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聚磷酸钠在层状氢氧化镁铝及其焙烧产物上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5
1
作者 邢坤 王海增 +2 位作者 郭鲁钢 宋卫得 赵正鹏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2-796,共5页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水溶液中三聚磷酸钠(STPP)在层状氢氧化镁铝(Mg-AlLDH)及其焙烧产物(Mg-AlCLDH)上的吸附性能,并用多晶X射线衍射对Mg-AlLDH,Mg-AlCLDH及Mg-AlCLDH吸附STPP后Mg-AlRLDH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TPP在层状氢氧...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水溶液中三聚磷酸钠(STPP)在层状氢氧化镁铝(Mg-AlLDH)及其焙烧产物(Mg-AlCLDH)上的吸附性能,并用多晶X射线衍射对Mg-AlLDH,Mg-AlCLDH及Mg-AlCLDH吸附STPP后Mg-AlRLDH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TPP在层状氢氧化镁铝及其焙烧产物上的吸附量和脱除率在pH为4.7—10.0时受溶液初始pH值的影响较小;饱和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25—50℃下,STPP在层状氢氧化镁铝上的饱和吸附量为34.52—40.20mgP3O105-·g-1,在25—60℃下,STPP在焙烧层状氢氧化镁铝上的饱和吸附量为118.67—179.57mgP3O105-·g-1.静态吸附热力学结果证明STPP在层状氢氧化镁铝及其焙烧产物上的吸附为自发的物理吸热过程,焓变与熵增是吸附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磷酸钠 层状氢氧化镁铝 吸附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氢氧化镁铝的合成及其对生物柴油中游离脂肪酸吸附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毛丽莉 王海增 汪清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20-1524,共5页
在水热条件下,用硫酸镁、硫酸铝、氢氧化钠和纯碱按照一定的比例制备层状氢氧化镁铝,并利用XRD、热重分析仪、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表征样品,研究了层状氢氧化镁铝在不同温度下的焙烧产物对生物柴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吸附性能。结... 在水热条件下,用硫酸镁、硫酸铝、氢氧化钠和纯碱按照一定的比例制备层状氢氧化镁铝,并利用XRD、热重分析仪、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表征样品,研究了层状氢氧化镁铝在不同温度下的焙烧产物对生物柴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制得的层状氢氧化镁铝对游离脂肪酸的吸附性能良好,在焙烧500℃的条件下吸附量可达到663 mg/g,并且可以焙烧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氢氧化镁铝 水热法 游离脂肪酸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氢氧化镁铝对染料酸性橙Ⅱ的脱色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毅 牛向楠 +1 位作者 王山 朱洪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19-1024,共6页
分别用层状氢氧化镁铝(LDHs)和焙烧层状氢氧化镁铝(CLDH)作为吸附剂,吸附脱除水溶液中染料酸性橙Ⅱ,考察了Mg/Al物质的量之比、吸附剂的投加量、脱色时间、初始pH值等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g/Al物质的量之比为3制得的层状氢... 分别用层状氢氧化镁铝(LDHs)和焙烧层状氢氧化镁铝(CLDH)作为吸附剂,吸附脱除水溶液中染料酸性橙Ⅱ,考察了Mg/Al物质的量之比、吸附剂的投加量、脱色时间、初始pH值等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g/Al物质的量之比为3制得的层状氢氧化镁铝对酸性橙Ⅱ溶液的脱色效果最好;室温下,3.0 g·L-1LDHs和1.0 g·L-1的CLDH对浓度为70 mg·L-1的染料的脱色率分别达96.97%和99.88%;焙烧态的层状氢氧化镁铝在脱色时用量更少、脱色反应更迅速、适用的pH范围更广、脱色性能更好;饱和吸附后的LDHs用高温热解法再生,吸附性能良好,随再生次数增多,脱色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氢氧化镁铝 酸性橙Ⅱ 脱色 吸附 焙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层状氢氧化镁铝对水溶液中亚硝酸盐的吸附脱除 被引量:4
4
作者 邢坤 王海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3-378,共6页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焙烧层状氢氧化镁铝(Mg-AlCLDH)对水溶液中NO2-的吸附脱除性能,并用粉末X射线衍射对Mg-AlCLDH吸附前后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g-AlCLDH可有效脱除水溶液中的亚硝酸盐(NO2-),对NO2-的脱除是通过"结构记...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焙烧层状氢氧化镁铝(Mg-AlCLDH)对水溶液中NO2-的吸附脱除性能,并用粉末X射线衍射对Mg-AlCLDH吸附前后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g-AlCLDH可有效脱除水溶液中的亚硝酸盐(NO2-),对NO2-的脱除是通过"结构记忆"效应实现的.当NO2-初始浓度高达15mgN·l-1时,经0.10gMg-AlCLDH处理后,溶液中残余浓度小于1mgN·l-1.在293—323K温度范围内,NO2-在Mg-AlCLDH上的饱和吸附量为17.24—29.94mgN·g-1,吸附量明显高于其它吸附剂;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表现为吸热吸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线性等温方程式.吸附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可用来描述其吸附动力学过程;吸附Ea为109.94kJ·mol-1,Mg-AlCLDH对NO2-的吸附主要是化学吸附·Mg-AlCLDH对NO2-的脱除率基本不受溶液初始pH值的影响,吸附量随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减小.正交实验结果显示溶液初始浓度是影响吸附量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氢氧化镁铝 亚硝酸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氢氧化镁铝的改性与成型及其对PO_4^(3-)的吸附脱除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邢坤 王海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3359-3363,共5页
