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林层划分新方法-最大受光面法 |
庄崇洋
黄清麟
马志波
郑群瑞
王宏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7
|
|
2
|
西秦岭中—新生代红层的构造层划分及其构造意义 |
郭进京
韩文峰
赵海涛
张帆宇
梁收运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4
|
|
3
|
一种考虑执行延迟最小化和资源约束的改进层划分算法 |
陈乃金
江建慧
陈昕
周洲
徐莹
|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4
|
油藏描述中的小层划分与对比——以垦西油田K71断块东营组为例 |
郭秀蓉
程守田
刘星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41
|
|
5
|
四川盆地寒武系洗象池群层序地层划分及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贾鹏
李明
卢远征
樊茹
李鑫
邓胜徽
曾乙洋
刘鑫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5
|
|
6
|
琼东南盆地第三纪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特征 |
杜振川
丁述理
魏魁生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02 |
13
|
|
7
|
湘西北慈利大庸地区上震旦统—下寒武统沉积特征及层序地层划分 |
李忠雄
王剑
段太忠
高永华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
2003 |
4
|
|
8
|
阿姆河右岸B区中部卡洛夫-牛津阶高精度层序地层划分及层序发育模式 |
武重阳
于炳松
王红军
阮壮
程传捷
郭同翠
张良杰
程木伟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9
|
大兴安岭天然兴安落叶松白桦林碳层划分的研究 |
马珍玉
王树森
王春霞
赵波
赵婧
吴菲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0
|
基于林层划分的湖南栎类天然次生林断面积生长模型 |
胡松
朱光玉
陈振雄
卢侃
黄朗
刘卓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11
|
上扬子区震旦系层序地层划分 |
梅冥相
聂瑞贞
张海
陈永红
孟晓庆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5
|
|
12
|
上扬子区下寒武统的层序地层划分和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梅冥相
张海
孟晓庆
陈永红
|
《中国地质》
CAS
CSCD
|
2006 |
24
|
|
13
|
上扬子区中、上寒武统的层序地层划分和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梅冥相
刘智荣
孟晓庆
陈永红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9
|
|
14
|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法的层序地层划分及对比研究 |
徐敬领
王贵文
刘洛夫
张春花
|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3
|
|
15
|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层序地层划分及演化 |
张满郎
李熙喆
谷江锐
谢武仁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3
|
|
16
|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层序地层划分 |
朱永进
刘玲利
赵睿
尹太举
|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17
|
测井曲线自动分层技术及在杏北地区小层划分中的应用 |
程玉群
李秀荣
刘铁桩
|
《断块油气田》
CAS
|
2000 |
18
|
|
18
|
西藏羌塘盆地北部拗陷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对比及地质意义 |
张润合
斯春松
陈明
马立桥
王鹏万
谭富文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
2015 |
8
|
|
19
|
通南巴地区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层序地层划分 |
何莹
黎平
杨宇
吴亚军
唐谢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1
|
|
20
|
川东石炭系黄龙组层序地层划分及储层特征分析 |
李忠
雷雪
晏礼
|
《石油物探》
EI
CSCD
|
2005 |
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