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北缘地区古层间氧化作用及古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化 被引量:9
1
作者 权志高 徐高中 +4 位作者 付成铭 刘林 李卫 宋宪生 冯伟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59-164,共6页
古层间氧化作用是发育于盆地地质构造演化过程某一阶段的层间氧化作用,由此所形成并被保存的铀矿床被称为"古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床"。柴北缘地区中、下侏罗统含煤岩系的广泛发育,为古层间氧化带的发育及相应类型铀矿化的形成奠... 古层间氧化作用是发育于盆地地质构造演化过程某一阶段的层间氧化作用,由此所形成并被保存的铀矿床被称为"古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床"。柴北缘地区中、下侏罗统含煤岩系的广泛发育,为古层间氧化带的发育及相应类型铀矿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早白垩世晚期—古近纪早期的强烈隆升剥蚀是层间氧化带及相应类型铀矿化的发育期。喜山期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使原层间氧化带及相应成矿系统遭受强烈改造,保存并形成古层间氧化带和古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化。古层间氧化带型根据其改造、破坏或保存特点的不同,划分为褶-坳保存型、褶-断保存型和抬升破坏型3种改造亚型。褶-坳保存和褶-断保存2种亚型使得古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体能以盲矿形式有效保存,是今后重点找矿方向,如北大滩和冷湖石地26铀矿点。抬升破坏亚型使得古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体呈残留状或被剥蚀掉,找矿潜力不大。在总结不同改造亚型地质构造特点和找矿标志的基础上,建立了典型古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化成矿模式,并综合分析了其成矿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北缘 层间氧化作用 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化 改造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氧化带分散元素铼与硒的超常富集机制探讨——以伊犁盆地扎吉斯坦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为例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正其 潘家永 +2 位作者 曹双林 管太阳 张国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8-362,共5页
本文以伊犁盆地扎吉斯坦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为例,阐述了其中分散元素Re与Se的超常富集规律。研究表明分散元素Re与Se在空间上与砂岩U矿体密切共生,但其超常富集又具有独立性;在矿源等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层间氧化作用可以促使分散元... 本文以伊犁盆地扎吉斯坦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为例,阐述了其中分散元素Re与Se的超常富集规律。研究表明分散元素Re与Se在空间上与砂岩U矿体密切共生,但其超常富集又具有独立性;在矿源等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层间氧化作用可以促使分散元素Re与Se超常富集并独立成矿,是一种潜在的分散元素成矿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元素 Re Se 超常富集 层间氧化作用 砂岩型铀矿 伊犁盆地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地浸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自然电场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汤洪志 刘庆成 龚育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62-162,共1页
关键词 层间氧化作用 砂岩型铀矿床 分带性 自然电位 成矿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铀矿床紫红色铀矿石矿化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旭 夏菲 +3 位作者 张成勇 张群喜 刘波 侯树仁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5-336,共12页
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铀矿床是我国北方特大型砂岩型铀矿床,但矿化特征特殊,具有品位高、矿层多等特征,其矿床成因一直存在争议,亟需新的证据来破解铀矿化成因机制。项目组野外地质调查中,发现产于氧化带内的紫红色铀矿石,具有明显的热液... 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铀矿床是我国北方特大型砂岩型铀矿床,但矿化特征特殊,具有品位高、矿层多等特征,其矿床成因一直存在争议,亟需新的证据来破解铀矿化成因机制。项目组野外地质调查中,发现产于氧化带内的紫红色铀矿石,具有明显的热液改造的痕迹,是一种新类型的铀矿化。笔者通过岩矿鉴定、蚀刻径迹、电子探针等实验,系统分析了该地区紫红色铀矿石的矿物蚀变特征,并探讨了铀的富集成因。研究认为,塔木素紫红色铀矿石与热液蚀变关系密切,其蚀变带可划分为萤石脉带,紫红色含萤石胶结物带和灰白色高岭石化带;铀矿物主要呈分散吸附状与胶磷矿范围分布一致。该类型铀矿石是深部还原性富U、P热流体上移进入含矿目的层与氧化带弱碱性流体相互作用的产物,pH、Eh条件的改变造成U、P同时沉淀和富集。结合矿体地质特征分析,认为塔木素矿床为表生氧化流体和深部热流体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具复合成因砂岩型铀矿床,表生氧化流体造成蚀源区和地层中的铀迁移并在氧化还原过渡界面富集沉淀,而热流体携带了深部铀源进入氧化带内形成富磷型铀矿石,这是造成塔木素矿床铀品位高且矿体多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铀磷矿化 热流体活动 层间氧化作用 塔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讨论 被引量:7
5
作者 孙祥 罗毅 +1 位作者 邱林飞 李国臣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4期335-345,共11页
塔木素铀矿床是巴音戈壁盆地最大的砂岩型铀矿床,前人对其成因类型尚未形成统一认识。通过塔木素砂岩型铀矿床成矿地质特征、铀成矿与沉积相关系、铀的存在形式分析及铀成矿年龄探讨,指出矿床蚀变作用主要表现为还原蚀变、古层间氧化蚀... 塔木素铀矿床是巴音戈壁盆地最大的砂岩型铀矿床,前人对其成因类型尚未形成统一认识。通过塔木素砂岩型铀矿床成矿地质特征、铀成矿与沉积相关系、铀的存在形式分析及铀成矿年龄探讨,指出矿床蚀变作用主要表现为还原蚀变、古层间氧化蚀变和热流体蚀变3大类,热蚀变在该矿床中广泛发育;铀存在形式以铀矿物(沥青铀矿、铀石)和吸附形式为主;铀矿化受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相与NE向贯通性断裂联合控制;提出了同生沉积成矿作用、古层间氧化成矿作用和热叠加成矿作用等3次成矿作用,成因类型为复成因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成矿作用 热叠加成矿作用 成矿地质特征 砂岩型铀矿 塔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