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转交地址池的层次移动IPv6改进协议 被引量:5
1
作者 官俊 陈健 +1 位作者 陈炯 潘雪增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9-302,共4页
层次移动IPv6协议中,链路转交地址和区域转交地址的重复地址检测操作需要的时间占IP层切换延时的绝大部分。提出了一种层次移动IPv6改进协议,引入链路转交地址池和区域转交地址池,从地址池直接获取转交地址,避免了重复地址检测操作。实... 层次移动IPv6协议中,链路转交地址和区域转交地址的重复地址检测操作需要的时间占IP层切换延时的绝大部分。提出了一种层次移动IPv6改进协议,引入链路转交地址池和区域转交地址池,从地址池直接获取转交地址,避免了重复地址检测操作。实验表明,相比层次移动IPv6协议,有效缩短了切换延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移动ipv6协议 重复地址检测 转交地址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IPv6测试中的层次化协议描述和测试生成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玉军 李忠诚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F12期30-34,共5页
移动IPv6协议是一种庞大的分布式协议 ,这为协议描述和测试生成带来了困难 .提出分层次描述协议的思想 ,定义了描述协议的有限状态机和多节点有限状态机模型 ,分四个层次分别对协议运行流程、协议节点类型、内部数据结构处理、离散功能... 移动IPv6协议是一种庞大的分布式协议 ,这为协议描述和测试生成带来了困难 .提出分层次描述协议的思想 ,定义了描述协议的有限状态机和多节点有限状态机模型 ,分四个层次分别对协议运行流程、协议节点类型、内部数据结构处理、离散功能进行了形式化描述 .把描述协议的状态机模型转化为有向图 ,设计了针对有向图的测试序列集产生算法 ,最终生成了覆盖整个移动IPv6协议的测试序列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ipv6 一致性测试 协议描述 测试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短DAD时延的层次型移动IPv6改进协议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慧祎 李秉智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17-119,共3页
为了优化切换性能,IETF提出了层次型移动IPv6切换机制,在该协议中,链路转交地址和区域转交地址的重复地址检测操作十分耗时,该文提出一种使用链路层协助的方式,引入无冲突的暂定地址池,从暂定地址池里取出暂定地址,与网络前缀组合生成... 为了优化切换性能,IETF提出了层次型移动IPv6切换机制,在该协议中,链路转交地址和区域转交地址的重复地址检测操作十分耗时,该文提出一种使用链路层协助的方式,引入无冲突的暂定地址池,从暂定地址池里取出暂定地址,与网络前缀组合生成转交地址,避免重复地址检测操作,有效地缩短了切换延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移动ipv6协议 重复地址检测 链路层协助 暂定地址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层次型证书的移动IPv6绑定更新协议
4
作者 邹永杰 王尚平 +1 位作者 邹又姣 赵男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423-426,共4页
针对移动IPv6路由最优化引入的安全威胁和传统保护机制缺乏认证的特点,基于IPv6的地址格式,提出了一种层次型的证书机制,解决了实体之间身份认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绑定更新协议。该协议通过把移动节点的开销交给家乡代理来处... 针对移动IPv6路由最优化引入的安全威胁和传统保护机制缺乏认证的特点,基于IPv6的地址格式,提出了一种层次型的证书机制,解决了实体之间身份认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绑定更新协议。该协议通过把移动节点的开销交给家乡代理来处理,并运用一次绑定多个转交地址注册等机制降低了开销。与传统协议相比较,该协议的安全性和效率都有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ipv6 路由最优化 安全 层次型证书 绑定更新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IPv6网络层次化接入认证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瀚文 张玉军 +2 位作者 田野 肖文曙 李忠诚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1-57,共7页
对接入用户实施认证是移动IPv6实用化的前提.提出一种适用于移动IPv6网络环境的层次化接入认证方法HAMIPv6,对接入认证和移动注册进行层次化管理,利用认证矢量和消息捎带,减少切换认证过程中移动节点与家乡域的交互.HAMIPv6简化了切换... 对接入用户实施认证是移动IPv6实用化的前提.提出一种适用于移动IPv6网络环境的层次化接入认证方法HAMIPv6,对接入认证和移动注册进行层次化管理,利用认证矢量和消息捎带,减少切换认证过程中移动节点与家乡域的交互.HAMIPv6简化了切换认证处理流程,减小了切换延时和信令开销,实现了用户与网络相互认证及会话密钥发放.通过分析比较证明,HAMIPv6比传统方法处理效率更高,尤其是在MN远离家乡域及在一定范围内频繁微移动的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ipv6 接入认证 层次移动ipv6 A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IPv6网络的层次AAA方案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肖文曙 张玉军 李忠诚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0-55,65,共7页
