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层次贝叶斯时空模型的空间多尺度联合分析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俊辉 冯子健 +3 位作者 杨超 朱彩蓉 李晓松 马家奇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在地市和区县两个尺度下,构建基于层次贝叶斯时空模型的空间多尺度联合分析模型,并探讨该模型是否优于单独分析模型。方法在地市和区县两个尺度下,根据我国北方6省(包括内蒙古、山西、黑龙江、河北、吉林、辽宁)的布鲁氏菌病发病数... 目的在地市和区县两个尺度下,构建基于层次贝叶斯时空模型的空间多尺度联合分析模型,并探讨该模型是否优于单独分析模型。方法在地市和区县两个尺度下,根据我国北方6省(包括内蒙古、山西、黑龙江、河北、吉林、辽宁)的布鲁氏菌病发病数据,构建基于层次贝叶斯时空模型的空间多尺度联合分析模型,并与单独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全部模型中,联合分析与单独分析比较,离差信息准则略小,说明联合分析略优于单独分析。结论基于层次贝叶斯时空模型的空间多尺度联合分析模型为正确阐明和解释布鲁氏菌病的时空分布特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也可为其他传染病甚至慢性病的同类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贝叶斯时空模型 多尺度联合分析 空间相关性 空间异质性 布鲁氏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时空层次模型的中国宏观税负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韩秀兰 崔月彤 李俊明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7-74,共8页
采用贝叶斯时空层次模型,从总体变化趋势、空间分布格局和局部变化特征三个层面分析了2000—2012年、2012—2019年两个阶段中国31个省域宏观税负的时空演化特征,得出了更为系统的新结论。21世纪以来,中国宏观税负总体变化表现为倒U型演... 采用贝叶斯时空层次模型,从总体变化趋势、空间分布格局和局部变化特征三个层面分析了2000—2012年、2012—2019年两个阶段中国31个省域宏观税负的时空演化特征,得出了更为系统的新结论。21世纪以来,中国宏观税负总体变化表现为倒U型演化特征,2012年营改增试点改革后倒U型拐点出现。中国宏观税负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中部洼地”和“东部高地”的区域非均衡性。营改增试点改革后,总体宏观税负下降的同时,区域非均衡性有所扩大,税负“高地”峰度更高,“洼地”深度更深,税负“高地”和“洼地”都具有扩围特征,税负“洼地”扩围更大。因此,要高度重视宏观税负发展的不平衡性,密切关注宏观税负时空演化特征,把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细分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实施差异化税负政策,落实结构性、普惠性减税政策的同时,要兼顾财政可持续性和税负的区域平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税负 时空演化 不平衡性 贝叶斯时空层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时空层次模型(BSTHM)和地理探测器法(GeoDetector)对细菌性痢疾的环境风险评估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湘雪 程昌秀 +2 位作者 徐成东 肖革新 刘杨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193-2201,共9页
在全世界范围,细菌性痢疾是一个得到广泛关注的健康问题,具有显著的时空异质性,但大多数研究只是在某一区域单独实施了时间或空间层面的分析,其在不同地区的时空关联尚不清楚。考虑到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差异明显,因... 在全世界范围,细菌性痢疾是一个得到广泛关注的健康问题,具有显著的时空异质性,但大多数研究只是在某一区域单独实施了时间或空间层面的分析,其在不同地区的时空关联尚不清楚。考虑到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差异明显,因此本研究首先利用贝叶斯时空层次模型(BSTHM)呈现山东省细菌性痢疾的时空异质性,其次利用地理探测器法(GeoDetector)分别从不同的区域(东、中、西部)来研究气象要素对此疾病的影响,且针对热点地区,量化社会经济要素及其两两的交互作用对其的解释力。结果表明,时间上,发病高峰出现在夏季。空间上,高风险地区主要分布在山东省东部和北部区县,且气象因子在不同地区对该病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山东省东部沿海地区最重要的两个主导因子是风速和日照时数,其解释力分别为0.28和0.22。山东省西部内陆地区前两个主导因子为平均温度和降水量,其解释力分别为0.47和0.32。山东省中部地区前两个主导因子为平均温度和风速,其解释力分别为0.66和0.48。本研究通过对山东省各个地区细菌性痢疾发病情况的时空异质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湿热的环境有利于细菌性痢疾的传播。另外,在热点地区,起主导作用的社会经济因子是第三产业比重,表明社会经济状况对细菌性痢疾的发病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为本地区细菌性痢疾的控制和预防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针对不同地区需要更具体的方案来预防、控制和分配医疗资源,以提高其疾病应对能力,减少该疾病造成的潜在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探测器 时空异质性 影响因子 细菌性痢疾 贝叶斯时空层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哪些文化因素影响了国家创新力?——基于时空层次贝叶斯模型的估计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修 宋超 朱晓暄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0-59,共10页
