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层状双羟基金属复合氧化物用作阻燃填料制备阻燃纸 被引量:8
1
作者 刘跃军 郝宗贤 刘亦武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21,共5页
以氯化镁(MgCl2.6H2O)、氯化铝(AlCl3.6H2O)、氯化锌(ZnCl2.6H2O)、氯化铁(FeCl3.6H2O)和碳酸钠(Na2CO3)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双羟基金属复合氧化物(LDHs,又称水滑石),包括二元Mg-Al-CO23--LDHs、三元Mg-Al-Zn-CO23--LDHs和四元Mg-... 以氯化镁(MgCl2.6H2O)、氯化铝(AlCl3.6H2O)、氯化锌(ZnCl2.6H2O)、氯化铁(FeCl3.6H2O)和碳酸钠(Na2CO3)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双羟基金属复合氧化物(LDHs,又称水滑石),包括二元Mg-Al-CO23--LDHs、三元Mg-Al-Zn-CO23--LDHs和四元Mg-Al-Zn-Fe-CO23--LDHs;将LDHs作为阻燃填料,用浆内添加法制备了一系列新型阻燃纸;通过红外光谱(FT-IR)、力学性能、燃烧性能等测试对LDHs和阻燃纸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多元LDHs作为阻燃填料所制备的阻燃纸,阻燃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且随着LDHs元素的增多,其阻燃性能更好。当三元Mg-Al-Zn-CO23--LDHs用量为30%时,阻燃纸可达到难燃级,氧指数达到25.3%。当四元Mg-Al-Zn-Fe-CO23--LDHs用量25%时,阻燃纸即可达到难燃级,氧指数高于25.0%;当四元-Al-Zn-Fe-CO23--LDHs用量30%时,阻燃纸的续燃时间为5 s,灼燃时间为30 s,炭化长度为95 mm,阻燃纸达到GB/T14656—2009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羟基金属复合氧化物(ldhs) 阻燃填料 阻燃纸 浆内添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废胶粉改性沥青的性能及老化机理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武 肖新颜 晏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2-76,共5页
以层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氢氧化物(LDHs)及废胶粉(CR)为改性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LDHs/CR复合改性沥青。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离析实验、旋转薄膜烘箱老化实验(RTFOT)、室内加速紫外老化试验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实验方法,对复... 以层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氢氧化物(LDHs)及废胶粉(CR)为改性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LDHs/CR复合改性沥青。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离析实验、旋转薄膜烘箱老化实验(RTFOT)、室内加速紫外老化试验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实验方法,对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初步探讨了改性剂与沥青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LDHs的掺入使得废胶粉在沥青中分散得更均匀且胶粉颗粒的平均粒径更细小;相比于基质沥青,复合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随着LDHs掺量增加,LDHs/CR复合改性沥青的离析软化点差值由9.2℃减小到1.3℃,储存稳定性大幅提升;与废胶粉改性沥青相比,LDHs/CR复合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尤其是抗UV老化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 废胶粉 沥青 储存稳定性 紫外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的阻燃性能 被引量:34
3
作者 黄宝晟 李峰 +3 位作者 张慧 矫庆泽 段雪 郝建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75,共5页
研究了纳米尺寸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 ( Mg Al-CO3 -LDH)的结构及其对聚氯乙烯 ( PVC)复合材料的阻燃抑烟性能 .通过 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分析、粒度分析等手段对 LDH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LDH粒径约为 5 0~ 1 0 0 nm.... 研究了纳米尺寸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 ( Mg Al-CO3 -LDH)的结构及其对聚氯乙烯 ( PVC)复合材料的阻燃抑烟性能 .通过 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分析、粒度分析等手段对 LDH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LDH粒径约为 5 0~ 1 0 0 nm.用透射电镜考察了 LDH与 PVC的复合物尺寸及形貌特征 ,得出改性的LDH在 PVC中能以一次粒子均匀分散 .将氧指数、UL-94垂直燃烧测试结果与文献值对比 ,实验所制备的纳米 LDH对软 PVC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 .烟密度测试结果表明 ,纳米 LDH是软 PVC良好的抑烟剂 ,每1 0 0份软 PVC仅添加 2 0~ 4 0份 LDH,就可使软 PVC的产烟速率及最大烟密度下降约 4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 阻燃剂 抑烟剂 阻燃性能 聚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前体法制铜基复合金属氧化物及结构研究
