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江盆地层序充填动力学初探 被引量:35
1
作者 陈洪德 覃建雄 +2 位作者 田景春 彭军 侯中健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5-171,共7页
在盆地分析及层序地层研究成果基础上 ,采用层序 -盆地 -地球系统的动态成因分析方法 ,对右江盆地进行了初步的层序充填动力学研究。首次识别出 5个级别的层序界面及相应的沉积层序 ,讨论了层序界面与地质事件、层序级别与盆地类型等的... 在盆地分析及层序地层研究成果基础上 ,采用层序 -盆地 -地球系统的动态成因分析方法 ,对右江盆地进行了初步的层序充填动力学研究。首次识别出 5个级别的层序界面及相应的沉积层序 ,讨论了层序界面与地质事件、层序级别与盆地类型等的关系 ,进而建立了右江盆地层序地层格架。通过对裂谷盆地层序发育明显受同沉积断裂及基底沉降控制的分析 ,建立了层序成因与盆地构造活动的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 ,探讨了层序充填动力学过程及其与盆地演化的关系。右江盆地层序充填过程包括陆内裂陷、陆缘裂谷、弧后裂谷和前陆造山四个阶段 ,经历了海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盆地 弧后盆地 层序充填动力学 右江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陆缘裂陷盆地的层序充填动力学模型——以早泥盆世——中泥盆世早期右江盆地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侯明才 陈洪德 +1 位作者 朱西养 田景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06-614,共9页
早泥盆世-中泥盆世早期的右江盆地处于被动陆缘裂陷盆地阶段。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右江盆地的沉积层序、构造演化、古气候以及全球海平面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建立了右江被动陆缘裂陷盆地的层序充填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充分体现了构造控盆、... 早泥盆世-中泥盆世早期的右江盆地处于被动陆缘裂陷盆地阶段。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右江盆地的沉积层序、构造演化、古气候以及全球海平面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建立了右江被动陆缘裂陷盆地的层序充填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充分体现了构造控盆、盆控相,不同相带的时空配置形成层序的不同样式的基本思想,强调了构造沉降和全球海平面升降共同作用下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所引起的可容纳空间的变化与沉积物供应比值的关系对层序样式的决定作用。通过代表台缘相的横县六景剖面的验证,该模型清楚地反映了全球海平面变化对超层序的主要控制作用,区域构造沉降的叠加效应使相对海平面曲线的R拐点要早于全球海平面曲线的R拐点,而F拐点要晚于全球海平面曲线的F拐点。古气候因素体现在层序充填物(气候敏感沉积物的种类、生物种属的差别)的差异性上。本文所建立层序充填动力学模型的思路和方法对于其他地区、其他类型盆地类似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由此建立的被动陆缘裂陷盆地的层序充填动力学模型对于了解右江盆地的构造动力学与特提斯构造域的关系、促进盆地动力学理论的发展和该区的资源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泥盆世 中泥盆世 右江 被动陆缘 裂陷盆地 层序充填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拗陷湖盆陡坡带物质聚集及层序充填动力学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为例
3
作者 倪新锋 陈洪德 +1 位作者 韦东晓 赵俊兴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2-19,共8页
陆相拗陷湖盆陡坡带具有坡度陡、构造活动强烈、物近源、多物源、相变快等特点。勘探实践表明,与拗陷湖盆陡坡带相关的各类砂体,由于具有良好的油源条件、储集条件和油气运移条件,是油气聚集成藏的极有利场所。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纪时期... 陆相拗陷湖盆陡坡带具有坡度陡、构造活动强烈、物近源、多物源、相变快等特点。勘探实践表明,与拗陷湖盆陡坡带相关的各类砂体,由于具有良好的油源条件、储集条件和油气运移条件,是油气聚集成藏的极有利场所。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纪时期为典型的内陆大型拗陷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纪延长期时在西缘逆冲带的影响下处于陡坡带,该区有两种物质聚集模式,一是从长10-长7退积型三角洲模式,二是从长6-长1进积型三角洲模式。并且在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伴随着基准面的升降变化,不同相区、不同时期可容纳空间和沉积物供应之间的比值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表现为不同的地层充填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拗陷湖盆 陡坡带 物质聚集 层序充填动力学 陇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层序地层学理论体系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5
4
作者 倪新锋 陈洪德 +1 位作者 田景春 夏青松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5-43,共9页
笔者在综合了国内外大量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以全新的角度,从陆相层序几何学和陆相层序充填动力学两个方面,初步总结了陆相层序地层的特征、研究难点、层序的内部构成和外部构成、地层的控制因素,并且简略地归纳了陆相层序地层学的... 笔者在综合了国内外大量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以全新的角度,从陆相层序几何学和陆相层序充填动力学两个方面,初步总结了陆相层序地层的特征、研究难点、层序的内部构成和外部构成、地层的控制因素,并且简略地归纳了陆相层序地层学的模式,展望了未来陆相层序地层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 陆相几何学 陆相层序充填动力学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