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城镇居住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炜 李宇 +3 位作者 赵文革 李永林 崔力长 尚改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前 ,居住环境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为了对居住环境做进一步的研究 ,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可量化的居住环境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的建立 ,坚持以人为本、可操作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的原则 ,从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大方... 目前 ,居住环境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为了对居住环境做进一步的研究 ,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可量化的居住环境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的建立 ,坚持以人为本、可操作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的原则 ,从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大方面构建了一个“大类 -中类 -小类” 3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对组成该体系的主要指标进行了说明 ,旨在从各指标的分析比较中 ,找出先进经验和存在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居住环境 居住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物质环境 社会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230
2
作者 叶亚平 刘鲁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3-36,共4页
提出了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其指标体系由生态环境质量背景、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及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适宜度需求三部分组成 ,并分别提出相应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通过对中国省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分级的实例研究 ,具体介绍了该... 提出了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其指标体系由生态环境质量背景、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及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适宜度需求三部分组成 ,并分别提出相应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通过对中国省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分级的实例研究 ,具体介绍了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中国 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流域治理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林积泉 王伯铎 +3 位作者 马俊杰 唐晓兰 程金香 张振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71,共3页
分析、研究了小流域治理效益评价的常用指标,提出了小流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流域生态环境、农村环境和社会经济3类指标和17个子指标构成,从整体上反映小流域治理后环境质量的改善、生态资源储备价值的增值和区域可... 分析、研究了小流域治理效益评价的常用指标,提出了小流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流域生态环境、农村环境和社会经济3类指标和17个子指标构成,从整体上反映小流域治理后环境质量的改善、生态资源储备价值的增值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为小流域治理的规划、设计、环境质量评价和验收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之四噪声评价指标 被引量:14
4
作者 朱建平 程春明 +1 位作者 赵银慧 周泓 《中国环境监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7-49,共3页
声环境评价指标不同于化学污染指标,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声环境质量指标体系NPO,可用于各类区域的声环境质量评价、考核和评比,同时又可参与城市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经10个城市的检验,与以往的结论吻合较好。
关键词 环境质量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噪声评价 城市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之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总报告 被引量:15
5
作者 程春明 朱建平 +1 位作者 周泓 赵银慧 《中国环境监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9,共8页
城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之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总报告程春明,朱建平,周泓,赵银慧(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100012)该研究系世行JGF项目,由国家环保局城市处组织、实施。其目的是为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 城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之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总报告程春明,朱建平,周泓,赵银慧(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100012)该研究系世行JGF项目,由国家环保局城市处组织、实施。其目的是为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进一步深入及指标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环境 环境质量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71
6
作者 张铁亮 刘凤枝 +4 位作者 李玉浸 郑向群 师荣光 沃飞 刘岩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9年第6期1-4,共4页
总结了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研究现状,提出了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布点原则与方案,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更具针对性、灵活性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农村环境质量 环境监测与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塘系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梅 聂呈荣 龙兴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86-390,共5页
基塘系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在长期改造、利用低洼地过程中,建立并发展起来的水陆资源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环的人工生态系统。近年来,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基塘系统环境质量持续恶化。本文在分析基塘系统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污染状况的基础上... 基塘系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在长期改造、利用低洼地过程中,建立并发展起来的水陆资源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环的人工生态系统。近年来,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基塘系统环境质量持续恶化。本文在分析基塘系统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污染状况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了由系统层、子系统层和指标层构成的基塘系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系统层由基塘系统结构、水体质量、水体沉积物污染状况、基面环境质量4个子系统组成,指标层由19个指标组成。同时,还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显示,影响基塘系统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子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水体氨态氮(权重为0.1127)、基塘形态特征(权重为0.1084),水体溶解氧(权重为0.1033),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指数(权重为0.0796),水体生化需氧量(权重为0.0716)。依据相关的国家土壤、水质、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分级,为科学评价基塘系统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塘系统 环境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体育场馆环境质量主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赵海燕 马松 +1 位作者 曹秀玲 陈丹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2-418,共7页
