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层叠加的区域地理复习模式 被引量:4
1
作者 肖云好 《地理教学》 2010年第10期54-55,63,共3页
区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地理单元,最能体现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最好的“注释”和“说明”;而系统地理的原理、规律、结构、联系等又要落实到区... 区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地理单元,最能体现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最好的“注释”和“说明”;而系统地理的原理、规律、结构、联系等又要落实到区域中去验证。笔者结合多年高三教学实践,以区域的整体性为前提,从图层叠加角度出发,积极探索出高效的区域地理复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理 层叠加 复习 人文地理 自然地理 地理单元 应用能力 地理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地理图层叠加工具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探索
2
作者 程懋鋆 朱雪梅 《地理教学》 2021年第14期48-51,共4页
为强化学生地理空间能力和地理思想方法的培养,笔者借鉴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中“图层叠加”的思想,以PPT为载体,运用ArcGIS软件研发了集聚25项地理图层要素的“中国地理交互式叠加分析”GIS地图,作为中国地理的学习工具,并设计运用该工具... 为强化学生地理空间能力和地理思想方法的培养,笔者借鉴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中“图层叠加”的思想,以PPT为载体,运用ArcGIS软件研发了集聚25项地理图层要素的“中国地理交互式叠加分析”GIS地图,作为中国地理的学习工具,并设计运用该工具引领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课为例,阐明具体的教学过程,力证地理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方式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叠加 深度学习 工具研发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循环同步加速器的闪疗束流配送系统
3
作者 史莹 张满洲 +2 位作者 李德明 韩学健 孙培涵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2-100,共9页
为了实现超高剂量率的质子Flash照射,基于快循环同步加速器建立了一个束流配送系统。快循环同步加速器能够在数百ns内快速引出质子束,通过改变不同的引出时间引出不同能量的束流,从而实现能量的快速切换。基于这个特性,考虑与层叠加照... 为了实现超高剂量率的质子Flash照射,基于快循环同步加速器建立了一个束流配送系统。快循环同步加速器能够在数百ns内快速引出质子束,通过改变不同的引出时间引出不同能量的束流,从而实现能量的快速切换。基于这个特性,考虑与层叠加照射方式相结合,束流的瞬时剂量率可以达到10~7 Gy/s。靶区在纵向上分成单独的层,每一层需要不同的能量。由于能量层切换的时间非常短,射程调制轮无法满足需求,选用纹波过滤器进行射程调制。使用蒙特卡罗软件FLUKA模拟了整个装置,包括了散射片,射程补偿器,纹波过滤器和准直器,最大化提高进入靶区的质子通量。在低、中、高三个能量区域,根据原始布拉格峰曲线设计了3种尺寸的纹波过滤器,将尖峰区域扩展成高斯分布,分别提供了2、6、13 cm宽度的3个扩展布拉格峰区域,有效减少了能量层数量,缩短了整体照射时间。将快循环同步加速器与层叠加的照射方式相结合,可以获得超高瞬时剂量率的照射野,为实现Flash照射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治疗 Flash效应 束流配送系统 层叠加 快循环同步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德地区天然含锶矿泉水空间分布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朱雪芹 刘文波 +4 位作者 李志明 陈坦 任玉祥 邵海 王龙凤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5-73,共9页
承德地区是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为可持续开发与保护承德地区矿泉水资源,探求区域内含锶矿泉水成因并圈定矿泉水潜力区,依托承德地区项目组所开展的含锶矿泉水调查与勘探,在生态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泉、地表水样品... 承德地区是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为可持续开发与保护承德地区矿泉水资源,探求区域内含锶矿泉水成因并圈定矿泉水潜力区,依托承德地区项目组所开展的含锶矿泉水调查与勘探,在生态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泉、地表水样品采集及含锶矿泉水检测分析基础上,通过分析整理大量的含锶样品测试分析数据,针对主要岩性含锶值量化对比,以及含锶点图层叠加耦合,利用统计学中的相关分析、对比分析、因子分析,对研究区内三大岩类中主要岩性含锶值量化对比分析,明确指出了本区富含锶的岩性地层潜力层;利用GIS数据空间叠加分析等方法将区内含锶矿泉水分布与岩性、构造在空间上叠加并进行关联分析,圈定出富含锶矿泉水潜力构造区域带,分析研究区域内含锶矿泉水的分布规律特征及成因,为进一步指导研究区探寻构造带及地层中的富锶矿泉水潜力区,提供精准靶向目标;为进一步研究含锶矿泉水成因,尤其是富锶水与构造密切性、开采条件等因素深入研究提供重要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锶矿泉水 相关分析 分布特征 含锶均值 层叠加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GIS在甘肃省矿山地质环境分区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方世跃 徐步元 +1 位作者 王得楷 李莎莎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3-36,共4页
在MAPGIS技术支持下,采用综合指数模型,将各影响因素按其权重进行空间代数叠加,根据叠加的结果并结合综合评估指数的大小将甘肃省的矿山地质环境分为3级区.其中:严重区23个、较严重区22个、一般区1个,分别占全省总面积的2.731%,7.380%和... 在MAPGIS技术支持下,采用综合指数模型,将各影响因素按其权重进行空间代数叠加,根据叠加的结果并结合综合评估指数的大小将甘肃省的矿山地质环境分为3级区.其中:严重区23个、较严重区22个、一般区1个,分别占全省总面积的2.731%,7.380%和89.8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地质环境 层叠加 权指数模型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AR技术在文化新闻报道中的融合与应用方向 被引量:9
6
作者 姚静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73-75,共3页