针对AAA和移动IPv6的融合问题,从整体结构、基础设施部署及性能问题开展研究,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包括优化的层次AAA结构,引入了新实体RAAAS,合理部署AAA与移动基础设施使两者协同工作,并利用建立短期外地安全关联和上下文转移技术提高... 针对AAA和移动IPv6的融合问题,从整体结构、基础设施部署及性能问题开展研究,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包括优化的层次AAA结构,引入了新实体RAAAS,合理部署AAA与移动基础设施使两者协同工作,并利用建立短期外地安全关联和上下文转移技术提高系统性能。对比IETF提出的方案,本方案具有高的安全性和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ipv6 层次AAA 外地安全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化管理的流透明移动IPv6 Qos解决方案 被引量:4
7
作者 陈阳 杨寿保 +1 位作者 何涛 孙伟峰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1-44,共4页
针对目前移动IPv6环境下的IntServ/RsVP模型在处理移动节点切换时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化移动管理的流透明移动IPv6 QoS模型,简称为HMMFT移动IPv6 QoS模型。这种模型显著地减少了移动节点发给通信节点与家乡代理的绑定更新消息... 针对目前移动IPv6环境下的IntServ/RsVP模型在处理移动节点切换时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化移动管理的流透明移动IPv6 QoS模型,简称为HMMFT移动IPv6 QoS模型。这种模型显著地减少了移动节点发给通信节点与家乡代理的绑定更新消息,提高了MIPv6的切换速度,同时基于移动节点的区域转交地址来标识流,实现了域内切换的流透明。本文的最后利用NS2对HMMFT移动IPv6 QoS模型性能的优越性进行了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化管理 服务质量 资源预留协议 流透明 QOS 移动ipv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代理移动IPv6的全局移动性管理结构和协议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华春 张宏科 秦雅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999-3004,共6页
该文定义一种基于代理移动IPv6的全局移动性管理结构和协议,简称为PMIPGMM。在PMIPGMM中,由网络实体而不是移动节点完成移动性管理,另外消除了移动节点和接入路由器之间分发数据的无线链路隧道负荷。为与熟知的层次移动IPv6协议比较,基... 该文定义一种基于代理移动IPv6的全局移动性管理结构和协议,简称为PMIPGMM。在PMIPGMM中,由网络实体而不是移动节点完成移动性管理,另外消除了移动节点和接入路由器之间分发数据的无线链路隧道负荷。为与熟知的层次移动IPv6协议比较,基于液体流移动性模型,分别给出了每个协议下,移动节点在平均域停留时间内产生的位置更新、数据分发和总费用函数。分别研究了各种系统参数对费用函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代理移动IPv6的全局移动性管理协议可以保证低的总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局移动性管理 代理移动ipv6 层次移动ipv6 液体流移动性模型 费用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移动IPv6中基于阈值的自适应呼叫准入控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胜灵 侯义斌 +1 位作者 黄建辉 黄樟钦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996-2003,共8页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层次移动IPv6(HMIPv6)网络的呼叫准入控制(calladmissioncontrol,简称CAC)方案.该方案以过载率和系统容量为限制,根据网络中主机的移动特性和呼叫特性,自适应地计算出区域中各小区的理想呼叫数,使系统效益最大化.通过建...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层次移动IPv6(HMIPv6)网络的呼叫准入控制(calladmissioncontrol,简称CAC)方案.该方案以过载率和系统容量为限制,根据网络中主机的移动特性和呼叫特性,自适应地计算出区域中各小区的理想呼叫数,使系统效益最大化.通过建立HMIPv6网络下的Markov模型,计算出达到理想呼叫数的CAC阈值,并将其作为是否接纳新呼叫的判断依据.仿真实验分析了影响最优区域范围的因素,为设计动态微移动管理方案提供了依据.它指出:随着呼叫在小区之间的切换率和平均持续时间的增加,最优区域范围增加而理想呼叫数减少;随着过载率限制的放宽,新呼叫阻塞率(callblockingprobability,简称CBP)减小而切换中断率(handoffdroppingprobability,简称HDP)增大.最后,在与移动IP预留(mobileIPreservation,简称MIR)方案的性能对比中发现:在2000个仿真时段内,所提方案的CBP均值和HDP均值均比MIR的CBP均值和HDP均值要低,实现了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移动ipv6 呼叫准入控制 MARKOV模型 过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快速层次移动IPv6方案 被引量:5
10