通过专家访谈法以公共建筑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大型体育场馆的实际情况,融合体育场馆区别于一般公共建筑的功能性特征,构建大型体育场馆环境质量主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访谈法、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对各指标... 通过专家访谈法以公共建筑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大型体育场馆的实际情况,融合体育场馆区别于一般公共建筑的功能性特征,构建大型体育场馆环境质量主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访谈法、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对各指标进行加权;使用文中建立的主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级模糊评价法对中国民航大学体育馆环境质量进行评价验证。结果与调查者的实际感受相吻合,证明文中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可有助于促进大型体育场馆的合理利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场馆 环境质量 主观评价 层次分析法 熵值法 多级模糊评价 评价指标 场馆环境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洲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张掖市绿洲为例 被引量:28
9
作者 刘振波 赵军 倪绍祥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80-585,共6页
绿洲属于生态环境的极度脆弱区,同时绿洲生态系统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自然与人文的诸多组元,因此定量评价其质量优劣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也存在一定难度。在对我国西北内陆区域绿洲生态系统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整体... 绿洲属于生态环境的极度脆弱区,同时绿洲生态系统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自然与人文的诸多组元,因此定量评价其质量优劣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也存在一定难度。在对我国西北内陆区域绿洲生态系统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整体性、实用性、稳定性、地域性、独立性原则,依据绿洲系统的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适用于绿洲这一特殊景观类型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绿洲生态环境实际状况,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和分级量化标准。在此基础上,以张掖市绿洲为例,对绿洲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做了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标体系 张掖市 内陆 独立性原则 环境质量状况 区域 层次分析法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绿洲生态系统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指标体系下的京津冀城市群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志一 郭学飞 +1 位作者 余洋 王娜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9-95,104,共8页
地质环境质量是影响区域规划建设的重要因素,目前单一评价指标体系无法对多地貌类型区域的地质环境质量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为了研究适用于多地貌类型的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本文建立了基于山区和平原区两种地貌类型的地质环境质... 地质环境质量是影响区域规划建设的重要因素,目前单一评价指标体系无法对多地貌类型区域的地质环境质量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为了研究适用于多地貌类型的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本文建立了基于山区和平原区两种地貌类型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获取了评价指标权重,建立了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模型,通过空间分析技术开展了京津冀城市群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评价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的地质环境质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平原区地质环境质量分布受地面沉降、地下水超采及地下水污染的影响突出,山区地质环境质量分布受活动断裂、地形条件及地质灾害的影响明显。可见,多重指标评价体系下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能够降低不同地貌类型地质环境质量主要评价指标间的相互影响,评价结果能够更加合理准确地体现区域地质环境质量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群 地质环境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综合指数法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综合指标体系研究之五水环境指标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泓 《中国环境监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7-33,共7页
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综合指标体系研究之五水环境指标周泓(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100012)水质评价是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环境质量监测最终成果的表述,对水体的水质评价目的是判定水体污染程度,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 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综合指标体系研究之五水环境指标周泓(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100012)水质评价是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环境质量监测最终成果的表述,对水体的水质评价目的是判定水体污染程度,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污染时段、位置区间及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质量 评价 综合指标体系 城市环境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岩土工程系统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饶运章 侯运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22,共5页
矿山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其提交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是将矿山开发视为单个建设项目且只注重污染物排放和简单数量分析的单要素评价。本文将矿山开发视为统一系统 ,充分考虑系统内矿石开采、废石场、尾矿库等岩土工程及其矿岩氧化淋滤产... 矿山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其提交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是将矿山开发视为单个建设项目且只注重污染物排放和简单数量分析的单要素评价。本文将矿山开发视为统一系统 ,充分考虑系统内矿石开采、废石场、尾矿库等岩土工程及其矿岩氧化淋滤产生的毒害物质对矿区及其区域水土环境潜在而长期的影响 ,建立矿山岩土工程系统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以改变矿山环境评价的传统旧式 ,规范和监督矿山开采行为 ,实现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岩土工程系统 环境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金属离子污染 溶质渗滤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之三生物指标体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银慧 《中国环境监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1-53,共3页
城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之三生物指标体系赵银慧(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100012)本课题是城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一部分,其目的是对城市水环境的污染状况,从生物学角度进行监测和评价研究,建立起一个... 城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之三生物指标体系赵银慧(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100012)本课题是城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一部分,其目的是对城市水环境的污染状况,从生物学角度进行监测和评价研究,建立起一个生物指标评价方法。1生物评价现状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环境 环境质量 综合评价 生物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市赤花山森林公园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超 刘建明 +3 位作者 蔡伟生 李志华 罗步滔 雷庆祥 《林业调查规划》 2012年第2期23-27,共5页
