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投影方向的层析重建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周文静 徐强胜 于瀛洁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57-1262,共6页
针对传统的层析方法中,投影方向多、系统复杂等特点,提出了基于三个投影方向的层析重建方法.论文选取适用于少投影方向的代数迭代重建算法,采用参量修正方法,能较好的提高重建准确度和抑制椒盐噪音.同时对影响重建图像质量和速度的迭代... 针对传统的层析方法中,投影方向多、系统复杂等特点,提出了基于三个投影方向的层析重建方法.论文选取适用于少投影方向的代数迭代重建算法,采用参量修正方法,能较好的提高重建准确度和抑制椒盐噪音.同时对影响重建图像质量和速度的迭代次数、不同原图像结构对重建图像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相应分析模拟结果.结果表明,迭代300次后,重建结果基本稳定.同时对于具有轴对称结构物体,三个方向投影数据能够较好地实现三维层析重建.分析结果为后期开展的基于单幅层析全息图的三维层析重建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层析重建 代数迭代法 三投影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变密度减采样的无放大同轴全息图的压缩传感层析重建 被引量:3
2
作者 伍小燕 于瀛洁 +4 位作者 白跃伟 聂黎 刘凯 潘芳煜 王小刚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33-241,共9页
将频域变密度减采样应用于无放大同轴全息图的压缩传感层析重建当中,旨在于从无放大同轴全息图的频域中提取少量信息,实现全息图频域少量数据的压缩传感层析重建。首先,理论介绍了三种变密度减采样法与全息图压缩传感重建相结合的原理,... 将频域变密度减采样应用于无放大同轴全息图的压缩传感层析重建当中,旨在于从无放大同轴全息图的频域中提取少量信息,实现全息图频域少量数据的压缩传感层析重建。首先,理论介绍了三种变密度减采样法与全息图压缩传感重建相结合的原理,三种变密度减采样分别是射线分布、螺旋线分布以及指数分布变密度减采样;其次,分别开展了仿真实验和测试实验,分析了与压缩全息相结合的三种变密度减采样方法的重建质量。由实验可知:(1)能够通过三种变密度减采样实现全息图频域少量数据的提取;(2)随着采样率的增大,变密度减采样获得的全息图频域少量数据的压缩传感层析重建质量不断提高;(3)在采样率小于50%的情况下,指数分布减采样具有比另外两种减采样方法获得更高的重建质量(例如低采样率15%,指数分布减采样比另外两种方法的效果更为明显);(4)在采样率大于50%的情况下,三种减采样模式所获得数据的层析重建质量较高且基本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全息图 压缩传感 逆反问题 层析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投影局部基函数展开层析重建 被引量:2
3
作者 戴云 张雨东 +1 位作者 李恩德 杨泽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19-1723,共5页
对6种常见的基函数展开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比较其重建效能.结果表明,对于少数投影计算机层析重建,采用连续可导的局部基函数展开比采用非连续可导的脉冲基函数展开具有更高的重建精度.而对于各种连续可导的基函数,其重建精度大致相当... 对6种常见的基函数展开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比较其重建效能.结果表明,对于少数投影计算机层析重建,采用连续可导的局部基函数展开比采用非连续可导的脉冲基函数展开具有更高的重建精度.而对于各种连续可导的基函数,其重建精度大致相当,基函数的选取应重点考虑其投影矩阵计算的难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光学 层析重建 基函数 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大同轴全息图压缩传感层析重建 被引量:2
4
作者 于瀛洁 林星羽 伍小燕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53-259,共7页
文中对放大方式下同轴全息图压缩传感重建开展了实验研究,目的是实现分层物体放大方式下的同轴全息图的层析重建。首先,对同轴全息图压缩传感重建进行了理论介绍,并给出了实现步骤,包括全息图频域减采样模式、两步迭代算法流程等;其次,... 文中对放大方式下同轴全息图压缩传感重建开展了实验研究,目的是实现分层物体放大方式下的同轴全息图的层析重建。首先,对同轴全息图压缩传感重建进行了理论介绍,并给出了实现步骤,包括全息图频域减采样模式、两步迭代算法流程等;其次,建立了点源放大同轴全息图记录实验系统和显微物镜放大同轴全息图记录实验系统,以双层样本为例开展了实验工作,所记录的同轴全息图基于压缩传感理论进行了层析重建,同时基于传统的卷积算法也进行了反衍射重建。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放大方式下获得的全息图,通过压缩传感层析重建技术能够实现物体的层析重建,并且比传统卷积反衍射重建具有更好的结果,显示了压缩传感层析重建的能力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全息图 压缩传感 层析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CT模型及重建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洋 夏顺仁 汪元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0-222,229,共4页
该文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将由投影重建图像中的变换看成空间变化的动态系统模型。基于所建立的连续模型,首先对传统算法的优劣点作了分析比较,接着介绍了基于小波的多分辨分析在图像层析重建中的运用及发展;基于离散模型,从信息论的角... 该文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将由投影重建图像中的变换看成空间变化的动态系统模型。基于所建立的连续模型,首先对传统算法的优劣点作了分析比较,接着介绍了基于小波的多分辨分析在图像层析重建中的运用及发展;基于离散模型,从信息论的角度将级数展开法归于单目标优化成像算法,同时介绍了多目标优化理论并对其中多目标熵优化理论的最新发展作了着重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重建 空变模型 卷积反向投影 多分辨率层析重建 熵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投影滤波重建功能材料梯度折射率模拟分析
