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南部上白垩统中部组合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及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被引量:26
1
作者 石兰亭 潘树新 +3 位作者 郭维华 王建功 王天奇 董丽红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5-242,共8页
系统总结了松辽盆地南部中部组合层序界面的岩心、测井、生物、地震等识别方法;统计了盆地短轴方向不同相带层序界面及短期基准面旋回的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层序界面和短期旋回模式在不同相带的分布规律。中部组合青山口组和姚家组共划分... 系统总结了松辽盆地南部中部组合层序界面的岩心、测井、生物、地震等识别方法;统计了盆地短轴方向不同相带层序界面及短期基准面旋回的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层序界面和短期旋回模式在不同相带的分布规律。中部组合青山口组和姚家组共划分为4个长期旋回和10个中期旋回。在层序地层序、沉积学原理的指导下,采用岩心、测井、地震三位一体,点、线、面紧密结合,以岩心、测井层序划分为基础,以地震技术为手段进行层序地层的立体拓展,建立层序地层格架,为下一步勘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界面识别 中部组合 松辽盆地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素地球化学在层序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余烨 张昌民 +3 位作者 李少华 朱锐 秦成岗 张忠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204-211,共8页
为了探讨地球化学元素对层序界面及体系域识别方法的适用性,以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地球化学元素为基础,讨论了在海平面变化周期内,Fe,Al,Mn及Mn/Fe,Th/U,Sr/Ca比值等参数的变化特征,它们与层序地层单元的发育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结果... 为了探讨地球化学元素对层序界面及体系域识别方法的适用性,以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地球化学元素为基础,讨论了在海平面变化周期内,Fe,Al,Mn及Mn/Fe,Th/U,Sr/Ca比值等参数的变化特征,它们与层序地层单元的发育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层序界面上的Fe,Al元素含量相对较高,且以氧化物形式出现;微量元素Th/U比值很大,Sr/Ca比值则很小。Fe族元素、Th/U,Cr/V,Co/Ni,Sr/Ba及δ(Ce)等地球化学指标在低位体系域(LST)时期逐渐增高至最高,海侵体系域(TST)时期逐渐降低到最低,高位体系域时期(HST)再逐渐增高;而Mn族元素、Mn/Fe,Mn/Ti,Sr/Ca,∑REE,(La/Ce)N等地球化学指标则刚好相反,在低位体系域(LST)时期逐渐降低到最低,海侵体系域(TST)时期逐渐增高至最高,高位体系域时期(HST)再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 层序界面识别 体系域识别 珠江口盆地 白云北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泉盆地营尔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体系特征 被引量:10
3
作者 侯秀林 谷丽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09-815,共7页
以层序地层学为指导,以营尔凹陷地震、钻测井等资料为基础,结合酒泉盆地以往层序地层研究成果,通过对三级层序测井、录井特征分析和地震剖面上局部削截、上超等三级层序标志的识别,确定了层序边界,将下白垩统划分出1个Ⅰ级层序、3个Ⅱ... 以层序地层学为指导,以营尔凹陷地震、钻测井等资料为基础,结合酒泉盆地以往层序地层研究成果,通过对三级层序测井、录井特征分析和地震剖面上局部削截、上超等三级层序标志的识别,确定了层序边界,将下白垩统划分出1个Ⅰ级层序、3个Ⅱ级层序、7个Ⅲ级层序、18个体系域;在层序地层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营尔凹陷下白垩统下沟组具有近物源、多物源、快速沉降、快速沉积的特点,凹陷缓坡发育大型扇三角洲,凹陷陡坡发育近岸水下扇,并指出南部陡坡一系列近岸水下扇应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尔凹陷 酒泉盆地 学方法 划分 层序界面识别 沉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西斜坡北部南屯组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椿 赵亮 +2 位作者 李晓峰 杜先芳 杨永亮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13,共4页
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识别和对比不整合面、整合面、初始湖泛面、最大湖泛面等各级湖泛面,将层序划分为体系域、准层序组、准层序类型.通过对层序边界形成机理、识别方法、边界类型及特征等方面的研究,结合层序内部结构特征,在地震剖面上,... 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识别和对比不整合面、整合面、初始湖泛面、最大湖泛面等各级湖泛面,将层序划分为体系域、准层序组、准层序类型.通过对层序边界形成机理、识别方法、边界类型及特征等方面的研究,结合层序内部结构特征,在地震剖面上,以T23为界可将贝西斜坡南屯组地层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自下而上命名为三级层序Ⅰ和三级层序Ⅱ;建立了研究区地层的等时地层格架,深化了该区开展勘探开发的地质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域 格架 层序界面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相页岩综合层序地层划分及垂向分布特征——以川东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冠平 朱彤 +4 位作者 王红亮 吴靖 杜伟 冯动军 王濡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0-344,共15页
为探讨海相页岩中层序边界的识别、层序划分以及垂向上的演变特征,并给页岩中标准化层序地层的研究以及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提供参考,以川东南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富有机质海相页岩为例,综合利用野外剖面、岩芯、岩... 为探讨海相页岩中层序边界的识别、层序划分以及垂向上的演变特征,并给页岩中标准化层序地层的研究以及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提供参考,以川东南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富有机质海相页岩为例,综合利用野外剖面、岩芯、岩石薄片、古生物化石、测井、地球化学资料,结合层序地层学理论对海相页岩进行层序界面的识别和层序的划分。研究建立了以岩性界面直观反映物理特征,以测井反映地层叠加样式,以古生物笔石限定时间概念,以地球化学参数TH/U反映氧化还原环境和TOC反映有机质旋回性的海相页岩多参数层序边界识别方法;进而分析了垂向的层序发育特征以及连井层序特征,明确了五峰组—龙马溪组龙一段先后经历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海侵—海退旋回,划分出3个三级层序和7个体系域;探讨了海退—海侵事件以及冰期气候对相对海平面升降的控制作用,建立了在冰期气候、古陆抬升、上升洋流以及浊流等影响因素下以体系域为单元海侵—海退的海相页岩垂向层序演化模式;体系域SQ1-TST、SQ2-TST以及SQ2-EHST为有机质富集的重点层位,SQ3-TST为次一级的有机质富集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页岩 五峰组-龙马溪组 层序界面识别 演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民凹陷南斜坡强分割地区地层对比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封东晓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7-51,143,共5页
惠民凹陷南斜坡主要含油层位是沙三、沙四段,由于夏口断层的影响,导致了该区的强分割性,地层对比划分难度大,使用单一的对比划分方法效果差,存在多个地层划分方案。对沙三、沙四段分别采用适合其沉积特点的层序理论,利用"V-C优势法... 惠民凹陷南斜坡主要含油层位是沙三、沙四段,由于夏口断层的影响,导致了该区的强分割性,地层对比划分难度大,使用单一的对比划分方法效果差,存在多个地层划分方案。对沙三、沙四段分别采用适合其沉积特点的层序理论,利用"V-C优势法"进行层序精细对比,并通过地震层序、录井岩性、泥岩声波、孢粉化石等多因素相互结合,闭合对比,实现了地层精细等时对比,从而建立了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形成了适合强分割地区地层划分对比的综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分割 层序界面识别 对比方法 惠民凹陷南斜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