作者 邓亚平 刘科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6期98-100,共3页
F-HMIPv6有效地结合了快速切换和层次移动管理模型,首先介绍了F-HMIPV6的工作原理,然后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方案,该方案能进一步减少分组丢失,同时减少隧道建立的时间。
关键词 快速切换 层次移动ipv6 F-HMipv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v6的新型移动协议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晓英 雷振明 陈颖颖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1-115,共5页
首先介绍基于IPv6的新型位置无关移动协议LIN6 ,重点讨论LIN6支持节点移动通信的原理 ,然后讨论LIN6与MobileIPv6的区别 。
关键词 移动通信 因特网 ipv6协议 移动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移动IPv6域内切换优化方案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晓林 张建洋 贾晓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8-340,共3页
基于指针推进机制的层次移动IPv6方案未考虑接入路由器(AR)间的距离对切换性能产生的影响,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优化方案OPF-HMIPv6。OPF-HMIPv6首先比较AR间和AR与移动锚点(MAP)间的距离,优先向MAP进行注册,而不是直接向AR注册构建指针... 基于指针推进机制的层次移动IPv6方案未考虑接入路由器(AR)间的距离对切换性能产生的影响,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优化方案OPF-HMIPv6。OPF-HMIPv6首先比较AR间和AR与移动锚点(MAP)间的距离,优先向MAP进行注册,而不是直接向AR注册构建指针链。仿真结果表明AR与MAP间的距离大于AR间的距离时,OPFHMIPv6比HMIPv6至少减少了39%的注册延迟,证实了该方案在减少绑定更新导致的开销上的有效性,提高了域内切换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移动ipv6 移动锚点 域内切换 指针链 绑定更新开销 注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型移动IPv6域间无缝切换方案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蕾 杨鹏 何剑锋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85-87,共3页
针对层次型移动IPv6协议中存在的域间切换问题,提出一种交互式实时应用的层次型移动IPv6域间快速无缝切换方案,该方案能够优化移动IPv6的切换延迟以及分组发送延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是有效可行的。
关键词 层次移动ipv6 切换 绑定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移动IPV6域间切换的性能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蕾 杨鹏 何剑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4期123-125,共3页
分析了HMIPv6域间切换过程,针对其域间切换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优化方案,融合基于提前绑定更新选项的对端绑定方法与通过新旧路由器间临时隧道转发分组的方法提高对交互式实时应用的支持能力,进一步改善HMIPv6域间切换性能。最后采取数... 分析了HMIPv6域间切换过程,针对其域间切换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优化方案,融合基于提前绑定更新选项的对端绑定方法与通过新旧路由器间临时隧道转发分组的方法提高对交互式实时应用的支持能力,进一步改善HMIPv6域间切换性能。最后采取数学推导的方式对优化之后的性能与HMIPv6的性能进行分析与比较,直观地证明了优化方案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移动ipv6 切换 分组丢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IPv6快速切换协议的分析和改进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立身 葛伟伦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725-731,共7页
分析了移动IPv6快速切换技术的预测式和反应式切换过程指出了移动IPv6快速切换协议解决此问题的缺陷,引入了层次型移动IPv6管理中的移动锚点思想,提出过渡期的概念及允许隧道链、防止隧道环的措施来解决和避免乒乓切换和三方切换问题,... 分析了移动IPv6快速切换技术的预测式和反应式切换过程指出了移动IPv6快速切换协议解决此问题的缺陷,引入了层次型移动IPv6管理中的移动锚点思想,提出过渡期的概念及允许隧道链、防止隧道环的措施来解决和避免乒乓切换和三方切换问题,从而达到快速切换的理想时延和丢包率,实现无缝切换和满足实时通信及敏感业务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ipv6 快速移动ipv6 层次移动ipv6管理 隧道链 隧道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IPv6的流切换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剑白 陈峰 楼亦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8-110,113,共4页
