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剥落视角下逆向层累、单辞只义与逆推顺述的武术史研究法--以官应震《请开将材科疏》流变考为线索
1
作者 蒋德龙 蒋愿望 刘丽萍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39,共7页
采用文献考古、历史钩沉与历史人类学等方法,以新发现的古籍材料明万历重臣官应震《请开将材科疏》流变考为线索,与武术史学界运用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层累说)研究方法互补,提出“迭代地剥落与衍生武术史”(剥落说),形成武... 采用文献考古、历史钩沉与历史人类学等方法,以新发现的古籍材料明万历重臣官应震《请开将材科疏》流变考为线索,与武术史学界运用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层累说)研究方法互补,提出“迭代地剥落与衍生武术史”(剥落说),形成武术史研究新的方法体系。研究认为剥落说包括3个方面:一是史实随时剥落,历史时期越往后武术史实记录越少,有换代的转述性剥落和改朝的政治性剥落;二是错讹误用与时俱增,历史时期越往后武术史实错讹误用越多;三是史实不时生新,武术史不时以另一种形式生成与更新。剥落说为武术史研究提供一种视角,与层累说相辅相成,形成“逆向层累、单辞只义、逆推顺述”武术史研究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史 层累 剥落说 《请开将材科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顾颉刚的“古史层累说”
2
作者 蒋祖龙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8期73-75,共3页
顾颉刚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史学家,在历史学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顾颉刚的“古史层累说”思想主要受到西方进化论思想的影响、胡适的影响、前人辨伪的影响而逐渐形成,该观点对历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了解和评价顾颉刚“古史... 顾颉刚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史学家,在历史学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顾颉刚的“古史层累说”思想主要受到西方进化论思想的影响、胡适的影响、前人辨伪的影响而逐渐形成,该观点对历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了解和评价顾颉刚“古史层累说”思想的来源不仅有助于了解20世纪的史学思想,对今天史学工作者研究古史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古史层累 思想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层累的少林武术偶像体系 被引量:8
3
作者 程大力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16,共5页
顾颉刚"层累地造成古史"的观点以为:中国早期历史神话与史实混杂,真实的时代越靠后,传说的历史反而越提前。少林武术的创拳偶像体系的产生,也完全符合这一规律。研究认为紧那罗为始祖说出现于明代正德年间,昙宗为始祖说出现... 顾颉刚"层累地造成古史"的观点以为:中国早期历史神话与史实混杂,真实的时代越靠后,传说的历史反而越提前。少林武术的创拳偶像体系的产生,也完全符合这一规律。研究认为紧那罗为始祖说出现于明代正德年间,昙宗为始祖说出现于明万历年间,达摩为始祖说出现于乾隆至民初,僧稠、慧光为始祖说则出现于民国中期,再晚则有少林武术始祖为退黄巾的老僧之说。而少林武术的真正产生时间,应该就在元末明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少林武术 层累 创拳偶像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源流及其层累现象 被引量:3
4
作者 蒲向明 《文化艺术研究》 2011年第2期193-199,共7页
考察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发展演进的源流进程,可以发现显明的层累现象:处于其傩舞戏源头的"池哥昼",最有价值的是其傩面具的三目神造型,"麻昼"以本部族神崇拜为前提,以十二种动物来发挥驱疫逐魔的功能,渐蜕为一种娱... 考察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发展演进的源流进程,可以发现显明的层累现象:处于其傩舞戏源头的"池哥昼",最有价值的是其傩面具的三目神造型,"麻昼"以本部族神崇拜为前提,以十二种动物来发挥驱疫逐魔的功能,渐蜕为一种娱人为主的民俗活动;在两者基础上,陆续层累演化出了处于中流、末流阶段的其他傩舞戏样式,如"阿里该昼"、"甘昼"、"池母擀面"、"杀野猪"、"秋昼"、"嘛勾池"、"秦州客"、"拐格达"等。这种层累现象,在展现其自身文化特色和蕴含的同时,也显示了傩文化的整体性与传承的零散性之间的明显矛盾,又说明了傩舞戏源流与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在民族传承的经验方面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 白马藏族 傩舞戏形式 层累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累地造成”的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尹全海 《中原文化研究》 2014年第3期109-115,共7页
