主义 政策变迁 路径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多职业主体联合问题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晓梅 王艺臻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6,共9页
多职业主体联合指通过资源整合和人员协作实现服务之间的有效衔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养老需求,它是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可及性和规范性的重要途径。我国尚未正式运用多职业主体联合这一概念,但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过程中,多职业主... 多职业主体联合指通过资源整合和人员协作实现服务之间的有效衔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养老需求,它是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可及性和规范性的重要途径。我国尚未正式运用多职业主体联合这一概念,但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过程中,多职业主体联合的实践却屡见不鲜,存在职责划分不清、福利机制不健全及服务衔接不畅等问题。实践路径方面应对多职业主体按照职能进行分类和职责划分,确立社区为多职业联合平台,采用线上平台和线下平台相结合、保障手段和激励手段相结合的实践方式,建立紧密型和松散型的联合模式,初步构建多职业主体联合理念下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行机制。政策层面应强化顶层设计尤其是规范服务流程,加强政府监管力度以提升服务实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多职业主体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社协同供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行动逻辑——基于辽宁省实践的扎根理论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秦森 张雷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61,共12页
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题中应有之义,关键在于通过政府与养老服务机构的互动、合作与协同,构建科学合理的服务供给体系。科学运用质性研究与扎根理论分析方法,总结政社主体在协同供给服务过程中的... 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题中应有之义,关键在于通过政府与养老服务机构的互动、合作与协同,构建科学合理的服务供给体系。科学运用质性研究与扎根理论分析方法,总结政社主体在协同供给服务过程中的角色、行为与互动模式,凝练出政社供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行动逻辑与解释框架,对于进一步优化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政府与养老服务机构围绕养老服务的协同供给,形成了“促成—运行—产出”三个阶段:促成阶段依赖共同目标建立、党政统筹推动这两项动力要素;运行阶段体现为供给共同体的场域化构建、协同治理工具的多元化运用两项机制要素;产出阶段则形成了可持续发展动力并呈现一定的现实约束力。未来需要加强政府部门资源支持和养老服务机构现实需求的动态匹配程度,同时细化政社协同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的流程设计,从而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政社协同 行动逻辑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治理视域下城市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发展策略研究
15
作者 张心如 朱亚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2-309,共8页
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是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发展方向,实现服务供需两侧的均衡发展、提升服务整体治理效能是老龄社会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以N市J区的XJ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为例,采用个案研究法和深度访谈法发现城市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 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是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发展方向,实现服务供需两侧的均衡发展、提升服务整体治理效能是老龄社会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以N市J区的XJ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为例,采用个案研究法和深度访谈法发现城市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供需矛盾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服务社会认知不充分,政策科学化程度不高;服务需方信任度低,自主付费意愿不足;服务供方能动性不足,行政化治理特征突出。经情感治理理论演绎,认为应在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协同、形成合力的共识下,通过心灵治理、情感治理和情感劳动三个层面的有机结合,增强多元参与主体之间的情感互动,构建高效的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情感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医养结合 情感治理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年龄分类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层次及供给优先序研究——以上海市J街道为例 被引量:48
16
作者 王建云 钟仁耀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7-615,共9页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错位的主要原因在于未考虑年龄对老年人身体功能、精神健康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基于年龄进行分类,并利用魅力质量理论Kano模型和Topsis法测算上海市J街道各年龄组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层次发现,...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错位的主要原因在于未考虑年龄对老年人身体功能、精神健康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基于年龄进行分类,并利用魅力质量理论Kano模型和Topsis法测算上海市J街道各年龄组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层次发现,各年龄组老年人对社区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大于社区为老服务需求;高龄老年人对助餐服务、助急服务和紧急救助服务的需求大于中低龄老年人;各年龄组老年人对精神慰藉服务和上门看病服务需求较低。为此建议构建自下而上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决策模式;根据年龄测算老年人需求层次,为老年人提供"菜单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缓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矛盾,增加老年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需求层次 供给优先序 精准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可及性——概念模型、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55
17
作者 雍岚 王振振 张冬敏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1,共11页
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科学、合理的居家养老社区服务评价体系十分重要。将卫生服务领域中"可及性"概念引入,构建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可及性的概念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北京、南京和咸阳的调研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给出权... 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科学、合理的居家养老社区服务评价体系十分重要。将卫生服务领域中"可及性"概念引入,构建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可及性的概念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北京、南京和咸阳的调研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给出权重分配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目前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可及性的得分为3.32分,该结果为"较好",但接近"一般"等级,说明老年人对社区服务可及性的满意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可及性的二级指标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可达性3.85分,可适应性3.54分,可负担性3.52分,可接受性3.44分,可用性2.96分。因此,我们建议,着力加强上门服务和租赁服务设施的建设;完善居家养老社区网点服务,尤其是服务的内容和种类;增加对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人力、物力、财力的扶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养老社区服务 可及性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深圳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调查与对策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春根 唐韵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5年第5期46-58,共13页
本文以深圳市南山区六个典型的社区为样本进行了实地调研,对250名老人进行问卷调查(有效回收问卷215份)并进行了访谈,将老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实际需求与目前所提供的服务进行仔细对比,清晰得出当前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不足之处。最后基... 本文以深圳市南山区六个典型的社区为样本进行了实地调研,对250名老人进行问卷调查(有效回收问卷215份)并进行了访谈,将老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实际需求与目前所提供的服务进行仔细对比,清晰得出当前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不足之处。最后基于以上实际调研数据和实证分析,从政府的政策引导、财政的大力支持、拓宽资金渠道、鼓励社会组织的参与、导入市场机制,将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构建"适老"的大环境,鼓励老人"老有所为"和"自助助人"、重视服务人才的培养等几个方面,结合老人的实际需求,对深圳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出完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养老模式 养老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模式应用于中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 被引量:37
19
作者 郜凯英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2-84,共3页
随着我国老龄化加速发展以及老年群体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无论从总体数量还是多样化方面都难以满足现有老年群体的需求,且存在诸多不可持续发展因素。因此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领域应该寻找一种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符合各... 随着我国老龄化加速发展以及老年群体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无论从总体数量还是多样化方面都难以满足现有老年群体的需求,且存在诸多不可持续发展因素。因此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领域应该寻找一种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符合各方利益的发展模式,即公私合营(PPP)模式。文章在分析了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PPP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PPP)应用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优势,以及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主要职能。对于推动PPP模式在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领域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公共部门 私人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城市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25
20
作者 周红云 陈晓华 董叶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98-101,共4页
文章基于湖北省的调查数据,采取因子分析法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划分为医疗保健服务、生活照料服务、文体娱乐服务和精神慰藉服务四个维度,描述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和城市老年人健康的现状,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实证考察了社区... 文章基于湖北省的调查数据,采取因子分析法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划分为医疗保健服务、生活照料服务、文体娱乐服务和精神慰藉服务四个维度,描述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和城市老年人健康的现状,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实证考察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城市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除了生活照料服务外,其他服务对生理健康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所有的服务项目对心理健康均有显著正向影响;除了医疗保健服务外,其他服务对社会健康均有显著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老年人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