现代科技的变革与进步,令曾经只在尖端领域应用的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逐渐融入普通大众的生活。增强现实技术(AR)因其技术门槛与成品成本相对较低,更符合现代人的视觉感知与环境认知习惯,从而被迅速应用于各类媒介传播活动中。但目前... 现代科技的变革与进步,令曾经只在尖端领域应用的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逐渐融入普通大众的生活。增强现实技术(AR)因其技术门槛与成品成本相对较低,更符合现代人的视觉感知与环境认知习惯,从而被迅速应用于各类媒介传播活动中。但目前的AR技术更多被当作多媒体报道的辅助手段,其深度融合方向还有极大的开发空间。如今,重视激发受众“文化审美理念”与“深度共情体验”的文化新闻报道日趋流行,其符合AR技术将多维信息叠加于现实环境元素,延展新闻报道广度与深度的媒介特性。在未来的媒介实践中,融入AR技术,立足于“文化感知”与“情感认同”的文化新闻内容,将为受众带来更为深邃的感知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技术 文化新闻报道 微文化 信息图层叠加 文化情境再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准面变化在地震层序地层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唐金良 俞建宝 +1 位作者 赵曙白 吴永栓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3年第3期186-189,共4页
通过基准面在层序地层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分析 ,建立了层序地层、基准面旋回和储层砂体叠加方式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以苏北某凹陷盆地为例 ,通过基准面旋回分析并结合高分辨率测井层序地层研究 ,识别地震层序地层及其反射特征 ,同时以... 通过基准面在层序地层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分析 ,建立了层序地层、基准面旋回和储层砂体叠加方式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以苏北某凹陷盆地为例 ,通过基准面旋回分析并结合高分辨率测井层序地层研究 ,识别地震层序地层及其反射特征 ,同时以地震地层超覆特征及基准面旋回性对应关系 ,预测了目标层序储层砂体纵横向分布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层序地层 基准面 层叠加 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草)成效主要限制性因子筛选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柴发熹 陈晓妮 《经济林研究》 2003年第2期8-11,共4页
退耕还林(草)受生态因子和树草种及人为栽培等众多因子直接影响,为提高退耕还林还草的成效,如何选取主要限制性因子,基于应用GIS专题图层叠加技术,从而研究单个或多个限制性因子及众多因子之间的调节措施,减少不利影响,使退耕还林还草... 退耕还林(草)受生态因子和树草种及人为栽培等众多因子直接影响,为提高退耕还林还草的成效,如何选取主要限制性因子,基于应用GIS专题图层叠加技术,从而研究单个或多个限制性因子及众多因子之间的调节措施,减少不利影响,使退耕还林还草确保成活,趋向覆盖85%以上,达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退耕还草 限制性因子 GIS专题图层叠加技术 筛选 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升平油田葡萄花油层葡一油组浅水三角洲储层构型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贾珍臻 林承焰 +3 位作者 董春梅 牛涛 徐慧 孙廷彬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7,共9页
以Miall的储层构型分析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分析化验以及生产动态资料,对升平油田葡萄花油层葡一油组进行储层构型研究,建立研究区浅水三角洲储层构型单元层次划分体系及空间结构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3种单砂体内部构... 以Miall的储层构型分析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分析化验以及生产动态资料,对升平油田葡萄花油层葡一油组进行储层构型研究,建立研究区浅水三角洲储层构型单元层次划分体系及空间结构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3种单砂体内部构型界面,即泥岩—泥质粉砂岩岩性界面、冲刷切割界面、钙质胶结砂岩界面,作为垂向上划分四级构型单元的依据;根据单一分流河道的平面形态以及空间接触关系,可以建立浅水三角洲储层简单层状叠加模式、交错迁移叠加模式、孤立单一河道模式3种空间结构类型;单一分流河道优势连通方向以及单一分流河道空间叠置关系与注采井的空间配置影响注入剂在砂体内部的驱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平油田 葡萄花油层 浅水三角洲 储层构型 层叠加模式 注采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水”与“沙”,以“黄河”为例探索学科育人途径
10
作者 陆欣怡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38-40,57,共4页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是黄河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灾难。基于此,在教学设计中,以"水"与"沙"为主线,对黄河的贡献及忧患展开探究,以图像系统为媒介,引导学生通过各类图像,认识黄河的特征及发展变化,提升学生...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是黄河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灾难。基于此,在教学设计中,以"水"与"沙"为主线,对黄河的贡献及忧患展开探究,以图像系统为媒介,引导学生通过各类图像,认识黄河的特征及发展变化,提升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认识母亲河、感悟母亲河、保卫母亲河,学会辩证看待黄河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继而探索学科育人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层叠加 核心素养 学科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perposed disturbance mechanism of sequential overlying strata collapse for gob-side entry retaining and corresponding control strategies 被引量:13
11
作者 HAN Chang-liang ZHANG Nong +2 位作者 RAN Zhi GAO Rui YANG Hou-qi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9期2258-2271,共14页