自20世纪80年代初,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成为两岸关系研究的学术亮点,方言与民俗调查发现固始与闽台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族谱、方志记载的闽台姓氏"家族源流"及迁徙线路,由若干移民事件组成的中原姓氏入闽迁台的完整叙述,以及当... 自20世纪80年代初,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成为两岸关系研究的学术亮点,方言与民俗调查发现固始与闽台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族谱、方志记载的闽台姓氏"家族源流"及迁徙线路,由若干移民事件组成的中原姓氏入闽迁台的完整叙述,以及当下闽台同胞中原寻根祭祖活动,相继进入学者视野,成为学术研究的不同文本,并在认识论意义上"层累地造成"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该种渊源关系,乃是由台湾同胞直接参与的最鲜活、最有生命力的两岸关系,既是"依然活着的历史",更是一种隐含着两岸认同的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累地造成 中原与闽台 渊源关系 姓氏播迁 移民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君因赠白头吟?——以《白头吟》为例浅析中国古典诗歌的生成与层累 被引量:3
6
作者 曹艺凡 《语文学刊》 2016年第18期101-103,共3页
卓文君作《白头吟》以止相如的故事,早已考为谬误,然历代衍文众多,文人们似乎对《白头吟》的作者和本辞不甚在意,醉心于对其“本事”的层累。实际上,《白头吟》“生成”的模糊性,造就了“层累”的多样性。鉴于此,本文试以《白头... 卓文君作《白头吟》以止相如的故事,早已考为谬误,然历代衍文众多,文人们似乎对《白头吟》的作者和本辞不甚在意,醉心于对其“本事”的层累。实际上,《白头吟》“生成”的模糊性,造就了“层累”的多样性。鉴于此,本文试以《白头吟》为例,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生发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吟》 卓文君 本事 生成 层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曹钦兵变“谋反说”初探——一个“层累造史”的典型例证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德会 王秀丽 《保定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44-48,共5页
明代天顺朝爆发的曹钦兵变,学界普遍将其定性为曹吉祥、曹钦叔侄的谋反行为。然而,《明英宗实录》等原始史料记载的曹钦兵变"谋反说"疑点重重。有鉴于此,明人不断对原始史料中有关曹钦兵变的记载加以改写,最终使得"谋反... 明代天顺朝爆发的曹钦兵变,学界普遍将其定性为曹吉祥、曹钦叔侄的谋反行为。然而,《明英宗实录》等原始史料记载的曹钦兵变"谋反说"疑点重重。有鉴于此,明人不断对原始史料中有关曹钦兵变的记载加以改写,最终使得"谋反说"得以完善定型。因此,曹钦兵变"谋反说"可以说是"层累造史"说的一个典型案例,而明人之所以热衷于构造"谋反说"则主要是基于政治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曹钦兵变 “谋反说” 层累造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说的“层累”与“变易”:再论《白蛇传》的演变
8
作者 李丽丹 《歌海》 2023年第1期11-20,37,共11页
第一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白蛇传》是中国传说的代表性作品。其演变在“说什么”“怎样传”和“为什么说”三个方面呈现“层累”规律:一是叙事内容以向前溯源、向后推想和翻转叙事的方式不断叠加,二是传播方式以口耳... 第一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白蛇传》是中国传说的代表性作品。其演变在“说什么”“怎样传”和“为什么说”三个方面呈现“层累”规律:一是叙事内容以向前溯源、向后推想和翻转叙事的方式不断叠加,二是传播方式以口耳相传向多元化的方式层累,三是叙事主题从单一禁忌向多重意义层累。《白蛇传》由地域性传说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扩展,展现出传说有规律地不断层累,同时也在不断变易,每一个时代的传说都是叙事内容与技术革新和思想变迁博弈融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 传说 层累 变易 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西湖十景”文化景观历史层累及其演进现象
9
作者 姚梦雯 王欣 周俊楠 《古建园林技术》 2020年第4期43-46,共4页
