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次注浆工艺在切顶留巷围岩加固工程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爱军 李西凡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0-53,共4页
针对沿空切顶卸压留巷巷道受断层影响大变形、无法进行常规支护等问题,对巷道表面位移、顶板离层进行监测,得到巷道围岩破碎后变形规律和围岩结构情况;并根据工程需求研发一种以新型无机注浆材料和注浆工艺为核心的层次注浆技术,对留巷... 针对沿空切顶卸压留巷巷道受断层影响大变形、无法进行常规支护等问题,对巷道表面位移、顶板离层进行监测,得到巷道围岩破碎后变形规律和围岩结构情况;并根据工程需求研发一种以新型无机注浆材料和注浆工艺为核心的层次注浆技术,对留巷巷道进行注浆加固治理。工程实践结果表明:经过层次注浆加固后,围岩变形得到快速控制,顶板下沉量控制在25mm之内,顶板离层量仅为2mm左右;顶板淋水问题得到解决,围岩裂隙得到有效充填加固,留巷巷道变形进入稳定阶段,能够满足后期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注浆 切顶卸压 沿空留巷 围岩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扩散机理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晓蕾 秦启荣 熊祖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88-193,共6页
煤层回采过程中,上个工作面的回风巷通常需作为接替工作面进风巷,是典型的重复采动影响巷道,受采动影响围岩破碎,对于工作面的回采存在较大隐患。针对从破碎围岩采用传统注浆加固工艺的不足,提出层次注浆工艺进行围岩加固,对其注浆加固... 煤层回采过程中,上个工作面的回风巷通常需作为接替工作面进风巷,是典型的重复采动影响巷道,受采动影响围岩破碎,对于工作面的回采存在较大隐患。针对从破碎围岩采用传统注浆加固工艺的不足,提出层次注浆工艺进行围岩加固,对其注浆加固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对其进行了应用和效果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浆液快速硬化的特性,使得浆液短时间内可在煤体表面形成止浆层,后期漏浆逐渐较少,浆液向深部扩散,注浆量较大,扩散半径和扩散深度均得到保证;煤体裂隙基本被浆液充满,注浆效果较好;两帮累计移近量最大约294 mm,顶底板累计移近量最大539 mm,均小于注浆前,注浆对巷道变形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层次注浆 破碎围岩 松软巷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动压影响巷道注浆加固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任海强 陶广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25,共4页
为了解决大采高工作面留巷难的问题,采用现场巷道变形及钻孔电视观测,对巷道变形规律及煤壁破坏区域进行研究,提出分层次注浆方法,确定了合理注浆时机。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巷道煤壁受采动影响由外向里依次形成了完全渗流区(0-3 m)... 为了解决大采高工作面留巷难的问题,采用现场巷道变形及钻孔电视观测,对巷道变形规律及煤壁破坏区域进行研究,提出分层次注浆方法,确定了合理注浆时机。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巷道煤壁受采动影响由外向里依次形成了完全渗流区(0-3 m)、定向渗流区(3.0-6.4 m)、渗流屏蔽区(6.4-8.1 m)和原岩渗流区(8.1 m以内);采用层次注浆法能够有效解决漏浆问题,提高钻孔注浆量;浅孔注浆时机选择在工作面前方24-58 m的初始变形阶段,深孔注浆选择在工作面前方7 m到工作面后方18 m的变形速度减缓阶段。现场工业性试验表明,注浆加固段的两帮移近量最大为448 mm,未注浆段最大为811 mm,巷帮注浆加固效果明显,为留巷提供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压巷道 加固 巷道变形 层次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奥灰水断层的大断面巷道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渭明 吕显州 秦文露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4-39,共6页
为了解决济阳煤矿轨道石门过奥灰水断层时大断面巷道施工难题,根据工程类比,在确定初步支护方案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承压水威胁下大断面巷道的围岩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优化了施工工艺和支护结构。结果表明:多层次的注浆加固增强... 为了解决济阳煤矿轨道石门过奥灰水断层时大断面巷道施工难题,根据工程类比,在确定初步支护方案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承压水威胁下大断面巷道的围岩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优化了施工工艺和支护结构。结果表明:多层次的注浆加固增强了破碎围岩的整体性,减弱了开挖引起的围岩扰动;采用优化的支护方案后巷道顶板下沉量最大值为84 mm,且底板无突水威胁;结果证实以超前探测为先,以超前注浆和锚网梁为基础的喷棚注锚联合支护体系,能有效控制过奥灰水断层大断面巷道的围岩变形,充分发挥了围岩-支护共同作用,确保在过导水断层时大断面巷道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灰水 断层带 大断面巷道 层次注浆 联合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下组煤回采巷道围岩破碎机理及加固技术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学晔 严国超 张远方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6-90,共5页
为解决近距离煤层下组煤回采巷道围岩破碎、支护体失效等问题,以沙坪煤矿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近距离上组煤采空区下底板岩层的应力分布规律及下组煤回采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注... 为解决近距离煤层下组煤回采巷道围岩破碎、支护体失效等问题,以沙坪煤矿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近距离上组煤采空区下底板岩层的应力分布规律及下组煤回采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注浆加固为主,锚杆支护为辅的深浅孔层次全断面注浆与锚杆联合控制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工程实践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深浅孔注浆与锚杆联合控制技术实现了近距离煤层下组煤回采巷道的全方位加固,试验区域内顶板累计变形量在50mm左右,两帮累计变形量在140mm左右,巷道围岩结构较为完整,无松动破坏,有效地解决了近距离煤层下组煤破碎围岩巷道支护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数值模拟 复合叠加压力 层次全断面 围岩松动圈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