4
作者 张立红 李峰 +3 位作者 D G Evans 段雪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869-872,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层板含摩尔比1/1/1的铜锌铝碳酸根型类水滑石(CuZnAl-LDHs).通过XRD、FTIR、TEM、SEM-EDS、低温氮气吸-脱附实验、TPR及XPS等研究手段对LDHs及其在773K的焙烧产物的晶相组成、结构和表面化学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层板含摩尔比1/1/1的铜锌铝碳酸根型类水滑石(CuZnAl-LDHs).通过XRD、FTIR、TEM、SEM-EDS、低温氮气吸-脱附实验、TPR及XPS等研究手段对LDHs及其在773K的焙烧产物的晶相组成、结构和表面化学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其焙烧产物中均存在一定形式相互作用的含Cu、Zn和Al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层状前体的结构特征决定了其焙烧产物的物化性能.在对焙烧产物的苯酚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中发现,它们具有较强的催化活性,这与其表面催化活性中心Cu2+离子的化学状态和分布状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羟基氧化物 CuZnAl复合金属氧化物 催化 苯酚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制备及改性 被引量:7
5
作者 肖鹏 龚克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3-45,共3页
层状双氢氧化物及其层间改性产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层状双氢氧化物及其层间嵌入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关键词 层状 氧化物 嵌入 纳米 复合材料 ldh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铝型复合金属氧化物去除水体中的苯酚 被引量:3
6
作者 谢襄漓 徐旭 +2 位作者 曹伟城 周翔 王林江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0-244,共5页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合成镁铝型层状双氢氧化物(LDH),并在400~550℃温度条件下焙烧获得镁铝型混合氧化物(LDO)。以LDO作为吸附剂,研究其对水体中苯酚的去除作用。利用XRD、FTIR、比表面与孔结构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实验样品进行表征...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合成镁铝型层状双氢氧化物(LDH),并在400~550℃温度条件下焙烧获得镁铝型混合氧化物(LDO)。以LDO作为吸附剂,研究其对水体中苯酚的去除作用。利用XRD、FTIR、比表面与孔结构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实验样品进行表征分析,研究LDH焙烧温度、吸附作用时间和LDO投放量等因素对去除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500℃下焙烧制备的LDO作为吸附剂,当废水中苯酚初始浓度为0.1 g/L、LDO投放量为5 g/L、吸附作用时间为4 h时,对苯酚的去除率达到67%。吸附机理是以苯酚阴离子进入LDO层间形成LDH为主,表面吸附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型层状氧化物 复合金属氧化物 苯酚 废水处理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层状双氢氧化物插层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7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共1页
