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走滑断裂的三层结构模型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21
1
作者 罗彩明 梁鑫鑫 +4 位作者 黄少英 能源 张玮 陈石 曹淑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8-131,148,共15页
塔中隆起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中部,为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块之一。以塔中隆起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为基础,开展塔中隆起走滑断裂的剖面和平面几何学特征、断裂的活动期次和断裂形成机制研究。地震资料显示塔中走滑断... 塔中隆起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中部,为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块之一。以塔中隆起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为基础,开展塔中隆起走滑断裂的剖面和平面几何学特征、断裂的活动期次和断裂形成机制研究。地震资料显示塔中走滑断裂于石炭纪之前定型,少数走滑断裂的活动持续到了石炭纪之后,断穿基底到志留系和泥盆系,断面直立,但是在不同层位断层的几何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性,主要分为3层结构:深层中、下寒武统断裂平面上呈线性展布,中、下寒武统在断裂两侧上拱;深部断裂向上继续切穿上寒武统和奥陶系,并在碳酸盐岩顶面发育许多分支断裂,剖面上表现为正花状构造,平面上组合为斜列断裂;浅层走滑断裂发育在上奥陶统-志留系和泥盆系内,剖面上常以负花状构造样式出现,平面上表现为该层特有的北西向雁列断层。这3层断裂在垂向上叠置,形成复杂的空间形态,将塔中隆起走滑断裂的演化阶段划分为3期:中寒武世塔中地区存在构造反转事件,在压扭应力作用下发育规模较小的走滑断裂;晚奥陶世走滑断裂复活,形成正花状构造;志留纪—泥盆纪走滑断裂持续活动。塔中隆起走滑断裂的形成受周缘构造环境控制,在中寒武世局部压扭应力、晚奥陶世压扭环境和志留纪—泥盆纪的压扭环境下形成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层结构模型 变形 分期活动 形成机制 走滑断裂 塔中隆起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多层结构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庞作会 朱岳明 张贵寿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45-49,共5页
介绍岩体多层结构模型 (MultilaminateFramework) ,推导其中的弹塑性公式 ,并给出算例 .算例表明 ,多层结构模型使得有限元网格的划分不受节理的限制 。
关键词 完整岩块 节理 岩体 层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esha本构的岩石节理多层结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彭从文 朱向荣 +1 位作者 王金昌 许成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059-2071,共13页
在Dong等工作的基础上[1],研究了基于Plesha本构的岩石节理多层结构模型。模型将节理面分解为不同层次细观结构面,每层结构面代表一级粗糙度,力学响应发生在最底层(基本面),上层结构面受力性状由其下层结构面平均化得到,依次进行得到节... 在Dong等工作的基础上[1],研究了基于Plesha本构的岩石节理多层结构模型。模型将节理面分解为不同层次细观结构面,每层结构面代表一级粗糙度,力学响应发生在最底层(基本面),上层结构面受力性状由其下层结构面平均化得到,依次进行得到节理宏观力学性状。节理破坏由下而上分层次进行,基本面破坏后,其上层结构面转化为基本面,基本面采用Plesha节理模型。模型能模拟弹性变形、滑动变形、磨损、剪断、压碎、分离等作用机理。定义的接触因子与绕流因子能考虑节理接触面积及粗糙度变化对渗流的影响。通过将粗糙度定义为等效起伏角,可以模拟节理循环剪切性状。采用ABAQUS的用户子程序UEL进行了模型验证与参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节理 层结构模型 有限元法 ABAQ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节理多层结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彭从文 朱向荣 王金昌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20-2228,共9页
为了研究节理细观形态对其宏观力学性状的影响,据岩石节理分形特点,将节理面分解为不同层次细观结构面,节理破坏拟为粗糙度分层渐进破坏的过程,基于Plesha本构建立了岩石节理多层结构模型.模型将粗糙度定义为等效起伏角,力学响应发生在... 为了研究节理细观形态对其宏观力学性状的影响,据岩石节理分形特点,将节理面分解为不同层次细观结构面,节理破坏拟为粗糙度分层渐进破坏的过程,基于Plesha本构建立了岩石节理多层结构模型.模型将粗糙度定义为等效起伏角,力学响应发生在最底层(基本面),结构面受力性状由下层结构面平均化得到,基本面破坏后,其上层结构面转化为基本面.模型考虑了弹性变形、滑动变形、磨损、剪断、压碎、分离等作用机理,能模拟剪胀、应变软化等现象,能考虑单调及循环剪切效应.采用ABAQUS的用户子程序UEL进行了模型验证与参数分析.计算表明:峰值剪切应力随着结构层次的增加而增大;在结构层次不变时,等效峰值摩擦系数随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减小;剪切应力终值由基本摩擦角控制;剪应力-位移曲线形态取决于粗糙度结构特性;模型中刚度系数对剪切性状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节理 层结构模型 有限元 ABAQ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概念的多层结构模型 被引量:8
5