文章通过图文资料、史实还原、对比等研究方法,从历史层累角度梳理了西湖十景的形成过程,得出结论:"西湖十景"不是单纯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组合体,而是一种随着经济、文化等时代背景不断层累、内涵不断更新的文化景观:从... 文章通过图文资料、史实还原、对比等研究方法,从历史层累角度梳理了西湖十景的形成过程,得出结论:"西湖十景"不是单纯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组合体,而是一种随着经济、文化等时代背景不断层累、内涵不断更新的文化景观:从最初的"美的自然"到对于"美的生活"的追求,最后变成具有"美的情感"的景面文心的文化景观,具有了教化、劝寓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十景 历史层累 教化 景面文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Fe层柱累托石电催化降解硝基苯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家寿 石眺霞 +1 位作者 张蕾 戴陈玉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30-34,共5页
以Ti/Fe层柱累托石为粒子电极,利用多相三维电极技术,对含硝基苯废水进行了电催化降解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150 mg·L-1左右的含硝基苯废水在20 V电压下经1.5 h的电催化降解,硝基苯去除率可达97.75%,COD去除率达80.66%.... 以Ti/Fe层柱累托石为粒子电极,利用多相三维电极技术,对含硝基苯废水进行了电催化降解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150 mg·L-1左右的含硝基苯废水在20 V电压下经1.5 h的电催化降解,硝基苯去除率可达97.75%,COD去除率达80.66%.考察了Ti/Fe层柱累托石的加入量、电解槽电压、底物的浓度、pH值等因素对硝基苯及COD去除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Fe托石 硝基苯 电催化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托石层孔材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Ⅸ)——光辐照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催化机理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家寿 秦海燕 +1 位作者 张立娟 石眺霞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29-31,共3页
光辐照Ti/Zr层柱累托石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反应过程,其催化动力学方程为:y=0.928 2x-0.086 7,表观速率常数约为0.928 2.其总反应速率由内扩散决定.
关键词 托石 光催化 垃圾渗滤液 反应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柱累托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家寿 陈金毅 +2 位作者 陈茂荣 张静 张文蓉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10年第1期22-26,共5页
以累托石为载体,根据粘土矿物的特性,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层柱累托石,并对各制备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利用DTA、IR、XRD、SEM等方法对层柱累托石的性能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托石 结构表征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托石层孔材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VI)——糖蜜废水的处理 被引量:11
13
作者 孙家寿 张泽强 +2 位作者 张立娟 范秀丽 卢沈艳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26-28,32,共4页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或四氯化钛与累托石进行交联改性制备累托石层孔材料,并用其吸附经预处理后的糖蜜废水.结果表明:当废水中CTMAB累托石层孔材料用量为50g/L,pH=3.0,常温吸附60min时,COD去除率可达73.6%以上.吸附遵循Freund...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或四氯化钛与累托石进行交联改性制备累托石层孔材料,并用其吸附经预处理后的糖蜜废水.结果表明:当废水中CTMAB累托石层孔材料用量为50g/L,pH=3.0,常温吸附60min时,COD去除率可达73.6%以上.吸附遵循Freundlish等温吸附式Γ=8.607Ce0.331,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295=0.0514min-1;吸附热力学参数:ΔH=-7.732kJ/mol,ΔG=-5.772kJ/mol,ΔS=-6.112J/(mol.K).