本发明聚合物/层状双氢氧化物插层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特征是在含有二价金属离子和三价金属离子摩尔量比为1~6、总浓度为0.1~3摩尔/升的混合水溶液巾,加入三价金属离子总摩尔量0.5~1.5倍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重量为阴离... 本发明聚合物/层状双氢氧化物插层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特征是在含有二价金属离子和三价金属离子摩尔量比为1~6、总浓度为0.1~3摩尔/升的混合水溶液巾,加入三价金属离子总摩尔量0.5~1.5倍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重量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阴离子与[Mm^2+Mn^3+(OH)2m-2n]^n+重量总和的0.5~9倍的可聚合单体,重量为可聚合单体的0.1~5%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层纳米复合材料 层状氧化物 制备方法 聚合物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二价金属离子 聚合单体 混合水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接枝聚合改性LDHs/PCL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氧气阻隔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毛龙 刘跃军 +1 位作者 白永康 刘小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43-48,共6页
以纳米层状双羟基金属氧化物(LDHs)为引发剂,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在纳米LDHs表面接枝上了聚己内酯(PCL)分子链(LDHs-g-PCL),并将其与纯PCL采用溶液浇筑法制备出LDHs/PCL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LDHs-g-PCL的化学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特性... 以纳米层状双羟基金属氧化物(LDHs)为引发剂,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在纳米LDHs表面接枝上了聚己内酯(PCL)分子链(LDHs-g-PCL),并将其与纯PCL采用溶液浇筑法制备出LDHs/PCL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LDHs-g-PCL的化学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特性、力学性能、阻隔性能等。结果表明,成功制备出化学键合牢固的PCL包覆LDHs;随着LDHs-g-PCL的加入,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但异相成核作用效率有一定程度减弱。LDHs-g-PCL的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达到最大值,相比纯PCL分别提高了31%和37%。LDHs-g-PCL的质量分数为50%时,复合材料对氧气的渗透性达到最低值,相比纯PCL降低程度高达78%,这与层状结构的LDHs显著延长氧气分子在纳米复合材料的曲折渗透路径必不可分。基于Nielsen的相对渗透理论来优化纳米复合材料的渗透模型,结果表明,LDHs/PCL纳米复合材料阻隔性能的提高不仅归结于层状LDHs发挥的阻隔效应,而且更重要的是LDHs-g-PCL加入引起的体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 层状羟基金属氧化物 纳米复合薄膜 原位聚合 氧气阻隔性能 可降解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铁比对Fe_3O_4/Ni-Fe-LDHs复合结构吸附性能影响研究
9
作者 王卫伟 于欢 +1 位作者 许英伟 李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5-207,211,共4页
采用原位生长法,控制组成金属离子配合比,在四氧化三铁(Fe_3O_4)表面垂直生长镍铁(Ni-Fe)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制得Fe_3O_4/Ni-Fe-LDHs复合结构,并考察其对有机染料(甲基橙和亚甲基蓝)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制得的Fe_3O_4/Ni-Fe-L... 采用原位生长法,控制组成金属离子配合比,在四氧化三铁(Fe_3O_4)表面垂直生长镍铁(Ni-Fe)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制得Fe_3O_4/Ni-Fe-LDHs复合结构,并考察其对有机染料(甲基橙和亚甲基蓝)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制得的Fe_3O_4/Ni-Fe-LDHs的饱和磁化强度为41.2emu/g,在室温,镍:铁的摩尔配合比为2∶1,吸附平衡时间为48h,Fe_3O_4/Ni-Fe-LDHs用量为25mg/L的条件下,Fe_3O_4/Ni-Fe-LDHs对甲基橙和亚甲基蓝的吸附量分别达到188mg/g和175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金属氧化物(ldhs) 镍铁比 复合结构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催化剂Au/ZnAl-LDHs的制备及在CO常温氧化反应中的活性及稳定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杨子 祝琳华 +1 位作者 何艳萍 杨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14,共5页