以旅游环境质量及其地域组合形式理论为指导,运用层次分析法(AHP)、Delphi法、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从旅游景观环境、旅游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服务环境、旅游社会文化环境及旅游信息环境5个方面,筛选出27个指标构建了旅游环境质量评价... 以旅游环境质量及其地域组合形式理论为指导,运用层次分析法(AHP)、Delphi法、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从旅游景观环境、旅游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服务环境、旅游社会文化环境及旅游信息环境5个方面,筛选出27个指标构建了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对珠海市赤花山森林公园旅游环境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赤花山森林公园以旅游自然生态环境为主要特色,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和旅游文化价值,旅游环境质量总体较好。提出强化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力度建议,以实现赤花山森林公园的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旅游环境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赤花山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新视角:打造南疆乡村宜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15
作者 刘爽 《村委主任》 2024年第20期228-230,共3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宏大蓝图中,南疆乡村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是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一环。该体系旨在通过多维度指标的综合考量,精准识别乡村人居环境的优势与短板,为制定针对性改善策略提供科学依...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宏大蓝图中,南疆乡村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是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一环。该体系旨在通过多维度指标的综合考量,精准识别乡村人居环境的优势与短板,为制定针对性改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融合生态学、社会学及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文章创新性地构建了南疆乡村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体系,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精准识别 乡村人居环境 居民生活质量 多学科理论 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改善策略 区域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我国海岸带开发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郑懿珉 高茂生 +2 位作者 刘森 侯国华 郭飞 《海洋地质前沿》 2015年第1期59-64,共6页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等问题是海岸带开发热点问题。根据我国海岸带特点,构建了一套基于海岸带开发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因子;将地质环境要素与功能类型关系进行定量聚类把用地类型分类;基于不同功能用地类型,选择合适评价指标,构建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等问题是海岸带开发热点问题。根据我国海岸带特点,构建了一套基于海岸带开发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因子;将地质环境要素与功能类型关系进行定量聚类把用地类型分类;基于不同功能用地类型,选择合适评价指标,构建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莱州湾南岸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指标体系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莱州湾南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中部山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6
17
作者 彭宗波 关学彬 蒋英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367-372,共6页
当前对海南中部山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多基于现场监测和统计数据,而且在指标选取上对不同区域生态环境的特殊性考虑较少,缺少反映当地热带雨林等特殊生境特点的指标类型。据此,基于遥感和GIS技术,以客观反映中部山区生态环境质... 当前对海南中部山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多基于现场监测和统计数据,而且在指标选取上对不同区域生态环境的特殊性考虑较少,缺少反映当地热带雨林等特殊生境特点的指标类型。据此,基于遥感和GIS技术,以客观反映中部山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目的,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特点,建立海南中部山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从区域和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角度评价了海南中部山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演变特征:海南中部山区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良好,但空间分布不均,随着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对该区的生态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海南中部山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边界地域居住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潘金瓶 《中国城市林业》 2011年第4期31-33,共3页
以城乡边界地域居住区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关于生态居住区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应用系统分析、层次分析等研究方法,建构了城乡边界地域居住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水环境、土环境、气环境、... 以城乡边界地域居住区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关于生态居住区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应用系统分析、层次分析等研究方法,建构了城乡边界地域居住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水环境、土环境、气环境、生物环境、生态能源这5大评价维度对城乡边界地域居住区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并且在25个基础指标的选择上尽可能地体现城乡边界地域特色。最后,以义乌佛堂镇大成社区居住区为案例检验了该指标体系的实践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边界 居住 生态环境 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环境质量指标体系定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段仲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3-37,共5页
以安徽马鞍山市为例,从指标体系的筛选、权值的计算以及指标的综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供了一个城市环境质量指标体系定量评价案例的研究。
关键词 城市环境 环境质量 指标体系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居住小区评价指标体系的不确定性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周建飞 曾光明 +5 位作者 焦胜 杨馥 朱华 李倩 熊樱 唐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4-27,共4页
针对目前我国生态居住小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面临的种种不确定性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确立了以弹性原则为主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提出了一套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考虑不确定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并结合实... 针对目前我国生态居住小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面临的种种不确定性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确立了以弹性原则为主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提出了一套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考虑不确定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并结合实际设计项目,在温岭市生态居住小区详细规划中,按照弹性、层次性以及可操作性原则,采用AHP法,得出一个三层次的包括生态住宅、生态景观、生态技术、基础设施和社区管理、生态文化5大系统和2 4个指标项的生态居住区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项指标及其权重进行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生态居住小区 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风险评价 不确定性 模糊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