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电站场地岩土电阻率测试及层位划分解释的快速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澎 王山山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9-401,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温纳装置的地球物理电法探测方法。该方法能迅速准确地完成场地岩土电阻率测试和地质层位划分解释,为变电站接地装置设计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实际应用效果好,是一种适用于工程物探的探测方法。
关键词 电阻率测深 温纳装置 层位划分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索湾凸起南斜坡中侏罗统红褐色砂泥岩段层位归属
2
作者 宋永 厚刚福 +4 位作者 宋明星 贾开富 王仕莉 李勇广 王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3-649,共7页
莫索湾凸起南斜坡侏罗系与白垩系不整合面之下红褐色砂泥岩段油气显示活跃,中石化矿区已有多口井在这套地层获高产工业油流,并因此发现永进油田,但这套红褐色砂泥岩段的层位归属一直存在争议。以最新二维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井震联合标... 莫索湾凸起南斜坡侏罗系与白垩系不整合面之下红褐色砂泥岩段油气显示活跃,中石化矿区已有多口井在这套地层获高产工业油流,并因此发现永进油田,但这套红褐色砂泥岩段的层位归属一直存在争议。以最新二维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井震联合标定,开展研究区二维和三维连片精细地震地质解释,结合岩心及显微镜下微观特征的对比分析,认为在莫索湾凸起侏罗系顶部广泛发育的红褐色砂泥岩段应划归为中侏罗统头屯河组。层位的重新厘定明确了头屯河组为研究区的主要目的层,具备大规模成藏的条件,指明了莫索湾凸起南斜坡下一步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索湾凸起 不整合面 红褐色砂泥岩段 层位划分 头屯河组 水下分流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松扬 范宜仁 +2 位作者 程相志 秦绪英 王世星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6期630-637,共8页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是西部新区油气勘探需要解决的难题。针对塔中地区K1区块碳酸盐岩储层特点,探讨利用能谱测井和常规测井资料的综合信息对地层进行划分和储层对比,提出了以能谱测量比值的组合交会为基础的测井特征比值参数法来研...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是西部新区油气勘探需要解决的难题。针对塔中地区K1区块碳酸盐岩储层特点,探讨利用能谱测井和常规测井资料的综合信息对地层进行划分和储层对比,提出了以能谱测量比值的组合交会为基础的测井特征比值参数法来研究碳酸盐岩地层的沉积特性,确定了油区奥陶系碳酸盐岩风化面及其风化壳的深度和厚度,指出能谱铀相对含量远大于钍/铀比的地方为岩溶、裂缝发育的淋滤相带(岩溶淋滤带),应在此带内寻找岩溶储层;建立了奥陶系测井地层划分模式,认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泥灰地层沉积稳定,为区域标志层,风化壳岩溶作用导致鹰山组广泛发育岩溶,是塔中的主要油气聚集层位。利用试油资料,进行交会图分析,开展储层标准研究,建立了常规测井资料的3级分类标准。在缝洞型储层处理的基础上,结合成像测井进行储层重新评价,经过K1区块5口井的实测验证,认为采用上述多参数综合解释方法来划分地层和评价储层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地区 奥陶系碳酸盐岩 缝洞型储测井响应特征 层位划分与对比 测井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