以人工合成的双羟基金属氢氧化物ZnAl-LDHs为载体,将预先制备的金溶胶通过静电吸附的方式负载到载体上,获得了纳米金催化剂Au/ZnAl-LDHs,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表征了催化剂的物相,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纳米金颗粒的粒径分布,以CO... 以人工合成的双羟基金属氢氧化物ZnAl-LDHs为载体,将预先制备的金溶胶通过静电吸附的方式负载到载体上,获得了纳米金催化剂Au/ZnAl-LDHs,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表征了催化剂的物相,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纳米金颗粒的粒径分布,以CO的常温催化氧化为模型反应,分别考察了金溶胶制备过程中金前体HAuCl4·6H2O的浓度和还原剂THPC的用量、负载过程的pH值以及金的负载量等因素对金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制备金溶胶的过程中,降低HAuCl4·6H2O的浓度并提高还原剂THPC的用量,可以制备出粒径分布处于1-7nm之间、平均粒径仅3.87nm的负载型纳米金颗粒,其对CO的常温转化率为100%,且其催化活性的稳定性明显提高;而在金溶胶的吸附负载过程中,使体系的pH值处于6-7的范围,有利于金溶胶在ZnAl-LDHs载体上的吸附负载,从而得到实际负载量更接近理论负载量的金催化剂样品,当金的实际负载量接近1%(质量分数)时,能够确保对CO的常温氧化转化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羟基金属氧化物(ldhs) 纳米金催化剂 CO常温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改性层状黏土/聚己内酯抗菌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毛龙 刘跃军 范淑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26-1732,共7页
利用Fe^3+引发吡咯(Py)在层状双羟基金属氧化物(LDHs)表面发生氧化反应,形成聚吡咯(PPy)包覆LDHs(LDHs@PPy);以LDHs@PPy和聚己内酯(PCL)为原料,采用溶液浇筑方法制备LDHs@PPy/PCL纳米复合薄膜.研究结果表明,LDHs@PPy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 利用Fe^3+引发吡咯(Py)在层状双羟基金属氧化物(LDHs)表面发生氧化反应,形成聚吡咯(PPy)包覆LDHs(LDHs@PPy);以LDHs@PPy和聚己内酯(PCL)为原料,采用溶液浇筑方法制备LDHs@PPy/PCL纳米复合薄膜.研究结果表明,LDHs@PPy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达到99.7%,其与基材PCL界面相容性良好,而且在基材中还具有异相成核作用.当LDHs@PPy的质量分数仅为1%时,LDHs@PPy/PCL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增加35%和23%,氧气渗透性降低幅度达到56%,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超过99.99%,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拓展了层状黏土/生物基高分子复合材料在活性包装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黏土 表面改性 纳米复合材料 阻隔性能 抗菌活性 层状羟基金属氧化物 聚吡咯 聚己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AlZnFe-CO_3 LDHs对PBS膨胀阻燃体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跃军 毛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903-2910,共8页
采用恒定pH值共沉淀法在自制反应器中合成了不同原料配比的碳酸根型镁铝锌铁层状双羟基金属氧化物(MgAlZnFe-CO3LDHs),并通过熔融共混MgAlZnFe-CO3LDHs、聚磷酸铵(APP)、三聚氰胺(MA)和全降解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制备出PBS膨胀阻... 采用恒定pH值共沉淀法在自制反应器中合成了不同原料配比的碳酸根型镁铝锌铁层状双羟基金属氧化物(MgAlZnFe-CO3LDHs),并通过熔融共混MgAlZnFe-CO3LDHs、聚磷酸铵(APP)、三聚氰胺(MA)和全降解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制备出PBS膨胀阻燃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TG)、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元素分析(ICP)对MgAlZnFe-CO3LDHs进行了表征,并对PBS膨胀体系进行了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等测试.结果表明,当Mg2+,Zn2+,Al3+和Fe3+的摩尔比为9∶3∶3∶1时,合成的MgAlZnFe-CO3LDHs热稳定性最好,晶态结构规整,呈形貌规则的六边形片状;当MgAlZnFe-CO3LDHs的添加质量分数为1%时(阻燃剂的总添加质量分数为20%)时,PBS膨胀阻燃体系的极限氧指数(LOI)达到35%,垂直燃烧测试达到UL-94 V-0级别,力学性能得到较大改善.实验结果表明,低添加量的MgAlZnFe-CO3LDHs与膨胀阻燃剂(IFR)协效阻燃PBS,一方面能够改善膨胀阻燃剂恶化PBS力学性能的现象,另一方面协同效应能够明显提高PBS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碳酸根型镁铝锌铁层状羟基金属氧化物 膨胀阻燃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级结构层状黏土构建高阻隔性脂肪族聚酯复合材料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进 毛龙 +1 位作者 刘小超 李知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617-622,642,共7页
