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学视角下赣北文化的层次叠置现象 被引量:2
1
作者 卢继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0-145,共6页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形式。从赣北方言中,我们可以剖析出赣北文化中的三个层次:上古南方文化层、中古中原文化层、近代北方文化层。不同的文化层次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上古南方文化层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古中原文化层形成于唐宋时...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形式。从赣北方言中,我们可以剖析出赣北文化中的三个层次:上古南方文化层、中古中原文化层、近代北方文化层。不同的文化层次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上古南方文化层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古中原文化层形成于唐宋时期,近代北方文化层则形成于元明清时期。三个层次同当地的土著文化叠置共存,融合发展为今天赣北文化多元一体化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北方言 赣北文化 层次叠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芜方言儿化韵初探 被引量:5
2
作者 亓海峰 曾晓渝 《语言科学》 CSSCI 2008年第4期382-393,共12页
莱芜方言中有两种不同形式的儿化韵:一种是以改变韵母为特征的平舌儿化韵,主要存在于老派发音人口中;另一种是卷舌儿化韵,存在于城区新派发音人口中。两种儿化之间的层次叠置反映了方言语音在内因和外因交互作用下的发展变化,文章对这... 莱芜方言中有两种不同形式的儿化韵:一种是以改变韵母为特征的平舌儿化韵,主要存在于老派发音人口中;另一种是卷舌儿化韵,存在于城区新派发音人口中。两种儿化之间的层次叠置反映了方言语音在内因和外因交互作用下的发展变化,文章对这两种儿化韵的形成原因、过程和竞争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芜方言 儿化韵 平舌儿化韵 卷舌儿化韵 层次叠置 内因 外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东古田县杉洋话的人称代词——兼论其历时涵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滨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9-218,共10页
杉洋镇地处古田县东部,邻接宁德,其语音系统和词汇系统与以古田县城关口音为代表的古田话有明显的区别。文章以古田县城关话和宁德虎浿话人称代词为对比,全面梳理杉洋话的人称代词系统,分析其语用特点,并讨论了人称代词系统层次叠置的... 杉洋镇地处古田县东部,邻接宁德,其语音系统和词汇系统与以古田县城关口音为代表的古田话有明显的区别。文章以古田县城关话和宁德虎浿话人称代词为对比,全面梳理杉洋话的人称代词系统,分析其语用特点,并讨论了人称代词系统层次叠置的历时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田县杉洋话 人称代词 语用特点 层次叠置 方言混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