文化是影响国家创新力的重要因素。那么,哪些文化因素会影响国家创新力呢?本文采用2011-2015年52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时空面板数据,利用时空层次贝叶斯模型,就不同文化因素对国家创新力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文化因素对国家... 文化是影响国家创新力的重要因素。那么,哪些文化因素会影响国家创新力呢?本文采用2011-2015年52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时空面板数据,利用时空层次贝叶斯模型,就不同文化因素对国家创新力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文化因素对国家创新力影响呈现差异。其中,以个人主义、长期导向与放纵为主的文化价值观提升了国家创新力,而以男性气质、权力距离与不确定性规避为主的文化价值观会阻碍国家创新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力 文化因素 时空层次贝叶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层次时空模型的甘肃省土地利用程度演变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于明雪 孙建国 +2 位作者 杨维涛 谢甫 吕建康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18-925,共8页
以甘肃省为例,在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实现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土地变化监测的基础上,利用贝叶斯层次时空模型(BHM)分析土地利用程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期间内甘肃省土地利用程度... 以甘肃省为例,在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实现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土地变化监测的基础上,利用贝叶斯层次时空模型(BHM)分析土地利用程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期间内甘肃省土地利用程度呈增长趋势,其中1995―2000年和2010―2015年增长速度较明显;②土地利用程度空间格局“东高西低”,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陇中、陇东和陇南地区;③土地利用程度局部变化呈现明显区域差异,整体表现为“东弱西强”,局部变化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河西地区;④影响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其中经济因素影响程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贝叶斯层次时空模型 Google Earth Engine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冲突时空动态过程与多情景模拟——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白庆阳 程久苗 +1 位作者 程超 吴九兴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8-189,198,共13页
[目的]探讨土地利用冲突的演变过程及其形成变化机制,为促进区域土地利用冲突缓解、优化区域土地资源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时空动态过程,从景观格局视角构建土地利用冲突识别模型,诊断芜湖市2000,2005,2010,2015和2020年5期土... [目的]探讨土地利用冲突的演变过程及其形成变化机制,为促进区域土地利用冲突缓解、优化区域土地资源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时空动态过程,从景观格局视角构建土地利用冲突识别模型,诊断芜湖市2000,2005,2010,2015和2020年5期土地利用冲突状况。基于贝叶斯时空层次模型和最优化地理探测器构建土地利用冲突时空动态过程形成机制框架,识别芜湖市土地利用冲突时空动态过程及形成机制。结合PLUS模型对芜湖市2030年土地利用进行多情景模拟预测。[结果](1)研究期内,芜湖市土地利用冲突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土地利用冲突空间格局主要呈现“南高北低,以长江为轴线不断扩展”,其局部变化热点分布集中于城乡交错区以及农业空间与生态空间交互区。(2)高程、坡度、距道路距离以及距水系距离等因素是芜湖市土地利用冲突格局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而GDP和人口分布对于土地利用冲突形成的解释力度相对较小。(3)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冲突格局仍将延续前期变化,其中耕地保育和生态保护情景可以有效缓解土地利用冲突的形成,需在管理过程中维护农业、生态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结论]芜湖市土地利用冲突呈现不断强化态势,其中社会发展对其影响程度不断深化,未来仍需因地制宜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升土地利用节约集约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冲突 贝叶斯时空层次模型 最优化地理探测器 多情景模拟 安徽省芜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增长贝叶斯时空统计分析
7
作者 韩秀兰 刘伟霞 王力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9-142,共4页
文章围绕“新常态”的核心内涵,首次应用贝叶斯层次时空模型分析地区经济的增长速度、空间结构和驱动力,以山西为例进行了系统实证。结果显示:山西总体经济增长近年来表现出断崖式下滑态势,长期来看,全省各地区都属于经济增长温点区,... 文章围绕“新常态”的核心内涵,首次应用贝叶斯层次时空模型分析地区经济的增长速度、空间结构和驱动力,以山西为例进行了系统实证。结果显示:山西总体经济增长近年来表现出断崖式下滑态势,长期来看,全省各地区都属于经济增长温点区,表现出高度的同质性,山西缺乏具有引擎辐射作用、能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分阶段考察,发现地区经济增长的同质化是逐步演化而来的;在研究期内,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局部变化具有一定差异;山西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原煤产量的增长,地区人力资本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变动并没有对地区经济增长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贝叶斯层次时空模型 地区经济增长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育龄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时空分布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瑞 熊文学 +3 位作者 王文娟 周文愫 韩璐 凌莉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1-525,共5页