作者 詹启生 乐国安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3年第1期66-70,共5页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其自身的生理自我特征、心理自我特征、社会自我特征以及关联自我特征的态度,它是社会认知的重要内容。该研究仅围绕构成个体自我概念内涵的个人信息对145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同时使用因素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其自身的生理自我特征、心理自我特征、社会自我特征以及关联自我特征的态度,它是社会认知的重要内容。该研究仅围绕构成个体自我概念内涵的个人信息对145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同时使用因素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自我认知的信息构成中,自我概念从信息安全的角度呈现出层次性,具体可分为浅层自我、深层自我与中层自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概念 层结构模型 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典型草原栗钙土层结构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春荣 尚士友 +3 位作者 孙立武 殷晓飞 关瑞华 曹杨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8,共4页
针对典型草原土壤结构特征及草原风蚀退化的现状,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典型草原地区,选取约400km2面积的研究区,采用"3S"一体化技术,获取典型草原地表特征及采样点的三维坐标数据,通过实地打点取样,测量栗钙土层... 针对典型草原土壤结构特征及草原风蚀退化的现状,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典型草原地区,选取约400km2面积的研究区,采用"3S"一体化技术,获取典型草原地表特征及采样点的三维坐标数据,通过实地打点取样,测量栗钙土层厚度,并结合SuperMap软件建立栗钙土层结构DEM模型。经分析研究可知:栗钙土层结构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地形结构可能有不同的土层厚度。建立土壤结构模型,研究环境条件与土壤结构关系,推断土壤的空间分布,可以实现草原土壤结构动态监测,为预防和控制风蚀沙化提供基础数据,为典型草原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结构 典型草原 “3S”技术 栗钙土层结构模型 DE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层结构模型的电梯远程监控软件设计 被引量:7
7
作者 周文瑜 周泓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2003年第5期283-286,共4页
基于网络技术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集成了目前高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和嵌入式系统技术.将普通的电梯接入网络,使之升级为信息电梯,带给用户一种全新的产品概念和服务观念.通过对三层结构模型的分析,提出了网络化电梯远程监控软件设计方法,详... 基于网络技术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集成了目前高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和嵌入式系统技术.将普通的电梯接入网络,使之升级为信息电梯,带给用户一种全新的产品概念和服务观念.通过对三层结构模型的分析,提出了网络化电梯远程监控软件设计方法,详细分析了其中的客户层、应用服务器层、数据库层的实现机理.该系统已经在现场稳定运行了较长时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结构模型 电梯 远程监控系统 网络技术 嵌入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构件的B/S三层结构模型钻井工程定额编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8
作者 蒋志新 杨谨全 +2 位作者 卫红春 刘茜 宋彩丽 《现代电子技术》 2006年第20期38-41,共4页
三层结构企业级软件开发模型代表目前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发展方向;基于构件的复用是软件复用的主要形式,也是当前复用研究的焦点;在计算机应用系统计算模式中,B/S结构使用越来越广泛。探讨基于构件的B/S三层结构模型在石油行业企业级软... 三层结构企业级软件开发模型代表目前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发展方向;基于构件的复用是软件复用的主要形式,也是当前复用研究的焦点;在计算机应用系统计算模式中,B/S结构使用越来越广泛。探讨基于构件的B/S三层结构模型在石油行业企业级软件开发中的实现过程,展现了B/S结构、三层结构模型、构件技术在石油行业企业级软件开发过程中所带来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可复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S结构 层结构模型 构件 定额编制 .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层结构模型在局部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
9
作者 郑士勋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1-14,共4页
基于以非充分灌溉理论,建立了灌区作物优化配水的两层结构模型,第一层为单一作物的优化配水模型,第二层为灌区各作物间优化配水模型,引用地表水作为一个来水过程,从而使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该模型用于河南省原阳县堤南灌区水资源优化... 基于以非充分灌溉理论,建立了灌区作物优化配水的两层结构模型,第一层为单一作物的优化配水模型,第二层为灌区各作物间优化配水模型,引用地表水作为一个来水过程,从而使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该模型用于河南省原阳县堤南灌区水资源优化调度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合理实用,为该灌区提高用水效率、节约用水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充分灌溉 层结构模型 灌溉制度 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结构方程模型的情境效应分析——兼与多层线性模型比较 被引量:28