以MgAl-CO3 LDHs(P-LDHs)为原料,通过煅烧-水化法制备出较大比表面积的分级结构水滑石(H-LDHs),研究了不同的水化条件对H-LDHs微观形貌的影响;然后采用溶液浇筑法将H-LDHs与聚己内酯(PCL)共混制备出H-LDHs/PCL复合材料,研究了H-LDHs对H-... 以MgAl-CO3 LDHs(P-LDHs)为原料,通过煅烧-水化法制备出较大比表面积的分级结构水滑石(H-LDHs),研究了不同的水化条件对H-LDHs微观形貌的影响;然后采用溶液浇筑法将H-LDHs与聚己内酯(PCL)共混制备出H-LDHs/PCL复合材料,研究了H-LDHs对H-LDHs/PCL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LDHs的表面出现了大量垂直排列的纳米片层,形成了多层次分级结构;H-LDHs的比表面积(146.6 m^2/g)达到了P-LDHs的3.67倍。氧气程序升温脱附结果表明,H-LDHs与氧气之间存在较强的化学吸附。H-LDHs改善了P-LDHs对PCL基材力学性能的恶化,这是由于H-LDHs表面垂直分布的大量纳米片层与PCL基材紧密结合,增加了H-LDHs与PCL基材的界面作用面积。相比于纯PCL,H-LDHs/PCL复合材料的氧气渗透性降低了43.6%,通过这种分级结构的层状黏土来延长平行于气体渗透方向的路径,从而较大幅度提高气体的阻隔性能,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羟基金属氧化物 分级结构 复合材料 阻隔性能 渗透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液聚合制备硅丙树脂/MgAl LDH纳米复合乳液及性能(英文)
14
作者 赵维 齐暑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3-406,共4页
采用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酸酯类单体和不饱和硅油大单体为聚合单体,并加入有机改性后的纳米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制备出硅丙树脂/LDH纳米复合乳液,对其成膜进行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材料为纳米复合材... 采用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酸酯类单体和不饱和硅油大单体为聚合单体,并加入有机改性后的纳米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制备出硅丙树脂/LDH纳米复合乳液,对其成膜进行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材料为纳米复合材料,MgAl-LDH粒径为70nm,均匀地分散在聚合物中,其力学性能明显提高,抗氧指数比普通树脂高出7 .5个单位,具有优异的阻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纳米复合 层状羟基金属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铝铜水滑石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俞卫华 倪哲明 +3 位作者 王力耕 王海滨 周春晖 葛忠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17-720,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不同摩尔投料比 (Mg Al Cu)的碳酸根型水滑石 ,用X 射线、红外光谱、热重 差热分析对水滑石进行了表征 ,测定对NOx 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 ,Mg Al Cu摩尔比为 2 5∶1∶0 5 ,2∶1∶1,1∶1∶2时合成的复合氧化物中都...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不同摩尔投料比 (Mg Al Cu)的碳酸根型水滑石 ,用X 射线、红外光谱、热重 差热分析对水滑石进行了表征 ,测定对NOx 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 ,Mg Al Cu摩尔比为 2 5∶1∶0 5 ,2∶1∶1,1∶1∶2时合成的复合氧化物中都具有“feitknecht”结构。热重 差热分析结果显示合成样品的分解均有两个过程 ,掺入铜量少 ,热稳定性高。Mg Al Cu为 2 5∶1∶0 5的水滑石对氮氧化物的吸附容量为 14 84 4mg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铜水滑石 吸附性能 共沉淀法 热重-差热分析 羟基金属复合氧化物 ld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水滑石材料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田鹏飞 刘温霞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08年第3期10-13,39,共5页
层状双羟基金属复合氧化物结构和性质上的特殊性,使水滑石成为一种新型多功能无机材料,应用于多个领域。水滑石类材料也可作为吸附剂、催化剂载体和微粒乳化剂等有效地用于环境污染防治,在实际应用方面已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作为一种... 层状双羟基金属复合氧化物结构和性质上的特殊性,使水滑石成为一种新型多功能无机材料,应用于多个领域。水滑石类材料也可作为吸附剂、催化剂载体和微粒乳化剂等有效地用于环境污染防治,在实际应用方面已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矿物材料,其在环境污染控制领域呈现出良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羟基金属复合氧化物 水滑石 污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