钛累托石层孔材料对糖蜜废水吸附最佳pH值为10,用量为30g/L,吸附1h,其对废水中COD的吸附量可达27.6mg/g;钛累托石层孔材料对糖蜜废水的吸附热力学参数为:ΔH=-40.7kJ/mol,ΔS=-46.2J/(mol.K),ΔG=-26.93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石孔材料 交联 吸附 糖蜜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托石层孔材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Ⅷ)——层柱累托石的表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家寿 秦海燕 +1 位作者 张立娟 石眺霞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35-39,共5页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Ti/Zr层柱累托石,利用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粉晶衍射、扫描电镜、BET比表面积分析等方法对层柱累托石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层柱反应只在层间域内进行,Ti/Zr层柱累托石不仅含...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Ti/Zr层柱累托石,利用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粉晶衍射、扫描电镜、BET比表面积分析等方法对层柱累托石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层柱反应只在层间域内进行,Ti/Zr层柱累托石不仅含有丰富的羟基,而且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Ti基层柱累托石的层间高度可达1.8~1.9nm;多金属聚合阳离子比单一金属聚合阳离子柱撑可获得更大的层间;钛层柱累托石经高温(400℃)焙烧开始出现锐钛矿新相.差热分析说明柱撑后的累托石的热稳定性大为增强.Ti/Zr层柱累托石的BET比表面积为202.434m^2/g,表面酸性〈+3.5,松散堆积密度为0.9308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石 性能 FT—IR SEM DT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托石层孔材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I)——含Cr(Ⅵ)废水的处理 被引量:21
15
作者 孙家寿 张泽强 +2 位作者 沈静 刘羽 鲍世聪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51-54,共4页
利用累托石层孔材料处理含 Cr( )废水 ,试验研究表明 ,累托石层孔材料对 Cr( )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土 ( )的吸附效果优于 Na2 CO3钠化交联土 ;铁交联土吸附效果优于铝交联土 ,它是一种处理污水中有害金属离子有效的矿物环境材料 .
关键词 托石孔材料 废水处理 应用 研究 吸附 含铬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托石层孔材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Ⅲ)——含硝基苯类废水处理 被引量:11
16
作者 孙家寿 张泽强 +3 位作者 沈静 刘羽 鲍世聪 孙良全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3-45,54,共4页
研究了利用累托石层孔材料处理化学耗氧量(COD)为1000~4000mg/L的硝基苯废水.在pH为7.4~9.0,搅拌强度为200r/min;搅拌时间为60min时,废水中还原剂FE用量为1g/L;累托石层孔材料投加量为15g/L时,COD一次去除率达70%以上.处理水经累托石... 研究了利用累托石层孔材料处理化学耗氧量(COD)为1000~4000mg/L的硝基苯废水.在pH为7.4~9.0,搅拌强度为200r/min;搅拌时间为60min时,废水中还原剂FE用量为1g/L;累托石层孔材料投加量为15g/L时,COD一次去除率达70%以上.处理水经累托石层孔材料二次吸附,COD去除率达92%以上.COD值降至96mg/L,而且该累托石层孔材料可经脱水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石孔材料 废水处理 应用 研究 含硝基苯类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托石层孔材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Ⅱ)—电镀废水的处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家寿 张泽强 +4 位作者 沈静 刘羽 鲍世聪 卢沈艳 安忠军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42-45,共4页