10
作者 方杰 邱皓政 张敏强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4-292,共9页
多层(嵌套)数据的变量关系研究,必须借助多层模型来实现。两层模型中,层一自变量Xij按组均值中心化,并将组均值X.j置于层2截距方程式中,可将Xij对因变量Yij的效应分解为组间和组内部分,二者之差被称为情境效应,X.j称为情境变量。多层结... 多层(嵌套)数据的变量关系研究,必须借助多层模型来实现。两层模型中,层一自变量Xij按组均值中心化,并将组均值X.j置于层2截距方程式中,可将Xij对因变量Yij的效应分解为组间和组内部分,二者之差被称为情境效应,X.j称为情境变量。多层结构方程模型(MSEM)将多层线性模型(MLM)和结构方程模型(SEM)相结合,通过设置潜变量和多指标的方法校正了MLM在情境效应分析中出现的抽样误差和测量误差,同时解决了数据的多层(嵌套)结构和潜变量的估计问题。除了分析原理的说明,还以班级平均竞争氛围对学生竞争表现的情境效应为例进行分析方法的示范,并比较MSEM和MLM的异同,随后展望了MSEM情境效应模型、情境效应无偏估计方法和情境变量研究的拓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 情境效应 抽样误差 测量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均匀剪切型层模型结构基于能量概念的弹塑性地震位移反应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经杰 叶列平 钱稼茹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4-19,共6页
采用能量概念能更清楚地揭示结构抗震性能的本质。首先介绍了基于能量概念的结构抗震设计有关研究状况。同时根据地震作用下不均匀剪切型层模型结构的弹性和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研究了能量在其楼层间分布的特点,给出了楼层能量集中的规... 采用能量概念能更清楚地揭示结构抗震性能的本质。首先介绍了基于能量概念的结构抗震设计有关研究状况。同时根据地震作用下不均匀剪切型层模型结构的弹性和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研究了能量在其楼层间分布的特点,给出了楼层能量集中的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并采用等往复振动能量准则建议了能量集中楼层的弹塑性位移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结构 能量 弹塑性位移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叶贵 杨丽娟 +2 位作者 汪红霞 付媛 唐笑宇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9-134,共6页
借鉴事故系统四要素理论,基于文献综述从人、物、管、环四个方面系统归纳了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集成决策实验室评价法(DEMATEL)和解释结构模型法(ISM)的优点,结合专家咨询法确定了影响因素间的层级关系及其对不安全行为的影... 借鉴事故系统四要素理论,基于文献综述从人、物、管、环四个方面系统归纳了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集成决策实验室评价法(DEMATEL)和解释结构模型法(ISM)的优点,结合专家咨询法确定了影响因素间的层级关系及其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程度,构建了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模型。结果表明: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为5个层次,领导对安全的重视是影响因素体系中的深层次因素,社会规范是根层次影响因素。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不安全行为理论体系的完善,使企业专注于关键影响因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进而提高安全管理的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人 不安全行为 影响因素 递阶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构建——兼论“三层结构”模型的生成逻辑 被引量:13
13
作者 颜士刚 冯友梅 李艺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9-54,106,共7页
就核心素养落地而言,与其相协调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至关重要。以此为逻辑前提,该文对核心素养及沿用数十年的布鲁姆风格教育目标分类体系进行了认识论审思,发现二者存在明显矛盾,此矛盾使得后者在前者语境下已不再适用。故该文以皮亚杰... 就核心素养落地而言,与其相协调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至关重要。以此为逻辑前提,该文对核心素养及沿用数十年的布鲁姆风格教育目标分类体系进行了认识论审思,发现二者存在明显矛盾,此矛盾使得后者在前者语境下已不再适用。故该文以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为依据,重塑教育目标分类体系之基本风格,进而运用"认识论—心理学—教育学"三视角交汇运思方式,阐释与核心素养上下贯通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于纵向与横向之生成逻辑及可能样态。同时,该文亦是对业已给出的教育目标"三层结构"模型的力求避免误解的深入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教育目标分类体系 “三结构模型 发生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层结构的分散式呼叫中心系统 被引量:5
14
作者 纪禄平 罗克露 谭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7-148,151,共3页
