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利用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韩磊娟 欧阳伟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23,共8页
本文利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CCER)发布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以安德森医疗服务利用行为模型为分析框架,实证研究了影响我国老年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利用的因素。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老年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 本文利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CCER)发布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以安德森医疗服务利用行为模型为分析框架,实证研究了影响我国老年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利用的因素。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老年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利用程度整体偏低,其中社区养老服务的利用程度高于居家养老服务;影响我国老年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利用的因素有所交集,但不完全相同。为提高我国老年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利用程度,促进我国养老照护事业发展,应加大政策宣传、提升认知程度,完善基层功能、提升服务质量,重视预防保健、强化精神慰藉,做好需求评估、实现精准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 利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照料政策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边恕 王钰杰 +1 位作者 张铭志 孙雅娜 《人口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107,共16页
人口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加剧了劳动者工作与家庭照料之间的冲突,完善的公共照料政策体系是降低老年照料成本,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保证。既有研究表明公共照料的介入能够有效降低子代的老年照料时间,具有替代效应。但这种替代能否... 人口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加剧了劳动者工作与家庭照料之间的冲突,完善的公共照料政策体系是降低老年照料成本,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保证。既有研究表明公共照料的介入能够有效降低子代的老年照料时间,具有替代效应。但这种替代能否有效转换为劳动供给以及这种替代效应在不同家庭内部议价能力成员中的异质性都需要深入研究。本文采用2011—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基于2016年实施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研究数据,使用交叠双重差分模型(StaggeredDID)、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PSM-DID)、事件研究法等全面考察公共照料政策的实施对家庭老年照料负担和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为代表的公共照料政策显著增加了子代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概率和劳动供给时间,其中能够增加就业概率2.2%,提高每周劳动供给时间2.054小时。第二,正式照料对家庭老年照料的替代是政策发挥效应的重要渠道,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每周能够直接减少子代老年照料时长2.353小时。子代家庭老年照料时间的降低还产生了经济补偿效应,使子代对父代的转移支付金额增加了约46%。第三,试点政策对家庭高议价能力成员的劳动供给效应较强,而对于家庭高议价能力女性成员的劳动供给效应最强。该发现表明公共照料政策有效地促进了高议价能力女性的家庭照料责任的社会化转移,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性别分工平等。第四,试点政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由于低教育程度和低收入群体因照料责任所受到的劳动约束较多,同时自雇劳动者的工作灵活性更高,因此公共照料政策对这些群体产生的劳动供给效应更强。文章的政策启示在于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为代表的公共照料政策具有改善家庭福利和活跃劳动力市场的双重效用,要进一步巩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基础性地位,不断拓展老年照料服务产业链,提供和创造一批优质岗位,增进公共照料岗位与家庭劳动力释放的联动效能。同时还要强化基层公共照料供给能力,根据家庭特征和需求的异质性提供差异化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构建多层次公共照料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 老年照料 劳动供给 家庭内部议价能力 替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