利用累托石层孔材料处理电镀废水 ,累托石层孔材料用量 5 g L ,pH =4 ,添加剂FS0 1用量为0 .2 g L,搅拌吸附 60 90min,处理后水中残留CN- 质量浓度为 0 .0 1 4mg L ,残留Cr6 + 质量浓度 0 .1 6mg L ;在不改变原水 pH条件下 ,累托石层孔... 利用累托石层孔材料处理电镀废水 ,累托石层孔材料用量 5 g L ,pH =4 ,添加剂FS0 1用量为0 .2 g L,搅拌吸附 60 90min,处理后水中残留CN- 质量浓度为 0 .0 1 4mg L ,残留Cr6 + 质量浓度 0 .1 6mg L ;在不改变原水 pH条件下 ,累托石层孔材料用量为 2 .5g L ,F0 2用量为 0 .5 g L ,搅拌时间为 2 0~ 4 0min ,处理后水中残留铬质量浓度为 0 .2mg L ;累托石加入Pt0 1试剂后 ,吸附能力增强 ,可用于处理各种含Cr6 + 电镀废水 ,当累托石层孔材料用量为 2g L ,pH =7,Pt0 1试剂 2 g L ,搅拌吸附 3 0min时 ,其吸附率可达99.89% ,处理水Cr6 + 质量浓度降低到 0 .3mg L .动态试验表明 :处理后的废液不仅含Cr6 + 浓度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石材料 废水处理 应用 研究 吸附 电镀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铝层柱累托土的合成与表征
18
作者 王廷海 王学丽 +1 位作者 韩燕 李耀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3年第6期470-472,共3页
以钠基累托土为原料,氯化铝和氢氧化钠配合物为铝交联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CTAB)为改性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分别制备了铝层柱累托土(Al-REC)、改性Al-REC和硅铝层柱累托土(Si-Al-REC),并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变... 以钠基累托土为原料,氯化铝和氢氧化钠配合物为铝交联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CTAB)为改性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分别制备了铝层柱累托土(Al-REC)、改性Al-REC和硅铝层柱累托土(Si-Al-REC),并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试样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改性Al-REC中加入TEOS,有助于累托土层间的膨胀。Si-Al-REC的(001)晶面层间距为3.05 nm,较Al-REC(2.75 nm)有所提高。Si-Al-REC经600℃的100%水蒸气处理2 h后,比表面积保留率为79.2%,表明试样具有较高的水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土 托土 改性 硅铝托土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艺术学理论学科衍变的学理脉络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晓刚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6-144,共9页
20世纪中国艺术学理论在我国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使命担当。在与学科内外诸多因素的复杂裹缠中,其从"自发之学"到"自觉之学"的学科衍变呈现出自身的学理脉络:中国艺术学理论的现代转型... 20世纪中国艺术学理论在我国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使命担当。在与学科内外诸多因素的复杂裹缠中,其从"自发之学"到"自觉之学"的学科衍变呈现出自身的学理脉络:中国艺术学理论的现代转型受到"现代性"矛盾的语境晕染,始终处在学科分化与综合两种相互对立的矛盾性张力之中,表现出科学向度和人文向度"调和折中"的时代特色,且一直以西方艺术学理论和方法作为效仿和赶超的目标,具有外力驱动型的追随性发展特征。文化思潮与艺术实践活动(创作、欣赏、批评)的交相摩荡、彼此激发构成了艺术学理论学科范式生成的特殊中介机制,映射出艺术学理论与学科外部环境之间彼此适应与同构的关系。在这种中介生成机制的作用下,艺术学理论学科内部运动呈现出以问题为中心的多层次整合(包括跨门类艺术整合、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整合以及跨门类艺术学的学科整合),且在不断改变和更新的历时性转换过程中形成了逐层累积的共时性存在的结构特征,即跨学科进路中的层累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艺术学 中国艺术学理论 学科衍变 学科范式 层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率为浑脱:一段言之凿凿的概念模糊史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雪岩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9年第4期26-30,共5页
本文探讨了“浑脱帽”作为唐代胡风时尚的标志性首服,在不同阶段的学术史研究中,文献、图像、出土名物之间的相互抵牾,所采用材料年代与描述的错置,学术概念运用与传播的笼统性,以及不同族群的词汇概念通过声音和文字记载互相附会所带... 本文探讨了“浑脱帽”作为唐代胡风时尚的标志性首服,在不同阶段的学术史研究中,文献、图像、出土名物之间的相互抵牾,所采用材料年代与描述的错置,学术概念运用与传播的笼统性,以及不同族群的词汇概念通过声音和文字记载互相附会所带来的误读,进而阐释在不能自证名物称呼的工艺美术史研究中,概念运用所带来的学术史层累,和研究工具的权宜使用被视为确定性陈述的方法论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脱帽 形制 胡帽 概念模糊 学术层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