呼叫中心又称为客户服务中心,它是CTI技术的一种典型应用。文中通过对传统的集中式呼叫中心系统体系结构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三层结构的分散式体系结构模型,在这种模型中,呼叫中心系统划分为CTI平台、应用接口、业务... 呼叫中心又称为客户服务中心,它是CTI技术的一种典型应用。文中通过对传统的集中式呼叫中心系统体系结构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三层结构的分散式体系结构模型,在这种模型中,呼叫中心系统划分为CTI平台、应用接口、业务子集三个独立层次。这种结构模型的特点是平台独立、业务分离,平台通用性强,业务模块可单独开发、动态加载并运行于平台之上,使挂接业务更加平滑、业务扩展也更加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叫中心 CTI 体系结构 层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结构模型建立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蒋先艺 贺振华 黄德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9-342,432,共4页
在地震勘探中 ,模型正演技术广泛应用于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和解释的各个环节 ,模型正演技术的基础是建立正演地质模型。本文提出封闭结构建模方法 ,以具有相同速度、密度属性的介质为单元 ,由包围它的界面组成封闭结构 ,彼此相连的封... 在地震勘探中 ,模型正演技术广泛应用于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和解释的各个环节 ,模型正演技术的基础是建立正演地质模型。本文提出封闭结构建模方法 ,以具有相同速度、密度属性的介质为单元 ,由包围它的界面组成封闭结构 ,彼此相连的封闭单元构建成具有封闭结构特性的地质模型。封闭结构模型同层状结构模型相比 ,最大优点是可以有效地描述任意复杂的地下地质结构。本文首先介绍了层结构模型的特点 ,然后描述了二维和三维封闭结构模型的拓扑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结构模型 封闭结构模型 三角形网格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RBA的开放式多层结构技术研究
16
作者 夏洪山 许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1-524,共4页
介绍了基于 CORBA技术的多层结构模型设计技术。文章在分析集中计算模式、C/S计算模式和 B/S计算模式的特点基础上 ,对当前越来越流行的 B/S结构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中影响系统运行效率和形成通信瓶颈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文章... 介绍了基于 CORBA技术的多层结构模型设计技术。文章在分析集中计算模式、C/S计算模式和 B/S计算模式的特点基础上 ,对当前越来越流行的 B/S结构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中影响系统运行效率和形成通信瓶颈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文章给出了基于 CORBA的开放式分布系统多层结构模型 ( COAMS) ,着重阐述了COAMS模型的特点 ,对其结构特征和系统运行机制进行了详细论述。文中最后结合应用效果 ,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BA技术 开放式分布系统 层结构模型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分布计算 B/S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稀疏模型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建伟 崔立鹏 罗雄麟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09-1337,共29页
由于生物信息学、心理学诊断、计算语言与语音学、计算机视觉、门户网站、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中处理高维和超高维数据的需求不断涌现,迫切需要研究具有变量选择和特征降维功能的回归和分类模型,所以以Lasso、自适应Lasso和ela... 由于生物信息学、心理学诊断、计算语言与语音学、计算机视觉、门户网站、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中处理高维和超高维数据的需求不断涌现,迫切需要研究具有变量选择和特征降维功能的回归和分类模型,所以以Lasso、自适应Lasso和elastic net等为代表的稀疏模型近年来在机器学习领域中非常流行.然而,这些稀疏模型没有考虑变量中存在的组结构、重叠组结构、双层稀疏结构、多层稀疏结构、树结构和图结构等结构化信息.结构稀疏模型考虑了这些结构先验信息,改善了模型对特征选择的结果和稀疏模型在相应结构稀疏化数据背景下的统计特性.结构稀疏化模型是当前稀疏学习领域的研究方向,近几年来涌现出很多研究成果,文中对主流的结构稀疏模型,如组结构稀疏模型、结构稀疏字典学习、双层结构稀疏模型、树结构稀疏模型和图结构稀疏模型进行了总结,对结构稀疏模型目标函数中包含非可微、非凸和不可分离变量的结构稀疏模型目标函数近似转换为可微、凸和可分离变量的近似目标函数的技术如控制-受控不等式(Majority-Minority,MM),Nesterov双目标函数近似方法,一阶泰勒展开和二阶泰勒展开技术,对求解结构稀疏化模型近似目标函数的优化算法如最小角回归算法、组最小角回归算法(Group Least Angle Regression,Group LARS)、块坐标下降算法(block coordinate descent algorithm)、分块坐标梯度下降算法(block coordinate gradient descent algorithm)、局部坐标下降算法(local coordinate descent algorithm)、谱投影梯度法(Spectral Projected Gradient algorithm)、主动集算法(active set algrithm)和交替方向乘子算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且对结构稀疏模型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化模型 结构稀疏化模型 结构稀疏模型 稀疏结构模型 结构稀疏化模型 结构稀疏化模型 结构稀疏字典 结构稀疏码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航拍图像的大田玉米冠层结构建模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冰琳 李敏 +3 位作者 刘扶桑 贾奥博 毛秀 郭焱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0-177,共8页
