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空区群动力响应的类层间剪切模型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姜立春 王国伟 吴爱祥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6-263,共8页
为研究采空区群内岩体介质动力响应特性,提出采空区群动力响应的类层间剪切模型法。通过将上覆岩层等效为由"虚拟间柱群"和集中质量块组成的系统,将周边围岩等效为剪切力Q的作用,构建采空区群类层间剪切模型,建立采空区群内... 为研究采空区群内岩体介质动力响应特性,提出采空区群动力响应的类层间剪切模型法。通过将上覆岩层等效为由"虚拟间柱群"和集中质量块组成的系统,将周边围岩等效为剪切力Q的作用,构建采空区群类层间剪切模型,建立采空区群内岩体介质的动力响应微分方程;考虑到单元空区的赋存深度和构成形状特征,引入剪切力影响因子δ,修正围岩的剪切力作用。以某金矿5个中段采空区组成的采空区群为例,利用数值分析法与该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上述采空区群赋存环境的等效方法具有可行性;采空区群岩体在其内部阻尼及外部围岩剪切力的双重作用下,作振幅衰减振动;类层间剪切模型法和数值分析法计算记录点的位移、速度时程曲线趋势一致、幅值相近,但前者运算时间更短、效率更高。类层间剪切模型法为研究采空区群动力响应特性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采空区群 动力响应 层间剪切模型 上覆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震体系简化模型动力分析
2
作者 李岩 孙辉 +1 位作者 王立悦 赵金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7期1963-1964,1978,共3页
为了研究隔震房屋的抗震性能,对隔震结构进行多质点体系的时程分析,结果表明橡胶垫能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上部结构处于弹性阶段,与实际隔震结构情况相符,说明可对基础隔震结构采用层间剪切模型进行动力分析。
关键词 隔震 层间剪切模型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层建筑地震反应分析
3
作者 黄行松 邹昀 《江南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27-31,共5页
依据层间剪切模型和考虑了刚度退化的三线型恢复力模型,编制了结构地震弹塑性分析程序。利用此程序对厦门圆珠笔厂厂房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该结构在7度地震作用下基本上处于弹性状态,并且是足够安全的。
关键词 弹塑性分析 层间剪切模型 建筑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响应时程分析新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韩爱红 张新中 +2 位作者 邓子辰 张亚锋 宋早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5-148,共4页
针对隔震层恢复力模型为折线型的层间剪切动力方程,研究了基础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反应。通过多种方法比较,说明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采用把结构特性和外部激励分开进行精细积分的增维分块精细积分法,避免了每一步迭代过... 针对隔震层恢复力模型为折线型的层间剪切动力方程,研究了基础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反应。通过多种方法比较,说明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采用把结构特性和外部激励分开进行精细积分的增维分块精细积分法,避免了每一步迭代过程中的指数矩阵精细积分求解,在保持计算精度的同时,提高了计算效率;考虑地震作用特点后,增维分块精细积分法的计算效率有所提高。因此,增维分块积分法在计算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响应上是非常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 层间剪切模型 增维分块精细积分法 恢复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ULINK的框架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仿真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英民 刘育博 夏洪流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3年第3期28-34,共7页
针对现有非线性动力分析程序的可视化和二次开发能力不强的特点,以SIMULINK为平台建立了层间剪切模型和平面杆系模型的非线性地震反应仿真模型,通过两个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指出了基于SIMULINK的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仿真的优势。
关键词 框架结构 非线性地震反应 仿真 恢复力模型 层间剪切模型 平面杆系模型 SIMULINK 时程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RB基础隔震结构非线性动力响应的非迭代时程计算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叶昆 李黎 龙晓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6-50,共5页
提出了一种求解使用铅芯橡胶支座(LRB)的基础隔震结构非线性动力响应的非迭代时程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层间剪力向量作为非线性二阶运动微分方程的参量,引入状态变量将非线性二阶运动微分方程降阶为一阶状态空间方程,通过使用描述非... 提出了一种求解使用铅芯橡胶支座(LRB)的基础隔震结构非线性动力响应的非迭代时程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层间剪力向量作为非线性二阶运动微分方程的参量,引入状态变量将非线性二阶运动微分方程降阶为一阶状态空间方程,通过使用描述非线性滞回模型的Masing准则确定隔震层剪力并给出了计算隔震层剪力的流程图,利用经典的Runge-Kutta方法进行求解。这样本文所提出的非迭代算法可以避免繁琐的迭代运算,方便编制程序。在数值试验中,利用本文提出的非迭代算法与传统的Newton-Raphson迭代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提出的非迭代算法得到的时程结果与使用Newton-Raphson迭代算法得到的时程结果十分接近并且峰值的相对误差比较小,能够满足工程计算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结构 Masing规则 层间剪切模型 非线性地震反应 非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地震耦合作用对基础摩擦隔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谷伟 李艺 刘斌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27-827,共1页
采用多质点层间剪切型模型,建立了基础摩擦隔震多层砌体结构在水平与竖向耦合地震作用下的运动微分方程及滑动与啮合状态判别准则. 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竖向地震作用对隔震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竖向地震作用的存在,使隔震结构下部各层,... 采用多质点层间剪切型模型,建立了基础摩擦隔震多层砌体结构在水平与竖向耦合地震作用下的运动微分方程及滑动与啮合状态判别准则. 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竖向地震作用对隔震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竖向地震作用的存在,使隔震结构下部各层,特别是首层的层间位移,层间剪力增加, 隔震层加速度增加,且随地震烈度,竖向加速度峰值增大而增加,并使隔震层的滑动位移幅值有增大的可能.建议在高烈度震区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对结构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地震耦合 建筑基础 摩擦隔震结构 层间剪切模型 砌体结构 运动微分方程 滑动位移 啮合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轴基础隔震的动力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新中 韩爱红 邓子辰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7年第3期241-246,共6页
为了分析滚轴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在滑移隔震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滚轴纯滚动运动特点,推导出了滚轴隔震结构的动力方程.对某一工程实例采用滚轴隔震的方法,进行了在El-Centro地震波作用下的数值模拟仿真,并分析了隔震结构的... 为了分析滚轴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在滑移隔震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滚轴纯滚动运动特点,推导出了滚轴隔震结构的动力方程.对某一工程实例采用滚轴隔震的方法,进行了在El-Centro地震波作用下的数值模拟仿真,并分析了隔震结构的峰值加速度、相对位移、基底位移和基底残余位移等.结果表明:滚轴隔震能有效地减缓上部结构在强震时的响应.当滚动摩阻系数大于0.15 cm时可以不施加限位装置,滚动摩阻系数越小,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和层间位移越小,进一步减缓上部结构“鞭梢效应”的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轴隔震 滚动摩阻系数 纯滚动 层间剪切模型 数值模拟 鞭梢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部加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框架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钱国芳 王应生 +1 位作者 刘晓帆 史庆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3期236-239,共4页
对底部加剪力墙的框架结构已进行过振动台模型试验和空间整体分析,本文是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地震时程分析法,对这种抗震结构进行动力作用下的弹塑性全过程分析,进一步探讨这种抗震结构的地震反应以及可能出现的结构薄弱层转移... 对底部加剪力墙的框架结构已进行过振动台模型试验和空间整体分析,本文是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地震时程分析法,对这种抗震结构进行动力作用下的弹塑性全过程分析,进一步探讨这种抗震结构的地震反应以及可能出现的结构薄弱层转移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力墙 钢筋混凝土框架 层间剪切模型 地震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