Gob-area roof rupture movement is a key disturbance factor for gob-side entry retaining.The characteristics of gob-area sequential roof collapse of overlying strata and superposed disturbance mechanism for gob-side en... Gob-area roof rupture movement is a key disturbance factor for gob-side entry retaining.The characteristics of gob-area sequential roof collapse of overlying strata and superposed disturbance mechanism for gob-side entry retaining are obtained via physical simulation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in which the scope of disturbed strata is enlarged from main roof to fracture zone.The experiment reveals that as a working face advances,roof strata sequentially collapse from bottom to top and produce multiple disturbances to gob-side entry retaining.Key strata among the overlying strata control each collapse.Main roof subsidence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flexure subsidence prior to rupture,rotational subsidence during rupture and compressive subsidence after rupture.The amounts of deformation evident in each of the three stages are 15%,55%and 30%,respectively.After the master stratum collapses,main roof subsidence approaches its maximum value.The final span of the key stratum determines the moment and cycling of gob-side entry retaining disturbances.Main roof subsidence influences the load on the filling wall.The sequential roof collapse of overlying strata results in fluctuations in the gob-side entry retaining deformation.Calculation formulae for the final span of the key stratum and the filling wall load are obtained via theoretical analysis.A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tability of the gob-side entry retaining’s surrounding rock is proposed,which includes 3 measures:a“dual-layer”proactive anchorage support,roadside filling with dynamic strength matching and auxiliary support during disturbance.Finally,the gob-side entry retaining of the Xiaoqing mine E1403 working face is presented as an engineering case capable of verifying the validity of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quential roof collapse gob-side entry retaining superposed disturbance key stratum stability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ment of fretting fatigue lifetime at 500℃of GH 4169 dovetail component treated by nanosecond stacked femtosecond laser shock peening
12
作者 FANG Xiu-yang WANG Zheng +4 位作者 GONG Jian-en WANG Zhi-guo CHEN Tai-li NI Jing CAI Zhen-b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7期2364-2382,共19页
The effects of nanosecond laser shock peening without coating(LSPwC)and nanosecond stacked femtosecond laser shock peening compound strengthening(LSP-CS)on the surface integrity and fretting fatigue lifetime at 500℃o... The effects of nanosecond laser shock peening without coating(LSPwC)and nanosecond stacked femtosecond laser shock peening compound strengthening(LSP-CS)on the surface integrity and fretting fatigue lifetime at 500℃of GH 4169 dovetail component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LSP treatment does not significantly lead to changes in the grain size of GH 4169 alloy,but it introduces a large number of dislocations,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a plastic deformation layer and residual compressive stress layer.The surface microhardness increased by 20.5%and 28.6%after being treated by LSPwC and LSP-CS,respectively.The surface residual compressive stresses were(-306.5±42.5)MPa and(-404.3±34.7)MPa,respectively;The depth of both the hardening layer and the residual compressive stress layer is 400μm,and along the cross-section with 0-100μm region after LSP-CS treatment has higher hardness and greater residual compressive stress.The fretting fatigue lifetime of the GH 4169 dovetail component at 500℃was increased by 346.8%and 494.9%,which is the result of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the hardening layer and the residual stress layer.The LSP-CS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make up for the disadvantage of the LSPwC treatment,and further enhance the fretting fatigue lifetime of the GH 4169 dovetail component at high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 4169 dovetail LSPwC LSP-CS fretting fatigue life high tempera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