6
作者 周文静 李海鹏 韩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5060-15064,共5页
开展功能材料梯度折射率分布反投影滤波重建效果及其最小折射率分辨率的模拟分析。为提高折射率重建分辨率,选取适用于多投影方向的滤波反投影算法,分别分析了轴向梯度变化及径向梯度变化的两类功能材料梯度折射率重建效果,相同模拟条件... 开展功能材料梯度折射率分布反投影滤波重建效果及其最小折射率分辨率的模拟分析。为提高折射率重建分辨率,选取适用于多投影方向的滤波反投影算法,分别分析了轴向梯度变化及径向梯度变化的两类功能材料梯度折射率重建效果,相同模拟条件下,重建误差均约为1%;同时也模拟分析了上述两类梯度折射率的最小分辨率,模拟结果表明,当投影量保持为90不变的情况下,径向梯度变化折射率较轴向梯度变化折射率重建准确度高,且相邻梯度间隔>0.003时,重建得到的两种梯度变化趋势的梯度折射率分布仍然能较好地分辨出其梯度间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层析重建 滤波反投影算法 功能梯度材料 梯度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有限角投影局部基函数展开法重建三维折射率场
7
作者 王祎 郝群 王涌天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02-1106,共5页
在对移相干涉测量三维折射率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正交小角度光路的设置.对于有限角度的少数投影层析重建,采用了连续可导的局部基函数展开折射率场函数.为了提高重建精度,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多松弛因子迭代重建算法.实验和数值仿真... 在对移相干涉测量三维折射率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正交小角度光路的设置.对于有限角度的少数投影层析重建,采用了连续可导的局部基函数展开折射率场函数.为了提高重建精度,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多松弛因子迭代重建算法.实验和数值仿真表明,正交有限角少数投影的测量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测量数据量;采用连续可导的局部基函数展开,并在迭代过程中引入多个可变松弛因子,最大误差不大于5%,平均误差不大于1%的重建精度,较传统网格法提高了约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折射率场 层析重建 局部基函数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光场成像三维粒子场重建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曹丽霞 张彪 +2 位作者 宋祥磊 许传龙 王式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322-2330,共9页
层析重建是层析粒子图像测速(Tomo-PIV)技术实现三维粒子位置和强度信息(三维粒子场)重构的核心步骤。相比于多相机的Tomo-PIV技术,单聚焦光场相机通过一次成像能够同时采集示踪粒子的散射光的方向和位置信息。因此,提出一种单聚焦光场... 层析重建是层析粒子图像测速(Tomo-PIV)技术实现三维粒子位置和强度信息(三维粒子场)重构的核心步骤。相比于多相机的Tomo-PIV技术,单聚焦光场相机通过一次成像能够同时采集示踪粒子的散射光的方向和位置信息。因此,提出一种单聚焦光场相机的层析重建技术用于重构流场中的三维粒子场信息。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及准确性,利用几何光学建立了示踪粒子的光场成像模型,利用光线追迹技术计算了粒子在聚焦光场相机中的成像,对比了被测流场中位于不同深度位置的粒子在聚焦光场相机中的成像差异;建立了基于单聚焦光场相机的层析重建数学模型,利用乘法代数重构技术(MART)对模拟所得的光场图像进行反演计算,实现了三维粒子场的重构,并利用归一化互相关系数来表征粒子的重建质量。结果表明,单个粒子在Z轴方向上的位置精度为±0.35 mm,初步证明了基于聚焦光场成像理论的三维粒子场重建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析重建 粒子图像测速 光场成像 光场相机 光线追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频电磁波电导率层析成像反演 被引量:7
9
作者 曹俊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99-205,共7页
介绍一个新的跨井电磁波层析成像方法,该方法利用两个频率的透射电磁波的电场强度之比值重建研究区域的电导率分布图像,无需计算发射天线的初始辐射场强与辐射方向因子.详细讨论了双频电磁波电导率层析成像的方法与其适用条件,并给出了... 介绍一个新的跨井电磁波层析成像方法,该方法利用两个频率的透射电磁波的电场强度之比值重建研究区域的电导率分布图像,无需计算发射天线的初始辐射场强与辐射方向因子.详细讨论了双频电磁波电导率层析成像的方法与其适用条件,并给出了应用实例.双频电磁波电导率层析成像适用于良导介质(>0.01 S/m)和1-100MHz工作频率情况.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数据,获得了较传统吸收成像更精细的层析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析成像 电磁波成像 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隧道探索算法提取莫尔条纹偏移量
10
作者 孙涛 宋一中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5-149,共5页