针对目前采用三维数字化等方法获取大田作物冠层结构信息时需要手动干预、费时费力的问题,利用超微小型无人机分别获取了苗期大田玉米群体的航拍图像、去掉周边植株后成熟期单株及多株的玉米小群体航拍图像。基于伪极点Crust方法构建了... 针对目前采用三维数字化等方法获取大田作物冠层结构信息时需要手动干预、费时费力的问题,利用超微小型无人机分别获取了苗期大田玉米群体的航拍图像、去掉周边植株后成熟期单株及多株的玉米小群体航拍图像。基于伪极点Crust方法构建了玉米苗期和成熟期的冠层结构模型,并基于大田原位手动测量的株高、叶长、最大叶宽、叶面积等参数对所构建的冠层结构模型进行了精度评估。结果表明,苗期、成熟期玉米株高、叶长、最大叶宽的R^2均不小于0.91,RMSE、rRMSE、ME均较小;苗期叶面积的R^2为0.96,RMSE、rRMSE、ME均较小;成熟期叶面积的R^2为0.76,RMSE、rRMSE、ME稍大。本研究可为大田冠层结构、表型信息的高通量获取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田作物 无人机 航拍图像 层结构模型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ISM-DEMATEL的地铁施工安全氛围形成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瑚均 陈辉华 +2 位作者 程保全 户晓栋 蔡茜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00-2208,共9页
地铁施工安全事故多发给国家、企业和个人带来了严重损失。为降低现场安全事故发生频率,研究地铁施工安全氛围的形成模型。基于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识别地铁施工安全氛围的影响因素;运用模糊ISM-DEMATEL方法构建地铁施工安全氛围的多层... 地铁施工安全事故多发给国家、企业和个人带来了严重损失。为降低现场安全事故发生频率,研究地铁施工安全氛围的形成模型。基于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识别地铁施工安全氛围的影响因素;运用模糊ISM-DEMATEL方法构建地铁施工安全氛围的多层结构形成模型;选用X项目开展实证研究,验证该多层结构模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地铁施工安全氛围的影响因素可以划分为社会环境因素、工程环境因素、组织或团队因素、管理者因素和工人因素等5类;地铁施工安全氛围多层结构形成模型包括社会基础层、组织−工程中间层、管理者−工人交互层和顶层等4个递进层级;管理者安全承诺为核心影响因素,安全沟通、管理者领导风格、安全培训与教育、制度压力、安全文化和组织价值为显著影响因素;本文构建的地铁施工安全氛围形成模型可有效指导地铁施工安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施工安全氛围 影响因素 结构形成模型 模糊ISM-DEMAT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improved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at multi-layered rock interface
20
作者 WEN Min-jie XIE Jia-hao +4 位作者 LI Li-chen TIAN Yi EL NAGGAR M.Hesham MEI Guo-xiong WU Wen-b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1期229-243,共15页
This study proposes a general imperfect thermal contact model to predict the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at the interface among multi-layered composite structures.Based on the Green-Lindsay(GL)thermoelastic theory,semi... This study proposes a general imperfect thermal contact model to predict the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at the interface among multi-layered composite structures.Based on the Green-Lindsay(GL)thermoelastic theory,semi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temperature increment and displacement of multi-layered composite structures are obtained by using the Laplace transform method,upon which the effects of thermal resistance coefficient,partition coefficient,thermal conductivity ratio and heat capacity ratio on the responses a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eneralized imperfect thermal contact model can realistically describe the imperfect thermal contact problem.Accordingly,it may degenerate into other thermal contact models by adjusting the thermal resistance coefficient and partition coeffic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layered structures general thermal contact model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GL thermoelastic theory Laplace transfo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