目的描述广东省育龄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genital chlamydia trachomatis,GCT)感染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宏观社会经济因素对其影响。方法收集广东省2014—2019年育龄妇女GCT感染筛查结果和相关宏观因素,基于泊松分布构建包含时间和空间... 目的描述广东省育龄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genital chlamydia trachomatis,GCT)感染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宏观社会经济因素对其影响。方法收集广东省2014—2019年育龄妇女GCT感染筛查结果和相关宏观因素,基于泊松分布构建包含时间和空间项的贝叶斯时空层次模型,并使用嵌套拉普拉斯逼近(integrate nested Laplace approximations,INLA)进行参数估计。结果研究期间GCT感染时间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具有显著空间聚集性。调整协变量和时间项后,高发地区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各市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RR=1.185,95%CI:1.117~1.257)、人口和交通水平(RR=1.058,95%CI:1.012~1.106)与GCT感染呈正相关,而医疗卫生水平与其呈负相关(RR=0.942,95%CI:0.924~0.960)。结论广东省育龄妇女GCT感染具有空间聚集性,社会经济因素与其感染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 社会经济因素 贝叶斯时空层次模型 嵌套拉普拉斯逼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时空演化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30
9
作者 张新成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6-39,共14页
加快补齐乡村旅游公共服务短板,是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选取全国30个省(区、市)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水平为研究对象,运用贝叶斯时空层次模型探究2006—2018年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及时空演化规律... 加快补齐乡村旅游公共服务短板,是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选取全国30个省(区、市)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水平为研究对象,运用贝叶斯时空层次模型探究2006—2018年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及时空演化规律,借助定性比较分析法解析了引致热点区、温点区和冷点区3种类型的构型组合,并进一步探讨了各子系统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整体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呈现阶段性上升态势,呈现东部、中部、西部阶梯递减格局,且西部地区发展活跃度更高。(2)三大地区线性变化速度符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东部呈现正负交替的周期性,中部多数地区进入平缓周期,西部则进入上升周期。(3)软、硬环境对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共同作用,硬环境是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旅游基础设施系统是内部支持因子,旅游交通便捷服务系统是敏感因子,旅游信息服务系统是潜在因子,旅游公共环境系统是显性因子;软环境则是充要条件,旅游安全保障系统是非敏感因子,旅游人力资源系统是基础因子,旅游文化娱乐系统是消费需求因子,旅游行政服务系统是外部支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公共服务 时空演化 贝叶斯时空层次模型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0年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
10
作者 李琳琳 王照利 +3 位作者 郭涛 任志祥 闫琰 刘伟国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5年第5期11-23,共13页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以及土壤侵蚀严重。本研究基于9类生态系统(耕地、森林、灌木等)和11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食物生产、原料生产、水资源供给等),通过修正动态当量表,结合30 m空间分辨率的土地覆盖等数据集,评估2000年、200...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以及土壤侵蚀严重。本研究基于9类生态系统(耕地、森林、灌木等)和11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食物生产、原料生产、水资源供给等),通过修正动态当量表,结合30 m空间分辨率的土地覆盖等数据集,评估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并采用贝叶斯时空层次模型(BSTHM)量化ESV的时空变化格局和社会经济驱动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高原ESV总体呈增长趋势,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依次为1885.56、1908.93、1920.78、1917.84、1954.87亿元。在空间尺度上,黄土高原ESV存在显著异质性,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格局。人均GDP与ESV呈正相关,人口密度、农业生产总值、造林面积、夜间灯光指数、公路密度和铁路密度与ESV呈负相关。提出了“动态当量-贝叶斯”耦合分析框架,建议应优化黄土高原生态修复模式、科学造林与土地利用调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当量因子法 贝叶斯时空层次模型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