为了精确提取莫尔条纹偏移量,提出了隧道探索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莫尔条纹分析.使用双光栅产生莫尔条纹,抓拍多方向投影.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追踪分析实验莫尔条纹.首先,追踪各条纹的极大值分布,根据条纹极大值分布挖掘条纹隧道,调... 为了精确提取莫尔条纹偏移量,提出了隧道探索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莫尔条纹分析.使用双光栅产生莫尔条纹,抓拍多方向投影.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追踪分析实验莫尔条纹.首先,追踪各条纹的极大值分布,根据条纹极大值分布挖掘条纹隧道,调整挖掘宽度,即像素宽度,既实现隧道贯通,又不干预相邻条纹.然后,二值化莫尔图,噪声滤波,滤除条纹隧道壁上的噪声毛刺,使隧道壁趋于光滑.最后,根据两侧隧道壁的布局,探索条纹隧道走向,提取隧道走向数据,获得条纹偏移量.并进一步转换为偏折角,即光学计算机层析投影.应用非线性自适应迭代重建算法对偏折角进行迭代重建.结果发现,最高重建截面温度是492℃,额定电热器表面温度大约500℃,重建截面恰恰在电热器上表面上方,所以重建结果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工程 光信息处理 光学层析 计算机层析 层析重建 莫尔条纹 条纹追踪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应用于锅炉优化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赖小明 邹婷 +1 位作者 陈昊 沈德明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82-787,共6页
为了提高电站锅炉自动化程度,为真实锅炉的优化控制提供新颖的实时在线测量手段,采用计算机层析重建和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仿真实验证明了仅采用2个投影方向即能够实现温度峰值位置的重建及其相对... 为了提高电站锅炉自动化程度,为真实锅炉的优化控制提供新颖的实时在线测量手段,采用计算机层析重建和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仿真实验证明了仅采用2个投影方向即能够实现温度峰值位置的重建及其相对高低的分辨;布置6条测量路径形成测量网格,得到真实锅炉炉膛的实时在线2-D温度场重建数据。结果表明,炉膛平均温度与锅炉蒸汽流量的相关系数达到0.91,回归分析得到决定系数为0.88;可将平均温度作为炉膛内实时的总辐射能的表征,用于避免锅炉超调,根据温度可获知燃料总的热值波动,2-D温度场的重建可用于锅炉调平。该研究为锅炉提供了非接触式测量手段,为提高锅炉自动化程度和研究燃烧优化控制提供了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锅炉优化控制 激光吸收光谱技术 计算机层析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温压炸药抛洒密度的间接测量方法
12
作者 杨晓虹 王黎明 +1 位作者 迟珊珊 王含蕾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32,44,共5页
温压炸药在爆炸过程中的抛洒密度决定其毁伤性能,而目前尚未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对抛洒密度进行直接测量进而对炸药的毁伤性能进行评估。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通过测量温度分布间接反映炸药抛洒密度的方法。为满足爆炸场高温、高压、迅速... 温压炸药在爆炸过程中的抛洒密度决定其毁伤性能,而目前尚未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对抛洒密度进行直接测量进而对炸药的毁伤性能进行评估。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通过测量温度分布间接反映炸药抛洒密度的方法。为满足爆炸场高温、高压、迅速等恶劣条件,依据声温理论所定义的声速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提出利用声层析成像重建来测量温度分布。通过建立模型和模拟仿真验证,分别利用联合迭代重建法和最小二乘法重建并进行结果对比,得到的相对误差分别为7.2%,5.1%,5.6%,4.2%,基本达到测试准确度要求,说明该方法在研究爆炸场温度分布反映炸药抛洒密度的问题上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压炸药 抛洒密度 温度分布 层析成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ssive seismic velocity tomography on longwall mining panel based on simultaneous iterative reconstructive technique (SIRT) 被引量:14
13
作者 N.Hosseini K.Oraee +1 位作者 K.Shahriar K.Goshtasb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8期2297-2306,共10页
Mining operation, especially underground coal mining, always has the remarkable risks of ground control. Passive seismic velocity tomography based on simultaneous iterative reconstructive technique (SIRT) inversion ... Mining operation, especially underground coal mining, always has the remarkable risks of ground control. Passive seismic velocity tomography based on simultaneous iterative reconstructive technique (SIRT) inversion is used to deduce the stress re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ongwall mining panel. The mining-induced microseismic events were recorded by mounting an array of receivers on the surface, above the active panel. After processing and filtering the seismic data, the three-dimensional tomography images of the p-wave velocity variations by SIRT passive seismic velocity tomography were provided. To display the velocity changes on coal seam level and subsequently to infer the stress redistribution, these three-dimensional tomograms into the