利用大型工业设备制备出性能稳定的粉末层状氢氧化镁铝(500kg/批,记为Mg-Al LDH),利用沉积法将Mg-Al LDH进行改性与成型,并对其进行材料表征,探索了Mg-Al LDH的改性机理,研究了改性与成型层状氢氧化镁铝(记为MG Mg-Al CLDH)对PO43-的动... 利用大型工业设备制备出性能稳定的粉末层状氢氧化镁铝(500kg/批,记为Mg-Al LDH),利用沉积法将Mg-Al LDH进行改性与成型,并对其进行材料表征,探索了Mg-Al LDH的改性机理,研究了改性与成型层状氢氧化镁铝(记为MG Mg-Al CLDH)对PO43-的动态吸附脱除及再生性能。结果表明,Mg-AlLDH经改性与成型后,比表面积为233.34m2/g,比未改性时提高了40%,Mg-Al LDH的改性主要是通过氢键键合和离子交换实现的。MG Mg-Al CLDH对PO43-的穿透吸附量是13.49mg/g,是未改性时的6倍以上,再生率为126.24%,MG Mg-Al CLDH吸附脱除PO43-后能够满足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0.5mg/L。解决了Mg-Al LDH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粉末易堵塞床体、无法实现固液分离和再生的问题,同时为水体中磷的脱除提供了一条新型可行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氢氧化镁铝 改性与成型 PO43- 吸附脱除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成型层状氢氧化镁铝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消除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邢坤 王海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70-2275,共6页
利用大型工业制备出性能稳定的粉末层状氢氧化镁铝(500 kg/批,记为Mg-Al LDH),采用沉积法将Mg-Al LDH进行改性与成型,研究了改性成型层状氢氧化镁铝(记为MG Mg-Al CLDH)对水溶液、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PO3-4、P3O5-10、NO-3、NO-2的动... 利用大型工业制备出性能稳定的粉末层状氢氧化镁铝(500 kg/批,记为Mg-Al LDH),采用沉积法将Mg-Al LDH进行改性与成型,研究了改性成型层状氢氧化镁铝(记为MG Mg-Al CLDH)对水溶液、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PO3-4、P3O5-10、NO-3、NO-2的动态吸附及再生性能.结果表明,MG Mg-Al CLDH能同时脱除水溶液中的4种离子,并优先脱除PO3-4,可采用串联固定床法提高吸附剂的利用效率.当溶液初始浓度低至4.61 mg·L-1时,MG Mg-Al CLDH仍能将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的PO3-4有效脱除,满足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MG Mg-Al CLDH对4种离子的穿透曲线受固定床高度、流量、溶液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值的影响,对于PO3-4、NO-3,液膜扩散是吸附过程的主控步骤,对于P3O5-10、NO-2,吸附过程由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同时控制.MG Mg-Al CLDH经解吸再生后,可实现重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与成型 层状氢氧化镁铝 富营养化 消除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层状氢氧化镁铝/聚醚砜复合膜的制备及对溴离子的吸附 被引量:1
7
作者 管若伶 王海增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01-1207,共7页
将工厂批量制备的层状氢氧化镁铝(LDH)500℃焙烧活化后,与聚醚砜(PES)共混成型制备LDH/PES复合膜吸附材料,利用BET、SEM、XRD等方法表征膜结构,测试其机械性能,并分析了复合膜对水溶液中Br^-的吸附性能和机理。结果表明,LDH质量分数为15... 将工厂批量制备的层状氢氧化镁铝(LDH)500℃焙烧活化后,与聚醚砜(PES)共混成型制备LDH/PES复合膜吸附材料,利用BET、SEM、XRD等方法表征膜结构,测试其机械性能,并分析了复合膜对水溶液中Br^-的吸附性能和机理。结果表明,LDH质量分数为15%的复合膜机械性能和吸附性能最佳。复合膜对Br^-的吸附量受LDH质量分数、初始pH、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的影响。Br^-在焙烧层状氢氧化镁铝及其复合膜上的吸附是通过离子交换和LDH的结构"记忆效应"来实现的。25℃下,Br^-在复合膜上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线性吸附等温模型和伪二阶动力学模型。复合膜吸附Br^-的最佳条件为:Br^-溶液初始质量浓度130 mg/L,初始pH=7,反应时间10 h,反应温度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氢氧化镁铝 溴离子 聚醚砜复合膜 吸附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层状双氢氧化镁铝的制备及在PA6中的阻燃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蒋文俊 许建 +3 位作者 赵春宝 杨绪杰 浦龙娟 熊丽媛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2-276,共5页
以九水合硝酸铝、六水合硝酸镁、硬脂酸钠以及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改性层状双氢氧化镁铝(LDH),通过FTIR、XRD及TG-DTA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硬脂酸钠与九水合硝酸铝的摩尔比为1∶1时,C18H35O2-插层基本达到饱和,层间... 以九水合硝酸铝、六水合硝酸镁、硬脂酸钠以及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改性层状双氢氧化镁铝(LDH),通过FTIR、XRD及TG-DTA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硬脂酸钠与九水合硝酸铝的摩尔比为1∶1时,C18H35O2-插层基本达到饱和,层间距由0.80 nm增加到2.98 nm。TG-DTA结果显示,由硬脂酸根插层的改性层状双氢氧化镁铝热稳定性好。以熔融挤出法制备PA6/LDH、PA6/MRP(微胶囊红磷)以及PA6/MRP/LDH复合材料,用LOI与UL-94垂直燃烧测定其阻燃性能,发现LDH与MRP有很好的协同阻燃作用。当加入8份LDH与12份MRP时,复合材料能达到V-0级且极限氧指数为2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层状氢氧化镁 复合材料 协同阻燃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