在移动IPv6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面向流的切换协议。该协议增加了2个消息(流绑定更新、流绑定应答消息)和流绑定更新列表。系统通过修改Linux内核网络部分的数据处理流程和数据结构,实现了移动切换过程中数据流灵活的重定向功能,为... 在移动IPv6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面向流的切换协议。该协议增加了2个消息(流绑定更新、流绑定应答消息)和流绑定更新列表。系统通过修改Linux内核网络部分的数据处理流程和数据结构,实现了移动切换过程中数据流灵活的重定向功能,为上层的智能切换策略提供更多功能。通过实验仿真能够看出采用流切换的方式,可以提高传输效率,更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异构网络 移动ipv6 垂直切换 流切换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由优化分组通信技术的改进型层次移动IPv6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莲英 王亮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91-1494,1498,共5页
在层次移动IPv6中,当移动节点(MN)和通信对端(CN)之间存在更短路由时,二者之间的通信分组仍然要通过移动锚点(MAP)转发,造成了不必要的分组传输时延及系统开销;并且其按照先后顺序进行的域间绑定更新过程有一定的绑定更新时延。为此提... 在层次移动IPv6中,当移动节点(MN)和通信对端(CN)之间存在更短路由时,二者之间的通信分组仍然要通过移动锚点(MAP)转发,造成了不必要的分组传输时延及系统开销;并且其按照先后顺序进行的域间绑定更新过程有一定的绑定更新时延。为此提出一种改进型层次IPv6,将路由优化分组通信技术应用于层次移动IPv6中,使用条件是分组传输与绑定更新数目比(PBR)达到给定的临界值;同时改进了域间切换的绑定更新流程。理论分析表明,改进型层次移动IPv6相对于层次移动IPv6在系统开销、绑定更新时延及分组传输时延等方面均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ipv6 层次移动ipv6 移动锚点 路由优化 绑定更新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基于HMIPv6的车载网络移动协议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书如 张启坤 甘勇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91,共5页
车载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移动过程中信息交换提出新的挑战,针对域内及域间频繁切换所产生的绑定更新信令开销大、数据包发送时间延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车载网络移动协议,该协议通过改进的HMIPv6指针传递算法(EPF-HMIPv6),对切... 车载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移动过程中信息交换提出新的挑战,针对域内及域间频繁切换所产生的绑定更新信令开销大、数据包发送时间延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车载网络移动协议,该协议通过改进的HMIPv6指针传递算法(EPF-HMIPv6),对切换过程中的数据发送路由进行优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绑定更新开销、数据包发送开销等方面均优于现有的车载网络移动管理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网络 指针传递 移动管理 层次移动ipv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层次移动IPv6的域间移动管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邓亚平 陈中元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36-1239,共4页
为了提升移动IPv6域间切换的性能,在FHMIPv6的机制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接入路由器的域间移动管理方案。在这种方式下,移动主机在移动到边缘接入路由器上时,进行域内切换并把链路转交地址在前移动锚点和新移动锚点上同时进行重复地址检... 为了提升移动IPv6域间切换的性能,在FHMIPv6的机制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接入路由器的域间移动管理方案。在这种方式下,移动主机在移动到边缘接入路由器上时,进行域内切换并把链路转交地址在前移动锚点和新移动锚点上同时进行重复地址检测;完成切换后,在边缘接入路由器域内对新区域转交地址进行配置并在新MAP中与链路转交地址绑定。通过NS-2实验仿真验证能够有效减少域间切换带来的延迟,同时也降低了分组的丢失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移动ipv6 边缘路由器 域间切换 网络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IPv6环境下的服务定位协议(SLP)研究与实现
20
作者 郭英鹏 董守斌 +2 位作者 汤立群 黄永杰 姜吕良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52-53,128,共3页
基于对服务定位协议(SLP)的在IPv6协议下的特点分析,成功地将IPv4下的OpenS LP移植到IPv6环境中,并结合移动IPv6的特点建立服务定位模型,最后在Linux操作系统环 境中实现和验证移动IPv6下服务定位协议的相关功能?
关键词 服务定位协议 ipv6 移动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