coal seam level were sliced. In addition, th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BEM)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stress redistribu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erred stresses from the passive seismic tomograms are conformed to numerical models and theoretical concept of the stress re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ongwall panel. In velocity tomograms, the main zones of the stress redistribution arotmd the panel, including front and side abutment pressures, and gob stress are obvious and also the movement of stress zones along the face advancement is evident. Moreover, the effect of the advance rate of the face on the stress redistribution is demonstrated in tomography images. The research result proves that the SIRT passive seismic velocity tomography has an ultimate potential for monitoring the changes of stress re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ongwall mining panel continuously and subsequently to improve safety of mining ope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wall mining passive seismic velocity tomography simultaneous iterative reconstructive technique (SIRT)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stress redistribution ground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ulation study on ultrasonic tomography for grouted reinforced concrete by finite element
14
作者 朱自强 喻波 +2 位作者 李亚楠 肖嘉莹 周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2791-2799,共9页
A finite element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for ultrasound tomography based on the Helmholtz equation in frequency domain is presented to monitor the grouting defects in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In this algorithm,... A finite element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for ultrasound tomography based on the Helmholtz equation in frequency domain is presented to monitor the grouting defects in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In this algorithm,a hybrid regularizations-based iterative Newton method is implemented to provide stable inverse solutions.Furthermore,a dual mesh scheme and an adjoint method are adopted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 cost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econstruction.Simultaneous reconstruction of both acoustic velocity and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for a reinforced concrete model is achieved with multiple frequency data.The algorithm is evaluated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 under various practical scenarios including varied transmission/receiving modes,different noise levels,different source/detector numbers,and different contrast levels between the heterogeneity and background region.Results obtained suggest that the algorithm is insensitive to noise,and the reconstructions are quantitatively accurate in terms of the location,size and acoustic properties of the target over a range of contrast lev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sound computed tomography nondestructive testing concrete exact field finite element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